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同向脱离擒纵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749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双排同向脱离擒纵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双排同向脱离擒纵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擒纵机构有两种,一种是叉瓦式擒纵机构,另一种是同轴擒纵机构。如附图1所示,叉瓦式擒纵机构包括进瓦25、出瓦26和擒纵轮27,进瓦和擒纵轮齿存在一定角度的逆向运动,传递至擒纵叉上的功率损耗大。如附图2所示,同轴擒纵机构包括进瓦25、出瓦26、擒纵轮27、小擒纵轮28和小叉瓦29,同轴擒纵机构需要的加工精度高,制造成本高,如果加工精度达不到就成为废品,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排同向脱离擒纵机构,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存在的费时费力、施工效率较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双排同向脱离擒纵机构,包括擒纵轮、前拨叉、前连杆、前叉瓦、后拨叉、后连杆、后叉瓦,擒纵轮包括前擒纵轮和后擒纵轮,前擒纵轮上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三个擒纵轮齿,后擒纵轮上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三个擒纵轮齿,前擒纵轮上的至少三个擒纵轮齿分别位于后擒纵轮上的相邻两个擒纵轮齿的中部,前擒纵轮和后擒纵轮前后贴合;前拨叉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左侧竖杆、第一水平杆和第一右侧竖杆,前连杆的上端与第一水平杆的中部连接,前叉瓦的上端与前连杆连接,前叉瓦的下端与前擒纵轮配合;后叉瓦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左侧竖杆、第二水平杆和第二右侧竖杆,后连杆的上端与第二水平杆的中部连接,后叉瓦的上端与前连杆连接,后叉瓦的下端与后擒纵轮配合。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前擒纵轮上沿周向均布有三个擒纵轮齿,后擒纵轮上沿周向均布有三个擒纵轮齿,前擒纵轮上的三个擒纵轮齿分别位于后擒纵轮上的相邻两个擒纵轮齿的中部。

上述前擒纵轮上沿周向均布有四个擒纵轮齿,后擒纵轮上沿周向均布有四个擒纵轮齿,前擒纵轮上的四个擒纵轮齿分别位于后擒纵轮上的相邻两个擒纵轮齿的中部。

上述前擒纵轮上沿周向均布有八个擒纵轮齿,后擒纵轮上沿周向均布有八个擒纵轮齿,前擒纵轮上的八个擒纵轮齿分别位于后擒纵轮上的相邻两个擒纵轮齿的中部。

上述双排同向脱离擒纵机构还包括凸轮组,凸轮组包括前凸轮和后凸轮,前凸轮和后凸轮同轴安装,前凸轮与后凸轮前后贴合,前凸轮包括沿周向均布在同一平面上的至少三个凸齿,后凸轮包括沿周向均布在同一平面上的至少三个凸齿,前凸轮上的至少三个凸齿分别位于后齿轮上的相邻两个凸齿的中部。

