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渣油密度的测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784204发布日期:2021-04-23 09:32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渣油密度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对粘稠渣油密度的检测通常采用gb/t1884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将密度计压入粘稠液体中,记录密度计读数,然后通过密度表gb/t1885换算成对应温度下的密度,由于粘稠的渣油液体粘附到密度计液面以上部分,造成采用这种方法所测得的渣油密度结果偏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究一种能够便捷准确地分析粘稠渣油的密度的方法,避免由于颜色深、粘度大的渣油粘到密度计杆上而造成读数偏差(偏大)。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渣油密度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步骤1、将渣油试样通过短颈粗口玻璃漏斗倒入烘干恒重的烧杯中,设定恒温脱盐水滴入烧杯后所要求达到的刻度线;
7.步骤2、将烧杯放在恒温箱内恒温40分钟以上至恒重,称量出其质量为m2;
8.步骤3、用20℃
±
0.1℃恒温脱盐水冲洗滴管2~3次后,用滴管向小烧杯内滴加恒温脱盐水至预设的刻度线,记录滴入的脱盐水体积v1;
9.步骤4、计算渣油试样密度;
10.ρ=(m2‑
m0)/(v0‑
v1)
11.m2‑
烧杯和渣油质量,g;
12.m0—空烧杯质量,g;
13.v0—预设的恒温脱盐水滴入烧杯后所要求达到的刻度线对应的烧杯真实体积,v0=1000
×
(m1‑
m0)/997.18,单位为毫升;
14.v1‑
加入脱盐水的体积;
15.ρ

渣油/其它重油的密度,g/ml。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渣油试样通过短颈粗口玻璃漏斗倒入烘干恒重的烧杯后,慢慢向上垂直地提起短颈粗口玻璃漏斗,提至离烧杯离上缘所在表面10ml左右时,将小铲刀从短颈粗口玻璃漏斗和烧杯之间切入,以避免样品滴洒在烧杯的内外壁上及烧杯外部。
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烧杯置于恒温箱内于20℃下恒温40分钟以上直至恒重。
18.本发明的优点:
19.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方法,避免了由于颜色深、粘度大的渣油粘到密度计杆上而造成读数偏差(偏大),测定的渣油密度结果更加准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一、试剂和仪器准备
22.1、制备脱盐水:将适量的蒸馏水倒入500ml的容量瓶里,在恒温箱恒温至20℃
±
0.1℃。
23.2、密闭恒温箱:能准确恒温至20℃
±
0.1℃,里面放有变色硅胶。
24.3、50ml酸碱两用滴定管:须经过校准。
25.4、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最大称量范围为220g。
26.5、100ml的小烧杯:在使用前清洗干净,并烘干。置于恒温箱内于20℃下恒温40分钟以上直至恒重,称量空杯质量为m0克,向烧杯内平稳地倒入上述的恒温后的脱盐水,注意不要迸溅。在临近100ml刻线前用滴管处必须滴管慢慢地加入,直至刻线。称量出烧杯和水的质量m1克,则小烧杯100ml刻线处真实的体积v0=1000.(m1‑
m0)/997.18毫升。
27.6、短颈粗口玻璃漏斗:出口内径13
±
1ml(只要能保证倒入烧杯,其它尺寸亦可)。
28.7、带短把不锈钢勺:一把。
29.8、滴管:一个,玻璃或塑料均可。
30.二、分析步骤如下:
31.1、将干燥洁净的小烧杯烘干;
32.2、将约90ml的渣油试样通过短颈粗口玻璃漏斗倒入小烧杯,在样品接近90ml的刻线时,慢慢向上垂直地提起漏斗,提至离小烧杯离上缘所在表面10ml左右时,将小铲刀从漏斗和小烧杯之间切入,以避免样品滴洒在小烧杯的内外壁上及烧杯外部。
33.3、将烧杯放在恒温箱内恒温40分钟以上至恒重,称量出其质量为m2克。
34.4、用20℃恒温脱盐水冲洗滴管2~3次后,用滴管向小烧杯内滴加恒温脱盐水至小烧杯的100ml刻线处,记录滴入的脱盐水体积v1。
35.5、密度的计算;
36.ρ=(m2‑
m0)/(v0‑
v1)
37.m2‑
烧杯和渣油质量,g;
38.m0—空烧杯质量,g;
39.v0—对应烧杯100ml刻线的烧杯真实体积;
40.v1‑
加入脱盐水的体积;
41.ρ

渣油/其它重油的密度,g/ml。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