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计引压结构和差压式流量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54563发布日期:2022-04-22 08:1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量计引压结构和差压式流量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计量领域中的流量测量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流量计引压结构和差压式流量计。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工厂发展迅速,对于工厂能源计量的需求也在逐渐扩大,而工业管路中不可避免的含有振动等干扰因素,此时可实现抗振动干扰的差压流量计就成为了一种需求。
3.我司原研发的一种基于mems压力传感器的差压流量计(专利号为202020686733.6),该流量计结构包括了探头、两毛细管、探杆、缓冲罐和mems 压力传感器。探头上端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毛细管进行焊接,探头内部还开有温度孔,温度孔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探头上端外沿与探杆进行焊接,探杆外部套有卡套,探杆上部与固定座进行焊接相连,固定座上端安装有表壳,表壳内部放置有缓冲罐,缓冲罐下表面分别开孔与探杆内部的毛细管进行焊接相连,缓冲罐上表面左右两边分别开孔后与mems压力传感器进行相连,缓冲罐右侧开有取压孔,取压孔通过管路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此专利设计中采用了2根毛细管的引压方式,由于毛细管内径细容易产生水膜,导致无法准确测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计引压结构和差压式流量计,引压结构和流量计中采用的是单一毛细管的引压设计,有效避免的水膜的产生,保证了产品测量的准确性。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流量计引压结构,包括插入流体管道内的探头、与所述探头连通的空心探杆和一设置于所述空心探杆内的直通毛细管;所述探头上设置有进气口一和进气口二,所述直通毛细管朝向所述探头端与所述探头固接并与所述进气口二连通,所述空心探杆朝向所述探头端与所述探头固接并与所述进气口一连通;所述直通毛细管远离所述探头端连接有压差传感器,所述空心探杆远离所述探头端与所述压差传感器连接。
6.优选地,所述直通毛细管与所述空心探杆相对固定且两端均延伸出所述空心探杆,所述空心探杆的轴线和所述直通毛细管轴线平行。
7.优选地,所述探头包括探头本体和与所述探头本体固定且延伸入所述流体管道内的节流柱,所述进气口一和进气口二分别朝向在所述节流柱的迎流面侧和背流面侧,所述进气口一和进气口二的中轴线均与所述空心探杆的轴线平行。
8.优选地,所述空心探杆远离所述探头的端部固定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上设置有第一导气孔和中心孔,所述直通毛细管由所述中心孔穿出并连接所述压差传感器,所述第一导气孔与所述压差传感器连通。
9.优选地,所述直通毛细管与所述空心探杆均与所述探头焊接连接;所述空心探杆远离所述探头端固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与所述空心探杆的内腔连通的且呈倒
梯形的导气腔,所述密封盖板盖设在所述导气腔的上口部并与所述连接座焊接连接,所述直通毛细管与所述密封盖板焊接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直通毛细管与所述压差传感器之间以及所述空心探杆和所述压差传感器之间均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器与第二过滤器。
11.一种差压式流量计,包括表头和上述的引压结构,所述引压结构连通所述表头与流体管道,差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表头内。
12.优选地,所述表头内还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引压结构的密封盖板上设有第二导气孔,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二导气孔与空心探杆的内腔连通。
13.优选地,所述表头包括表头壳体与显示屏,所述表头壳体与所述引压结构的连接座固接,所述差压传感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显示屏信号连接。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流量计引压结构的有益效果是:
15.1、在空心探杆内设置一根直通毛细管,利用直通毛细管实现背流气的引压,同时利用空心探杆的内腔作为迎流气的引压,扩大了空心探杆的内腔内迎流气路和直通毛细管内背流气路横截面面积,能够有效避免水膜的产生,保证产品测量准确。
16.2、空心探杆内与直通毛细管相对固定,有效的避免了在工作过程中,引压结构随流通管道、气流等发生振动,影响迎流气路和背流气路的稳定性,确保设置有本引压结构的流量计对流量的测量的准确性。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差压式流量计的有益效果是:
18.1、采用了上述的引压结构,引压结构中一根毛细管结构的设置,扩大了空心探杆的内腔内迎流气路和直通毛细管内背流气路横截面面积,能够有效避免水膜的产生,保证产品测量准确。