上述前拨叉的宽度大于前凸轮相邻两个凸齿顶端之间的距离,后拨叉的宽度大于后凸轮相邻两个凸齿顶端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前叉瓦和后叉瓦均属于出瓦,出瓦与擒纵轮齿的转动方向相同,出瓦与擒纵轮齿之间为滑动摩擦,功率损耗较小;同时,擒纵轮齿在转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带动出瓦,从而使得出瓦与擒纵轮齿更容易脱离,运动更加平顺;该双排同向脱离擒纵机构结构简单,对加工精度要求低,因此制作成本低,成品率高,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种相关技术中叉瓦式擒纵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种相关技术中同轴擒纵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凸轮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前连杆,2为前叉瓦,3为后连杆,4为后叉瓦,5为前擒纵轮,6为后擒纵轮,7为第一左侧竖杆,8为第一水平杆,9为第一右侧竖杆,10为第二左侧竖杆,11为第二水平杆,12为第二右侧竖杆,13为第一擒纵轮齿,14为第二擒纵轮齿,15为第三擒纵轮齿,16为第四擒纵轮齿,17为第五擒纵轮齿,18为第六擒纵轮齿,19为第一凸齿,20为第二凸齿,21为第三凸齿,22为第四凸齿,23为第五凸齿,24为第六凸齿,25为进瓦,26为出瓦,27为擒纵轮,28为小擒纵轮,29为小叉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3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3、4、5所示,该双排同向脱离擒纵机构包括擒纵轮、前拨叉、前连杆1、前叉瓦2、后拨叉、后连杆3、后叉瓦4,擒纵轮包括前擒纵轮5和后擒纵轮6,前擒纵轮5上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三个擒纵轮齿,后擒纵轮6上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三个擒纵轮齿,前擒纵轮5上的至少三个擒纵轮齿分别位于后擒纵轮6上的相邻两个擒纵轮齿的中部,前擒纵轮5和后擒纵轮6前后贴合;前拨叉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左侧竖杆7、第一水平杆8和第一右侧竖杆9,前连杆1的上端与第一水平杆8的中部连接,前叉瓦2的上端与前连杆1连接,前叉瓦2的下端与前擒纵轮5配合;后叉瓦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左侧竖杆10、第二水平杆11和第二右侧竖杆12,后连杆3的上端与第二水平杆11的中部连接,后叉瓦4的上端与前连杆1连接,后叉瓦4的下端与后擒纵轮6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前叉瓦2和后叉瓦4均属于出瓦,出瓦与擒纵轮齿的转动方向相同,出瓦与擒纵轮齿之间为滑动摩擦,功率损耗较小;同时,擒纵轮齿在转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带动出瓦,从而使得出瓦与擒纵轮齿更容易脱离,运动更加平顺;该双排同向脱离擒纵机构结构简单,对加工精度要求低,因此制作成本低,成品率高。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双排同向脱离擒纵机构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实施例一:如附图3所示,上述前擒纵轮5上沿周向均布有三个擒纵轮齿,后擒纵轮6上沿周向均布有三个擒纵轮齿,前擒纵轮5上的三个擒纵轮齿分别位于后擒纵轮6上的相邻两个擒纵轮齿的中部。在本实施例中,前擒纵轮5上设置三个擒纵轮齿,后擒纵轮6上设置三个擒纵轮齿,一个擒纵轮的擒纵轮齿平分另一个擒纵轮的两个擒纵轮齿组成的角,擒纵机构和擒纵轮两两对应,这里前擒纵轮5和后擒纵轮6的组合是六齿的,擒纵轮齿包括第一擒纵轮齿13、第二擒纵轮齿14、第三擒纵轮齿15、第四擒纵轮齿16、第五擒纵轮齿17、第六擒纵轮齿18,冲面虽然长,但是由于发条不是直接对擒纵轮做功,而是通过一系列传递,擒纵轮转动过程中,和它连接的主动轮在轮流对它和动力输出轴做功,所以擒纵轮和叉瓦之间的冲击力不是很大。

实施例二:如附图4所示,上述前擒纵轮5上沿周向均布有四个擒纵轮齿,后擒纵轮6上沿周向均布有四个擒纵轮齿,前擒纵轮5上的四个擒纵轮齿分别位于后擒纵轮6上的相邻两个擒纵轮齿的中部。在本实施例中,前擒纵轮5上设置四个擒纵轮齿,后擒纵轮6上设置四个擒纵轮齿,一个擒纵轮的擒纵轮齿平分另一个擒纵轮的两个擒纵轮齿组成的角,擒纵机构和擒纵轮两两对应,这里前擒纵轮5和后擒纵轮6的组合是八齿的,冲面虽然长,但是由于发条不是直接对擒纵轮做功,而是通过一系列传递,擒纵轮转动过程中,和它连接的主动轮在轮流对它和动力输出轴做功,所以擒纵轮和叉瓦之间的冲击力不是很大。

