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52227阅读:来源:国知局
后续的生长繁殖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内层笼室2内的照明装置7优选采用碘钨灯,作为日光光照强度不足时的人工光源。
[002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内层笼室2内紧贴笼壁处还设有立体羽化平台8,立体羽化平台8包括架体11和可抽离的羽化箱12,羽化箱12为开放式箱体,用于羽化的成虫飞离羽化箱12。内层笼室2与羽化箱12紧贴的笼壁部分设有开口,羽化箱12可从该开口向外抽离。
[0025]根据繁殖笼的空间大小可以选择合适的成虫饲养密度。立体羽化平台8可以容纳多个羽化箱12提供即将羽化的预蛹。所用的羽化箱12为开放式箱体,羽化后的成虫可以直接飞离羽化箱12进行交配和产卵。当繁殖笼内的成虫数量达到临界值时,可以通过内层笼室2的开口抽离羽化箱12,保持繁殖笼内稳定的成虫数量。当成虫死亡率大于羽化率时,可以通过内层笼室2的开口适当增加羽化箱12的数量。
[002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内层笼室2内还设有悬挂式产卵装置,产卵装置包括产卵诱导器10和集卵器9,产卵诱导器10位于集卵器9下方,并与集卵器9密闭连接,位于集卵器9下方的产卵诱导器10内填充新鲜的餐厨垃圾、猪粪、鸡粪或其混合物。由于亮斑扁角水虻的成虫会选择食物充足的缝隙内产卵,产卵诱导器10内混合物的气味通过集卵器9内的孔洞、缝隙挥发出来,能够吸引更多的成虫在集卵器9内产卵。以往的集卵器9直接与地面接触,成虫常常会在集卵器9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内产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将产卵装置悬空设置,即可有效提高集卵器9的收集率。同时,由于产卵诱导器10与集卵器9密闭连接,也避免了成虫在产卵诱导器10与集卵器9之间的缝隙产卵。
[002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内层笼室2具有一个倾斜的底面,倾斜的底面底端延边缘设有收集槽14。将内层笼室2的底面设置为斜面13,可以将掉落在内层笼室2底面的成虫尸体集中在一起,并通过收集槽14收集,方便饲养人员的清理。
[0028]为了更好地收集成虫尸体,内层笼室2倾斜的底面还连接有振荡器。通过振荡器的往复振荡,使得掉落在内层笼室2底面的成虫尸体迅速集中处理,提高工作效率。饲养人员可以定期对内层笼室2内的成虫尸体进行集中清理。
[0029]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中心4预设的临界条件具体为:加热器5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分别为22?25°C和28?30°C,优选为25°C和30°C。喷雾器6开启和关闭的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45?50 %和65?70 %,优选为50 %和70 %。照明装置7开启和关闭的临界光照强度分别为55?65 μ molm 2S 1和200?250 μ molm 2S \优选为63 μ molm 2S 1和200 UmolnT2s'自动升降遮阳网3张开和收起的临界光照强度分别为270?300 UmolnT2iT1和 65 ?70 μ molm 2S \ 优选为 300 μ molm 2S 1 和 63 μ molm 2S 1O
[0030]当繁殖笼内温度低于22?25°C时,控制中心4通过继电器开启加热器5 ;当繁殖笼内温度高于28?30°C时,控制中心4通过继电器关闭加热器5。同理,当繁殖笼内相对湿度低于45?50%,或高于65?70%时,控制中心4通过继电器开启或关闭喷雾器6。当繁殖笼内光照强度低于55?65 ymolm^V1或高于200?250 μ moInTiV1时,控制中心4通过继电器开启或关闭照明装置7。当繁殖笼内光照高于270?300 μHi0InT2iT1或低于65?70 μπιοΙπΓΥ1时,控制中心4通过继电器张开或收回自动升降遮阳网3。
[0031]通过控制中心4对繁殖笼内环境条件的自动控制,使得繁殖笼始终保持最佳的羽化、交配、产卵环境,最终提高成虫的产卵率。
[00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调节繁殖笼内饲养环境,延长成虫的产卵环境周期,提高产卵率。
[0033]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包括外层笼室、内层笼室和自动升降遮阳网,所述内层笼室位于外层笼室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笼室内安装有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位于内层笼室内部的控制中心、继电器、加热器、喷雾器和照明装置,以及位于外层笼室外部的自动升降遮阳网;所述控制中心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强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喷雾器、照明装置和自动升降遮阳网分别通过继电器与控制中心的处理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采用碘钨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笼室内紧贴笼壁设有立体羽化平台,所述立体羽化平台包括架体和可抽离的羽化箱,所述羽化箱为开放式箱体,用于羽化的成虫飞离羽化箱;所述内层笼室与羽化箱紧贴的笼壁部分设有开口,所述羽化箱可从该开口向外抽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笼室内设有悬挂式产卵装置,所述产卵装置包括产卵诱导器和集卵器,所述产卵诱导器位于集卵器下方,并与集卵器密闭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笼室具有一个倾斜的底面,所述倾斜的底面底端延边缘设有收集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笼室倾斜的底面连接有振荡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开启和关闭的临界温度分别为22?25°C和28?30°C,所述喷雾器开启和关闭的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45?50%和65?70%,所述照明装置开启和关闭的临界光照强度分别为55?65 ymolm^V1和200?250 μmolm ?所述自动升降遮阳网张开和收起的临界光照强度分别为 270 ?300 μ moIm 2S 1 和 65 ?70 μ moIm 2S 1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人工驯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亮斑扁角水虻自动控制繁殖笼。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层笼室、内层笼室和自动升降遮阳网;其中内层笼室内安装有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位于内层笼室内部的控制中心、继电器、加热器、喷雾器和照明装置,以及位于外层笼室外部的自动升降遮阳网。控制中心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强度传感器。加热器、喷雾器、照明装置和自动升降遮阳网分别通过继电器与控制中心的处理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成虫期亮斑扁角水虻特有的生活需要,创造适宜生长、交配、产卵的饲养环境,提供成虫的产卵率。
【IPC分类】G05D27-02
【公开号】CN204360249
【申请号】CN201420858945
【发明人】武铮, 武宏量
【申请人】西安洁姆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