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98431发布日期:2020-11-27 13:0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侧滑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对汽车转向轮侧滑量的检测是保障汽车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说明书中所说的侧滑是指汽车转向轮的侧滑,而不是汽车在制动时产生的整体侧滑。前轮侧滑是指前轮前束和外倾角不匹配(外倾角产生的侧向力和前束产生的侧向力不平衡),使汽车在直线行驶时产生向左或向右的偏移现象。它反映的是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此时,转向车轮在向前滚动的同时,还会产生横向滑移的现象,称为侧滑。实践证明,汽车的侧滑会造成滚动阻力增加、行驶稳定性变差、轮胎磨损加剧、运行油耗增多和转向沉重,影响汽车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所以必须对汽车的侧滑进行定期检测。

前轮侧滑量若在允许的范围(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不大于5m/km)内,对车辆使用没有大的影响,但侧滑量过大时,危害很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影响行驶稳定性。侧滑量过大时,会出现转向沉重,自动回正作用减弱,方向明显跑偏,车头摇摆(车速50km/h以上时)等现象;增加燃油消耗。侧滑量过大时行驶阻力随之增大。因此,汽车油耗增加,一般耗油量增加4%左右;轮胎过度磨损。根据有关资料对侧滑量与轮胎磨损关系的定量分析,磨损量和磨损速度与侧滑量成正比。在通过对1万辆车次的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有70%的车辆侧滑量不合格。其中80%的车辆前轮严重磨损,胎面成平板状,胎肩呈锯齿形。为此,国家标准gb7258-2012《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t17993-2005《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通用要求》、gb21861-2008《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等法规中都要求对汽车的前轮侧滑进行严格的检验。并给出了明确的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

侧滑检验台是使汽车在滑动板上低速驶过时,用检测滑动板左右移动量的方法来检测前轮侧滑量的大小和方向,并判断是否合格的一种检测设备。国内使用的侧滑检验台最常见的是滑板式侧滑检验台,按结构分为双板联动式侧滑检验台和单板式侧滑检验台两种,目前国内汽车检测站所用侧滑检验设备多为双板联动式侧滑检验台。由于汽车型号的不同或前轮型号的不同,使不同汽车前轮的轮距也就不同,轮距指的是车轮在车辆支承平面(一般就是地面)上留下的轨迹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如果车轴的两端是双车轮时,轮距是双车轮两个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而现有侧滑检测台两侧滑板的间距不能根据不同的轮距进行调整,导致汽车在驶入至检测台时容易出现侧滑板未位于前轮的行驶路径上,此时需要人为调节汽车的方位或者两侧滑板之间的位置,具有调整困难,耗时长的问题,对检测结果的精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现有侧滑板不能精确定位,导致汽车前轮不能在侧滑板的中心位置行驶,容易出现汽车前轮在侧滑板的两侧位置上行驶,由于汽车重力的影响,侧滑板在单侧受力时会产生一定的侧滑量,从而造成侧滑距离不准确,使测得的侧滑值与实际侧滑值相差较大;由于汽车从不同的方向驶入,车体呈不同角度的倾斜,现有技术都是通过人工驾驶车辆进行摆正,再驶入侧滑检测台上进行检测,人工进行摆正需要多次调整,同时检测区的空间有限,导致车辆不能完全的摆正,进而影响汽车转向轮侧滑的检测,导致检测的数据误差过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及检测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快速的对汽车进行摆正,同时左侧滑板与右侧滑板能根据汽车前轮的轮距进行调整,使两前轮分别在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的中心位置处行驶,从而使汽车侧滑检测更加快速和检测数据更加精准。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零点位置的获取;气缸未工作时,以拨正杆a的原始位置为左侧滑板的零点位置,以拨正杆b的原始位置为右侧滑板的零点位置,通过控制系统使两个电磁铁a和两个电磁铁通电,靠近左侧滑板的一电机转动,带动一丝杆转动,从而带动一推杆前移,使一推杆上的电磁铁与磁铁电磁吸合,推动左侧滑板移动,靠近右侧滑板的另一电机转动,带动另一丝杆转动,从而带动另一推杆前移,使另一推杆上的电磁铁与磁铁电磁吸合,推动右侧滑板移动,进而带动两个移动板上的固定筒在滑槽一内移动,当左侧滑板上的磁铁a与拨正杆a上的电磁铁a电磁吸合时,用于控制左侧滑板的电机反向转动,带动一推杆后移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相应的一电磁铁断电,当右侧滑板上的磁铁a与拨正杆b上的电磁铁电磁吸合时,用于控制右侧滑板的电机反向转动,带动另一推杆后移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相应的另一电磁铁断电,从而完成对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零点位置的定位,通过左位移传感器得到处于零点位置处的左侧滑板与左位移传感器之间的间距,此位置记为y1,通过右位移传感器得到处于零点位置处的右侧滑板与右位移传感器之间的间距,此位置记为y2;

