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载体玻璃定点溅镀导电材料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008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载体玻璃定点溅镀导电材料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点溅镀导电材料的控制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容式控制面板载体玻璃定点溅镀导电材料的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子类产品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近来触控式电子类产品的问世,触控产品已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追捧,不但其可节省空间,方便携带,而且用户通过手指或者触控笔等就可直接操作,使用舒适,非常便捷。例如,目前市场常见的个人数字处理(PDA)、触控类手机、手提式笔记型电脑等等,都已加大对触控技术的投入,所以触控式装置将来必在各个领域有更加广泛的应用。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结构是由含导电材料即氧化铟锡(ITO)的载体基材、盖板玻璃 和FPC软排线构成。其中导电材料的载体基材为载体玻璃又叫氧化铟锡(ITO)基材,其制造工艺很复杂,占据电容屏的成本比重较高。目前,常用的溅镀工艺方法是采用轰击靶材,靶材由导电材料构成,使原子大小的导电材料如细小的雪花状落在载体玻璃上,工艺名称叫溅镀法,通常指的是磁控溅镀,属于高速低温溅镀法,该工艺要求真空度在I X 10-3Torr左右,即I. 3X 10_3Pa的真空状态充入惰性气体氩气(Ar),并在载体玻璃(阳极)和金属靶材(阴极)之间加上高压直流电压,由于辉光放电(glow discharge)产生的电子激发惰性气体,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将金属靶材的原子大小的导电材料轰出,沉积在载体玻璃上。然后使用指定的Mask光照网板覆盖在氧化铟锡(IT0)基材上,用化学液体蚀刻,或者激光蚀刻的方式对载体玻璃上的导电材料进行线路刻蚀,此种方式对于设备、操作人员、操作环境的空气洁净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其优点在于大批量生产快捷,缺点是小批量生产,成本高昂,对于现在流行的小批量定做样屏,存在无法降低成本的问题。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和问题,虽然目前业界也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比如通过使用软性膜材料印刷导电材料的方式,但是软性膜材料的材料特质使得其高温可靠性,透光率都会有明显的下降,且寿命会比载体玻璃短很多,小批量虽然有优势,但是转为大批量生产时,成本并没有降低多少。或者也有在载体玻璃的背面增加一个可移动的电极,通过电机带动移动可移动电极的方法实现定点溅镀,此方法存在机械移动电极部件,在移动电极时不宜准确定位,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机械位置偏差,并且电机带动电极的移动速度不够迅速和快捷,溅镀工作效率低。因此采用的上述两种方法和设备均得不到客户的认可。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更加简便,低成本的技术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解决在对载体玻璃进行定点溅镀时因机械电极长期移动使用易发生机械定位不准确和电极移动速度不迅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载体玻璃定点溅镀导电材料的电路,包括开关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门电路芯片和晶体振荡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MOS管Ql和发光二极管Q2,发光二极管Q2的负极和MOS管Ql的源极S连接,发光二极管Q2的正极和电源VDD连接,单片机的输出信号送至门电路芯片,门电路芯片的输出信号送至MOS管Ql的栅极G,M0S管Ql的漏极D接地,晶体振荡电路和单片机连接,MOS管Ql的源极S连接有电极输出端OUT。晶体振荡电路包括电容C1、C2和电感L,电容Cl和电容C2的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的一端和单片机时钟输入端,电容Cl和电容C2的另一端共同接地。单片机、门电路芯片和开关电路设置一个或至少一个以上。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开关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的结合,根据待溅镀的载体玻璃的大小和工作需要,分别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片机、开关电路和门电路芯片,通过MOS管的通断在开关电路的电极输出端OUT产生电极电位,当有多个开关电路时,将开关电 路矩阵排列在印刷线路板上,印刷线路板的大小和载体玻璃的大小匹配,通过控制不同坐标点上的单个或多个开关电路,使MOS管的电极输出端OUT产生极性电位,迅速实现在载体玻璃上需要位置的精确定点溅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取消了机械移动电极,使电极通过MOS管的通断实现,实现载体玻璃定点溅镀时背面的MOS管的输出电极端能够移动迅速、准确定位和提高溅镀工作效率。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控制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单个开关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载体玻璃定点溅镀导电材料的电路,包括开关控制电路和32个开关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AT89C51单片机、4个74serial门电路芯片和晶体振荡电路,所述单个开关电路包括MOS管Ql和发光二极管Q2,发光二极管Q2的负极和MOS管Ql的源极S连接,发光二极管Q2的正极和电源VDD连接,单片机的输出信号送至门电路芯片,门电路芯片的输出信号送至MOS管Ql的栅极G,M0S管Ql的漏极D接地,晶体振荡电路和单片机连接,MOS管Ql的源极S连接有电极输出端OUT。晶体振荡电路包括电容C1、C2和电感L,电容Cl和电容C2的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的一端和单片机时钟输入Xl和X2端,电容Cl和电容C2的另一端共同接地。32个单个开关电路呈矩阵排列。通过开关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的结合,根据待溅镀的载体玻璃的大小和工作需要,将开关电路矩阵排列在印刷线路板上,印刷线路板的大小和载体玻璃的大小匹配并设置在载体玻璃的背面,即非溅镀面,通过控制印刷线路板上不同坐标点上的单个或多个开关电路,使开关电路上的电极输出端OUT产生极性,迅速实现相对位置移动使导电材料精确定点溅镀在载体玻璃上。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消除了机械部件,实现载体玻璃定点溅镀时背面的开关电路电极输出端OUT能够移动迅速、定点准确和溅镀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权利要求
1.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载体玻璃定点溅镀导电材料的电路,包括开关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门电路芯片和晶体振荡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MOS管(Ql)和发光二极管(Q2 ),发光二极管(Q2 )的负极和MOS管(Ql)的源极(S)连接,发光二极管(Q2)的正极和电源(VDD)连接,单片机的输出信号送至门电路芯片,门电路芯片的输出信号送至MOS管(Ql)的栅极(G),M0S管(Ql)的漏极(D)接地,晶体振荡电路和单片机连接,MOS管(Ql)的源极(S)连接有电极输出端(OUT)。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载体玻璃定点溅镀导电材料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晶体振荡电路包括电容(Cl、C2)和电感(L),电容(Cl)和电容(C2)的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的一端和单片机时钟输入端,电容(Cl)和电容(C2)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载体玻璃定点溅镀导电材料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单片机、门电路芯片和开关电路设置一个或至少一个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载体玻璃定点溅镀导电材料的电路,包括开关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门电路芯片和晶体振荡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MOS管Q1和发光二极管Q2,发光二极管Q2的负极和MOS管Q1的源极S连接,发光二极管Q2的正极和电源VDD连接,单片机的输出信号送至门电路芯片,门电路芯片的输出信号送至MOS管Q1的栅极G,MOS管Q1的漏极D接地,晶体振荡电路和单片机连接,MOS管Q1的源极S连接有电极输出端OUT;取消了机械移动电极,使电极通过MOS管的通断实现,实现输出电极端能够移动迅速、准确定位和提高溅镀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G05B19/042GK102707647SQ20121012790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矣红, 钟刚 申请人:江苏昭阳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