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帽、智能帽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08740发布日期:2018-06-05 20:2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智能帽、智能帽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帽、智能帽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口走丢案件越来越多,很多新闻报道中各种人口走丢事件层出不穷。无论是无意识走丢,或是他人恶意哄骗走丢,都会给相关家庭造成沉重的伤害,对走丢的当事人身心造成的伤害更是无法想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止人口丢失的智能帽、智能帽的控制方法,减少人口丢失事件的发生几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帽,包括帽体和帽檐,所述帽檐

外侧周围设置有多个摄像装置;所述智能帽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

定位模块,用于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实时监测定位所述智能帽佩戴者当前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预设位置信息是否一致;

播放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预设位置信息不一致,播放预设提示信息,提示智能帽佩戴者回到相应位置;

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智能帽本体的设定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活动物体;

摄像控制模块,用于当智能帽本体的设定距离范围内存在活动物体,则控制相应的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拍摄获取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判断智能帽佩戴者是否存在危险;

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当所述智能帽佩戴者存在危险,则将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当前时间、当前位置传输至预设的联系人侧智能终端。

优选地,所述智能帽还包括:

相对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摄像控制模块控制相应的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之前,确定所述活动物体与所述智能帽佩戴者的相对位置;

所述摄像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从所述多个摄像装置中选择至少一个摄像装置;以及控制所选的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拍摄获取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的图像。

优选地,所述智能帽还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之前,接收所述联系人侧智能终端发送的危险监控指令;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危险监控指令,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

优选地,所述活动物体为:人体和/或动物体;所述设定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米至2米。

优选地,所述帽檐外侧周围设置的多个摄像装置中相邻的摄像装置之间的圆弧间距相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帽的控制方法,所述智能帽包括帽体和帽檐,所述帽檐外侧周围设置有多个摄像装置;所述智能帽的控制方法包括:

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

若是,则实时监测定位所述智能帽佩戴者当前位置信息,并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预设位置信息是否一致;

若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预设位置信息不一致,播放预设提示信息,提示智能帽佩戴者回到相应位置,并实时检测智能帽本体的设定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活动物体;

若是,则控制相应的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拍摄获取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

根据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判断智能帽佩戴者是否存在危险;

若是,则将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当前时间、当前位置传输至预设的联系人侧智能终端。

优选地,所述智能帽的控制方法中,当所述智能帽本体的设定距离范围内存在活动物体,则在所述控制相应的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活动物体与所述智能帽佩戴者的相对位置;

所述控制相应的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拍摄获取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从所述多个摄像装置中选择至少一个摄像装置;

控制所选的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拍摄获取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的图像。

优选地,所述智能帽的控制方法中,所述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还包括:

接收所述联系人侧智能终端发送的危险监控指令;

所述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具体为:

根据所述危险监控指令,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

优选地,所述智能帽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活动物体为:人体和/或动物体;所述设定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米至2米。

优选地,所述智能帽的控制方法中,所述帽檐外侧周围设置的多个摄像装置中相邻的摄像装置之间的圆弧间距相等。

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帽、智能帽的控制方法,通过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若是,则实时监测定位所述智能帽佩戴者当前位置信息,并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预设位置信息是否一致;若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预设位置信息不一致,播放预设提示信息,提示智能帽佩戴者回到相应位置,并实时检测智能帽本体的设定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活动物体;若是,则控制相应的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拍摄获取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根据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判断智能帽佩戴者是否存在危险;若是,则将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当前时间、当前位置传输至预设的联系人侧智能终端的方式,能够使相关联系人根据接收的信息快速做出决策,第一时间找到智能帽佩戴者,并帮助智能帽佩戴者快速脱离危险;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智能帽佩戴者走丢、以及遭遇其他危险的几率,同时大大提高了智能帽佩戴者走丢后被找回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智能帽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智能帽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智能帽第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智能帽第四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智能帽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帽。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帽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帽100包括帽体101和帽檐102,所述帽檐102外侧周围设置有多个摄像装置103。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的智能帽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帽100还包括:判断模块110、定位模块120、播放模块130、监测模块140、摄像控制模块150、第一判断模块160、信息传输模块170。其中,所述判断模块110,用于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所述定位模块120,用于在所述预设时间内实时监测定位所述智能帽佩戴者当前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预设位置信息是否一致。所述播放模块130,用于当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预设位置信息不一致,播放预设提示信息,提示智能帽佩戴者回到相应位置。所述监测模块140,用于实时监测智能帽本体的设定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活动物体。所述摄像控制模块150,用于当智能帽本体的设定距离范围内存在活动物体,则控制相应的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拍摄获取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所述第一判断模块160,用于根据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判断智能帽佩戴者是否存在危险。所述信息传输模块170,用于当所述智能帽佩戴者存在危险,则将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当前时间、当前位置传输至预设的联系人侧智能终端。

