伸长率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3166发布日期:2020-01-31 15:4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伸长率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伸长率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经成为日常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需求的旺盛造就了汽车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同时,汽车的制造技术也朝着高效的自动化方向发展,其中,悬链输送已被汽车生产企业广泛地应用到自动化流水线上。然而,由于总装需要的车身、车门等汽车零部件的体积较大,悬链输送线的总长度超过了1万米,出于总装的精度及品质考虑,每年需要对链条的伸长率进行人工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制定悬链更换的计划,人工测量的精度低,且作业量大,作业时间长。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伸长率测量装置。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伸长率测量装置,旨在解决人工对悬链进行测量存在的精度低、作业量大、作业时间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伸长率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连接所述第一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检测部的连接部以及设于所述连接部内的接口单元,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第二检测部对称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用于安装于悬链轨道上以使悬链轨道置于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第二检测部之间,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第二检测部均与所述接口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检测部用于测量悬链得到测量信号,所述接口单元用于将所述测量信号传入外部设备,以使所述外部设备计算悬链的伸长率。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部包括第一安装板、光电传感器以及智能传感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和所述智能传感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检测部包括第二安装板、反射镜以及接收器,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所述反射镜和所述接收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且所述反射镜与所述光电传感器对应设置,所述接收器与所述智能传感器对应设置,所述光电传感器、所述反射镜、所述智能传感器以及所述接收器配合检测悬链的遮蔽信号,并将所述遮蔽信号传入所述接口单元,所述接口单元将所述遮蔽信号传入外部设备来计算悬链的伸长率。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智能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接收器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部还包括第一安装罩,所述第一安装罩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安装罩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形成有具有开口的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二检测部还包括第二安装罩,所述第二安装罩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安装罩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有具有开口的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开口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连接板、第五连接板以及第六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六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五连接板,所述接口单元设于所述连接臂内。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均开设有减重口,所述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五连接板以及所述第六连接板上均开设有减重口。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背离所述连接臂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五连接板背离所述连接臂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配合置于悬链轨道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块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安装块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与悬链轨道卡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块的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磁铁开关,所述第二安装块的背离所述第五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铁开关,所述第一磁铁开关以及所述第二磁铁开关均用于与悬链轨道磁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部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对称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卡件,所述第二检测部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对称间隔设置有第二卡件,两个所述第一卡件与两个所述第二卡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卡件与所述第二卡件用于配合安装于悬链轨道上以使悬链轨道置于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第二检测部之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伸长率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连接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的连接部以及设于连接部内的接口单元,第一检测部与第二检测部对称间隔设置,连接部用于安装于悬链轨道上以使悬链轨道置于第一检测部与第二检测部之间,第一检测部与第二检测部均与接口单元电连接,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用于测量悬链得到测量信号,接口单元用于将测量信号传入外部设备,以使外部设备计算悬链的伸长率。