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建筑的雨水流向测量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5634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步骤S50包括:
[0072]步骤S51,获取各个顶面子区域的最陡坡向;
[0073]步骤S52,根据顶面子区域的最陡坡向的水平投影线,将所述顶面子区域的水平投影区域分割为第一水平投影区域和第二水平投影区域;
[0074]在本实施例中,先依次获取各个顶面子区域的最陡坡向,并在最陡坡向获取成功时,获取顶面子区域的水平投影区域,以及获取最陡坡向在水平方向上的水平投影线,然后根据顶面子区域的最陡坡向在水平方向上的水平投影线将所述顶面子区域的水平投影区域分割为第一水平投影区域和第二水平投影区域,所述分割可为平均的二等分,也可为不均等的划分,将划分后的第一水平投影区域依次分给雨水流向的第一顶面子区域,将划分后的第二水平投影区域依次分给雨水流向的第二顶面子区域。
[0075]步骤S53,获取相邻所述顶面子区域叠加至所述顶面子区域的水平投影面积,并将所述水平投影面积叠加至所述顶面子区域顶面相邻的第一顶面子区域和所述第二顶面子区域;
[0076]步骤S54,对与所述第一水平投影区域相邻的第一顶面子区域对应的水平投影面积叠加为所述第一水平投影区域的面积,对与所述第二水平投影区域相邻的第二顶面子区域对应的投影面积叠加为所述第二水平投影区域的面积。
[0077]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相邻所述顶面子区域叠加至所述顶面子区域的水平投影面积,并将所述水平投影面积叠加至所述顶面子区域顶面相邻的第一顶面子区域和所述第二顶面子区域,并且将与所述第一水平投影区域相邻的第一顶面子区域对应的水平投影面积叠加为所述第一水平投影区域的面积,对与所述第二水平投影区域相邻的第二顶面子区域对应的投影面积叠加为所述第二水平投影区域的面积,以测量雨水在流动至各个顶面子区域之前流过的所述建筑顶面区域的水平投影面积,
[0078]为更好理解本实施例,参照图5,所述顶面子区域5中与所述坐标值最小的顶点为所述顶面子区域5右下角顶点,在获取到所述坐标值最小的顶点后,获取经过所述坐标值最小的顶点的最陡坡向所在直线与顶面子区域5的另一个交点,根据所述坐标值最小的顶点与所述交点确定最陡坡向的水平投影线,然后,再获取所述顶面子区域5的水平投影区域,根据所述最陡坡向的水平投影线,即可将所述顶面子区域5的水平投影区域进行划分,划分为第一水平投影区域a和第二水平投影区域b,然后,将划分好的第一水平投影区域分配给第一顶面子区域6,将划分好的第二水平投影区域分配给第二顶面子区域8,可以得知,a区区域分给顶面子区域6,b区区域分给顶面子区域8,此时,若顶面子区域6和顶面子区域8不仅有从顶面子区域5流进的雨水,也有降下来的雨水,将降下雨水的对应的区域设置为1,即可知道所述顶面子区域6的累计雨水面积为a加上1,而所述顶面子区域8的累计雨水面积为b加上1,此时,所述顶面子区域5的雨水面积为1。
[0079]进一步地,若此时所述顶面子区域5中流进的雨水是从顶面子区域2中流进来的,而所述顶面子区域2分配至顶面子区域5和顶面子区域3的水平投影区域都是1/2,则所述顶面子区域5将顶面子区域2分配的1/2的水平投影区域再分给所述顶面子区域6和顶面子区域8,使得顶面子区域6得到的累计投影面积为a加上1再加上1/2,同理,顶面子区域8得到的累计投影面积为b加上1再加上1/2,此时,所述顶面子区域5的累计雨水面积为1加上加上1/2。
[0080]以此类推,若所述顶面子区域2还有其它顶面子区域中流进雨水,并且其它顶面子区域分配至所述顶面子区域2的水平投影区域为x,则所述顶面子区域6的累计投影面积即为a加上1加上1/2加上再X,而所述顶面子区域8的累计投影面积为b加上1再加上X,所述顶面子区域5的累计雨水面积为1加上1/2再加上X。
[0081]在本实施例中,经过多次的循环计算,将每个顶面子区域中的流经的雨水量叠加计算,即得到每个顶面子区域的累积雨水流量值。
[0082]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非线性建筑的雨水流向测量装置。
