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站自动变频补水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4095发布日期:2018-08-07 23:48阅读:17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站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站自动变频补水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及供热区域化的发展,城镇区域化供热越来越普遍,集中供热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优点,集中采暖按热量计费是世界各国发展的趋势。

但目前的区域性供热大多数都存在着能耗高、分散不利于集中管理、事故风险大等问题,而且各换热站大多采用独立运行的管理模式,缺乏全面、准确地运行分析,导致区域供热不能按照实际需求及时调度,造成热力失调,影响供热效果。

换热站是用于将锅炉房产生的高温热水转化为用于供给用户使用的热水。其中,换热站可以包括: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软水箱、阀门以及各种仪表等。现有技术中,因为控制程度偏低,一次供水后循环水泵将加热用水同时输送到换热器中,从而通过一次供水对加热用水进行加热以形成二次供水,这一过程常常出现热源浪费的现象,同时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产生干扰,补水泵和各种阀门仪器不能同时控制,因此造成的锅炉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需要一种换热站自动变频补水控制器,提高换热站的自动控制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的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热站自动变频补水控制器,在输出端设置光电耦合隔离,利用光耦进行信号隔离,同时利用三级管的开断进行通段控制,与继电器实现双重信号控制,提高换热站的自动控制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站自动变频补水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模块、AD转换模块、光电隔离输入单元、光电隔离输出单元、继电器驱动模块、继电器;所述光电隔离输入单元、AD转换模块、主控模块、光电隔离输出单元、继电器驱动模块、继电器依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继电器和主控模块相连接;

所述光电隔离输出单元,包括光电隔离输出电路,所述光电隔离输出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三电容、光耦、NPN三极管、第六二极管、光电二极管,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主控模块的输出IO口和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光耦的二极管正极,所述光耦的二极管负极接地;所述光耦的三极管集电极接NPN三极管的基极;所述光耦的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光电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光电二极管的正极接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第一直流电源;所述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第六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接第一直流电源。

优选的,还包括与主控模块连接的GPRS通讯模块和触摸屏。

优选的,继电器驱动模块包括至少2个达林顿驱动芯片,每个所述达林顿驱动芯片的型号为ULN2803LW。

优选的,每个所述达林顿驱动芯片的输入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每个所述达林顿驱动芯片的输出端与分被与继电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直流稳压芯片、第一二极管、第三电容、第二电感、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直流稳压芯片的第一输入管脚连接第三电容接地,所述直流稳压芯片的反馈管脚连接第一直流电源;开关管脚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同时连接第二电感连接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光电隔离输入单元至少设有12路输入接口,并依次连接供水压力传感器、供水温度传感器、供水流量计、回水压力传感器、回水温度传感器、回水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至少设有6个,每个所述继电器依次连接供水管泄压阀、回水管泄压阀、供水管补水泵、回水管循环泵、供水管温度变送器、回水管温度变送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供的一种换热站自动变频补水控制器,相比于传统的换热站远程控制电路,至少具有具有以下优点:

1、在输出端设置光电隔离输出单元,采用光电耦合隔离,利用光耦进行信号隔离,同时利用三级管的开断进行通段控制,与继电器实现双重信号控制,提高换热站的自动控制能力;

2、设置GPRS通讯模块与触摸屏,实现了控制器利用GPRS通讯模块与上位机通信,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远程调控。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站自动变频补水控制器的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站自动变频补水控制器的光电隔离输出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站自动变频补水控制器的继电器驱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站自动变频补水控制器的电源模块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站自动变频补水控制器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换热站自动变频补水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模块、AD转换模块、光电隔离输入单元、光电隔离输出单元、继电器驱动模块、继电器;所述光电隔离输入单元、AD转换模块、主控模块、光电隔离输出单元、继电器驱动模块、继电器依次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继电器和主控模块相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光电隔离输出单元,包括光电隔离输出电路,所述光电隔离输出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三电容、光耦、NPN三极管、第六二极管、光电二极管,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主控模块的输出IO口和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光耦的二极管正极,所述光耦的二极管负极接地;所述光耦的三极管集电极接NPN三极管的基极;所述光耦的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光电二极管的负极,所述光电二极管的正极接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第一直流电源;所述 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第六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接第一直流电源。

还包括与主控模块连接的GPRS通讯模块和触摸屏;所述主控模块利用GPRS通讯模块连接上位机。

如图3所示,继电器驱动模块包括至少2个达林顿驱动芯片,每个所述达林顿驱动芯片的型号为ULN2803LW。每个所述达林顿驱动芯片的输入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每个所述达林顿驱动芯片的输出端与分被与继电器相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直流稳压芯片、第一二极管、第三电容、第二电感、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直流稳压芯片的第一输入管脚连接第三电容接地,所述直流稳压芯片的反馈管脚连接第一直流电源;开关管脚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同时连接第二电感连接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如图5所示,光电隔离输入单元至少设有12路输入接口,并依次连接供水压力传感器、供水温度传感器、供水流量计、回水压力传感器、回水温度传感器、回水流量计。所述继电器至少设有6个,每个所述继电器依次连接供水管泄压阀、回水管泄压阀、供水管补水泵、回水管循环泵、供水管温度变送器、回水管温度变送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