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圈转动的旋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7781发布日期:2019-09-21 01:2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圈转动的旋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圈转动的旋钮。



背景技术:

旋钮是一种用手旋转的手动零件,常用来带动控制元件旋转,以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从而达到控制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目的。电器及相关产品上所用旋钮是用来带动定时器或电位器等元器件转动以实现定时、改变电阻或实现相应控制功能的作用。

旋钮上一般设有指示灯或者文字来说明旋钮所转到相应位置所对应的功能。现有设计的旋钮通常为单一旋钮,旋钮转动时,旋钮上的字或灯也跟着旋钮一起转动,这样既影响美观又影响人们的视觉习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圈转动的旋钮,实现在旋钮外圈转动的过程中,旋钮上的标识装置不会随着旋钮一起转动,以符合用户的视觉习惯及产品的美观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圈转动的旋钮,包括旋钮座、旋钮套、旋钮盖和控制元件,所述旋钮套转动套接在旋钮座上,所述旋钮盖扣接在旋钮套内且与旋钮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元件与旋钮座固定连接,所述旋钮套与控制元件转动相连以带动控制元件调节档位,所述旋钮盖上设有标识装置。

进一步优化,述旋钮套为圆筒状,所述旋钮套的内部设有转动柄,所述转动柄的一端与旋钮套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与控制元件的轴柄套接的轴套,且轴套位于旋钮套的轴心上,所述旋钮座和旋钮套之间设有用于控制转动柄转动角度的档位机构。

进一步优化,所述档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旋钮座上贯穿于上下端面的转动滑槽、螺钉固定柱、带头螺钉,所述转动滑槽呈圆弧槽状,所述螺钉固定柱上半部固设在旋钮套的内壁上,下半部穿过转动滑槽后其端面高出转动滑槽的下端面,所述螺钉固定柱的直径小于所述转动滑槽的槽宽,所述带头螺钉锁入螺钉固定柱内,所述带头螺钉的头部直径大于转动滑槽的槽宽。

进一步优化,所述旋钮盖的扣合面上设有连接螺柱,所述旋钮座上设有与连接螺柱对应的旋钮盖固定孔,固定螺丝穿过旋钮盖固定孔后与连接螺柱相连并将旋钮盖锁紧。

进一步优化,所述旋钮套的内壁周面设有环状凸起的扣合围骨,所述旋钮盖的扣合面上设有多个与扣合围骨互相扣合的旋转扣,所述旋转扣周向均匀的设置在旋钮盖的扣合面上。

进一步优化,所述旋钮座与旋钮套的相对面上设有旋钮座固定圈,所述旋钮套的下端转动套装在旋钮座固定圈内。

进一步优化,所述旋钮盖的扣合面上设有指示灯,所述旋钮盖上设有用于透光的指示灯孔。

进一步优化,所述标识装置包括旋转面贴,所述旋转面贴贴附在旋钮盖的盖面上,所述旋转面贴设有与指示灯孔对应的透光孔。

进一步优化,所述旋钮盖的扣合面上设有用于导线固定的线槽卡位,所述线槽卡位包括若干卡板,两两卡板之间形成导线卡槽,所述卡板呈周向弧形排列在旋钮盖的扣合面上。

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元件包括定时器、电位器、电阻器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旋钮盖与旋钮座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刚体,旋钮套可自由的在旋钮盖与旋钮座之间转动,并带动相关的控制元件运动到相应的控制功能位置,在旋钮套的转动过程中,旋钮盖不会随之转动,从而旋转盖上设置的标注装置不会转动,进而更好的符合用户的视觉习惯以及保证产品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外圈转动的旋钮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施例旋钮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旋钮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旋钮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外圈转动的旋钮的仰视图;

图6是图5沿A-A方向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外圈转动的旋钮,在于:包括旋钮座100、旋钮套200、旋钮盖300和控制元件400,旋钮套200转动套接在旋钮座100上,旋钮盖300可转动的扣接在旋钮套200内且与旋钮座100固定连接,控制元件400与旋钮座100固定连接,旋钮套200与控制元件400转动相连以带动控制元件400调节档位,旋钮盖300上设有标识装置。

旋钮盖300与旋钮座100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刚体,旋钮套200可自由的在旋钮盖300与旋钮座100之间转动,并带动相关的控制元件400运动到相应的控制功能位置,在旋钮套400的转动过程中,旋钮盖300由于与旋钮座100固定连接,因此不会随之转动,从而旋转盖300上设置的标注装置不会转动(标注装置可以为:指示灯、文字标识等),进而更好的符合用户的视觉习惯以及保证产品的美观性。

如图2到图6所示,旋钮套200为圆筒状,旋钮套200的内部设有转动柄210,转动柄210的一端与旋钮套200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与控制元件400的轴柄410套接的轴套211,且轴套211位于旋钮套200的轴心上,旋钮座100和旋钮套200之间设有用于控制转动柄210转动角度的档位机构。