s2、汽车拨正及前轮的初步定位;汽车驶入到汽车拨正组件上,通过气缸带动拨正杆a和拨正杆b运动对汽车进行拨正,同时拨正杆a和拨正杆b通过定位滑动机构带动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移动,汽车拨正后,即完成了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初步定位,通过左位移传感器得到初步定位处的左侧滑板与左位移传感器之间的间距,此位置记为x1,通过右位移传感器得到处于初步定位处的右侧滑板与右位移传感器之间的间距,此位置记为x2;

s3、汽车前轮的精确定位;将汽车车轮的型号输入至控制系统内,从而得到此型号车轮的宽度,此宽度记为x,x/2即为左侧滑板与右侧滑板需向外侧移的距离,启动两个电机,同时使电磁铁通电,电磁铁a断电,通过电磁铁与磁铁的电磁吸合带动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移动,通过左位移传感器和右位移传感器分别对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的移动距离进行检测,当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继续向外侧滑x/2的距离后,电磁铁断电,两个电机反向转动带动推杆移动至原位,从而实现汽车两前轮的精确定位,使两前轮分别在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的中心位置上行驶,使侧滑检测数据更加精确,此时左侧滑板与左位移传感器的间距为x1+x/2,右侧滑板与右位移传感器的间距为x2+x/2;

s4、侧滑数据检测;使汽车两前轮分别在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上直线行驶,由于前轮的侧滑使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在机架上侧移,通过左位移传感器检测距左侧滑板的间距,此间距记为z1,则z1-(x1+x/2)即为汽车左前轮的侧滑值,右位移传感器检测距右侧滑板的间距,此间距记为z2,则z2-(x2+x/2)即为汽车右前轮的侧滑值;

s5、复位;通过气缸的收缩使汽车拨正组件回到原位置,启动两个电机,同时使电磁铁通电,通过电磁铁与磁铁的电磁吸合带动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回到各零点位置,即左侧滑板回到y1处,右侧滑板回到y2处,最后电磁铁断电,两推杆回到原位。

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包括机架、侧滑检测组件、感应组件和汽车拨正组件,所述机架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所述汽车拨正组件、感应组件和侧滑检测组件,所述侧滑检测组件通过定位滑动机构与所述汽车拨正组件连接;

所述侧滑检测组件包括左侧滑板、右侧滑板和驱动机构,所述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均可左右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左位移传感器和右位移传感器,所述左位移传感器和右位移传感器均位于所述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之间且对称设置,所述左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左侧滑板的位移量,所述右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右侧滑板的位移量,所述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远离所述左位移传感器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移动;

所述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靠近所述汽车拨正组件一端的中部均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宽度与所述左侧滑板的宽度相同,两个所述移动板靠近所述汽车拨正组件一端的中部均设置有所述定位滑动机构;

所述汽车拨正组件包括前后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前轮拨正组件和后轮拨正组件,所述前轮拨正组件和所述后轮拨正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前轮拨正组件包括拨正杆a、拨正杆b和剪式机构a,所述拨正杆a和拨正杆b左右平行设置,所述拨正杆a与所述拨正杆b之间设置有所述剪式机构a,所述剪式机构a左侧的一端与所述拨正杆a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拨正杆a铰接,所述剪式机构a右侧的一端与所述拨正杆b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拨正杆b铰接,所述机架上水平开设有滑槽a,所述滑槽a位于所述拨正杆a的正下方,所述滑槽a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b,所述滑槽b与所述滑槽a平行设置,所述拨正杆a与所述拨正杆b底部均通过立柱与所述滑槽a和滑槽b滑动连接,所述滑槽a内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槽b内的两个所述立柱固定;

所述感应组件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的高度小于汽车车轮的高度,所述底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所述定位滑动机构进行移动的滑槽一;