本实施例中判断智能帽佩戴者是否存在危险具体为:判断所述活动物体对智能帽佩戴者进行身体攻击、进行拉扯、和/或诱导其拿出财物,则定义智能帽佩戴者存在危险。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帽100通过信息传输模块170将智能帽佩戴者存在危险所对应的时间、位置、以及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发送给联系人侧智能终端,能够使得相关联系人能够第一时间获知智能帽佩戴者当前处境,进而做出周全的解救方案,快速帮助智能帽佩戴者脱离危险。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智能帽第一实施例的替代实施方案,该替代实施方案相比第一实施例区别在于:缩略第一判断模块160,即在所述摄像控制模块150控制相应的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拍摄获取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之后,直接通过所述信息传输模块170将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当前时间、当前位置传输至预设的联系人侧智能终端。

本发明中所述联系人侧智能终端可以是所述智能帽佩戴者的监护人侧智能终端,也可以是本地公安系统中用于接收报警信息的智能终端。

本发明提出所述智能帽的第二实施例,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的智能帽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智能帽100还包括:相对位置确定模块180。其中,所述相对位置确定模块180,用于在所述摄像控制模块150控制相应的摄像装置103开启摄像功能之前,确定所述活动物体与所述智能帽佩戴者的相对位置。所述摄像控制模块15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从所述多个摄像装置103中选择至少一个摄像装置103;以及控制所选的摄像装置103开启摄像功能,拍摄获取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的图像。

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帽100中所述帽檐102外侧周围设置的多个摄像装置103中相邻的摄像装置103之间的圆弧间距相等。例如:假设所述帽檐102外侧周围设置有6个摄像装置103,则相邻的两个摄像装置103之间的圆弧间距为60度,即相邻的两个摄像装置103与帽檐中心点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为60度。

本发明提出所述智能帽的第三实施例,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的智能帽第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智能帽100还包括:指令接收模块190。所述指令接收模块190,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110判断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之前,接收所述联系人侧智能终端发送的危险监控指令。所述判断模块11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危险监控指令,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

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帽100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物体为:人体和/或动物体。其中,所述动物体是指:对人体具有攻击性;和/或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动物,如大型犬等。另外,所述智能帽本体的设定距离范围,是指以智能帽本体的中心轴为圆心,以所述设定距离为半径的圆所围成区域。其中,所述设定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米至2米,具体可自定义设置,如可以将所述设定距离设置为1、1.5米、2米,较佳设置为1.5米。

本发明提出所述智能帽的第四实施例,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的智能帽第四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智能帽100还包括:指令接收模块190。其中,所述指令接收模块190即为上述第三实施例中的指令接收模块190,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帽100,通过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若是,则实时监测定位所述智能帽佩戴者当前位置信息,并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预设位置信息是否一致;若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预设位置信息不一致,播放预设提示信息,提示智能帽佩戴者回到相应位置,并实时检测智能帽本体的设定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活动物体;若是,则控制相应的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拍摄获取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根据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判断智能帽佩戴者是否存在危险;若是,则将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当前时间、当前位置传输至预设的联系人侧智能终端的方式,能够使相关联系人根据接收的信息快速做出决策,第一时间找到智能帽佩戴者,并帮助智能帽佩戴者快速脱离危险;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智能帽佩戴者走丢、以及遭遇其他危险的几率,同时大大提高了智能帽佩戴者走丢后被找回的几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帽的控制方法。参见图1,所述智能帽100包括帽体101和帽檐102;所述帽檐102外侧周围设置有多个摄像装置103。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的智能帽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帽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若是,则转入步骤S20;否则直接结束流程。