19.2、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迎流气路独立的迎流气路的压力,增加了流量计的测量项目和测量功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差压式流量计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差压式流量计的表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流量计引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24.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流量计引压结构,包括插入流体管道内的探头1、与探头1连通的空心探杆2和一设置于空心探杆2内的直通毛细管6。探头1上设置有进气口一101和进气口二102。直通毛细管6朝向探头1端与探头1固接并与进气口二102连通。空心探杆2朝向探头1端与探头1 固接并与进气口一101连通。直通毛细管6远离探头1端连接有压差传感器11,空心探杆2远离探头1端与压差传感器11连接。
2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因流体经过探头1时,被探头1节流,流束会出现局部收缩,流速增加,在探头前后形成压力差,且流动的流量越大,形成的压力差越大。通过进气口一101
和进气口二102将节流前后的气体引入后再通过压差传感器11将压力差检测出来,获得流体流量。
26.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空心探杆2内设置一根直通毛细管6,利用直通毛细管 6实现背流气的引压,同时利用空心探杆2的内腔21作为迎流气的引压,扩大了空心探杆2的内腔21内迎流气路和直通毛细管6内背流气路横截面面积,能够有效避免直通毛细管6和空心探杆2的内腔21内水膜的产生,保证具有改引压结构的流量计测量准确。
27.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空心探杆2内设置一根直通毛细管6,扩大了空心探杆 2的内腔21内迎流气路和直通毛细管6内背流气路横截面面积,降低了直通毛细管6的生产工艺难度,同时也便于直通毛细管6的安装和固定。
28.如图2和图3所示,直通毛细管6与空心探杆2相对固定且两端均延伸出空心探杆2。空心探杆2的轴线和直通毛细管6轴线平行。本技术方案的设置,使得在工作时,迎流气和背流气作直线运动,避免迎流气和背流气出现拐弯和被节流,避免迎流气和背流气出现局部高压或低压,确保迎流气和背流气在检测时的稳定性,提高流量计的检测精度和准确度。
29.如图2和图3所示,探头1包括探头本体和与探头本体固定且延伸入流体管道内的节流柱103。进气口一101和进气口二102分别朝向在节流柱103的迎流面侧和背流面侧。进气口一101和进气口二102的中轴线均与空心探杆2的轴线平行。本技术方案的设置,使得在工作时,迎流气和背流气经过探头之间进入进气口一101和进气口二102,并直接向压差传感器端作直线运动,避免迎流气和背流气出现拐弯和被节流,避免迎流气和背流气出现局部高压或低压,避免被测气流出现能量损失,确保迎流气和背流气在检测时的稳定性,提高流量计的检测精度和准确度。
30.如图2所示,空心探杆2远离探头1的端部固定有密封盖板7。密封盖板7 上设置有第一导气孔13和中心孔14,中心孔设置在密封盖板7中心位置。直通毛细管6由中心孔14穿出并连接压差传感器11。第一导气孔13与压差传感器 11连通。密封盖板7的设置,一方面实现对空心探杆端部的密封,同时还为直通毛细管6的固定安装提供一个位置。直通毛细管6与密封盖板7上的中心孔 14密封焊接。
31.如图2所示,直通毛细管6与空心探杆2均与探头1焊接连接,且确保焊接位置为密封焊接,不会出现砂眼漏气等问题。空心探杆2远离探头1端固接有连接座3。连接座3内设置有与空心探杆2的内腔21连通的且呈倒梯形的导气腔 31,密封盖板7盖设在导气腔31的上口部并与连接座3焊接连接。直通毛细管 6与密封盖板7焊接连接。连接座3的设置,为直径较细的空心探杆2提供一个连接和安装的位置,同时导气腔31的设置,第一导气孔13位置的设置。导气腔 31横截面大于空心探杆2的内腔,同时为进入导气腔31内去迎流气提供一个均衡的过程,确保检测的稳定性,提高检测精度。
32.如图2所示,直通毛细管6与压差传感器11之间以及空心探杆2和压差传感器11之间均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器9与第二过滤器12。第一过滤器9与第二过滤器12与密封盖板7通过螺纹连接,两过滤器内部均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可以用来抵挡气流中的杂质,避免杂质进入传感器,影响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
33.如图1所示,一种差压式流量计,包括表头4和上述的引压结构,引压结构连通表头4与流体管道,差压传感器11设置在表头4内。
34.本差压式流量计通过设置上述具有一根直通毛细管和空心探杆来进行背流气和
迎流气的引压结构,扩大了空心探杆的内腔内迎流气路和直通毛细管内背流气路横截面面积,能够有效避免水膜的产生,保证产品测量准确,也降低了流量计的故障率。
35.如图2所示,表头4内还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10,引压结构的密封盖板7 上设有第二导气孔15,压力传感器10通过第二导气孔15与空心探杆2的内腔 21连通,利用压力传感器10实现对流通管道内压力的测量,获得输送流通的管道内的气压压力。
36.本技术方案中,表头4包括表头壳体41与显示屏5,表头壳体41与引压结构的连接座3固接。差压传感器11和压力传感器10均与显示屏5信号连接,将管道内压力和流量直接显示出来。
3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