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痰液液化的痰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8926发布日期:2020-10-17 01:1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痰液液化的痰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痰液液化的痰杯,尤其是用于肺结核痰液液化的痰杯。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存的环境不断变化,空气质量也逐渐变差,从而导致容易感染结核杆菌。结核杆菌作为结核病的致病菌,而肺结核为一种常见和多发性传染病。肺结核病人的痰液是最大的传染源和最主要的化验标本。临床上,通常通过检测痰液辅助诊断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在肺结核病区,医护人员通常收集病人的痰液并经过液化后进行后续检测,例如,在病人的确诊、药敏测试和治疗阶段。

目前,肺结核痰液液化通过加入4%naoh后并震荡,从而进行痰液的液化。在加入4%naoh时需要打开盛痰的容器盖,然后,盖上容器盖进行液化,而在吸取液化痰液时则需要再次开盖。痰杯中的痰液经4%naoh液化震荡后,部分痰液会粘附在痰杯盖上,再次开盖时容易使液化后的痰液样本沿容器盖流出从而造成样本污染。同时,也存在痰杯被打翻而使痰杯中液化痰液洒落或溅到他人身上的风险,从而对检验环境和其他人员造成污染,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此外,频繁地开盖会导致痰液与空气接触,从而会混入外界环境中的其他病菌,对检验结果存在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痰液液化的痰杯,该痰杯能够对痰液标本进行液化处理,并能够避免在检验过程中开盖,从而能够避免吸取经液化后的痰液时痰液流出而造成的污染,提高了整个痰液液化过程的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痰液液化的痰杯,包括:用于盛放痰液的杯体,所述杯体的上端形成为开口端;与所述杯体的开口端以密封方式形成连接的杯盖,所述杯盖设有通孔;以及用于向所述杯体中添加液化液体或吸取痰液的滴管;其中,在所述杯体的开口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杯盖的周向边缘设置成向内的翻边并形成卡槽,所述杯盖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凸缘适配安装而形成卡合连接,所述通孔设有密封塞,所述滴管通过所述密封塞插入所述杯体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缘径向向外延伸的尺寸不小于4m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缘的厚度为2mm-4m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塞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第一圆柱体部分和第二圆柱体部分,所述第一圆柱体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柱体部分的直径,从而在所述第一圆柱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圆柱体部分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部,

其中,所述第一圆柱体部分压紧式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台阶部的轴向端面与所述杯盖的上端面紧密接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塞构造成能够使所述滴管沿轴心穿过以插入所述杯体中,且能够在拔出所述滴管后形成挤压密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杯体包括杯体侧壁和杯底,且所述杯底的厚度大于所述杯体侧壁的厚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杯体构造成横截面面积从开口端向所述杯底减小的圆台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杯体侧壁的厚度为0.05mm-0.1mm,所述杯底的厚度为0.2mm-0.4m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杯盖的径向外侧设有用于拿取所述痰杯的延伸部。

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杯盖的非中心处,且与所述延伸部径向相对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之处在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痰液液化的痰杯能够对痰液标本进行液化处理,并能够避免在检验过程中开盖,从而有效避免了吸取液化后的痰液时痰液流出而造成的污染,提高了整个痰液液化过程的安全性能。该痰杯的杯盖与杯体之间卡合密封,能够有效保证痰杯的密封性能,避免了痰液标本与外界环境接触,能够保证液化效果,且进一步降低了痰液洒出而造成对外部环境和其他人员的污染,从而降低了传播疾病的风险。此外,使用该痰杯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使用该痰杯进行痰液液化处理的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痰液液化的痰杯的结构。

图2显示了图1所示痰杯中的杯盖的结构。

在本申请中,所有附图均为示意性的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介绍。

在本申请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使用的方向性用语或限定词“上”、“下”、等均是针对所参照的附图1而言。它们并不用于限定所涉及零部件的绝对位置,而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变化。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痰液液化的痰杯100的结构。如图1所示,痰杯100包括杯体10,杯体10用于盛放痰液。杯体10包括杯体侧壁11和与杯体侧壁11形成一体的杯底12,且杯体10的上端形成为开口端,从而形成一个能够盛放痰液的容器。杯体10构造成横截面面积从开口端向杯底12减小。在一个实施例中,杯体10构造成圆台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杯底12的厚度设置成大于杯体侧壁11的厚度。杯体侧壁11的厚度为0.05mm-0.1mm,杯底12的厚度为0.2mm-0.4mm。在一个实施例中,杯体10采用塑料制成。

