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7314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沙尘收集装置,特别指一种用于土地沙漠化监测的可旋转式集沙仪。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集沙仪构造是由主体框架、集沙袋/盒、固定装置等组合而成。为适应多变风向,提高沙尘采集精度,在集沙仪原有结构上增加了风向导板(风向舵),在固定装置中安装轴承,可使集沙仪主体随风向变化灵活转动,实现了进沙口实时对准来风方向。但是,可旋转式集沙仪轴承内部容易进入沙尘,导致轴承转动阻力增加,严重影响集沙仪主体转动的灵活性,进沙口不能有效对准来风方向,最终导致沙尘采集误差。另外,沙尘采集袋/盒均安装于主体框架上,增加了集沙仪主体重量,并且伴随采集沙量的增加,轴承旋转阻力更大,严重影响了沙尘采集的准确性。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043709A公开了一种气流回旋集沙仪,主要结构包括固定粧
(1)、密封圆锥滚子轴承组件⑵、横向支承架(3)、风向标(4)和集沙模块(5);所述的横向支承架(3) —端固定风向标(4),另一端与集沙模块(5)固接;横向支承架(3)固定在密封圆锥滚子轴承组件(2)上;密封圆锥滚子轴承组件(2)固定在固定粧(I)上。本集沙仪能够使含尘气流进入集沙模块后显著降低气固二相流的流速和动能,便于沙粒沉降,可以达到气流和沙尘的高效分离,从而提高测量精度。并且本集沙仪为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合理、拆装方便,在不同的组合下可对不同高度水平的风沙流进行分析测试。该技术方案存在的缺陷为:1、利用轴承组件固定,在风沙较大的恶劣环境下,风沙极易进入到轴承组件中,造成设备的损坏;2、储沙装置随集沙装置一起旋转,增加了旋转装置的自重,从而增加了转动的阻力,会对集沙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0004]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不断探索与改进,针对目前集沙仪的难点及局限,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通过对其结构进行改进,用挡片和支撑板实现了集沙仪的无轴承旋转,避免了因风沙对轴承组件造成的破坏,同时将储沙装置与集沙装置分离,减轻集沙装置自重,提高了该仪器集沙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轴承结构即可实现旋转的集沙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包括风向导板、平衡锤、采沙管、挡片、支撑板、储沙桶、防护桶,所述采沙管是金属材质的圆管,上端可安装风向导板、平衡锤,下端靠上部位固定挡片;
[0007]所述的风向导板与平衡锤固定在采沙管顶端两侧,二者呈180度;
[0008]所述支撑板正面中心开圆孔,圆孔直径稍大于采沙管的外径,支撑板中心圆孔的背面处安装一截金属管,圆管内径稍大于采沙管外径;
[0009]在平衡锤与挡片之间,沿采沙管纵向中心线切一段均匀缝隙作为进沙口,进沙口位于平衡锤正下方且背对于风向导板,气流中沙尘通过进沙口进入采沙管内;
[0010]安装此仪器时,将采沙管下端插入支撑板中心圆孔,直至挡片与支撑板完全接触,且背面金属管套在采沙管外侧,依靠挡片与支撑板的摩擦、支撑作用及支撑板背面金属管对采沙管下端的约束作用,在风向导板的制动下采沙管实现稳定转动;储沙桶放置于防护桶内,支撑板背面金属管对准储沙桶,进入采沙管进沙口的沙尘即可全部沉降于储沙桶内。[0011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方案:挡片与下支撑板接触面光滑,均为金属材质,减小采沙管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采沙管上端密封,可根据实际测试的高度需要,制作相应长度的采沙管及采沙管上的进沙口 ;可依据采集时间或者风沙强度,制作相应大小储沙桶;在支撑板边缘安装排气管,使排气管截面积大于等于采沙管进沙口总面积。
[0012]采用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无轴承可灵活旋转,克服了轴承进沙尘不能灵活旋转的缺点;同时,将沙尘储存盒与旋转主体脱离,极大的减小了旋转主体重量,进而有效的降低旋转主体的旋转阻力。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用挡片和支撑板、采沙管和支撑板背面金属管形成可转动结构,进而替代了轴承转动装置,避免了轴承因进沙而旋转困难的问题。同时,挡片能够阻挡地表沙尘进入采沙管与支撑板下背面的金属管缝隙内,保证了转动的灵活性。将储沙桶与采沙管分离,较大程度的减轻了旋转装置重量。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容易,使用操作步骤简单。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侧视图。
[0014]图2是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主视图。
[0015]图3是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俯视图。
[0016]图4是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挡片与支撑板处局部放大图。
