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8585发布日期:2019-07-19 22:4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实时数据采集、显示、分析、储存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沥青道路的施工中,沥青的铺设温度与机器的碾压次数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两大重要指标,在当前施工过程中,对上述两项指标的把控依靠人工现场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工程质量很难保证;也无法为施工监理及道路后期保养提供翔实的施工数据,难以实现道路施工质量有把控,后期使用质量能追溯的智慧公路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控装置,包括:用于采集铺装路面施工状况的温度采集模块,用于绘制施工车辆运行速度与位移情况的RTK测绘模块,与温度采集模块和RTK测绘模块连接并处理数据的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能实时显示数字信号的LED显示屏,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能实时显示施工车辆运行情况的车载终端显示模块,接收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予以分析存储的数据平台。

进一步,采集铺装路面施工状况的温度采集模块为安装于施工车辆上方并能垂直照射施工沥青路面的红外测温探头,其利用红外热效应收集施工沥青的温度信号,通过数据线传送至数据采集模块。

同样,绘制施工车辆运行速度与位移情况的RTK测绘模块,为安装于施工车辆上方的测绘仪,其通过计算施工车辆在设计时间段内不同的座标位置,绘制成动态运行轨迹通过数据线传送至数据采集模块。

此外,上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用于将数据发送至数据平台的4G通讯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在收到温度采集模块及RTK测绘模块制分别发送的数据后,将其处理为适用于LED屏幕及车载显示仪的数字信号,并分别发送至LED屏幕及车载显示仪进行实时显示;同时通过4G通讯模块将数字信号发送至数据平台。

而LED显示屏则包括LED屏幕和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传送的数据信号进行处理的LED控制卡,LED显示屏将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沥青铺设温度以及车辆位移两项数据予以实时显示。

更进一步,上述的车载终端显示模块为安装于施工车辆操作人员前方的车载平板显示器,车载终端显示模块将施工车辆运行速度与位移情况进行实时显示,施工人员可根据动态轨迹图对路面施工摊铺轨迹、碾压轨迹、碾压遍数、定位压实薄落区域等做出精准判断,精确引导操作手补压。

而上述的数据平台内则设置有与数据采集模块连通的4G通讯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分析单元和对数据进行存储的存储单元,其通过4G通讯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而通过分析单元和存储单元分别对实时采集到的相关数据依次进行分析存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对沥青路面铺设过程中沥青的温度、碾压次数这两项重要指标进行实时监控显示,既便于现场人员根据施工情况科学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同时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存档,为工程监理与后期保养提供翔实的数据资料,实现建设施工质量有把控,后期使用质量能追溯的智慧公路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温度采集模块

2、RTK测绘模块

3、数据采集模块 31信号处理模块 32、4G通信模块

4、LED显示模块

5、车载显示模块

6、数据平台 61、4G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介绍。

实施例

参见图1,一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控装置,包括:用于采集铺装路面施工状况的温度采集模块1,用于绘制施工车辆运行速度与位移情况的RTK测绘模块2,与温度采集模块1和RTK测绘模块2连接并处理数据的数据采集模块3,与数据采集模块3连接能实时显示数字信号的LED显示屏4,与数据采集模块3连接能实时显示施工车辆运行情况的车载终端显示模块5,接收数据采集模块3发送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予以分析存储的数据平台6。

在本实施中,温度采集模块1为安装于施工车辆上方的红外测温探头,其垂直照射施工沥青路面,利用红外热效应收集施工沥青的温度信号后通过数据线传送至数据采集模块3。

RTK测绘模块2为安装于施工车辆上方的测绘仪,其通过计算施工车辆在设计时间段内不同的座标位置,绘制成动态运行轨迹后通过数据线传送至数据采集模块3。

数据采集模块3在接收到温度采集模块1和RTK测绘模块2发送的数据后,通过信号处理模块31处理后,在将数字信号分别发送至LED显示模块4和车载显示模块5的同时,通过4G模块32将数据发送至数据平台6。数据平台6通过4G通讯模块61接收到数据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存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