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比控制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576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流比控制仪,可用于精馏生产中调节物料回流量和采出量的比例。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回流比控制仪的回流比的控制是通过电磁线圈控制,这种结构的回流比控制仪存在以下缺陷:1、线圈发热,磁力线下降,从而带不动工作件,使其无法正常工作;2、有时会出现烧坏线圈情况的发生;3、现有化工车间内需要防爆措施,也不适宜采用电磁线圈控制的回流比控制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回流比控制仪,本发明能够很好地实现回流和出料的工序交替,淘汰电磁线圈控制,在长时间工作后造成线圈发热差使磁力线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流比控制仪,它包括:

物料接收槽体,所述物料接收槽体上设置有物料接收槽和与物料接收槽相连通的物料出口;

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相互隔开的回流腔和出料腔,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与回流腔相连通的回流口和与出料腔相连通的出料口;

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物料接收槽体相连,以便所述旋转组件驱动所述物料接收槽体转动,使所述物料出口在回流位置和出料位置之间间歇性地交替切换,当所述物料出口位于回流位置时,所述物料出口出来的物料送入回流腔;当所述物料出口位于出料位置时,所述物料出口出来的物料送入出料腔。

进一步为了向物料接收槽体内输送物料,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将物料输送至物料接收槽体的物料接收槽内的进料管部分。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旋转组件的结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动力源和中间传递部件,所述动力源通过中间传递部件与所述物料接收槽体相连,从而当动力源动作时,所述动力源通过中间传递部件带动所述物料接收槽体转动。

进一步为了达到防爆要求,并很好地控制物料接收槽体的转动,所述动力源为旋转气缸。

进一步为了省去机械密封,实现静密封,防止泄漏的现象,所述中间传递部件包括上转动轴、外磁性转壳、内磁芯、隔离密封罩、下转动轴,所述上转动轴与所述动力源相连,以便所述动力源带动上转动轴旋转,所述外磁性转壳固定在上转动轴上,所述内磁芯设置在外磁性转壳内,并且内磁芯与所述外磁性转壳相磁性配合,所述隔离密封罩设置在外磁性转壳和所述内磁芯之间,以便所述隔离密封罩用于隔开所述外磁性转壳和所述内磁芯,所述下转动轴与所述内磁芯固定连接,所述下转动轴与所述物料接收槽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中间传递部件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磁性转壳、内磁芯和隔离密封罩罩在外罩内。

进一步,所述外罩上设置有塞,所述塞塞在罐体的口部。

进一步,通过控制旋转气缸,使物料出口在回流位置和物料出口在出料位置的时间比为1:99或99:1。

进一步,所述回流腔和所述出料腔之间通过隔仓板隔开。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物料接收槽体的具体结构,所述物料接收槽体为上端开口、下端具有筒底的筒形结构,所述筒底上在其外端部上设置有与物料接收槽连通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管口作为所述物料出口。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旋转组件驱动物料接收槽体转动,使其上的物料出口一段时间位于回流腔的上方,从物料出口出来的物料进入回流腔,实现回流动作,一段时间位于出料腔的上方,从物料出口出来的物料进入出料腔,实现出料动作,通过旋转组件使其在回流动作和出料动作,交替式进行,从而能够很好地实现回流和出料的工序交替,淘汰电磁线圈控制,在长时间工作后造成线圈发热差使磁力线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同时采用气动阀件控制旋转气缸,也彻底解决了回流比控制防爆之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回流比控制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回流比控制仪,它包括:

物料接收槽体1,所述物料接收槽体1上设置有物料接收槽和与物料接收槽相连通的物料出口;

罐体2,所述罐体2内设置有相互隔开的回流腔21和出料腔22,所述罐体2上还设置有与回流腔21相连通的回流口211和与出料腔22相连通的出料口221;其中,所述物料接收槽体1设置在罐体2内;

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物料接收槽体1相连,以便所述旋转组件驱动所述物料接收槽体1转动,使所述物料出口在回流位置和出料位置之间间歇性地交替切换,当所述物料出口位于回流位置时,所述物料出口出来的物料送入回流腔21;当所述物料出口位于出料位置时,所述物料出口出来的物料送入出料腔22。

如图1所示,所述罐体2上设置有将物料输送至物料接收槽体的物料接收槽内的进料管部分3。

如图1所示,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动力源和中间传递部件,所述动力源通过中间传递部件与所述物料接收槽体1相连,从而当动力源动作时,所述动力源通过中间传递部件带动所述物料接收槽体1转动;其中,所述动力源可以为旋转气缸4;所述中间传递部件可以为如下结构:中间传递部件包括上转动轴51、外磁性转壳52、内磁芯53、隔离密封罩54、下转动轴55,所述上转动轴51与所述动力源相连,以便所述动力源带动上转动轴51旋转,所述外磁性转壳52固定在上转动轴51上,所述内磁芯53设置在外磁性转壳52内,并且内磁芯53与所述外磁性转壳52相磁性配合,所述隔离密封罩54设置在外磁性转壳52和所述内磁芯53之间,以便所述隔离密封罩54用于隔开所述外磁性转壳52和所述内磁芯53,所述下转动轴55与所述内磁芯53固定连接,所述下转动轴55与所述物料接收槽体1固定连接;中间传递部件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当动力源动作时,带动上转动轴51转动,同时,外磁性转壳52也跟着一起转动,内磁芯53在外磁性转壳52的磁力作用下与外磁性转壳52同步旋转,带动下转动轴55同步旋转,完成搅拌动作,实现了动力无接触传递,将机械密封转化为静密封,隔离密封罩54把外磁性转壳52和内磁芯53隔离开来,从而避免了发生泄漏的现象。

如图1所示,所述中间传递部件还包括外罩56,所述外磁性转壳52、内磁芯53和隔离密封罩54罩在外罩56内。

如图1所示,所述外罩56上设置有塞57,所述塞57塞在罐体2的口部。

通过控制旋转气缸4,使物料出口在回流位置和物料出口在出料位置的时间比为1:99或99:1。

如图1所示,所述回流腔21和所述出料腔22之间通过隔仓板6隔开。

如图1所示,所述物料接收槽体1为上端开口、下端具有筒底的筒形结构,所述筒底上在其外端部上设置有与物料接收槽连通的出料管11,所述出料管11的管口作为所述物料出口;当所述物料出口位于回流位置时,所述物料出口位于回流腔21的上方,所述物料出口出来的物料送入回流腔21;当所述物料出口位于出料位置时,所述物料出口位于所述出料腔22的上方,所述物料出口出来的物料送入出料腔2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的旋转组件驱动物料接收槽体1转动,使其上的物料出口一段时间位于回流腔21的上方,从物料出口出来的物料进入回流腔21,实现回流动作,一段时间位于出料腔22的上方,从物料出口出来的物料进入出料腔22,实现出料动作,通过旋转组件使其在回流动作和出料动作,交替式进行,从而能够很好地实现回流和出料的工序,提高了回流比控制的精确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