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切片检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9282发布日期:2021-02-09 21:2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理切片检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病理切片检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病理切片是病理标本的一种,制作时需要将部分有病变的组织或脏器经过各种化学品和埋藏法的处理,使之固定硬化,在切片机上切成薄片,粘附在玻璃片上,染以各种颜色,供在显微镜下检查,以观察病理变化,做出病理诊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0003]
目前,病理科观察病理切片时,将制作好的病理切片直接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由于病理切片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有机溶剂,例如二甲苯、三氯甲烷,病理切片常常会散发出有害气体,严重威胁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病理切片挥发有害气体威胁检测人员身体健康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病理切片检测辅助装置。
[0005]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病理切片检测辅助装置,包括台架、在所述台架上凹陷形成的用于容纳待检测病理切片的容纳槽和设置在所述台架上的导轨;
[0007]
所述导轨上滑动安装有用于安装显微镜的安装板;
[0008]
所述容纳槽位于所述显微镜的观测区域内,且上方设置有透明可开启的保护盖。
[000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一个或多个病理切片的夹持组件。
[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纳槽上的前滑轨和后滑轨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前滑轨和后滑轨之间用于夹持所述病理切片的滑块组;
[0011]
所述滑块组包括两个端部滑块和多个位于两个端部滑块之间的中部滑块,所述前滑轨的两端侧壁上转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端部滑块的侧壁接触限位以保证所述滑块组处于夹紧状态;
[0012]
所述端部滑块与所述中部滑块之间以及两个所述中部滑块之间均设置有用于使其自动分离的弹性件。
[001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部滑块包括第一夹持块和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块一侧的第一承托平台;
[0014]
所述中部滑块包括第二夹持块和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块两侧的第二承托平台;
[0015]
所述第一承托平台和相邻的所述第二承托平台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隙组合形成承载台,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承托平台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隙组合形成承载台;
[0016]
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位于承载台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块位于承载台的两侧,用于夹紧所述病理切片。
[001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承载台和所述后滑轨上分别形成有凹陷结构,两个所述
凹陷结构围成一用于放置提拉物件的凹槽。
[001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为弹性胶棒或弹簧。
[001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盖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台架上,所述保护盖的边缘设置有提手。
[002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盖的边缘设置有密封胶垫以保证闭合时与所述台架密封接触。
[002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下方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导轨为两条,每一所述滑块沿一条所述导轨滑动;每一所述导轨一端开口用于安装所述滑块。
[002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4]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理切片检测辅助装置,将待检测病理切片放置在容纳槽内,并配合以保护盖,有效阻止了有害气体散发,保护了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
[0025]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理切片检测辅助装置,通过设置在容纳槽内的夹持组件可方便的固定一个或多个病理切片,实现多个病理切片的依次检测。
附图说明
[0026]
图1所示为病理切片检测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所示为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所示为夹持组件处于夹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所示为端部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5所示为中部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6所示为夹持组件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2]
图7所示为安装板与导轨结构剖面图。
[0033]
图中:1-台架,2-容纳槽,3-导轨,4-保护盖,5-安装板,6-前滑轨,7-后滑轨,8-端部滑块,8-1-第一夹持块,8-2-第一承托平台,9-中部滑块,9-1-第二夹持块,9-2-第二承托平台,10-弹性件,11-限位板,12-凹槽,13-合页,14-提手,1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5]
实施例1
[0036]
一种病理切片检测辅助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台架1、在所述台架1上凹陷形成的用于容纳待检测病理切片的容纳槽2和设置在所述台架1上的导轨3;
[0037]
所述导轨3上滑动安装有用于安装显微镜的安装板5;
[0038]
所述容纳槽2位于所述显微镜的观测区域内,且上方设置有透明可开启的保护盖4。
[0039]
上述病理切片检测辅助装置,将待检测病理切片放置在容纳槽2内,并配合以保护盖4,有效阻止了有害气体散发,保护了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
[0040]
容纳槽2内可放置多个待检测病理切片,通过安装板5沿导轨3滑动调节显微镜的
位置,实现多个病理切片的检测。
[0041]
实施例2
[004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介绍其夹持组件。
[0043]
所述容纳槽2内设置有用于固定一个或多个病理切片的夹持组件。
[0044]
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纳槽2上的前滑轨6和后滑轨7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前滑轨6和后滑轨7之间用于夹持所述病理切片的滑块组,前滑轨6和后滑轨7的滑道相对;
[0045]
所述滑块组包括两个端部滑块8和位于两个端部滑块8之间的多个中部滑块9,所述前滑轨6的左右两端侧壁上转动安装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与所述端部滑块8的侧壁接触限位以保证所述滑块组处于夹紧状态,如图3所示。
[0046]
所述端部滑块8与所述中部滑块9之间以及每两个相邻的所述中部滑块9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10,当滑块组处于非夹紧状态时,每个弹性件10使相邻的中部滑块9自动分离或使相邻的端部滑块8和中部滑块9自动分离;
[0047]
使用时,打开限位板11,滑块组处于自动分离状态,将病理切片放置在滑块组内。然后推动端部滑块8,使滑块组处于夹紧状态,旋转限位板11使其与所述端部滑块8的侧壁接触限位。
[0048]
具体来说,所述端部滑块8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夹持块8-1和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块8-1一侧的第一承托平台8-2;
[0049]
所述中部滑块9如图5所示,包括第二夹持块9-1和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块9-1两侧的第二承托平台9-2;
[0050]
所述第一承托平台8-2和相邻的所述第二承托平台9-2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隙组合形成承载台,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承托平台9-2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隙组合形成承载台,每个承载台用于承托所述病理切片;
[0051]
所述第一承托平台8-2和所述第二承托平台9-2的宽度和略小于病理切片的宽度,2个第二承托平台9-2的宽度和略小于病理切片的宽度,以保证夹紧。
[0052]
所述第一夹持块8-1和所述第二夹持块9-1位于承载台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夹持块9-1位于承载台的两侧,当滑块组处于夹紧状态时用于夹紧所述病理切片。
[0053]
滑块组处于非夹紧状态时,弹性件10伸展,承载台的宽度大于病理切片的宽度,方便放置;滑块组处于夹紧状态时,弹性件10收缩,承载台的宽度小于病理切片的宽度,以保证夹紧。
[0054]
作为优选,在承载台和所述后滑轨7上分别形成有凹陷结构,承载台和所述后滑轨7的凹陷结构围成一用于放置提拉物件的凹槽12,所述提拉物件可为提拉片或提拉绳,放置于所述凹槽12内位于所述病理切片的下方,向上提拉以便取出所述病理切片。
[0055]
所述弹性件10为弹性胶棒或弹簧。
[0056]
实施例3
[005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介绍其保护盖4和安装板5的具体结构。
[0058]
具体来说,所述保护盖4通过合页13铰接在所述台架1上,所述保护盖4的边缘设置有提手14,方便保护盖4的开启。
[0059]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盖4的边缘设置有密封胶垫以保证闭合时与所述台架1密封接触,减少有害气体挥发。
[0060]
具体来说,如图7所示,所述安装板5下方设置有两个滑块15;所述导轨3为两条,每一所述滑块15沿一条所述导轨3滑动;每一所述导轨3一端开口用于安装所述滑块15。
[0061]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5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以便稳定安装显微镜。
[0062]
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0063]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6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