所述定位滑动机构包括固定筒和滑动杆,所述固定筒固定在所述移动板一端的中部,所述滑动杆可滑动的穿设在所述固定筒内,所述固定筒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筒和滑动杆连接,所述滑动杆远离所述固定筒的一端穿过所述滑槽一并固定有磁铁a,所述拨正杆a和拨正杆b相对的内侧均设置有电磁铁a,所述电磁铁a通电时,所述磁铁a与所述电磁铁a电磁吸合,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电磁铁、磁铁、推杆、丝杆座、电机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丝杆座上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所述丝杆通过轴承与所述丝杆座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垂直与所述左侧滑板设置,所述推杆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推杆为“l”型,所述推杆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所述推杆的底部与所述安装板相接触,所述推杆远离所述丝杆座的一端固定有所述电磁铁,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靠近所述推杆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磁铁,所述磁铁位于所述推杆的移动路径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推杆、丝杆座、电机、安装板、楔形块、锥形连接块和滑动组件,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丝杆座上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所述丝杆通过轴承与所述丝杆座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垂直与所述左侧滑板设置,所述推杆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推杆为“l”型,所述推杆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所述推杆的底部与所述安装板相接触,所述推杆远离所述丝杆座的一端固定有所述锥形连接块,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靠近所述推杆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壁的上下端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内均固定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连接有所述楔形块,所述楔形块设有楔面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槽内;

所述楔形块的两侧分别设有楔形面一和卡接平面一,所述锥形连接块为圆锥形,所述锥形连接块大直径的一端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所述锥形连接块与所述推杆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卡接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电磁铁、磁铁和连接弹簧,所述磁铁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楔形块远离所述楔形面一的一端固定有所述电磁铁,所述连接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楔形块和磁铁固定连接,当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磁铁电磁分离时,所述锥形连接块设有所述卡接平面一的一侧与所述卡接平面适配卡接,当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磁铁电磁吸合时,所述锥形连接块未与所述楔形块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滚轴,所述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均安装在所述滚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拨正杆a和拨正杆b的内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剪式机构a左侧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拨正杆a上的安装槽内,所述剪式机构a右侧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拨正杆b上的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剪式机构a设在所述安装槽内的两端均可转动的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靠近所述左侧滑板的一端水平开设有滑槽,所述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均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内部上下端均设置有若干滚珠,若干滚珠沿着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等间距的布置,所述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均设置在所述滚珠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在汽车进行拨正的同时对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进行初步定位,然后根据汽车前轮的轮距进行精确定位,使左侧滑板与右侧滑板能根据汽车前轮的轮距进行调整,使两前轮分别在左侧滑板和右侧滑板的中心位置处行驶,从而使汽车侧滑检测更加快速和检测数据更加精准。

2.侧滑检测组件的前方设置有汽车拨正组件,汽车在进行侧滑检测时,先通过汽车拨正组件进行摆正,再驶入侧滑检测组件上进行侧滑检测,使侧滑的检测数据更加准确,同时能快速对汽车进行摆正,节约了摆正时间和汽车所需的摆正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中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中实施例一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中实施例一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中定位滑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中汽车拨正组件的立体图;

图7为图6中a处放大图;

图8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中感应组件的立体图;

图10为图2中a-a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中实施例二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中实施例二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c处放大图;

图中,1-机架,2-侧滑检测组件,4-感应组件,6-汽车拨正组件,21-左侧滑板,22-右侧滑板,23-连接杆,24-驱动机构,25-左位移传感器,26-右位移传感器,27-移动板,29-滑槽一,30-丝杆,31-电磁铁,32-磁铁,33-滚轴,35-滚珠,36-滑槽,37-固定筒,38-滑动杆,39-弹簧,40-磁铁a,41-底座,42-光电开关,43-电磁铁a,44-推杆,45-丝杆座,46-电机,47-安装板,48-楔形块,49-锥形连接块,50-连接槽,51-安装孔,52-楔形面一,53-卡接平面一,56-卡接平面,57-连接弹簧,63-前轮拨正组件,64-后轮拨正组件,65-拨正杆b,66-拨正杆a,67-剪式机构a,68-滑槽a,69-立柱,70-滑槽b,71-气缸,72-安装槽,73-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零点位置的获取;气缸71未工作时,以拨正杆a66的原始位置为左侧滑板21的零点位置,以拨正杆b65的原始位置为右侧滑板22的零点位置,通过控制系统使两个电磁铁a43和两个电磁铁31通电,靠近左侧滑板21的一电机46转动,带动一丝杆30转动,从而带动一推杆44前移,使一推杆44上的电磁铁31与磁铁32电磁吸合,推动左侧滑板21移动,靠近右侧滑板22的另一电机46转动,带动另一丝杆30转动,从而带动另一推杆44前移,使另一推杆44上的电磁铁31与磁铁32电磁吸合,推动右侧滑板22移动,进而带动两个移动板27上的固定筒37在滑槽一29内移动,当左侧滑板21上的磁铁a40与拨正杆a66上的电磁铁a43电磁吸合时,用于控制左侧滑板21的电机46反向转动,带动一推杆44后移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相应的一电磁铁31断电,当右侧滑板22上的磁铁a40与拨正杆b65上的电磁铁a43电磁吸合时,用于控制右侧滑板22的电机46反向转动,带动另一推杆44后移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相应的另一电磁铁31断电,从而完成对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零点位置的定位,通过左位移传感器25得到处于零点位置处的左侧滑板21与左位移传感器25之间的间距,此位置记为y1,通过右位移传感器26得到处于零点位置处的右侧滑板22与右位移传感器26之间的间距,此位置记为y2;

