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集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1419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集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集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大密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100Ah-200Ah)越来越受市场的认可。该类电池采用电池内氧复合循环技术来密封,在使用和充电过程中仍然会有气体的析出,电池析出气体的多少(气体再化合效率的高低)是通过密封反应效率这一指标来衡量的。氧的复合循环效率的高低是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电池密封反应效率的测试通常是在整只电池上来完成的,反应出整只电池在实验过程中析出其气体量的多少。
[0003]现有测试技术有两种:1、蓄电池正负端子连接2条连接线并对其做防水处理,蓄电池置于水中,用连有输气管的漏斗罩在蓄电池中盖上面,输气管另一端伸进在充满水并倒置在水槽内的量筒里,电池析出的气体通过水压收集到量筒内。2、蓄电池盖板用胶水粘接并对预留的2个排气孔进行密封,输气管插入电池壳体和电池组之间的间隙内,输气管与壳体的连接处用环氧胶密封,另一端伸进在充满水并倒置在水槽内的量筒里,电池析出的气体通过水压收集到量筒内。现有测试方法因气密性不高,蓄电池需置于水中进行,如果电池正负端子连接线防水处理不好,会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因量筒体积(最大1000ml)有限,仅适合小密电池密封反应效率实验过程中析出气体的收集,不适合大密电池密封反应效率实验过程中析出气体^V200Ah电池收集气体约4000ml)的收集。现大密电池盖板为内锁定结构,直接用力扣进中盖上即可,电池排气方式由原预留的2个排气孔排气改变为盖板与中盖集合的四周缝隙都可以排气。因此,原有的技术不能满足现在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的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集气装置,无需将电池置于水中,模拟电池在实际工作状态下充电析出气体的收集方法,操作简单,密封效果好,测试数据更接近实际,保证了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集气装置,包括塑料气管、容积不小于5000ml磨口瓶、水槽、连接件、硬质空芯管,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圆盘底座、中心柱及顶端连接头,连接件中心开设中心通孔,电池盖板与中盖集合的四周缝隙内填充环氧树脂,电池盖板上开设集气孔,空芯管底端插入集气孔内,顶端插入连接件中心通孔内,圆盘底座底平面涂抹AB胶与盖板表面粘合连接,塑料气管一端通过AB胶粘合套装在连接头上,另一端插入磨口瓶内,所述磨口瓶开口向下倒置在装有水的水槽内。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头外周面设有间隔凹槽,凹槽内涂抹AB胶,塑料气管一端粘合套装在连接头上。便于塑料气管与连接件的连接头粘接,而且气密性更佳。
[0008]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电池盖板与中盖集合的四周缝隙外侧围设长方形框,长方形框内注满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凝固体高度高于连接件底座高度。环氧树脂凝固体将圆盘底座、盖板及中盖牢固粘接密封,增强气密性。
[0009]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长方形框采用双面胶粘接而成。双面胶粘接易于操作、方便。
[0010]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电池盖板上的集气孔开设于下侧无安全阀位置。
[0011]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空芯管两端均为尖头。便于插入电池盖板的集气孔内和连接件中心通孔内。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0013]一、本实用新型气密性非常好,无需将电池置于水中进行气体收集,不必对电池正负端子连接线做防水处理,更排除了水中作业安全事故隐患。