本实用新型中,将伸长率测量装置安装在悬链轨道上后,悬链轨道上的悬链置于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之间,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配合测量得到悬链的测量信号,再将测量的测量信号通过接口单元送入外部设备进行计算处理得出悬链的伸长率,根据计算出的伸长率可以得出是否需要更换悬链的建议,整个悬链伸长率的测量过程是自动完成的,无需人工对悬链进行测量,从而提高了悬链的测量精度,并且降低了人工作业量、减少了作业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伸长率测量装置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伸长率测量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第一检测部31第一连接件11第一安装板311第一连接板12第一支撑板312第二连接板13光电传感器313第三连接板14智能传感器314第一安装块15第一安装罩315第一卡槽16第一收容腔316减重口2第二检测部32第二连接件21第二安装板321第四连接板22第二支撑板322第五连接板23反射镜323第六连接板24接收器324第二安装块25第二安装罩325第二卡槽26第二收容腔33连接臂3连接部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伸长率测量装置,旨在解决人工对悬链进行测量存在的精度低、作业量大、作业时间长的问题。请参照图1和图2,伸长率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检测部1、第二检测部2、连接第一检测部1和第二检测部2的连接部3以及设于连接部3内的接口单元(未图示),第一检测部1与第二检测部2对称间隔设置,连接部3用于安装于悬链轨道上以使悬链轨道置于第一检测部1与第二检测部2之间,第一检测部1与第二检测部2均与接口单元电连接,第一检测部1和第二检测部2用于测量悬链得到测量信号,接口单元用于将测量信号传入外部设备,以使外部设备计算悬链的伸长率。其中,接口单元可以直接将测量信号传入外部设备,也可以是先将测量信号先传入接口单元存储起来,再由工作人员将其拷贝到外部设备进行计算处理得出悬链的伸长率,外部设备可以是pc,pc上设置软件程序,用于根据测量信号得到悬链伸长率。将伸长率测量装置安装在悬链轨道上后,悬链轨道上的悬链置于第一检测部1和第二检测部2之间,第一检测部1和第二检测部2配合测量悬链得到测量信号,并将测量信号通过接口单元送入外部设备进行计算处理得出悬链的伸长率,进而得出是否需要更换悬链的建议,整个悬链伸长率的测量过程是自动完成的,无需人工对悬链进行测量,从而提高了对悬链的测量精度,并且降低了人工作业量、减少了作业时间。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一检测部1包括第一安装板11、光电传感器13以及智能传感器14,第一安装板11与连接部3连接,光电传感器13和智能传感器14间隔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1上,第二检测部2包括第二安装板21、反射镜23以及接收器24,第二安装板21与连接部3的连接,反射镜23和接收器24间隔设置在第二安装板21上,且反射镜23与光电传感器13对应设置,接收器24与智能传感器14对应设置,光电传感器13、反射镜23、智能传感器14以及接收器24配合检测悬链的遮蔽信号,并将遮蔽信号传入接口单元,接口单元将遮蔽信号传入外部设备来计算悬链的伸长率。首先,在外部设备中预先设置初始值(悬链基准长度),也可以通过在伸长率测量装置测量出悬链基准长度,即在伸长率测量装置上设置调零按钮,当测量伸长率为0的悬链时,将伸长率测量装置安装在悬链轨道上后,悬链轨道上的悬链置于第一检测部1和第二检测部2之间,空载运行悬链轨道时,在光电传感器13被遮蔽的瞬间,智能传感器14检测出悬链的遮蔽信号,光电传感器13和智能传感器14将遮蔽信号通过放大处理并传入外部设备作为悬链基准长度。然后,在在线测量的过程中,将伸长率测量装置安装在悬链轨道上后并接通电源,悬链轨道上的悬链置于第一检测部1和第二检测部2之间,光电传感器13发射信号并通过反射镜23接收信号,智能传感器14发射信号并通过接收器24接收信号,在外部设备内设定好链条的运行速度后,每当一块链片使得光电传感器13发射到反射镜23的信号被遮蔽的瞬间,智能传感器14通过与接收器24的配合就会相应感知到该链片另一端的位置信息,光电传感器13及反射镜23的型号可以是e3c-lr11,智能传感器14及接收器24的型号可以是zx-lt030,光电传感器13、反射镜23、智能传感器14与接收器24将遮蔽信号通过接口单元反馈至外部设备中,外部设备根据测量信号得到悬链的长度,再将悬链长度与悬链基准长度进行比较并计算出链条的伸长率,其中,外部设备可以是pc,pc中设置有处理的软件程序。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安装板11上设有第一支撑板12,智能传感器14设于第一支撑板12上,第二安装板21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2,接收器24设于第二支撑板22上。对于测量不同尺寸的链条,光电传感器13、反射镜23、智能传感器14与接收器24的高度需要相应的调整,其中,智能传感器14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1,接收器24安装在第二安装板21,因此在第一安装板11上设有第一支撑板12,智能传感器14设于第一支撑板12上,在第二安装板21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2,接收器24设于第二支撑板22上,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22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智能传感器14及接收器24设置在不同厚度的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22上,从而使得智能传感器14及接收器24的高度可调,从而能够配合感应出不同尺寸的链条的信号,并将测量的信号通过接口单元传入外部设备中计算出悬链的伸长率。另外,不同厚度的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22还能够兼容不同规格的智能传感器14和接收器24,即,当智能传感器14和接收器24的高度比悬链安装高度低时,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22可设置厚一点以使智能传感器14和接收器24能够检测悬链。