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线粗节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3225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绒线粗节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用检测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绒线粗节检测装置。
迄今为止,作为纺织绒线的后道工序的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粗节、毛块及各类接头等的疵点,通常都不作挑检,即使需要进行分类、分档时,也是采用人工肉眼挑检,来进行检测、分类、分档等工作。
然而,以如上所述的方法,不但费工费时,而且检测质量不稳定。同时,由于绒线纺纱的进一步向着高档化和高品质的发展,如单球或单位重量的绒线粗节数超过标准,则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纱后道工序、特别是绒线后道工序所用的粗节检测装置,所述的装置结构小巧、牢固,粗节的检验严格、精确,安装简便,使用方便,且,其价格低廉。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所述的机构完成一内置绒线粗节检测用电路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主体;一检测所述绒线直径、与所述绒线粗节检测装置主体作电子和机械连接的绒线粗节检测通道及其上设置的间隙可调节检测门。所述的绒线粗节检测用电路为一使用可控硅的“变电位信号控制电路”;所述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显示检测状态的指示灯,由所述指示灯可指示出粗节通过的个数;所述检测间隙可调节检测门用作粗节检测触发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粗节检测用控制电路板如下构成(见图3)正极电源经并联连接的电阻R3和发光二极管D1与可控硅SCR1的正极(发射极)连接,同时与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可控硅SCR3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可控硅SCR1的控制极经一并联连接的电阻R1、电容C1,与上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另一可控硅SCR2的正极连接至D2的负极,其控制极经一电阻R2连接至可控硅SCR3的控制极。可控硅SCR1、SCR2的负极(集电极)分别接地(0V负极),可控硅SCR3的负极(集电极)经一发光二极管D3接地。一粗节触发开关K2跨接于可控硅SCR1的正极与可控硅SCR3的控制极之间,一电容C2连接于可控硅SCR1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可控硅SCR2的正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中,正极电源(经K1)经并联的发光二极管D1和电阻R3后供至SCR1的发射极,从其集电极回至0V负极,组成“正常信号”(无疵点时的)控制回路。正极电源(经K1)经发光二极管D2后供至SCR2的发射极,从其集电极回至0V负极,组成“第一疵点信号”(出现第一个疵点时的)控制回路。正极电源(经K1)经可控硅SCR3的发射极、集电极后,通过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从其负极回至0V负极,组成“第二疵点信号”(出现第二个疵点时的)控制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粗节检测装置可设置于绒线(或纱线)退卷至成球或成卷的途中,最好是设于近成球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主体与绒线粗节检测间隙可调节检测门靠近设置,在所述的检测门上设置轻触电门式粗节触发开关K1,设定绒线粗节的直径检测标准,当粗节通过时,大于检测标准的粗节直径便触动开关K1打开。所述开关K1与检测电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须经成球的绒线通过绒线粗节检测门,如该通过的绒线的粗细,即,绒线的直径在设定的范围之内,则,与所述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主体连接的检测门不触发检测装置主体内的检测电路,与电路连接的无疵点指示灯亮。
如通过绒线粗节检测门的绒线上存在有粗节,即,所述粗节处的绒线直径超过设定的范围时,则与所述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主体连接的检测门即触发开关K1,并触发检测装置主体内的检测用变电位信号控制电路。经过电路的工作,使与电路连接的疵点指示灯亮。通过疵点指示灯的闪亮个数,即可知道绒线上出现粗节的个数,从而,便于操作工作检出或分类处理等。
本实用新型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的工作电压2.75V-3.5V,功率0.05-5w。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绒线检测装置主体及其检测间隙可调节检测门使用安装时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的右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粗节检测装置中所使用的电路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绒线检测装置主体及其检测通道使用安装时的正视图。
图中,1为粗节检测装置主体,2为检测门用短辊,该短辊与绒线导纱杆组成绒线检测用通道;3为与上述检测通道用短辊按设定的检测间距而紧密设置的绒线导纱杆,4为由上述短辊及导纱杆配置而成的检测通道上的检测门。
另外,图中,K1为正常的启动开关,K2为检测通道上设置的粗节触发开关。R1-R3分别为电阻,R1的阻值在470-1000K欧姆。C1为0.1微法的片状电容,C2为10微法的电解电容。D1-D3为5-10mm的发光二极管,SCR1-SCR3分别为可控硅。本实用新型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的工作电压2.75V-3.5V,功率0.05-5w。
实施例1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绒线粗节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见图1,首先,如上所述,正极电源(经K1)经并联的发光二极管D1和电阻R3后供至SCR1的发射极,从其集电极回至0V负极,组成“正常信号”(无疵点时的)控制回路。正极电源(经K1)经发光二极管D2后供至SCR2的发射极,从其集电极回至0V负极,组成“第一疵点信号”(出现第一个疵点时的)控制回路。正极电源(经K1)经可控硅SCR3的发射极、集电极后,通过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从其负极回至0V负极,组成“第二疵点信号”(出现第二个疵点时的)控制回路。
上述“正常信号”的控制回路的触发工作由电容C1提供(约0.8V)。与C1并联的电阻R1在电源断电后,起平衡电容C1二端电位差的作用,便于再次通电C1工作,提供可控硅SCR1控制极信号。
