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浪涌电流限制的电气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74291阅读:来源:国知局
>[00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发明线性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发明浪涌电流限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所示,本发明由前端处理电路,与前端处理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放大电路,与放大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脉冲纠偏电路,与脉冲纠偏电路相连接的微调电路,与脉冲纠偏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警示电路,设置在放大电路和脉冲纠偏电路之间的线性驱动电路,以及串接在脉冲纠偏电路与微调电路之间的浪涌电流限制电路组成。
[0024]所述浪涌电流限制电路的结构如图3所示,由PDP型林顿管Ql,PDP型林顿管Q2,三极管VT6,电感L,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热敏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极性电容C10,极性电容Cl I,极性电容C12,极性电容C13,极性电容C14,稳压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D5,二极管D6,稳压二极管D7,以及二极管D8组成。
[0025]实施时,稳压二极管D4的P极顺次经稳压二极管D5、极性电容C13、电阻R31、可变电阻R32后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二极管D6、可调电阻R30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4的正极经可变电阻R32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的连接点后与脉冲纠偏电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4后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23的一端与极性电容C14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
[0026]其中,极性电容ClO的正极经电阻R27后与电阻R30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接地。稳压二极管D7的N极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顺次经电阻R28、极性电容Cll后与TOP型林顿管Ql的发射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2的负极与I3DP型林顿管Ql的基极相连接、正极经热敏电阻R29后与PDP型林顿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二极管D8的P极顺次经电阻R26、电阻R25后与二极管D6与可调电阻R30的连接点相连接、N极经电阻R28与极性电容Cll的连接点后与微调电路相连接。
[0027]所述电感L并连在二极管D8的P极和N极两端;所述二极管D8与电阻R26的连接点与极性电容C13与二极管D5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PDP型林顿管Q2的基极与二极管D6的P极相连接、其发射极接地;所述PDP型林顿管Ql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9的集电极相连接;
[0028]为了更好的实施本发明,该电路中的可变电阻R32优先采用金属氧化物可变电阻,其可变值范围5 Ω?25Ω。热敏电阻R29则采用,用于限制启动浪通电流,当电气系统电流过大时,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断开,温度正常后导通,其避免系统损坏。
[0029]如图2所示,所述的线性驱动电路由驱动芯片U,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极性电容C7,极性电容C8,极性电容C9,二极管D2,二极管D3,以及非门Y组成。
[0030]连接时,极性电容C7的正极与放大电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6后与驱动芯片U的INl管脚相连接。电阻R17的一端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8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8的正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驱动芯片U的INl管脚相连接。极性电容C9的正极与驱动芯片U的IN2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
[0031]其中,电阻R20的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19的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2的N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非门Y的正相端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反相端与三极管VT4集电极相连接。电阻R22的一端与三极管VT4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21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P极与非门Y的反相端相连接、N极与电阻R22和电阻R21的连接点相连接。
[0032]所述驱动芯片U的VCC管脚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END管脚接地、OUT管脚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还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家VT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3的集电极接地,二极管D3的N极与脉冲纠偏电路相连接。
[0033]为了保证实施效果,所述的驱动芯片U优选为LM387集成芯片,其灵敏度高、并且价格便宜。
[0034]所述的前端处理电路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以及极性电容Cl组成。
[0035]连接时,极性电容Cl的负极经电阻R2后与电阻Rl相连接,电阻R3和电阻R2相并联,其两个共同端均与放大电路相连接。
[0036]所述的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1,放大器P2,一端与放大器P2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则经电阻R6后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4,以及串接在放大器Pl的负极和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5组成。
[0037]所述放大器Pl的正极与极性电容Cl的负极相连接、输出端与极性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放大器P2的负极与放大器Pl的正极相连接、其正极则与电阻R2和电阻Rl的连接点相连接、输出端与脉冲纠偏电路相连接,电阻R4和电阻R6的连接点与脉冲纠偏电路相连接。
[0038]所述的脉冲纠偏电路包括纠偏芯片K,电阻R7,极性电容C2,极性电容C3 ;极性电容C2的正极经电阻R7后与纠偏芯片K的INI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极性电容C3的负极与纠偏芯片K的VCC管脚相连接、其正极则与电阻R4和电阻R6的连接点相连接的同时作为系统的一个输出端;所述纠偏芯片K的INV管脚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其INI管脚则与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OSC2管脚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GND管脚接地,OSCl管脚和OUTl管脚均与警示电路相连接,0UT2管脚与极性电容C14的正极相连接。
[0039]所述的纠偏芯片K优选为UC3842,其输出频率的最大占空比可达100%,使系统驱动更稳定。
[0040]所述的微调电路由电阻R10,三极管VT1,以及极性电容C5组成。
[0041]三极管VTl的基极经电阻RlO后与二极管D8的N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警示电路相连接的同时作为系统的另一输出端,集电极经极性电容C5后与极性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
[0042]所述警示电路由采样电路以及检测电路组成;所述的采样电路由极性电容C4,电阻R8,电阻R9,电阻R11,以及稳压二极管Dl组成。
[0043]极性电容C4的正极经电阻R8、电阻R9、电阻Rll后与稳压二极管Dl的P极相连接、其负极则直接与稳压二极管Dl的N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4的正极还与纠偏芯片K的OUTl管脚相连接、负极还与三极管VTl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与检测电路相连接,电阻R9和电阻Rll的连接点与检测电路相连接的同时接地。
[0044]所述的检测电路由与非门Ql,与非门Q2,与非门Q3,与非门Q4,一端和与非门Ql的正相端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3后和与非门Ql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12,正极和与非门Q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则与电阻R12和电阻R13的连接点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一端和与非门Q3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5后和与非门Q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14,以及一端与电阻R12和电阻R13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则与电阻R14和电阻R15的连接点相连接的警示灯VL组成。
[0045]所述与非门Ql的反相端与电阻Rll和电阻R9的连接点相连接,与非门Q2的正相端和与非门Ql的输出端相连接、其反相端则与电阻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相连接,与非门Q3的正向极和反向极以及与非门Q4的正向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