[0014]二、本实用新型适配现在大密电池结构,满足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的测试,操作简单,密封效果好,测试数据更接近实际,保证了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集气装置,包括塑料气管3、容积不小于5000ml磨口瓶4、水槽5、连接件2、硬质空芯管11,所述连接件2包括一体成型的圆盘底座21、中心柱22及顶端连接头23,连接件中心开设中心通孔24,连接头23外周面设有间隔凹槽25,电池盖板12与中盖13集合的四周缝隙14内填充环氧树脂1,电池盖板上开设集气孔10,要求集气孔下侧无安全阀9,空芯管11两端均剪成尖头,底端插入集气孔10内,顶端插入连接件中心通孔24内,圆盘底座21底平面涂抹AB胶5与盖板表面粘合连接,所述电池盖板与中盖集合的四周缝隙外侧l-2cm处采用厚双面胶围设长方形框6,长方形框6内注满环氧树脂I,环氧树脂I凝固体高度高于连接件底座21高度;连接头凹槽25内涂抹AB胶,塑料气管3 —端粘合套装在连接头23上,另一端插入磨口瓶4内,所述磨口瓶4开口向下倒置在装有水的水槽8内。
[0018]一种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集气方法,
[0019](I)将电池盖板12与中盖13集合的四周缝隙14内填充环氧树脂I进行密封;在电池盖板12上开设直径4mm集气孔10,集气孔10下方要求无安全阀9 ;取PPR材质的连接件2和一根30mm长的硬质空芯管11,所述连接件2包括一体成型的圆盘底座21、中心柱22及顶端连接头23,圆盘底座21直径30mm、高5mm,中心柱22直径15mm、高20mm,连接头23直径8mm、高15mm,连接头23外周面设有间隔凹槽25,凹槽25深度为0.1mm,连接件2中心开设内径为4mm的中心通孔24,将空芯管11两端分别剪成尖头,将其底端插入集气孔10内,顶端插入连接件中心通孔24内,在圆盘底座21底平面涂抹AB胶5,与盖板12表面粘合连接;在所述电池盖板与中盖集合的四周缝隙14外侧l-2cm处用双面胶粘接围设长方形框6,长方形框6高度高于6mm,大于圆盘底座21高度,在长方形框6内注满环氧树脂1,环氧树脂I凝固体将圆盘底座、盖板及中盖牢固粘接密封;所述在凹槽25内涂抹AB胶5,取一根2m长内径8mm塑料气管3,将塑料气管3 —端套装粘合密封在连接头23上,另一端连接空气压缩机,对电池、连接件及塑料气管进行400kpa的气密性检测;
[0020](2)将容积不小于5000ml磨口瓶4装满水开口向下倒置在装有水的水槽8内,磨口瓶4固定在固定架7上,塑料气管3另一端插入磨口瓶4内,根据GB/T18332.1-2009测试要求收集电池排出的气体;
[0021 ] (3)气体收集结束后,调整磨口瓶位置,使磨口瓶内水液面与水槽内水液面齐平,盖上瓶盖合紧后取出,测量磨口瓶内水的体积Vl ;
[0022](4)直接将磨口瓶装满水开口向下倒置在水槽内,使磨口瓶内水液面与水槽内水液面齐平,盖上瓶盖合紧后取出,测量磨口瓶内水的体积V2,计算得收集气体的体积V:V=V2-Vlo
【主权项】
1.一种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气管、容积不小于5000ml磨口瓶、水槽、连接件、硬质空芯管,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圆盘底座、中心柱及顶端连接头,连接件中心开设中心通孔,电池盖板与中盖集合的四周缝隙内填充环氧树脂,电池盖板上开设集气孔,空芯管底端插入集气孔内,顶端插入连接件中心通孔内,圆盘底座底平面涂抹AB胶与盖板表面粘合连接,塑料气管一端通过AB胶粘合套装在连接头上,另一端插入磨口瓶内,所述磨口瓶开口向下倒置在装有水的水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外周面设有间隔凹槽,凹槽内涂抹AB胶,塑料气管一端粘合套装在连接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与中盖集合的四周缝隙外侧围设长方形框,长方形框内注满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凝固体高度高于连接件底座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框采用双面胶粘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上的集气孔开设于下侧无安全阀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芯管两端均为尖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集气装置,在电池盖板上开设集气孔,特制连接件,通过AB胶、环氧树脂将盖板、中盖、连接件、塑料气管整体牢固粘接密封,通过塑料气管将电池析出的气体收集到磨口瓶内。本实用新型适配现在大密电池结构,满足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的测试,操作简单,密封效果好,测试数据更接近实际,保证了大密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本实用新型由于气密性非常好,无需将电池置于水中进行气体收集,不必对电池正负端子连接线做防水处理,更排除了水中作业安全事故隐患。
【IPC分类】G01N7-18, G01N1-22
【公开号】CN204422367
【申请号】CN201520110447
【发明人】仲华, 梁卫卫, 岳宝, 李军
【申请人】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