[0083]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非线性建筑的雨水流向测量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0084]需要强调的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图6所示功能模块图仅仅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例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围绕图6所示的非线性建筑的雨水流向测量装置的功能模块,可轻易进行新的功能模块的补充;各功能模块的名称是自定义名称,仅用于辅助理解该非线性建筑的雨水流向测量装置的各个程序功能块,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核心是,各自定义名称的功能模块所要达成的功能。
[0085]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非线性建筑的雨水流向测量装置,所述非线性建筑的雨水流向测量装置包括:
[0086]细分模块10,用于将非线性建筑模型中的建筑顶面进行网格化细分,以将所述建筑顶面划分为多个顶面子区域,其中,所述子平面为多边形;
[008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非线性建筑的雨水流向测量装置包括建立模块,所述建立模块建立非线性建筑模型,所述建立方式通过应用三维建模软件Rh1n (Rhinoceros,犀牛软件,是一种3D造型软件)及其插件Grasshopper进行建立,可以理解的是,也可通过导入其它三维建模软件生成非线性建筑模型,在建立所述非线性建筑模型后,所述细分模块10通过所述Rh1n软件以及所述Grasshopper插件对所述非线性建筑模型中的建筑顶面进行网格化细分,以将所述建筑顶面划分为多个顶面子区域,其中,所述子平面为多边形,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网格化细分方式不局限所述Rh1n软件以及所述Grasshopper插件,也可应用其他具有相似功能的软件实现,所述细分可分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等等,为了提高非线性建筑顶面测量的准确性,优选将所述建筑顶面细分为四边形顶面子区域,即所述顶面子区域为四边形顶面子区域,下文的所述顶面子区域均以四边形顶面子区域为例。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非线性建筑的雨水方向测量的精确性,还通过应用参数化设计软件Rhino及其插件PanelingTool插件和EvaluateTool插件对四边形顶面子区域进行平面优化,得到光顺平整的各个四边形顶面子区域。
[0088]第一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各个多边形顶面子区域中各个顶点在所述建筑模型的Z轴方向上的坐标值,并获取Z轴方向坐标值最小的顶点;
[008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20先获取各个多边形顶面子区域中各个顶点在所述建筑模型的Z轴方向上的坐标值,即所述第一获取模块20,获取各个顶点在高直方向上的值,再获取各个顶点中在Z轴方向坐标值最小的顶点,将所述坐标值最小的顶点作为顶面子区域的最低顶点。
[0090]第二获取模块30,用于根据各个顶面子区域中形成所述坐标值最小的顶点的两条边,分别获取与每条边相邻的第一顶面子区域和第二顶面子区域;
[009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坐标值最小的顶点是最低顶点,在下雨时,雨水是流经所述坐标值最小的顶点处,因此,先根据各个顶面子区域中形成所述坐标值最小的顶点的两条边,所述第二获取模块30获取与每条边相邻的第一顶面子区域和第二顶面子区域,可参照图2所示,顶面子区域5的右下角有一个坐标值最小的顶点,那么,所述第二获取模块30即可获取形成所述坐标值最小的顶点的两条边,即为顶面子区域5和顶面子区域6之间的共边,以及顶面子区域5和顶面子区域8之间的共边,根据每一个边,即可得到第一顶面子区域为顶面子区域6,第二顶面子区域为顶面子区域8。
[0092]第一处理模块40,用于将各个顶面子区域的雨水流至所述第一顶面子区域和第二顶面子区域的方向作为雨水在每个顶面子区域中的流向。
[009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40将每个顶面子区域的雨水流至所述第一顶面子区域和第二顶面子区域的方向作为雨水在每个顶面子区域中的流向,同样参照图2所示,当所述顶面子区域5右下角中的所述黑点为坐标值最小的顶点时,所述第二获取模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