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式自动液位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76922阅读:1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压式自动液位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液位控制装置领域。
目前普遍采用的浮球式和电极式液位控制器的控制阀直接作用于液体,易被液体腐蚀或液中杂物卡住、故障率高、液位的控制调节不易、使用效果差。现有气压式液位控制器虽不与液体直接接触,但只能控制单一液位,不能在较宽液位范围内控制液位,易造成电机频繁起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地预置、调节控制液位、适用范围宽、故障率低、可防止电机频繁起动的气压式自动液位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它由内带膜片3(可为橡胶、软塑料等软质薄片)、下带压力转换管1(皮管、塑料管、金属管等)的气室部分、气室部分之上的水位控制部分及将它们盖罩于其中且带电线出口(供电线从该口通过)的壳罩14组成,其特征之处在于气室由上部带孔(供推杆5下部穿套于其中)的上壳4及下部带入气孔(压力转换管1连于该孔)的下壳2组成,其内部的膜片3为下凹的凹弧形,上、下壳4、2及膜片3间可由螺钉、铆接、焊接等公知方法连固;水位控制部分由下部经上壳4上部的孔穿套于气室中顶住膜片3上面且其上端带两竖向凹槽8、10的推杆5(其横截面可根据需要为圆、方、扁形等)、固于(可用焊、铆、螺钉连接等公知方法)气室上壳4上且将推杆5罩于其中的托架12(可为“冂”形、筒形、竖条盒形等)、套于(开与推杆5横截面一致形状的孔)推杆5上部且与托架12连固(可为焊、铆、螺钉连接等公知方法)的推杆支架9(可为条形、圆形等)、分别套于推杆5上端两凹槽8、10上的两公知弹性体11、17(可为弹簧、橡皮柱、弹性片等)及在其上方穿旋于托架12上螺孔且下端分别顶住两弹性体的两调节螺钉13、18(用于调节弹性体的压缩距离、给推杆5施加不同的压力以达到调节控制水位的目的)、分别固于(螺钉、卡扣等方法)托架12下部两内侧的常开式低水位控制开关15(可为各种公知常开式开关)和常闭式高水位控制开关7(可为各种公知常闭式开关)组成,高水位控制开关7的触动机构的高度位置较低水位控制开关15的低,以使推杆5在触动下水位控制开关15后向上运行一段距离后再触动上水位控制开关7,保证一定的控制水位差,避免电机频繁起动;推杆5下端为凸头结构,以防止其从下壳4中脱出,其靠低水位控制开关15上方一侧带与该开关配合的低水位开关操纵凸头16、靠高水位控制开关7下方一侧带与该开关配合的高水位开关操纵凸头6。其特殊之处还在于推杆5上端靠高水位控制开关7一侧的凹槽8的深度比靠低水位控制开关15一侧的凹槽10深,弹性体17下端完全套于凹槽10中,弹性体11下端套于凹槽8中并顶住推杆支架9,以使推杆5在上升一段距离后其端部的凹槽8低部才顶住弹性体11而被施加压力;当推杆5触动低水位控制开关15时只有弹性体17作用于推杆5,使高、低控制水位都可分开调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合使用的公知电路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气压式自动液位控制器由内带下凹形橡胶膜片3、下带压力转换管1(塑料管)的气室部分、气室部分之上的水位控制部分及将它们盖罩于其中且带电线出口的壳罩14组成。气室由上部带孔的上壳4及下部带入气孔的下壳2组成,上、下壳4、2及膜片3均为圆形并经螺钉压固在一起;水位控制部分由下部经上壳4上部的孔穿套于气室中顶住膜片3上面且其上端带两竖向凹槽8、10的条形推杆5、焊固于气室上壳4上且将推杆5罩于其中的冂形托架12、套于推杆5上部且与托架12铆连的条形推杆支架9、分别套于推杆5上端两凹槽8、10上的两弹簧11、17及在其上方穿旋于托架12上螺孔且下端分别顶住两弹性体的两调节螺钉13、18、分别经螺钉固于托架12下部两内侧的常开式低水位控制开关15(普通常开式行程开关)和常闭式高水位控制开关7(普通常闭式行程开关)组成,高水位控制开关7的触动机构的高度位置较低水位控制开关15的低;推杆5下端为凸头结构,其靠低水位控制开关15上方一侧带与该开关配合的低水位开关操纵凸头16、靠高水位控制开关7下方一侧带与该开关配合的高水位开关操纵凸头6。推杆5上端靠高水位控制开关7一侧的凹槽8的深度比靠低水位控制开关15一侧的凹槽10深,弹簧17下端完全套于凹槽10中,弹簧11下端套于凹槽8中并顶住推杆支架9。