s2、汽车拨正及前轮的初步定位;汽车驶入到汽车拨正组件6上,通过气缸71带动拨正杆a66和拨正杆b65运动对汽车进行拨正,同时拨正杆a66和拨正杆b65通过定位滑动机构带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移动,汽车拨正后,即完成了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初步定位,通过左位移传感器25得到初步定位处的左侧滑板21与左位移传感器25之间的间距,此位置记为x1,通过右位移传感器26得到处于初步定位处的右侧滑板22与右位移传感器26之间的间距,此位置记为x2;

s3、汽车前轮的精确定位;将汽车车轮的型号输入至控制系统内,从而得到此型号车轮的宽度,此宽度记为x,x/2即为左侧滑板21与右侧滑板22需向外侧移的距离,启动两个电机46,同时使电磁铁31通电,电磁铁a43断电,通过电磁铁31与磁铁32的电磁吸合带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移动,通过左位移传感器25和右位移传感器26分别对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的移动距离进行检测,当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继续向外侧滑x/2的距离后,电磁铁31断电,两个电机46反向转动带动推杆44移动至原位,从而实现汽车两前轮的精确定位,使两前轮分别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的中心位置上行驶,使侧滑检测数据更加精确,此时左侧滑板21与左位移传感器25的间距为x1+x/2,右侧滑板22与右位移传感器26的间距为x2+x/2;

s4、侧滑数据检测;使汽车两前轮分别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上直线行驶,由于前轮的侧滑使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在机架1上侧移,通过左位移传感器25检测距左侧滑板21的间距,此间距记为z1,则z1-(x1+x/2)即为汽车左前轮的侧滑值,右位移传感器26检测距右侧滑板22的间距,此间距记为z2,则z2-(x2+x/2)即为汽车右前轮的侧滑值;

s5、复位;通过气缸71的收缩使汽车拨正组件6回到原位置,启动两个电机46,同时使电磁铁31通电,通过电磁铁31与磁铁32的电磁吸合带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回到各零点位置,即左侧滑板21回到y1处,右侧滑板22回到y2处,最后电磁铁31断电,两推杆44回到原位。

如图2至图13所示,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汽车侧滑检测台,包括机架1、侧滑检测组件2、感应组件4和汽车拨正组件6,机架1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汽车拨正组件6、感应组件4和侧滑检测组件2,侧滑检测组件2通过定位滑动机构与汽车拨正组件6连接;

感应组件4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在机架1上的底座41,底座41上设置有光电开关42,光电开关42的高度小于汽车车轮的高度,底座41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定位滑动机构进行移动的滑槽一29;

还包括控制系统,光电开关42、电机46、电磁铁31、左位移传感器25、右位移传感器26和电磁铁a43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汽车驶入到机架1上,汽车的前轮被光电开关42感应到时,汽车停止,然后通过汽车拨正组件6将汽车摆正,使汽车的前后轮垂直于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驶入,同时通过定位滑动机构带动侧滑检测组件2运动进行初步定位,然后对侧滑检测组件2进行精确定位,定位完成后,汽车的前轮驶入到侧滑检测组件2上,完成对汽车前轮的侧滑进行检测,使汽车的侧滑检测更加准确。