如图1所示,痰杯100还包括杯盖20。杯盖20用于以密封方式与杯体形成连接,从而用于密封杯体10,以防止杯体10内盛放的痰液流出。在一个实施例中,杯盖20采用塑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杯体10的开口端的周向边缘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13。凸缘13的厚度设置成2mm-4mm,且向外延伸的尺寸不小于4mm。同时,杯盖20的周向边缘设置成向内的翻边而形成卡槽22,卡槽22能够与杯体10的开口端的凸缘13适配安装,并形成连接。由此,杯盖20通过卡槽22与凸缘13的适配安装,从而形成卡合密封连接。杯盖20不仅能够保证痰杯100的密封性,有效避免痰液以外部环境接触,从而提高痰液的液化效果,并能够有效避免痰液流出而造成对检验环境和其他人员的污染,有效避免痰液中的病菌传播,从而避免疾病的传染,提高痰杯100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痰杯100还包括滴管30,滴管30用于向杯体10中添加液化液体以对痰液进行液化处理或吸取痰液。例如,液化肺结核痰液时,使用滴管30向杯体10中加入4%naoh,以进行震荡液化,并通过滴管吸取痰杯100中的经过液化后的痰液以进行后续检测。在本实施例中,在杯盖20上设有通孔21。如图2所示,通孔21设置在杯盖20的非中心处。滴管30通过通孔21向杯体10中添加液化液体或吸取痰液。由此,在对痰液进行液化处理过程中,无需打开杯盖20即可实现向杯体10内添加液化液体或吸取痰液进行后续检测,能够有效避免震荡液化时痰液流出,且其操作简单,且能够有效避免污染,安全性能高。

如图1所示,在通孔21中压紧式安装有密封塞40。滴管30通过密封塞40插入杯体10内以添加液化液体或吸取痰液。这样,在添加液化液体或吸取痰液的过程中能保证痰杯100一直密封,从而避免痰液与外界环境接触,保证痰液液化检测效果的准确性,并且有效避免痰液流出对检测环境和其他人员的污染,提高了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塞40包括第一圆柱体部分和第二圆柱体部分。第一圆柱体部分和第二圆柱体部分一体化设置,且第一圆柱体部分的直径小于第二圆柱体部分。密封塞40的第一圆柱体部分压紧式安装在杯盖20的通孔21中,从而与通孔21之间形成密封,以保证痰杯100的密封。并且,在第一圆柱体部分的外壁面上设有径向凸起,以增强与杯盖之间的密封,并防止密封塞40向外脱落。密封塞40的第二圆柱体部分与第一圆柱体部分连接的轴端面与杯盖20的上端面接触并形成密封,从而能够防止滴管30在插入杯体10的过程中将密封塞带入杯体10内而导致的密封塞向内脱落。滴管30能够从密封塞40的中部沿轴向插入杯体10中,且滴管30拔出后,密封塞40能够自动挤压密封。密封塞40的这种结构能够有效保证与杯盖20之间的密封,并能在滴管30插入或拔出过程中保证密封塞40与通孔21之间的紧密安装,从而保证对通孔21的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杯盖20的径向外侧设有用于拿取痰杯100的延伸部23。延伸部23设置在与杯盖20上的通孔21处于径向相对的径向外侧。在一个实施例中,延伸部23构造成半圆形,且径向向外延伸的尺寸为12mm。在痰液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能够通过延伸部拿取痰杯,便于检测人员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痰液液化的痰杯100尤其适用于肺结核痰液的液化,且痰杯100一次性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痰液液化的痰杯100能够痰液标本进行液化处理,并能够避免在检验过程中打开杯盖20,从而有效避免了吸取经液化后的痰液时痰液流出而造成的污染,提高了整个痰液液化过程的安全性能。痰杯100的杯盖20与杯体10之间采用卡合密封,能够有效保证痰杯100的密封性能,避免了痰液标本与外界环境接触,能够保证痰液的液化效果,且进一步避免痰液流出而造成对外部环境和其他人员的污染,从而显著降低了传播疾病的风险。此外,痰杯100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使用痰杯100进行痰液液化处理的操作简单方便,液化效率高,液化效果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而已,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