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动摩擦系数测试设备及方法

文档序号:9429898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缆动摩擦系数测试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摩擦系数测试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光缆动摩擦系数测试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在中国的发展进程日益加快,三大运营商都在加大宽带建设力度。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管道,需要实现附加的光缆敷设。需要将附加的光缆采用牵引安装的方式,安装至现有的管道中。由于附加的光缆与管道中已经存在的光缆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非常不利于附加光缆穿管。
[0003]光缆的动摩擦系数,是检验光缆低摩擦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光缆的动摩擦系数越低,光缆穿管变得越容易。但是现有技术中,光缆的动摩擦系数都是以供货商提供的数据为准,并没有针对光缆实际动摩擦系数进行测试的设备,用户不能准确的知晓买来光缆的动摩擦系数是否准确,也无法参考实际的动摩擦系数,不能为光缆穿管制定更详细方案。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动摩擦系数测试设备及方法,能够稳定有效的测试光缆的动摩擦系数,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参考数值。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一种光缆动摩擦系数测试设备,包括上、下两块钢板,两块钢板之间通过支撑杆支撑,两块钢板之间水平放置待测光缆,上钢板顶壁的中央放置有砝码,两块钢板的一侧上方竖直设有一根拉伸牵引杆,拉伸牵引杆下端装有夹持待测光缆的夹具,夹具正下方设有一个定滑轮,待测光缆的一端绕过定滑轮连接至所述夹具,且定滑轮底端与待测光缆水平放置的部分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拉伸牵引杆的上端连接至万能试验机。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夹具还包括一个夹持所述待测光缆端部的夹头。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钢板的底壁、下钢板的顶壁均固定有一排由待测光缆截取的待测光缆段,且待测光缆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设置于两排待测光缆段之间。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两块钢板均为长方体的不锈钢钢板,所述待测光缆段顺着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待测光缆在水平方向上,顺着钢板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杆共有四根,位于两块钢板的四角,所述下钢板的底面四角处还分别设有一个同样高度的垫脚。
[00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缆动摩擦系数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S1.将待测光缆截取成多段相同长度的待测光缆段,在上钢板的底壁和下钢板的顶壁均粘贴一排待测光缆段,在两排待测光缆段之间设置一根待测光缆,且待测光缆和待测光缆段轴向相同设置,在上钢板的顶壁中央放置砝码;
[0012]S2.将待测光缆的一端绕过定滑轮,连接至拉伸牵引杆的夹具;
[0013]S3.将拉伸牵引杆的上端连接至万能试验机,万能试验机带动拉伸牵引杆勾速拉动待测光缆,并记录待测光缆在两排光缆段之间的水平移动距离;
[0014]S4.得到待测光缆在水平移动距离之间的平均拉力值F。,通过公式μ =FQ/2F,得到动摩擦系数μ,其中,F为正向压力,F =砝码重量Χ9.8N/kg。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砝码和上钢板的总重量为2kg,拉伸牵引杆以490mm/min?510mm/min的速度,匀速拉动待测光缆;待测光缆在两排光缆段之间的水平移动距离为180mm。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平均拉力值F。= 2N。,其中N。为待测光缆与一排光缆段之间的动摩擦力。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待测光缆水平移动过程中,砝码与上钢板之间不发生相对滑移。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待测光缆为蝶形光缆。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万能试验机牵引待测光缆在两排待测光缆段之间移动,上钢板顶部设置砝码,通过计算稳定有效的求得待测光缆的动摩擦系数,为用户提供了准确的参考数值。尤其在待测光缆水平移动过程中,砝码与上钢板之间不发生相对滑移,待测光缆受力均匀,更能保证计算中各参数的准确,使得到的动摩擦系数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光缆动摩擦系数测试设备与待测光缆的示意图;
[0021]图2为待测光缆与上下钢板配合的右侧视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上钢板1,下钢板2,拉伸牵引杆3,待测光缆4,待测光缆段41,夹具5,定滑轮6,夹头7,砝码8,支撑杆9,垫脚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如图1所示,本发明光缆动摩擦系数测试设备,包括上钢板I和下钢板2,下钢板2的顶面四角处分别设有凹孔,每个凹孔插设一根支撑杆9,上钢板I的底面四角处同样设有凹孔,用于收容每一根支撑杆的顶端,因此,上钢板I和下钢板2之间通过支撑杆9支撑,所述下钢板2的底面四角处还分别设有一个同样高度的垫脚10,保证不锈钢板不发生倾斜。两块钢板之间水平设置一根待测光缆4,上钢板I的顶部中央设置一块砝码8。两块钢板一侧上方竖直设有一根拉伸牵引杆3,拉伸牵引杆3的上端用来连接万能试验机,拉伸牵引杆
3的下端装有用来夹持待测光缆4的夹具5,夹具5的正下方设有一个定滑轮6,待测光缆4的一端绕过该定滑轮6连接至所述夹具5,且定滑轮6的底端与待测光缆4水平放置的部分位于同一平面,保证栽定滑轮6之前,待测光缆4在水平方向的移动。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的,所述夹具5还包括一个用来夹持所述待测光缆4端部的夹头7,能够保证更好的夹持待测光缆4,避免待测光缆4的滑动。所述上钢板I的底壁、下钢板2的顶壁均固定有一排待测光缆段41,待测光缆段41是由待测光缆4截取的长度相等的分段,两排待测光缆段41的排列方向相同,待测光缆4设置在两排待测光缆段41之间,其轴向方向与两排待测光缆段的轴向方向相同。进一步的,两块钢板均为长方体的不锈钢钢板,待测光缆段41和待测光缆4均顺着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待测光缆4在水平方向上,顺着钢板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本实施例中,两块钢板的凹孔孔径均为15mm,支撑杆9的杆径为14.8mm-14.5mm,以便于更好的配合凹孔,并能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