如图2和图3所示,侧滑检测组件2包括左侧滑板21、右侧滑板22和驱动机构24,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均可左右滑动的设置在机架1上,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左右对称设置,机架1上设置有左位移传感器25和右位移传感器26,左位移传感器25和右位移传感器26均位于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之间且对称设置,左位移传感器25用于检测左侧滑板21的位移量,右位移传感器26用于检测右侧滑板22的位移量,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远离左位移传感器25的一侧均设置有驱动机构24,驱动机构24用于带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移动;

机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滚轴33,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均安装在滚轴33上。

通过滚轴33实现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的侧向移动,需注意的是,滚轴33的轴线与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的长度方向平行。

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靠近汽车拨正组件6一端的中部均通过连接杆23连接有移动板27,移动板27的宽度与左侧滑板21的宽度相同,两个移动板27靠近汽车拨正组件6一端的中部均设置有定位滑动机构;

为实现两前轮分别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的中心位置上行驶需满足两个条件;条件一:保证左侧滑板2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右侧滑板22长度方向中心线之间的间距等于轮距;条件二:同时使左侧滑板21与右侧滑板22之间的对称线与轮距的中心线共线,满足上述两条件后即能保证汽车能准确的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的中心位置上行驶,避免了重力对侧滑值的影响,使测得的侧滑数据更加准确。

驱动机构24本发明提供了两种结构实施例,实施例一公开的驱动机构24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存在与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的连接强度低的缺点,因此适用于小型侧滑检测台适用,实施例二公开的驱动机构具有连接强度大,可带动重量较大的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滑动,但结构相对复杂,连接速度相对于实施例一较慢,适用于大型侧滑检测台安装适用,下面分别对两种实施例的驱动机构24进行阐述: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4所示,驱动机构24包括丝杆30、电磁铁31、磁铁32、推杆44、丝杆座45、电机46和安装板47,安装板47固定在机架1上,丝杆座45上固定在安装板47的顶部,丝杆30通过轴承与丝杆座45转动连接,丝杆30垂直与左侧滑板21设置,推杆44与丝杆30螺纹连接,推杆44为“l”型,推杆44与丝杆30平行设置,推杆44的底部与安装板47相接触,推杆44远离丝杆座45的一端固定有电磁铁31,电机46固定在安装板47上,电机46的输出轴与丝杆30的一端连接,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靠近推杆44的一侧均设置有磁铁32,磁铁32位于推杆44的移动路径上;

实施例一中驱动机构24的工作过程为:启动电机46,电机46带动丝杆30转动,由于推杆44与安装板47相接触,实现对推杆44旋转自由度进行限位,使丝杆30与推杆44组成丝杠螺母副,使推杆44沿着丝杆30的长度方向移动;正转电机46,通过丝杆30带动推杆44向前移动,即靠近磁铁32移动,通过电磁铁31与磁铁32的电磁吸合,使两个驱动机构24分别带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移动,使电磁铁31断电后,反转电机46,从而使推杆44在丝杆30上向后移动,即远离磁铁32移动,使推杆44回到初始位置。由于通过电磁铁31与磁铁32的吸合进行连接,而电磁铁31与磁铁32的吸合强度较小,因此使推杆与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的连接强度较低,不适用于大型侧滑检测台。

如图5至图10所示,汽车拨正组件6包括前后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前轮拨正组件63和后轮拨正组件64,前轮拨正组件63和后轮拨正组件64结构相同,前轮拨正组件63包括拨正杆a66、拨正杆b65和剪式机构a67,拨正杆a66和拨正杆b65左右平行设置,拨正杆a66与拨正杆b65之间设置有剪式机构a67,剪式机构a67左侧的一端与拨正杆a66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拨正杆a66铰接,剪式机构a67右侧的一端与拨正杆b65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拨正杆b65铰接,机架1上水平开设有滑槽a68,滑槽a68位于拨正杆a66的正下方,滑槽a68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b70,滑槽b70与滑槽a68平行设置,拨正杆a66与拨正杆b65底部均通过立柱69与滑槽a68和滑槽b70滑动连接,滑槽a68内设置有气缸71,气缸71的两端分别与滑槽b70内的两个立柱69固定;

通过汽车拨正组件6对汽车进行拨正,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具体实施方式为:汽车行驶到汽车拨正组件6上,此时,前轮拨正组件63和后轮拨正组件64处于汽车两侧车轮之间,启动气缸71,若气缸的伸长端与拨正杆a66上的立柱69连接,则气缸71先带动拨正杆a66沿着滑槽a68和滑槽b70的方向移动,直到拨正杆a66抵在车轮上后,气缸71继续伸长,通过剪式机构a67带动拨正杆b65移动,直至拨正杆b65抵至另一侧的车轮上,气缸71继续伸长,通过拨正杆a66和拨正杆b65挤压车轮,从而使车轮与拨正杆a66和拨正杆b65齐平,从而达到拨正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剪式机构a67由多个x型剪式结构铰接组成,x型剪式结构由两个中心铰接在一起的杆组成。