步骤S20:实时监测定位所述智能帽佩戴者当前位置信息,并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预设位置信息是否一致;若否,则转入步骤S30;若是,则结束流程。

步骤S30:播放预设提示信息,提示智能帽佩戴者回到相应位置,并实时检测智能帽本体的设定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活动物体;若是,则转入步骤S40;否则直接结束流程。

步骤S40:控制相应的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拍摄获取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

步骤S50:根据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判断智能帽佩戴者是否存在危险;若是,则转入步骤S60;否则直接结束流程。

步骤S60:将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当前时间、当前位置传输至预设的联系人侧智能终端。

本实施例中判断智能帽佩戴者是否存在危险具体为:判断所述活动物体对智能帽佩戴者进行身体攻击、进行拉扯、和/或诱导其拿出财物,则定义智能帽佩戴者存在危险。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帽的控制方法,通过将智能帽佩戴者存在危险所对应的时间、位置、以及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发送给联系人侧智能终端,能够使得相关联系人能够第一时间获知智能帽佩戴者当前处境,进而做出周全的解救方案,快速帮助智能帽佩戴者脱离危险。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智能帽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替代实施方案,该替代实施方案相比第一实施例区别在于:缩略步骤S50的步骤,即在所述步骤S40之后直接执行步骤S60。

本发明中所述联系人侧智能终端可以是所述智能帽佩戴者的监护人侧智能终端,也可以是本地公安系统中用于接收报警信息的智能终端。

本发明提出上述智能帽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进行了改进,改进之处在于:当所述智能帽本体的设定距离范围内存在活动物体,则在所述控制相应的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之前还包括如下处理:确定所述活动物体与所述智能帽佩戴者的相对位置。所述控制相应的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拍摄获取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具体包括如下处理: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从所述多个摄像装置中选择至少一个摄像装置;以及控制所选的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拍摄获取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的图像。

本发明提出上述智能帽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进行了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还包括如下处理:接收所述联系人侧智能终端发送的危险监控指令。所述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具体为:根据所述危险监控指令,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

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帽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活动物体为:人体和/或动物体。其中,所述动物体是指:对人体具有攻击性;和/或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动物,如大型犬等。另外,所述智能帽本体的设定距离范围,是指以智能帽本体的中心轴为圆心,以所述设定距离为半径的圆所围成区域,其中,所述设定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米至2米,具体可自定义设置,如可以将所述设定距离设置为1、1.5米、2米,较佳设置为1.5米。

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帽的控制方法中,所述帽檐102外侧周围设置的多个摄像装置103中相邻的摄像装置103之间的圆弧间距相等。例如:假设所述帽檐102外侧周围设置有6个摄像装置,则相邻的两个摄像装置103之间的圆弧间距为60度,即相邻的两个摄像装置103与帽檐中心点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为60度。

本发明提出所述智能帽的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在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还包括如下处理:接收所述联系人侧智能终端发送的危险监控指令。所述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具体为:根据所述危险监控指令,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

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帽的控制方法,通过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若是,则实时监测定位所述智能帽佩戴者当前位置信息,并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预设位置信息是否一致;若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预设位置信息不一致,播放预设提示信息,提示智能帽佩戴者回到相应位置,并实时检测智能帽本体的设定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活动物体;若是,则控制相应的摄像装置开启摄像功能,拍摄获取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根据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判断智能帽佩戴者是否存在危险;若是,则将所述活动物体所在区域图像、当前时间、当前位置传输至预设的联系人侧智能终端的方式,能够使相关联系人根据接收的信息快速做出决策,第一时间找到智能帽佩戴者,并帮助智能帽佩戴者快速脱离危险;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智能帽佩戴者走丢、以及遭遇其他危险的几率,同时大大提高了智能帽佩戴者走丢后被找回的几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