使用该装置时,配以公知自保水泵控制电路(图2)及水泵,控制电路的电线经壳罩14上的电线入孔拉入焊在两开关7及15上,将该装置用公知方法固于液池内或外,压力转换管1插入液池中并按需要调节螺钉13、18给推杆5施压,预置需控制的高、低水位。该装置工作时,当液位低于(或下降至)低水位预置位置时,在弹性体17作用下,推杆5上的低水位开关操纵凸头16使低水位控制开关15闭合,接通控制电路电源给水泵供电,向液池补液;随液位的上升,压力转换管1内压力上升,推动膜片3及推杆5上升,低水位控制开关15断开,由于控制电路自保功能,水泵继续补液,推杆5继续向上运动至高水位预置位置时,推杆5上的操纵凸头6使高水位控制开关7断开,切断控制电路电源,补液停止;随液体的消耗,液位下降,推杆5上的操纵凸头6离开高水位控制开关7而使其闭合,推杆5随水位降低而向下运动至低水位预置位置时,其上的操纵凸头16在弹性体17的作用下闭合低水位控制开关15,补水又开始而重复上述过程,实现自动液位控制过程。通过调节螺钉13、18调节给推杆的压力大小,可方便调节预置高、低水位及水位差,适应不同场合需要。
在配合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公知控制电路(图2)中,只需交换高、低水位控制开关7、15的接线方法,即可方便地实现防无水空抽、高低水位预警等。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下两个水位控制开关及相应的气压式推杆,可调施压机构,故具有能方便地预置、调节控制液位及液位差、适用范围宽、不接触液体、故障率低的优点,由于控制的液位有一液位差,故不会造成液位稍低于水位时电机反复频繁起动。
本实用新型还适用于腐蚀性液体的液位控制及封闭容器的定压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气压式自动液位控制器,由内带膜片3、下带压力转换管1的气室部分、气室部分之上的水位控制部分及将它们盖罩于其中且带电线出口的壳罩14组成,其特征在于气室由上部带孔的上壳4及下部带入气孔的下壳2组成,其内部的膜片3为下凹的凹弧形;水位控制部分由下部经上壳4上部的孔穿套于气室中顶住膜片3上面且其上端带两竖向凹槽8、10的推杆5、固于气室上壳4上且将推杆5罩于其中的托架12、套于推杆5上部且与托架12连固的推杆支架9、分别套于推杆5上端两凹槽8、10上的两公知弹性体11、17及在其上方穿旋于托架12上螺孔且下端分别顶住两弹性体的两调节螺钉13、18,分别固于托架12下部两内侧的常开式低水位控制开关15和常闭式高水位控制开关7组成,高水位控制开关7的触动机构的高度位置较低水位控制开关15的低;推杆5下端为凸头结构,其靠低水位控制开关15上方一侧带与该开关配合的低水位开关操纵凸头16、靠高水位控制开关7下方一侧带与该开关配合的高水位开关操纵凸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式自动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推杆5上端靠高水位控制开关7一侧的凹槽8的深度比靠低水位控制开关15一侧的凹槽10深,弹性体17下端完全套于凹槽10中,弹性体11下端套于凹槽8中并顶住推杆支架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压式自动液位控制器,属液位控制装置领域。它包括带气膜及气管的气室,由上带两深度不同的竖槽、下带上、下水位控制操纵头、下端穿于气室中顶住气膜的推杆、将推杆罩于其中的托架、固于托架内侧的上、下水位控制开关、套于推杆上端并与托架连固的推杆支架、套于推杆两凹槽中的两弹性体及在其上方穿旋于托架上的两调节螺钉组成的控制部分。具有可调节预置控制水位及水位差、适用范围广、故障率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G05D9/00GK2194519SQ94205768
公开日1995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25日
发明者魏永福 申请人:魏永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