如图5所示,定位滑动机构包括固定筒37和滑动杆38,固定筒37固定在移动板27一端的中部,滑动杆38可滑动的穿设在固定筒37内,固定筒37内设置有弹簧39,弹簧39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筒37和滑动杆38连接,滑动杆38远离固定筒37的一端穿过滑槽一29并固定有磁铁a40,拨正杆a66和拨正杆b65相对的内侧均设置有电磁铁a43,电磁铁a43通电时,磁铁a40与电磁铁a43电磁吸合,弹簧39处于拉伸状态。

在进行汽车拨正时,先对侧滑检测组件2上的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的零点位置进行定位,定位方式为:气缸71未工作时,以拨正杆a66的原始位置为左侧滑板21的零点位置,以拨正杆b65的原始位置为右侧滑板22的零点位置,通过控制系统使两个电磁铁a43和两个电磁铁31通电,靠近左侧滑板21的一电机46转动,带动一丝杆30转动,从而带动一推杆44前移,使一推杆44上的电磁铁31与磁铁32电磁吸合,推动左侧滑板21移动,靠近右侧滑板22的另一电机46转动,带动另一丝杆30转动,从而带动另一推杆44前移,使另一推杆44上的电磁铁31与磁铁32电磁吸合,推动右侧滑板22移动,进而带动两个移动板27上的固定筒37在滑槽一29内移动,当控制系统接收到左侧滑板21上的磁铁a40与拨正杆a66上的电磁铁a43电磁吸合信号时,用于控制左侧滑板21的电机46反向转动,带动一推杆44后移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相应的一电磁铁31断电,当控制系统接收到右侧滑板22上的磁铁a40与拨正杆b65上的电磁铁a43电磁吸合信号时,用于控制右侧滑板22的电机46反向转动,带动另一推杆44后移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相应的另一电磁铁31断电,从而完成对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零点位置的定位,通过左位移传感器25得到处于零点位置处的左侧滑板21与左位移传感器25之间的间距,此位置记为y1,通过右位移传感器26得到处于零点位置处的右侧滑板22与右位移传感器26之间的间距,此位置记为y2,从而通过电磁铁a43与磁铁a40的电磁吸合使拨正杆a66和拨正杆b65分别带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移动进行汽车前轮的初步定位,通过左位移传感器25得到初步定位处的左侧滑板21与左位移传感器25之间的间距,此位置记为x1,通过右位移传感器26得到处于初步定位处的右侧滑板22与右位移传感器26之间的间距,此位置记为x2,通过拨正杆a66和拨正杆b65分别带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移动能保证左侧滑板21与右侧滑板22的对称线与轮距的中心线共线,使条件二满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汽车可能进行改装或其他原因,使汽车的前轮或者后轮未与汽车的型号相匹配,导致此汽车型号下的轮距未必为实际轮距,而通过汽车拨正组件6带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移动后,并不需要汽车轮距也能得到实际轮距,车轮的型号即对应了车轮宽度参数,只需在初步定位的基础上在移动一个车轮的宽度,即实现了左侧滑板2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右侧滑板22长度方向中心线之间的间距等于实际轮距,从而使条件一满足,进而使侧滑的检测数值更加准确;

初步定位完成后通过驱动机构24对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进行精确定位,精确定位保证左侧滑板2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右侧滑板22长度方向中心线之间的间距等于实际轮距,控制系统中储存有不同型号车轮的参数,将待测汽车的车轮型号输出控制系统内,从而得到此型号汽车前轮的宽度,在初步定位的基础上,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相对移动一个车轮的宽度,即完成左侧滑板2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右侧滑板22长度方向中心线之间的间距等于轮距,将车轮的宽度记为x,x/2即为左侧滑板21与右侧滑板22需向外侧移的距离,从而保证对称移动,启动两个电机46,同时使电磁铁31通电,电磁铁a43断电,通过电磁铁31与磁铁32的电磁吸合带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移动,通过左位移传感器25和右位移传感器26分别对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的移动距离进行检测,当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继续向外侧滑x/2的距离后,电磁铁31断电,两个电机46反向转动带动推杆44移动至原位,从而实现汽车两前轮的精确定位,使两前轮分别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的中心位置上行驶,使侧滑检测数据更加精确,此时左侧滑板21与左位移传感器25的间距为x1+x/2,右侧滑板22与右位移传感器26的间距为x2+x/2;