[0017]其中,1.平衡锤,2.风向导板,3.螺丝,4.采沙管,5.挡片,6.支撑板,7.排气管,8.储沙桶,9.防护桶,10.进沙口,11.金属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将有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实施例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来决定。
[0019]实施例1
[0020]图1所示为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侧视图。图2所示为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主视图。图3所示为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俯视图。图4为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挡片与支撑板处局部放大图。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包括平衡锤
1、风向导板2、螺丝3、采沙管4、挡片5、支撑板6、排气管7、储沙桶8、防护桶9、进沙口 10、金属管11;其中,平衡锤1、风向导板2通过螺丝3固定在采沙管4上,采沙管4的上端密封,中部靠下部位固定有一个圆形挡片5;支撑板6盖在防护桶9上,防护桶9内有储沙桶8,可根据采集时长或输沙强度,改变储沙桶8的大小;支撑板6的圆心位置有一圆孔,圆孔内径大于采沙管4外径,支撑板6的圆孔背面固定有金属管11;采沙管4立于支撑板6中心圆孔中,采沙管4上的挡片5与支撑板6相接触,使采沙管不会从支撑板6上的圆孔中掉落,并保持采沙管4在挡片5以下的部位在金属管11中,挡片5与支撑板6均是金属材质,二者接触面光滑;在平衡锤I与挡片5之间,沿采沙管4纵向中心线切一段均匀缝隙作为进沙口 10,进沙口 10位于平衡锤I正下方且背对于风向导2,气流中沙尘通过进沙口 1进入采沙管4内,可根据采集高度要求,制作采沙管4及采沙管进沙口 10长度;支撑板边缘安装排气管7,排气管7截面面积大于等于进沙口 10总面积。
[0021]沙尘采集前,先将防护桶9置于地表之下,保证桶上缘与地表齐平,储沙桶8放入防护桶9内部中心位置,将支撑板6盖于防护桶9上,并用螺丝3固定支撑板6和防护桶9,排气管7安装在支撑板6边缘圆孔处;挡片5固定在采沙管4下部,平衡锤I与风向导板2固定在采沙管4上端,固定时务必使进沙口 10位于平衡锤I正下方且背对于风向导板2;将采沙管4下端插入支撑板6中心圆孔内,并使采沙管4的下部套于金属管11中,挡片5与支撑板6完全接触,即可进行沙尘采集。采集作业完成后,将采沙管4取下,之后取下支撑板6,即可将装有沙尘的储沙桶8取出,用自封袋收集沙尘。
[0022]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包括采沙管、支撑板、排气管、储沙桶、防护桶,所述采沙管上端可安装风向导板、平衡锤,采沙管立于在支撑板中心圆孔中,支撑板下方是储沙桶,储沙桶外安装有防护桶;其特征在于:采沙管中部靠下部位固定有挡片,支撑板圆孔背面下方固定有金属管,金属管内径大于采沙管外径,保证采沙管能够透过支撑板圆孔插进背面的金属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向导板与平衡锤固定在采沙管顶端两侧,且二者呈18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其特征在于:在平衡锤与挡片之间,沿采沙管纵向中心线切一段均匀缝隙作为进沙口,进沙口位于平衡锤正下方且背对于风向导板,气流中沙尘通过进沙口进入采沙管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沙管的上端密闭,可根据采集高度要求,改变采沙管及进沙口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其特征在于:采沙管上的挡片与支撑板均是金属材质,二者接触面光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其特征在于:支撑板边缘安装排气管,管截面面积大于等于采沙管纵向中心线进沙口面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其特征在于:可根据采集时长或输沙强度,制作储沙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包括采沙管、支撑板、排气管、储沙桶,其特征在于:采沙管上端安装有风向导板及平衡锤,中部靠下端固定有圆形挡片;采沙管上与平衡锤垂直位置处纵向开一条缝隙作为进沙口,采沙管下端可插入支撑板中心圆孔处,直至固定在采沙管下部的挡片与支撑板完全接触。支撑板背面焊接一截金属管,当采沙管插入支撑板中心圆孔后,该金属管即套在采沙管下端外侧。本实用新型依靠采沙管挡片与支撑板相互配合代替轴承装置,可实现风向导板、平衡锤、采沙管及挡片同步转动,避免了轴承进沙而旋转困难的问题;此外,储沙桶与转动的采沙管分离安装,较大程度的减少转动装置重量,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轴承旋转式集沙仪结构简单,安装、拆卸容易,使用操作步骤简单,适合野外风沙活动的监测和研究。
【IPC分类】G01M9/00
【公开号】CN205228759
【申请号】CN201521060402
【发明人】闫德仁, 胡小龙, 黄海广, 蒙仲举, 党晓宏, 袁立敏, 张连根
【申请人】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