实施例三:如附图5所示,上述前擒纵轮5上沿周向均布有八个擒纵轮齿,后擒纵轮6上沿周向均布有八个擒纵轮齿,前擒纵轮5上的八个擒纵轮齿分别位于后擒纵轮6上的相邻两个擒纵轮齿的中部。在本实施例中,前擒纵轮5上设置八个擒纵轮齿,后擒纵轮6上设置八个擒纵轮齿,一个擒纵轮的擒纵轮齿平分另一个擒纵轮的两个擒纵轮齿组成的角,擒纵机构和擒纵轮两两对应,这里前擒纵轮5和后擒纵轮6的组合是十六齿的,冲面虽然长,但是由于发条不是直接对擒纵轮做功,而是通过一系列传递,擒纵轮转动过程中,和它连接的主动轮在轮流对它和动力输出轴做功,所以擒纵轮和叉瓦之间的冲击力不是很大。

如附图6所示,上述双排同向脱离擒纵机构还包括凸轮组,凸轮组包括前凸轮和后凸轮,前凸轮和后凸轮同轴安装,前凸轮与后凸轮前后贴合,前凸轮包括沿周向均布在同一平面上的至少三个凸齿,后凸轮包括沿周向均布在同一平面上的至少三个凸齿,前凸轮上的至少三个凸齿分别位于后齿轮上的相邻两个凸齿的中部。凸轮是由六个凸齿单体组成的,每三个凸齿整体在一个平面,每个凸齿平分另一平面的相邻两个凸齿的圆心角。两个平面的凸齿错开的距离与前叉瓦2、后叉瓦4错开的距离一致,一个平面对应一个拨叉,这样的凸轮能够保证第一齿轮每转动一次,就能顶开拨叉一次。

如附图3、4、5、6所示,上述前拨叉的宽度大于前凸轮相邻两个凸齿顶端之间的距离,后拨叉的宽度大于后凸轮相邻两个凸齿顶端之间的距离。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

如附图3、6所示,凸齿组包括第一凸齿19、第二凸齿20、第三凸齿21、第四凸齿22、第五凸齿23、第六凸齿24,擒纵轮齿包括第一擒纵轮齿13、第二擒纵轮齿14、第三擒纵轮齿15、第四擒纵轮齿16、第五擒纵轮齿17、第六擒纵轮齿18。第一凸齿19、第三凸齿21、第五凸齿23在一个面上,与第一左侧竖杆7、第一右侧竖杆9相对应;第二凸齿20、第四凸齿22、第六凸齿24在一个面上,与第二左侧竖杆10、第二右侧竖杆12在一个面上;上紧发条后,启动之前,第二凸齿20顶着第二右侧竖杆12,是锁住第六擒纵轮齿18,当凸轮顺时针转,第二凸齿20开始脱离第二右侧竖杆12,第五凸齿23也脱离第一左侧竖杆7;凸轮继续转,第一凸齿19开始顶第一右侧竖杆9,这是为了让前叉瓦2回位,同时第四凸齿22开始对第二左侧竖杆10做功,这是对擒纵轮做功,使后叉瓦4和第六擒纵轮齿18脱离;脱离之后第一擒纵轮齿13和前叉瓦2锁住。这时这组发条就锁住不动了,等着这一循环完,启动下一轮,下一轮同样的过程,直到所有的叉瓦和擒纵轮齿都经过一顶一脱离的过程,所有发条转动一圈,这个大循环就完了,下一轮循环开始。

本实用新型的叉瓦两个都是出瓦,传统的叉瓦式擒纵机构进瓦的运动方向和擒纵轮的运动方向存在一定角度的相对运动,进瓦要想脱离擒纵轮齿,必须要顶着擒纵轮转动的力,所以需要的力更大,损耗也更大,而出瓦的运动方向和擒纵轮成一定角度的顺方向,出瓦的脱离过程中擒纵轮齿顺着出瓦运动方向给出瓦一个顶的力,而且出瓦是滑动脱离,要省力的多,功率损耗也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