“第一疵点信号”控制回路和“第二疵点信号”控制回路的触发工作均由信号控制开关K1完成,其工作区分由电阻R3和R2配合完成。
跨接于“正常信号”回路和“第一疵点信号”回路之间的电容C2,在当第一疵点信号产生后,可实施切断正常信号回路。接通电源,启动绒线成球。正电位信号经K1、8mm的发光二极管D2、0.1vF的电容C1,加在SCR1可控硅的控制极上,触发SCR1的工作导通,显示无疵点的D1灯(绿灯)亮。
当有绒线疵点经过,大于控制的直径范围的绒线粗节使检测通道上的触发开关K2导通时,则A点正信号经K2、B点和R2,加至SCR2可控硅的控制极上,触发SCR2工作导通,显示疵点的指示灯(红灯)D2亮。
当SCR2工作导通,则电容C2的右侧放电,其左侧充电,通过SCR1的过电流急剧减少,而自行关闭。此时,显示无疵点的指示灯D1灯灭。
当SCR1关闭,A点的电位因R3而升高,但K2未断时,R3和R2分压,此时,B点的信号不足以开启SCR3,所以,显示疵点的D3灯不亮。
当疵点过后,K2断开,C2充电至原电源的电压,A点的电位有上升,从而,如有疵点通过检测通道,则该疵点将再次使K2导通,C2上的高电压信号经A点、K3、及B点加至SCR3的控制极上,SCR3导通,此时,显示有疵点的指示灯D3灯亮。
多次(个)疵点对一正常工作的SCR2和SCR3并无什么影响,可保持现状,使K2导通。
在对已亮出一个及二个、或无疵点的成球绒线进行检出、分类后,可作复零处理,即,断开K1,切断电路,灯灭。然后,再次接通K1,即可使恢复至起始状况。
在本实施例中,可控硅采用了3DD51型号的单向可控硅;发光二极管D1为BT301B的5mm发光二极管,D2为BT201F的8mm发光二极管;C2为10vF的电解电容。电阻中,R1为470K欧姆的电阻,R2及R3分别为2.4K和4.7K欧姆的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粗节检测装置的主体和通道可制成各种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的工作电压为3+0.2V,功率0.05W。
在本实施例中,粗节检测主体为一中空环状,其中空部可紧夹固定于绒线纱条的导引杆上。在该检测装置主体旁设一短辊,该短辊与绒线纱条的导纱杆构成绒线纱条的检测通道及其上的检测门,该短辊与绒线纱条之间的间距即构成触发开关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绒线成球以40g为一单位,国标的粗节数为2个以内。因此,本实施例中,粗节显示灯数为二个,当一个绒线成球过程之中有二个粗节指示灯亮,则由操作工取出另作处理。如在同样的绒线成球过程中,无、或仅有一个粗节指示灯亮,则可作为一等品。
实施例2见图3及4,其它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主体为一呈大致为矩形的盒状。
按照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粗节的绒线的走行速度可在0.1米/分钟以上,检测的绒线可在6-20公支;检测绒线的疵点间的间距可在0.1秒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正确率在100%;其体积小巧,机构牢固,安装方便;且,操作、维修简便。另外,本发明的绒线粗节检测机构不受气温、湿度、粉尘及绒线本身的动态等的影响。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几近百分之百地控制了成球绒线的单位含粗节个数,减轻了操作工的操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绒线粗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装置包括一内置绒线粗节检测用电路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主体;一检测所述绒线粗细节、与所述绒线粗节检测装置主体作电子和机械连接的绒线粗节检测用通道及其上的检测开关,所述的检测电路为可控硅的变电位信号控制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硅变电位信号控制电路的电路如下构成正极电源经并联的发光二极管D1和电阻R3后供至SCR1的发射极,从其集电极回至0V负极,组成无疵点时的“正常信号”控制回路;正极电源经发光二极管D2后供至SCR2的发射极,从其集电极回至0V负极,组成出现第一个疵点时的“第一疵点信号”控制回路;正极电源经可控硅SCR3的发射极、集电极后,通过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从其负极回至0V负极,组成出现第二个疵点时的“第二疵点信号”控制回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硅变电位信号控制电路的电路如下构成正极电源经并联连接的电阻R3和发光二极管D1与可控硅SCR1的正极连接,同时与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可控硅SCR3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可控硅SCR1的控制极经一并联连接的电阻R1、电容C1,与上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另一可控硅SCR2的正极连接至D2的负极,其控制极经一电阻R2连接至可控硅SCR3的控制极;可控硅SCR1、SCR2的负极分别接地,可控硅SCR3的负极经一发光二极管D3接地;一粗节触发开关K2跨接于可控硅SCR1的正极与可控硅SCR3的控制极之间,一电容C2连接于可控硅SCR1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即可控硅SCR2的正极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之任一项所述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中,R1为470-1000千K欧姆的电阻,R2及R3分别为2.4K和4.7K欧姆的电阻;C1为0.1微法的电容,C2为10微法的电容;D1-D3为5-10mm的发光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显示有、无粗节通过及粗节通过个数的指示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绒线粗节检测通道上设置有检测间隙可调节检测门作为检测开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的主体为一中空环状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绒线粗节检测装置的主体为一盒状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绒线粗节检测装置,包括:内置绒线粗节检测用电路板的检测装置主体;一检测绒线直径、与检测装置主体作电子和机械连接的检测通道。所述的检测用电路板为一由电阻、电容、发光二极管及可控硅三极管所组成的控制电路;所述检测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显示检测状态的指示灯。本实用新型检测粗节的绒线可在6—20公支;检测绒线的疵点间的间距可在0.1秒以上。且其体积小巧,安装、维修简便。另外,本装置的绒线粗节检测机构不受气温、湿度、粉尘及绒线本身的动态等的影响。
文档编号G01N33/36GK2283850SQ9621057
公开日1998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9日
发明者刘大宝 申请人:上海恒源祥绒线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