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宽可调整的无级延时电路及多通道探地雷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42947发布日期:2021-02-03 21: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脉宽可调整的无级延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信号无级延时调整电路,其中,脉冲信号无级延时调整电路包括:耦合电容c6、第一高速d触发器u3、第五电阻r5、第一可调电阻rp1、第七电容c7,耦合电容c6连接至第一高速d触发器u3的时钟输入端,第一高速d触发器u3的数据输入端及置位输入端连接至电源vcc,第一高速d触发器u3的反相输出端连接至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可调电阻rp1的一个定片引脚,第一可调电阻rp1的另一个定片引脚连接至第一可调电阻rp1的动片引脚及第一高速d触发器u3的复位输入端,另一个定片引脚还连接至第七电容c7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宽可调整的无级延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脉宽无级调整电路,脉宽无级调整电路包括:第二高速d触发器u4、第六电阻r6、第二可调电阻rp2、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及第一电感l1,第二高速d触发器u4的时钟输入端连接至第一高速d触发器u3的反相输出端,第二高速d触发器u4的数据输入端及置位输入端连接至电源vcc,第二高速d触发器u4的正相输出端连接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至高压电源hv,第二高速d触发器u4的反相输出端连接至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可调电阻rp2的一个定片引脚,第二可调电阻rp2的另一个定片引脚连接至第二可调电阻rp2的动片引脚及第二高速d触发器u4的复位输入端,另一个定片引脚还连接至第八电容c8的一端,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宽可调整的无级延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脉冲信号整形电路,脉冲信号整形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u1、第一高速二极管d3、第二反相器u2、第四电阻r4、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其中,第一反相器u1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高速二极管d3的负极,第一高速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至第二反相器u2的输入端,第二反相器u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及耦合电容c6,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至第五电容c5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vcc,并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宽可调整的无级延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与保护电路,滤波与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二极管d1及第二二极管d2,其中,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输入信号,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及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第三电容c3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vcc,并且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还与第一反相器u1的输入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宽可调整的无级延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反相器u1与第二反相器u2均为施密特反相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宽可调整的无级延时电路,其特征在于,输入触发信号的幅度介于1.8v~5v之间,脉冲宽度介于50ns~500ns之间,信号重复频率介于20khz~400khz之间。7.一种多通道探地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脉宽可
调整的无级延时电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