如图11至图13所示,实施例二:驱动机构24包括丝杆30、推杆44、丝杆座45、电机46、安装板47、楔形块48、锥形连接块49和滑动组件,安装板47固定在机架1上,丝杆座45上固定在安装板47的顶部,丝杆30通过轴承与丝杆座45转动连接,丝杆30垂直与左侧滑板21设置,推杆44与丝杆30螺纹连接,推杆44为“l”型,推杆44与丝杆30平行设置,推杆44的底部与安装板47相接触,推杆44远离丝杆座45的一端固定有锥形连接块49,电机46固定在安装板47上,电机46的输出轴与丝杆30的一端连接,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靠近推杆44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50,连接槽50内壁的上下端均开设有安装孔51,两个安装孔51内均固定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连接有楔形块48,楔形块48设有楔面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槽50内;

楔形块48的两侧分别设有楔形面一52和卡接平面一53,锥形连接块49为圆锥形,锥形连接块49大直径的一端与推杆44固定连接,锥形连接块49与推杆44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卡接平面56。

滑动组件包括电磁铁31、磁铁32和连接弹簧57,磁铁32固定在安装孔51内,楔形块48远离楔形面一52的一端固定有电磁铁31,连接弹簧57设置在安装孔51内,连接弹簧57的两端分别与楔形块48和磁铁32固定连接,当电磁铁31与磁铁32电磁分离时,锥形连接块49设有卡接平面一53的一侧与卡接平面56适配卡接,当电磁铁31与磁铁32电磁吸合时,锥形连接块49未与楔形块48接触。

实施例二中驱动机构24的工作过程为:启动电机46,电机46带动丝杆30转动,由于推杆44与安装板47相接触,实现对推杆44旋转自由度进行限位,使丝杆30与推杆44组成丝杠螺母副,使推杆44沿着丝杆30的长度方向移动;正转电机46,通过丝杆30带动推杆44向前移动,带动锥形连接块49靠近楔形块48移动,当锥形连接块49的锥面与楔形面一52接触时,由于楔形面一52的导向作用,在锥形连接块49持续施加力的作用下,使楔形块48靠近磁铁32设置,对连接弹簧57进行压缩,当锥形连接块49通过楔形块48时,在连接弹簧57的作用力下,使楔形块48向原位移动,反转电机46后,卡接平面一53与卡接平面56抵接,完成推杆44与左侧滑板21或右侧滑板22的卡接,此时推杆44移动将带动左侧滑板21或右侧滑板22移动;使电磁铁31通电与磁铁32电磁吸合,此时楔形块48靠近磁铁32移动,使楔形块48的底部未与锥形连接块49接触,反转电机46,推杆44回移时,由于未受楔形块48的阻挡,使锥形连接块49从连接槽50内退出,完成与左侧滑板21或右侧滑板22的分离;为保证锥形连接块49与楔形块48卡接时推动左侧滑板21或右侧滑板22移动,可在左侧滑板21顶部与机架1之间、右侧滑板22底部与机架1之间均设置电磁铁a和磁铁a,卡接时,通过电磁铁a与磁铁a的电磁吸合使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均固定在机架1上,从而使锥形连接块49与楔形块48能顺利卡接,同时卡接完成后使电磁铁a与磁体a分离,使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均能在机架1上移动。

实施例二的检测方法为:s1、零点位置的获取;气缸71未工作时,以拨正杆a66的原始位置为左侧滑板21的零点位置,以拨正杆b65的原始位置为右侧滑板22的零点位置,通过控制系统使两个电磁铁a43通电,靠近左侧滑板21的一电机46转动,带动一丝杆30转动,从而带动一推杆44前移,使一推杆44上的锥形连接块49与楔形块48卡接,推动左侧滑板21移动,靠近右侧滑板22的另一电机46转动,带动另一丝杆30转动,从而带动另一推杆44前移,使另一推杆44上的锥形连接块49与楔形块48卡接,推动右侧滑板22移动,进而带动两个移动板27上的固定筒37在滑槽一29内移动,当左侧滑板21上的磁铁a40与拨正杆a66上的电磁铁a43电磁吸合时,用于控制左侧滑板21的电机46反向转动,带动一推杆44后移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相应的一电磁铁31通电,当右侧滑板22上的磁铁a40与拨正杆b65上的电磁铁a43电磁吸合时,用于控制右侧滑板21的电机46反向转动,带动另一推杆44后移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相应的另一电磁铁31通电,从而完成对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零点位置的定位,通过左位移传感器25得到处于零点位置处的左侧滑板21与左位移传感器25之间的间距,此位置记为y1,通过右位移传感器26得到处于零点位置处的右侧滑板22与右位移传感器26之间的间距,此位置记为y2;

