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扣式矿浆取样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65535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扣式矿浆取样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扣式矿浆取样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选厂、煤化工煤浆制备环节中,属选矿化检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取样是选厂生产质量检查的重要步骤,取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现场生产指标与后续工艺的调整。现阶段选厂的浆体取样方法有自动取样和取样勺取样两种。自动取样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相应的运行成本也高。而取样勺取样则存在着样本的转移问题,在取样完成后,需将样本从取样勺转移到到提样桶中,转移过程样本易溅出,且当矿浆浓度或粒度较大时,样本易沉淀遗留在取样勺中,不能保证提样桶中所得样本代表性,就失去了取样检查的意义,起不到监督生产的作用。
[0003]因此,为降低成本,减少样本转移过程的流失,保证样本代表性,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减少样本转移过程的挂扣式取样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取样装置由取样杆、取样桶、上环形箍、下环形箍和4~8个搭扣组成。取样杆为倒“L”形状,取样杆一端分别固定有上环形箍和下环形箍,搭扣挂钩部分螺栓固定在上环形箍上,均匀分布,对应的搭扣翻卡部分螺栓固定在取样桶上。取样桶通过搭扣与上环形箍固定,下环形箍支撑取样桶。
[0006]所述的上环形箍固定的高度为取样桶高度的3/4~2/3,下环形箍固定的高度为取样桶高度的1/4~1/3。
[0007]所述的上环形箍、下环形箍的内径比其固定处取样桶外径大2~5mm。
[0008]所述的上环形箍、下环形箍的材质和厚度,搭扣和取样桶的大小,取样杆的长度均可根据现场取样量情况而定。
[0009]与已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1、本实用新型在取样完成后,通过松开搭扣,将取样桶直接从环形箍中取出,即可将样本移至化验室化验,减少了传统取样方式样本需从取样勺到提样桶的转移环节,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操作性高。
[0011]2、相同大小的取样桶可使用同一取样杆和环形箍,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上述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0014]1、取样杆;2、取样桶;3、上环形箍;
[0015]4、搭扣翻卡部分;5、搭扣挂钩部分;6、下环形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见附图1。一种挂扣式矿浆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杆(1)、取样桶(2)、上环形箍
(3)、搭扣翻卡部分(4)、搭扣挂钩部分(5)、下环形箍(6)。其中,取样杆一端固定有上环形箍(3 )、下环形箍(6 ),搭扣挂钩部分(5 )螺栓固定在上环形箍(3 )上,均匀分布,对应的搭扣翻卡部分(4)螺栓固定在取样桶(2)上。取样桶(2)通过搭扣与上环形箍固定,下环形箍
(6)起支承取样桶(2)作用。
[0017]取样前,将取样桶(2)置于上、下环形箍中,将搭扣翻卡部分(4)与搭扣挂钩部分
(5)扣紧,微调取样桶(2)与上环形箍(3)、下环形箍(6)的位置与松紧程度。
[0018]取样完成后,将取样装置平放,向上扳动搭扣翻卡部分(4),解开搭扣,取出取样桶
(2),将取样桶(2)移至选厂化验室进行化验。
【主权项】
1.一种挂扣式矿浆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取样杆、取样桶、上环形箍、下环形箍和4?8个搭扣组成,取样杆为倒“L”形状,取样杆一端分别固定有上环形箍和下环形箍,搭扣挂钩部分螺栓固定在上环形箍上,均匀分布,对应的搭扣翻卡部分螺栓固定在取样桶上,取样桶通过搭扣与上环形箍固定,下环形箍支撑取样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扣式矿浆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环形箍固定的高度为取样桶高度的3/4~2/3,下环形箍固定的高度为取样桶高度的1/4~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扣式矿浆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环形箍、下环形箍的内径比其固定处取样桶外径大2~5mm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扣式矿浆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环形箍、下环形箍的材质和厚度,搭扣和取样桶的大小,取样杆的长度均可根据现场取样量情况而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扣式矿浆取样装置。所述装置由取样杆、取样桶、上环形箍、下环形箍和4~8个搭扣组成。取样杆为倒“L”形状,取样杆一端分别固定有上环形箍和下环形箍,搭扣挂钩部分螺栓固定在上环形箍上,均匀分布,对应的搭扣翻卡部分螺栓固定在取样桶上。取样桶通过搭扣与上环形箍固定,下环形箍支撑取样桶。将搭扣的翻卡部分与搭扣挂钩部分扣紧即可进行取样,取样完成后,松开搭扣可将取样桶取出,与已有取样技术相比,减少了样本从取样勺到提样桶转移的环节,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操作性高,维护成本低。
【IPC分类】G01N1-10
【公开号】CN204575375
【申请号】CN201520297587
【发明人】王倩, 郑光军, 田达理, 陈雁星, 黄孟, 梁霏飞, 李用芝, 王宁
【申请人】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