定时器、电位器、电阻器等控制元件400的轴柄410套接在轴套211上,旋钮套200旋转过程中,带动其内部的转动柄210转动,轴套211带动带动定时器、电位器、电阻器等控制元件400的工作轴柄410转动,当转动到档位机构限定的转动角度后停止转动,达到控制元件400的控制档位位置,进而实现相关的控制功能。

档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旋钮座100上贯穿于上下端面的转动滑槽110、螺钉固定柱510、带头螺钉520,转动滑槽110呈圆弧槽状,螺钉固定柱510上半部固设在旋钮套200的内壁上,下半部穿过转动滑槽110后其端面高出转动滑槽110的下端面,螺钉固定柱510的直径小于转动滑槽110的槽宽,带头螺钉520锁入螺钉固定柱510内,带头螺钉520的头部直径大于转动滑槽110的槽宽。

带头螺钉520的尾部的一端穿过转动滑槽110后与螺钉固定柱510固定连接,由于带头螺钉520的头部自径大于转动滑槽110的槽宽,带头螺钉520的头部会卡接在转动滑槽110内。

在旋钮套200转动过程中,带动螺钉固定柱510、带头螺钉520一起转动,带头螺钉520随着旋钮套200在转动滑槽110内转动,转动滑槽110的两端对应控制元件400的两个档位,当带头螺钉520从转动滑槽110的一端转动到另一端后,限制旋钮套200继续转动。在旋钮的工作过程中,控制元件400带动旋钮慢慢回位,直到回到初始位置。

旋钮盖300的扣合面上设有连接螺柱310,连接螺柱310一端与旋钮盖300固定连接,另一端竖向延伸,连接螺柱310设有螺纹内孔,旋钮座100上设有与连接螺柱310对应的旋钮盖固定孔120,固定螺丝穿过旋钮盖固定孔120后与螺纹内孔锁紧。

旋钮盖300与旋钮座100之间,连接螺柱310与旋钮盖固定孔120针对,然后定螺丝穿过旋钮盖固定孔120后与螺纹内孔锁紧,从而将旋钮盖300与旋钮座100固定连接。

旋钮套200的内壁周面设有环状凸起的扣合围骨220,旋钮盖300的扣合面上设有多个与扣合围骨220互相扣合的旋转扣320,旋转扣320周向均匀的设置在旋钮盖300的扣合面上。

旋钮盖300扣装在旋钮套200的时候,旋转扣320与扣合围骨220互相扣接,旋钮套200转动的时候,扣合围骨220在旋转扣320表面滑动,实现旋钮盖300与旋钮套200转动扣接。

旋钮座100与旋钮套200的相对面上设有旋钮座固定圈130,旋钮套200的下端转动套装在旋钮座固定圈130内。

旋钮套200的下端套装在旋钮座固定圈130内,从而实现旋钮座100与旋钮套200转动连接。

旋钮盖300的扣合面上设有指示灯620,旋钮盖300上设有用于透光的指示灯孔330。

通过指示灯620监测旋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620选用氖灯指示灯,当旋钮套200转动到相应的工作档位位置后,点亮氖灯指示灯,氖灯指示灯显示的灯光通过指示灯孔330透出,显示指示灯620的状态。

标识装置包括旋转面贴610,旋转面贴610贴附在旋钮盖300的盖面上,标识装置包括旋转面贴610,旋转面贴610贴附在旋钮盖300的盖面上,旋转面贴610设有与指示灯孔330对应的透光孔。

旋转面贴610上面印刷有相应的指示文字,以说明旋钮转动相应位置所代表的功能,旋转面贴610贴附在旋钮盖300的盖面上保持相对的固定,不会随着旋钮套200转动,从而实现良好的用户感官体验。氖灯指示灯发出的指示灯光依次穿过指示灯孔330和旋转面贴610上的透光孔透出。

旋钮盖300的扣合面上设有用于导线固定的线槽卡位,线槽卡位包括若干卡板340,两两卡板340之间形成导线卡槽,卡板340呈周向弧形排列在旋钮盖300的扣合面上。

将旋钮中相应的导线卡装在线槽卡位内,因为旋钮盖300保持着相对的固定,因此线槽卡位内固定的导线不会随着旋钮套200转动,从而减少了导线的反复扭动,降低了导线因为反复扭动而容易出现断裂缺陷的风险。

控制元件400包括定时器、电位器、电阻器中的一种。旋钮中的控制元件也可以根据实际工作中需要相应的控制元件而做出实际的选择。本实施例选用的定时器、电位器、电阻器只是其中的一些具体选择,本发明包含但是不仅限于上述选择。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