s2、汽车拨正及前轮的初步定位;汽车驶入到汽车拨正组件6上,通过气缸71带动拨正杆a66和拨正杆b65运动对汽车进行拨正,同时拨正杆a66和拨正杆b65通过定位滑动机构带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移动,汽车拨正后,即完成了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初步定位,通过左位移传感器25得到初步定位处的左侧滑板21与左位移传感器25之间的间距,此位置记为x1,通过右位移传感器26得到处于初步定位处的右侧滑板22与右位移传感器26之间的间距,此位置记为x2;

s3、汽车前轮的精确定位;将汽车车轮的型号输入至控制系统内,从而得到此型号车轮的宽度,此宽度记为x,x/2即为左侧滑板21与右侧滑板22需向外侧移的距离,启动两个电机46,同时使电磁铁31断电,电磁铁a43断电,通过锥形连接块49与楔形块48的卡接带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移动,通过左位移传感器25和右位移传感器26分别对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的移动距离进行检测,当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继续向外侧滑x/2的距离后,电磁铁31通电,两个电机46反向转动带动推杆44移动至原位,从而实现汽车两前轮的精确定位,使两前轮分别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的中心位置上行驶,使侧滑检测数据更加精确,此时左侧滑板21与左位移传感器25的间距为x1+x/2,右侧滑板22与右位移传感器26的间距为x2+x/2;

s4、侧滑数据检测;使汽车两前轮分别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上直线行驶,由于前轮的侧滑使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在机架1上侧移,通过左位移传感器25检测距左侧滑板21的间距,此间距记为z1,则z1-(x1+x/2)即为汽车左前轮的侧滑值,右位移传感器26检测距右侧滑板22的间距,此间距记为z2,则z2-(x2+x/2)即为汽车右前轮的侧滑值;

s5、复位;通过气缸71的收缩使汽车拨正组件6回到原位置,启动两个电机46,同时使电磁铁31断电,通过锥形连接块49与楔形块48的卡接带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回到各零点位置,即左侧滑板21回到y1处,右侧滑板22回到y2处,两推杆44回到原位。

由于汽车精确定位时,需要移动的距离较短,而传统的气缸、电动推杆等驱动装置的移动精度较低,单次移动距离过大,导致带动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进行移动时,移动距离容易超过x1+x/2或x2+x/2,需要多次调整才能移动至精确值上,而本发明为避免精确定位的多次调整,同时使定位更加精确,采用了驱动机构24对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进行驱动,驱动机构24类似于丝杠螺母副的传动形式,具有传动精度高的特点,单次移动距离小,使精确定位的精度更高,从而使检测出的侧滑值精度更高,更贴近实际侧滑值,提高了较高的数据参考。

进一步地,拨正杆a66和拨正杆b65的内侧均开设有安装槽72,剪式机构a67左侧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拨正杆a66上的安装槽72内,剪式机构a67右侧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拨正杆b65上的安装槽72内,安装槽72的底部开设有滑动槽73,剪式机构a67设在安装槽72内的两端均可转动的设置有轴承,轴承可滑动的设置在滑动槽73内。通过安装槽72和滑动槽73的设置实现剪式机构a67与拨正杆a66和拨正杆b65的滑动连接,同时通过轴承与滑动槽73的配合,使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剪式机构a67与拨正杆a66和拨正杆b65之间的摩擦力,使滑动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机架1靠近左侧滑板21的一端水平开设有滑槽36,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均可滑动设置在滑槽36内。

进一步地,滑槽36内部上下端均设置有若干滚珠35,若干滚珠35沿着滑槽36的长度方向等间距的布置,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均设置在滚珠35上。

将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安装在滑槽36内,对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进行了限位,使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在前转向轮和后转向轮的作用下,只能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使测得的侧滑量更加的准确,同时通过滚珠35将左侧滑板21和右侧滑板22与滑槽36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的影响,使检测的侧滑量更加精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