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8952发布日期:2021-05-28 11:0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舱的气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低压舱是模拟内部低气压和缺氧环境的仿真设备。可以通过气体的控制实现低压舱内的压力升降与维持,可以辅助用户休眠、保健等。

现有的压力控制系统控制未考虑用户体验,增压降压过程会引起用户的不舒适。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地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控制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控制系统,用于低压舱,包括:

舱内空间,与所述舱内空间空气连通的手动流量调节阀以及压力调节阀,所述手动流量调节阀与所述压力调节阀均用于向所述舱内空间输送空气;

所述舱内空间还与一真空泵连通,所述真空泵用于将所述舱内空间的空气抽离;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手动流量调节阀和/或所述压力调节阀共同调节所述舱内空间的气压升降或维持;其中,所述压力调节阀为电磁调节阀。

可选地,所述真空泵与所述舱内空间之间还连通有舱排气口和排气口消声器,所述舱排气口与所述舱内空间连通,所述排气口消声器位于所述舱排气口与所述真空泵之间。

可选地,所述的气体控制系统还包括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与所述舱内空间的连通采用独立连通通道。

可选地,所述的气体控制系统还包括舱内紧急按钮,位于所述舱内空间的内部,所述舱内紧急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压力调节阀开启及关闭所述真空泵。

可选地,所述的气体控制系统还包括舱外紧急按钮,位于所述舱内空间的外部,所述舱外紧急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压力调节阀、机械泄压阀开启及关闭所述真空泵。

可选地,所述手动流量调节阀的进气速度小于所述真空泵抽气的速度。

可选地,所述的气体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舱内空间连通的紧急进气阀,所述紧急进气阀不受所述低压舱的电气系统控制,为所述电气系统提供紧急信号。

可选地,所述紧急进气阀为机械、电子结合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手动流量调节阀、压力调节阀和真空泵的组合可以动态的调节舱内空间的压力,压力调节阀的可调节性增加了增压、降压过程中的舒适度。同时也保证了压力恢复,可保障用户的人身安全,提高低压舱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压舱中气体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舱内空间1;手动流量调节阀2;压力调节阀3;真空泵4;舱排气口5;排气口消声器6;紧急进气阀7;舱内紧急按钮8;舱外紧急按钮9;泄压阀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控制系统,包括舱内空间1,所述舱内空间1是为用户提供休眠的舱体空间,是主要气压变换环境场所。该舱内空间1空气连通有手动流量调节阀2以及压力调节阀3。所述手动流量调节阀2与所述压力调节阀3均用于向所述舱内空间1输送空气。

所述舱内空间1还与一真空泵4连通,所述真空泵4用于将所述舱内空间1的空气抽离;所述真空泵4与所述手动流量调节阀2和/或所述压力调节阀3共同调节所述舱内空间1的气压升降或维持。其中,所述压力调节阀3为电磁调节阀,可有低压舱的控制系统根据舱内空间1的压力值控制开启或关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急进气阀7为机械、电子结合阀。

所述手动流量调节阀2的进气速度小于所述真空泵4抽气的速度。

在一实施例中,手动流量调节阀2正常开启,以固定的空气流量向舱内空间1注入新空气;所述真空泵4开启以大于所述手动流量调节阀2的空气流量排空舱内空间1的空气,舱内空间1的压力逐步下降,这个过程为降压过程。当达到一定的压力后真空泵4关闭。

在手动流量调节阀2与真空泵4均开启的过程中,所述压力调节阀3会受控开启,增加向舱内空间1输入空气的速度。这个过程中手动流量调节阀2、压力调节阀3同时向舱内空间1注入新空气,真空泵4只抽离空气;在达到一定程度时,所述舱内空间1的压力维持恒定。

在升压过程中,真空泵4是关闭的,手动流量调节阀2是开启的,向舱内空间1注入新空气。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真空泵4与所述舱内空间1之间还连通有舱排气口5和排气口消声器6,所述舱排气口5与所述舱内空间1连通,所述排气口消声器6位于所述舱排气口5与所述真空泵4之间。

排气口消声器6是为了降低空气流动时产生的噪声,从而保障低压舱内的安静环境。

可选地,为了防止低压舱内的控制系统、进排气气路不受控制、导致舱体空间的压力异常,设置了紧急防护机构;所述的气体控制系统还包括泄压阀10,所述泄压阀10与所述舱内空间1的连通采用独立连通通道。当低压舱内的压力异常可通过所述泄压阀10完成舱体空间的压力调节;该通道独立运行,可解决低压舱锁死问题。

所述的气体控制系统还包括舱内紧急按钮8,位于所述舱内空间1的内部,所述舱内紧急按钮8用于控制所述压力调节阀3开启及关闭所述真空泵4。

所述的气体控制系统还包括舱外紧急按钮9,位于所述舱内空间1的外部,所述舱外紧急按钮9用于控制所述压力调节阀3、机械泄压阀10开启及关闭所述真空泵4。

可选地,所述的气体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舱内空间1连通的紧急进气阀7,所述紧急进气阀7不受所述低压舱的电气系统控制,为所述电气系统提供紧急信号。紧急进气阀7为机械、电子结合阀,紧急进气阀7的开启不受电气系统制约,但为电气系统提供紧急信号,紧急进气阀7被触发后,启动声光报警,外围救援者也可在舱外再次启动舱外紧急按钮9,接通另外一路气体注入通道,加速舱内压力恢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手动流量调节阀、压力调节阀和真空泵的组合可以动态的调节舱内空间的压力,压力调节阀的可调节性增加了增压、降压过程中的舒适度。同时也保证了压力恢复,可保障用户的人身安全,提高低压舱的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体控制系统,用于低压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舱内空间,与所述舱内空间空气连通的手动流量调节阀以及压力调节阀,所述手动流量调节阀与所述压力调节阀均用于向所述舱内空间输送空气;

所述舱内空间还与一真空泵连通,所述真空泵用于将所述舱内空间的空气抽离;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手动流量调节阀和/或所述压力调节阀共同调节所述舱内空间的气压升降或维持;其中,所述压力调节阀为电磁调节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与所述舱内空间之间还连通有舱排气口和排气口消声器,所述舱排气口与所述舱内空间连通,所述排气口消声器位于所述舱排气口与所述真空泵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与所述舱内空间的连通采用独立连通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舱内紧急按钮,位于所述舱内空间的内部,所述舱内紧急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压力调节阀开启及关闭所述真空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舱外紧急按钮,位于所述舱内空间的外部,所述舱外紧急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压力调节阀、机械泄压阀开启及关闭所述真空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流量调节阀的进气速度小于所述真空泵抽气的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舱内空间连通的紧急进气阀,所述紧急进气阀不受所述低压舱的电气系统控制,为所述电气系统提供紧急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进气阀为机械、电子结合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控制系统,包括:舱内空间,与所述舱内空间空气连通的手动流量调节阀以及压力调节阀,所述手动流量调节阀与所述压力调节阀均用于向所述舱内空间输送空气;所述舱内空间还与一真空泵连通,所述真空泵用于将所述舱内空间的空气抽离;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手动流量调节阀和/或所述压力调节阀共同调节所述舱内空间的气压升降或维持;其中,所述压力调节阀为电磁调节阀。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晗;崔庆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永晟中业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30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