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不同的站点之间运输容器的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25492阅读:来源:国知局
60、63)、(62、63)、(61,62)和(60,61)例如形成了同时通电的线圈对,其中驱动力的方向可通过通电的换极逆转。
[0034]容器支座30可例如通过部分面51的合适地产生的驱动力被推动,和/或合适地由相邻的部分面的驱动装置产生的驱动力被拉到相邻的部分面。可仅使得单个的部分面的单个的驱动装置参与容器支座30的运动或驱动,或可使得多个部分面的多个驱动装置参与容器支座30的运动或驱动。驱动装置同时也可用于制动和/或固定容器支座30。
[0035]邻接站点20至23的由部分面51形成的部分面区域52用作向站点的过渡面,即等待队列。在与站点20至23另一侧相邻接的由部分面51形成的部分面区域53用作向站点的优先过渡面,例如作为用于紧急试样的等待队列。
[0036]全部功能部分面区域52、53、54、55和56由预先给定的数量的部分面51形成。
[0037]图2示出了在图1中示出的系统100的部分的侧视图。
[0038]参考图2,提供了压缩空气发生器80,借助于所述压缩空气发生器80产生了压缩空气,所述压缩空气通过合适的供给件被引导到运输面50,在该处所述压缩空气通过运输面50内的开口 81离开。压缩空气发生器80和开口 81用于在运输面50上产生气垫,以实现容器支座30在运输面50上的尽可能无摩擦的运动。开口 81在运输面50上分布,特别是均匀地分布。替代地或补充地,摩擦降低也可磁性地实现,其中为此特别地可动态地产生合适的带有垂直分量的磁场,以降低容器支座30在运输面50上的压力,或导致容器支座30的悬浮。另外的用于降低摩擦的可能性是将运输面50和/或容器支座30的下侧或滑动面涂覆以低摩擦涂层,例如涂覆以特氟龙。可对于此情况取消气垫的产生。
[0039]容器30分别提供有应答器32,其中系统100包括至少一个应答器读取装置70,所述应答器读取装置70用于执行对容器支座30的识别和容器支座30在运输面50上的位置确定。例如,如果在系统100内包括至少三个应答器读取装置70,则可通过三角测量实现位置确定。
[0040]在所示的系统100中,运输面50包括恰好一个运输面区域,所述运输面区域与运输面50相同且被划分为大小相等的栅格面,其中栅格面形成部分面51。替代地,运输面50可包括多个运输面区域,其中各运输面区域被划分为大小相等的栅格面,其中不同的运输面区域的栅格面的大小不同。这实现了例如容器支座30在带有更粗的栅格化的、即更大的部分面51的运输面区域的快速运输,和在带有更细的栅格化的、即更小的部分面51的运输面区域内的更高的位置精确性。
[0041]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容器支座30以其朝向运输面50的下侧基本上完全地覆盖了部分面51。应理解的是,特别在大小不同的部分面51的情况中,容器支座30的下侧也可覆盖多个部分面,其中对此情况多个部分面51的驱动装置可产生各自的驱动力的值,而各自的驱动力的值叠加为一个作为结果的驱动力。
[0042]在所示的实施形式中,驱动力电磁地产生。替代地或补充地,可为容器支座30施加以用于产生驱动力的压缩空气。
[0043]所示的实施形式实现了高的运输率且同时具有大的灵活性,以例如优选地在不同的站点之间运输紧急试样。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在实验室分析系统的不同的站点(20至23)之间运输容器(10)的系统(100),其中,容器接收在容器支座(30)内,所述系统包括: -控制容器支座的运输的控制单元(40), -运输面(50), -所述运输面(50)被分为若干部分面(51),其中,邻接站点的所述部分面用作到站点的过渡面,且 -在所述运输面(50)上能够以可运动的方式布置容器支座,和 -驱动装置(60至63),其中 -驱动装置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且 -为各个部分面分别配设各自的驱动装置,其中 -各驱动装置设计为向所属的容器支座施加以以电磁方式产生的驱动力,提供容器支座的个别的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室分析系统的不同的站点是用于试样管的去塞的站点、用于分表的站点和/或用于试样分析的站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实验室分析系统的不同的站点(20至23)之间运输容器(10)的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各驱动装置设计为替代地在第一、第二、第二或第四方向上产生驱动力,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且第四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实验室分析系统的不同的站点(20至23)之间运输容器(10)的系统(100),其特征在于, -运输面包括至少一个运输面区域,所述运输面区域被划分为大小相等的若干栅格面,其中至少部分所述栅格面形成所述部分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在实验室分析系统的不同的站点(20至23)之间运输容器(10)的系统(100),其特征在于, -运输面包括多个运输面区域,其中各运输面区域被划分为大小相等的若干栅格面,其中,不同的运输面区域的栅格面的大小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实验室分析系统的不同的站点(20至23)之间运输容器(10)的系统(100),其特征在于, -容器支座包括铁磁性材料(31),且 -驱动装置设计为产生可变的磁场,以向所属的容器支座施加以驱动力。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实验室分析系统的不同的站点(20至23)之间运输容器(10)的系统(100),其特征在于, -各驱动装置包括四个线圈(60至6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在实验室分析系统的不同的站点(20至23)之间运输容器(10)的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60至63)是无铁磁性芯的线圈。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在实验室分析系统的不同的站点(20至23)之间运输容器(10)的系统(100),其特征在于, -控制单元分别向四个线圈中的两个施加以电流以产生驱动力。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用于在实验室分析系统的不同的站点(20至23)之间运输容器(10)的系统(100),其特征在于, -线圈布置为使其缠绕轴线形成平行四边形,其中该平行四边形处在平行于运输面的平面内。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实验室分析系统的不同的站点(20至23)之间运输容器(10)的系统(100),其特征在于, -驱动装置布置在运输面下方。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实验室分析系统的不同的站点(20至23)之间运输容器(10)的系统(100),其特征在于, -容器和/或容器支座具有应答器(32), -其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应答器读取装置(70),所述应答器读取装置(70)设计为执行对容器和/或容器支座的识别,和/或执行容器和/或容器支座在运输面上的位置确定。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实验室分析系统的不同的站点(20至23)之间运输容器(10)的系统(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设有用于在运输面上产生气垫的装置(80、81)。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不同的站点(20至23)之间运输容器(10)的系统(100),其中,容器接收在容器支座(30)内。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容器支座的运输的控制单元(40);运输面(50),所述运输面(50)被分为若干部分面(51),其中,邻接站点的所述部分面用作到站点的过渡面,且在所述运输面(50)上能够以可运动的方式布置容器支座;和驱动装置(60至63),其中驱动装置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且为各个部分面分别配设各自的驱动装置,其中,各驱动装置设计为向所属的容器支座施加以以电磁方式产生的驱动力。
【IPC分类】G01N35/02
【公开号】CN105044375
【申请号】CN201510388537
【发明人】G.特奥多里斯库, M.海斯
【申请人】罗氏Pvt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1年5月6日
【公告号】CA2795673A1, CN102883974A, CN102883974B, DE102010028769A1, EP2566787A1, US20130034410, WO2011138448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