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沥青旋转烘箱喷气流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4974发布日期:2019-03-15 20:2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沥青旋转烘箱喷气流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沥青旋转烘箱喷气流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旋转烘箱是用于对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等加热到165℃±0.5℃,致使它们发生质量变化。而后,再用专门的试验仪器测定这些已经发生质量变化沥青的针入度、黏度、延度及脆点等参数,以评定沥青的老化性能。

试样在烘箱内加热的过程中,有一道专门的工序——对转动着的玻璃盛样瓶喷进热空气,空气的流量为(4000ml±200ml)/min。

目前,市场上的沥青旋转烘箱大多采用仪器“内接(或外接)气泵+流量计”的方式控制所需的喷气流量。流量的调节是依靠流量计的调节阀调节,流量的稳定受到一定的限制,长时间的使用,会引起流量的不稳定,偏离(4000ml±200ml)/min的要求。这会直接影响试样的老化质量,进而影响对试样老化性能的评定。

目前采用的“内接(或外接)气泵+流量计”的方式控制喷气流量,有如下两个缺陷:

1、起始阶段流量可以调整到所要求的(4000ml±200ml)/min。但是由于仪器烘箱本身需要加热到165℃±0.5℃,在这加热的过程中,流量会发生变化,偏离(4000ml±200ml)/min的要求。需要采用人工调节的方式进行跟踪调节。

2、根据试样的要求,烘箱加热对试样的整个老化时间不小于85min,所以,在85min时间内,流量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偏离(4000ml±200ml)/min的要求。所以,在整个试验期间需要人工不断地跟踪和调节,使流量符合试验的要求。

根据长期的观察、判断和分析,在试验的起始阶段以及试验的整个过程中,发生喷气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的变化对整个气路环节中相关器件的影响——而这些微小的变化,影响了输入到流量计的流量发生了变化,最终导致输出喷气流量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控制沥青旋转烘箱喷气流量的装置,使在整个试样的老化试验期间,对转动着的玻璃盛样瓶的喷气流量稳定在(4000ml±200ml)/min,满足试验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控制沥青旋转烘箱喷气流量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泵、油水分离器、针阀和流量计,所述针阀上设有针阀调节旋钮,所述流量计下部设有流量计调节旋钮,所述流量计上部设有气管,气管末端设有喷气嘴。

其中,气泵是供气气源;油水分离器是过滤气泵输出气体中油或水,使供给喷气嘴的气体不含油或水;针阀是向流量计供气之前的气量调节阀,利用该阀,使得供给流量计的气源,无论在此阀之前是否有变化,经过此阀的调节和控制,送给流量计的气源基本恒定;针阀调节旋钮用于调节针阀气源输出的量;流量计是调节输送到喷气嘴的流量;流量计调节旋钮用于调节流量计气源输出的量;气管是将气源送入烘箱;喷气嘴是向转动着的玻璃盛样瓶喷进热空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1、流量控制优势:

本实用新型由于先通过调节针阀,对输入流量计的空气流量做了较精准的流量控制,使在针阀之前的流量变化经过针阀的控制得以较好的抑制。而且一次调试完成,以后使用不必再对针阀做调试,只需对流量计做适当微调,即可确保(4000ml±200ml)/min的空气流量要求,具有很好的流量控制优势。

2、试验合格率优势: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喷气流量的控制完全由气路器件自动完成,不必再依赖于人工的监控、人工的干预、人工的不断调整,避免了监控不力、干预不及时、调整滞后或偏差等造成的空气流量的不准确,导致试验结果的不合格。更严重的是这种试验结果的不合格是隐性的、不可知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空气流量不准确的问题,试验不再会因空气流量不准确而导致的不合格,具有明显的试验合格率的优势。

3、节约人工优势:

使用本实用新型后,可以不再需要在每次85min的试验中,时时关注流量的变化,不断地进行人工的干预,将偏离的流量调整到符合试验要求的流量上来,可以减轻和降低实验室操作员的时间和工作量,不必设置专人控制试验流量,具有节约人工的优势。

4、成本优势:

本实用新型仅增加了一个空气流量调节针阀,用很低的成本即实现了输出空气流量的稳定性,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一种控制沥青旋转烘箱喷气流量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泵101、油水分离器102、针阀103和流量计105,所述针阀103上设有针阀调节旋钮104,所述流量计105下部设有流量计调节旋钮106,所述流量计105上部设有气管107,气管107末端设有喷气嘴108。

其中,气泵101是供气气源;油水分离器102是过滤气泵输出气体中油或水,使供给喷气嘴的气体不含油或水;针阀103是向流量计供气之前的气量调节阀,利用该阀,使得供给流量计的气源,无论在此阀之前是否有变化,经过此阀的调节和控制,送给流量计的气源基本恒定;针阀调节旋钮104用于调节针阀气源输出的量;流量计105是调节输送到喷气嘴的流量;流量计调节旋钮106用于调节流量计气源输出的量;气管107是将气源送入烘箱;喷气嘴108是向转动着的玻璃盛样瓶喷进热空气。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控制箱201内部安装了图1中所示的气泵101、油水分离器102、针阀103等器件;电气控制单元202是用于设置控制的参数和控制试验的过程;流量计203是用于最终调节和控制送入喷气嘴的空气流量;烘箱内部204是沥青旋转烘箱内部,试样在此烘箱内部进行;试样转盘205是放置盛样瓶的转盘,转盘以15r/min的速度旋转;喷气嘴206接于从流量计的输出端引出的输气管,该喷气嘴对着盛样瓶的瓶口喷进热空气;盛样瓶安放孔207是放置已经装了试样的盛样瓶,盛样瓶是大开口的直筒圆口瓶,盛样瓶瓶口向外;箱体208是沥青旋转烘箱的箱体,箱体正面有一扇烘箱门,烘箱门上装有双层玻璃组成的观察窗,试验时烘箱的门是关闭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当仪器接通工作电源,通过图2的电气控制单元202设置好各工作参数。仪器工作正常后,按照试验要求将装有试样的盛样瓶放置于图2的盛样瓶安放孔207中,一次可放置8个盛样瓶。

2、关闭图2的烘箱门,开启试验程序。调节图1的针阀调节旋钮104和图2的流量计203,使输出空气流量满足(4000ml±200ml)/min。

3、在调节图1的针阀调节旋钮104和图2的流量计203时,首先需注重调节图1的针阀调节旋钮104,使其流入图2的流量计202的空气流量既大于4000ml/min,保证图2流量计202的空气流入量要求,又不可过大,避免可能会产生影响图2流量计202空气流出量的不稳定。

4、在调节图2流量计202的空气流出量时,尽可能稳定在4000ml/min,留有±200ml/min的精度范围空间。

5、经反复几次调节图1的针阀调节旋钮104和图2的流量计202,最终即可使从图2的流量计202流出的空气流量保持在(4000ml±200ml)/min的要求范围内。

6、经一次调整正确后,一般情况下图1的针阀调节旋钮104可不再调节,以后的试验只需微调图2流量计202的空气流量即可。

7、经这样的调节后,图2的喷气嘴206即能按准确的空气流量、向图2的试样转盘205上放置的盛样瓶口喷进试验所要求的热空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实施例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