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1还包括第一安装罩15,第一安装罩15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1上,第一安装罩15与第一安装板11之间形成有具有开口的第一收容腔16,第二检测部2还包括第二安装罩25,第二安装罩25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1上,第二安装罩25与第二安装板21之间形成有具有开口的第二收容腔26,第一收容腔16的开口与第二收容腔26的开口相对设置。智能传感器14置于具有开口的第一收容腔16内,接收器24置于具有开口的第二收容腔26内,第一收容腔16的开口与第二收容腔26的开口相对设置,智能传感器14与接收器24之间的信号发射与接收只能通过开口实现,第一安装罩15和第二安装罩25可以屏蔽外部环境的干扰,在第一收容腔16和第二收容腔26设置相对应的开口形成一面对射的结构,有利于避免光电传感器13、反射镜23、智能传感器14与接收器24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部3包括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以及连接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的连接臂33,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对称设置,第一连接件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311、第二连接板312以及第三连接板313,第一连接板311与第三连接板313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板311与第一安装板11连接,第三连接板313与第二安装板21连接,第二连接件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连接板321、第五连接板322以及第六连接板323,第四连接板321与第六连接板323相对设置,第四连接板321与第一安装板11连接,第六连接板323与第二安装板21连接,连接臂33连接第二连接板312和第五连接板322,接口单元设于连接臂33内。第一连接件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311、第二连接板312以及第三连接板313,第一连接板311与第三连接板313相对设置,第二连接件3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连接板321、第五连接板322以及第六连接板323,第四连接板321与第六连接板323相对设置,将伸长率测量装置安装在悬链轨道上,第二连接板312靠近第一检测部1的一侧以及五连接板322靠近第一检测部1的一侧抵接在悬链轨道的顶部,第一连接板311与第三连接板313分别位于悬链轨道的两侧边、第四连接板321与第六连接板323分别位于悬链轨道的两侧边,第一连接板311、第二连接板312以及第三连接板313组成u型的结构,第四连接板321、第五连接板322以及第六连接板323组成u型的结构,此u型使得伸长率测量装置便于安装在上方为轨道、下方为链条且链条下方悬空的动力轨道结构上(如gtmc总装动力轨道)。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板311、第二连接板312以及第三连接板313上均开设有减重口316,第四连接板321、第五连接板322以及第六连接板323上均开设有减重口316。在第一连接板311、第二连接板312、第三连接板313、第四连接板321、第五连接板322以及第六连接板323的内部设置减重口316,可以减轻第一连接板311、第二连接板312、第三连接板313、第四连接板321、第五连接板322以及第六连接板323的重量,从而使得伸长率测量装置的重量减轻,方便安装。另外,减重口316的边缘的以及减重口316与减重口316之间形成的条形板可以用于走线及电线捆扎。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312背离连接臂33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块314,第五连接板322背离连接臂33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块324,第一安装块314和第二安装块324配合置于悬链轨道上。将伸长率测量装置安装在悬链轨道上后,悬链轨道上的悬链置于第一检测部1和第二检测部2之间,当伸长率测量装置需要测量尺寸较大的链条时,通过将第一安装块314与第二安装块324向下移动,使得伸长率测量装置整体往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检测部1和第二检测部2能够与悬链的位置对应,当伸长率测量装置需要测量尺寸较小的链条时,通过将第一安装块314与第二安装块324向上移动,使得伸长率测量装置整体往下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检测部1和第二检测部2能够与悬链的位置对应,从而使得光电传感器13和智能传感器14能够配合感应出不同尺寸的悬链的信号并接口单元传入外部设备计算出伸长率。而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安装块314设置有第一卡槽315,第二安装块324设置有第二卡槽325,第一卡槽315和第二卡槽325均与悬链轨道卡接。第一卡槽315和第二卡槽325均与悬链轨道卡接,避免放置在悬链轨道上的伸长率测量装置在测量过程中向第一检测部1或第二检测部2倾斜导致的测量不准,第一安装块314和第二安装块324的均可以是聚氨酯块,聚氨酯块能够很好地吸收悬链在传动时引起的震动。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块314的背离第二连接板3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磁铁开关(未图示),第二安装块324的背离第五连接板32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铁开关(未图示),第一磁铁开关以及第二磁铁开关均用于与悬链轨道磁性连接。将伸长率测量装置安装在悬链轨道上后,悬链轨道上的悬链置于第一检测部1和第二检测部2之间,第二连接板312和第五连接板322安装在悬链轨道的上表面,并通过第一安装块314和第一安装块314上的第一卡槽315和第二卡槽325与悬链轨道卡接,第一磁铁开关以及第二磁铁开关抵接在悬链轨道上表面,第一磁铁开关以及第二磁铁开关均设置有旋钮,第一磁铁开关以及第二磁铁开关在旋钮关闭时是无磁性的,将旋钮向打开方向旋转,第一磁铁开关以及第二磁铁开关打开磁性,第一磁铁开关以及第二磁铁开关与悬链轨道吸附,使悬链测量装置与悬链轨道紧密贴合,在悬链测量装置的放置测量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悬链传动引起的震动导致悬链测量装置的移位、倾斜与掉落。另外,第一检测部1的远离连接部3的一端对称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卡件(未图示),第二检测部2的远离连接部3的一端对称间隔设置有第二卡件(未图示),两个第一卡件与两个第二卡件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卡件与第二卡件用于配合安装于悬链轨道上以使悬链轨道置于第一检测部1与第二检测部2之间。对于上方为悬链,两侧斜下方为悬链轨道的动力轨道结构,可以将两个第一卡件卡在悬链一侧的悬链轨道,将两个第二卡件卡在悬链的另一侧的悬链轨道,使得悬链置于第一检测部1与第二检测部2之间,再通过第一检测部1、第二检测部2、接口单元以及外部设备对悬链进行测量计算得出悬链伸长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