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后窗玻璃除雾除霜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03566阅读:来源:国知局
辆需要进行后窗除霜除雾的条件。
[0050]对于后窗起雾几率、结霜几率和积雪覆盖几率这三个几率,只要有一个满足条件就启动后窗除霜除雾功能,但针对不同几率,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例如:由起雾几率引起的后窗除霜除雾功能,对后窗电加热目标温度的设定较低(由于除雾只要将后窗玻璃温度加热到高于相对湿度的下的露点温度即可);对应于除霜时,设定目标温度会较高,因为霜需要先融化再蒸发;对应于除雪时,会先启动后窗雨刮242,再进行除霜功能。所有设定的目的均为提高除霜除雾效率,同时节约能耗。当然,后窗除霜除雾的条件并不限于此种方式,可根据不同的车型或车窗类型等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置。
[0051]后窗除霜除雾功率计算的条件可具体为依据车外环境温度、车内环境温度、车外光照强度、车辆行驶速度,以及当前后窗除霜除雾电加热玻璃工作功率。通过热力学定律计算出当前后窗玻璃表面温度,同时依据当前环境参数下的后窗玻璃露点温度加上第六预设温度阀值获得当前最优除霜除雾玻璃表面温度。依据此最优为控制目标,以计算所得后窗玻璃表面温度为反馈,利用经典PID(比例积分微分)自稳定算法进行自动控制,计算出提供最优除霜除雾玻璃表面温度所需的后窗电加热玻璃241功率值,并通过执行部件进行控制输出。
[0052]由于车辆行驶速度对后窗电加热玻璃241的温度影响很大,因此参数采集部件22需要采集车速信号,当车速低于车速标定值时,后窗除雾系统会计时关闭(因为当车速较低时,后窗电加热玻璃241对流风速不足,温度会持续升高,会导致后窗电加热玻璃241与外界环境温差过大,有潜在玻璃爆裂的风险,所以当后窗除雾系统开始时间达到标定(此标定可随环境温度变化)时会关闭);当车速高于一定值时,由于对流换热增大,后窗电加热玻璃241不会有温度过高而引起的爆裂风险,但同时由于后窗电加热玻璃241温度不够尚,关闭系统可能导致后窗重复起雾或者除雾不足的风险,因此在尚车速时后窗除雾系统会停止计时而保持常开。
[0053]控制器23可以与车身控制器集成,也可以与车辆空调控制器集成,还可以是与汽车空调控制器分离的单独的控制器,这些都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现。
[0054]参数采集部件22可以与车身控制器集成,可以与发动机控制器集成,还可以是独立的部件,这些都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现。
[0055]参数采集部件22与控制器23之间通过串行通信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0056]执行部件,用于响应控制器23发出的指令。
[0057]具体的,执行部件可以包括与控制器23电性连接的后窗电加热玻璃241和与控制器23电性连接的后窗雨刮242,后窗雨刮242与电加热玻璃接触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阳光传感器信号(区别散射光和直射光)以及环境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综合判断降雪概率,当控制器23计算出的降雪概率超过设定阀值时,先启动后窗雨刮242,除去积雪,然后再开启后窗电加热玻璃241的电加热除雾功能,加快除雪、除雾速度,提高效率,节约能耗。当控制器23计算出的降雪概率未超过设定阀值时,仅开启后窗电加热玻璃241的电加热除雾功能即可,无需启动后窗雨刮242。上述设置均可以实现自动操作,可以有效的保证汽车后窗除雾除霜的自动化,以及除雾除霜效率。
[0058]后窗电加热玻璃241与控制器23电性相连,采用线性调速控制或脉宽调制控制或继电器控制。后窗电加热玻璃241执行部件通过电流、电压或者脉宽信号能够线性控制当前后窗电加热玻璃241的工作状态。需要指出的是,对后窗电加热玻璃241进行控制的方式并不限于通过线性调速或脉宽调制或继电器调速这几种。
[0059]接收部件25,用于接收远程终端输入的远程控制指令,对车用智能后窗玻璃除雾除霜控制系统的开启或关闭进行控制。用户可通过个性化设置开启或关闭该系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APP应用进行远程控制。
[0060]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车用智能后窗玻璃除雾除霜控制系统,当检测部件21检测到车辆处于发动机工作状态时,控制器23依据参数采集部件22采集得到的数据计算并与预设的后窗除霜除雾条件中的各个参数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条件是否需要进行后窗除霜除雾操作以及执行此操作的最优输出功率,通过电性控制车辆的后窗电加热玻璃241工作,同时控制后窗电加热玻璃241的输出功率,对车辆进行后窗除霜除雾操作。
[0061]同时,参数采集部件22连续采集监控车辆的车内外环境参数值,后窗除霜除雾控制器23实时判断当前车辆是否满足后窗除霜除雾条件,当不满足时,生成使得后窗除霜除雾执行部件处于停止状态的指令。
[0062]在结束一次后窗除霜除雾操作后,参数采集部件22继续监测车辆的车内外环境参数,同时后窗除霜除雾控制器23实时判断是否需要后继的后窗除霜除雾操作来维持车后玻璃的可视度。
[006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车用智能后窗玻璃除雾除霜控制系统,通过对处于发动机工作状态的车辆的实际车内外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能够自动识别车辆的车内、外环境参数,根据需要或者远程遥控,自动对车辆进行后窗除霜除雾操作,使得车辆的后窗可视条件始终保持在适宜的安全范围之内,有效地提高了车辆驾驶安全性和车辆智能化程度,同时对后窗除霜除雾系统的输出功率进行有效控制,有效提高了后窗除霜除雾系统能量利用率,减少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无效工作,还能降低车辆的整车用电量,进而避免油耗浪费。同时,该系统实时控制车辆后窗表面温度,避免了在极端情况下,由于后窗玻璃表面温度过高而造成的后窗玻璃爆裂的情况。
[006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6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车用后窗玻璃除雾除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采集车辆环境参数的参数采集部件,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 与所述参数采集部件连接,用于判断所述参数采集部件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后窗除霜除雾条件,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执行部件的控制器; 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能够根据所述控制器的判断结果执行后窗除雾除霜动作执行部件; 所述执行部件为能够根据需求按照比例输出功率的执行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后窗玻璃除雾除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采集部件包括: 用于采集车内温度信息和车外温度信息的温度采集器; 用于采集车辆行驶速度信息的速度采集器; 用于采集车内和/或车外湿度信息的湿度采集器; 用于采集车外光照强度信息的光照采集器; 当采集车辆环境参数时,所述参数采集部件至少包括上述温度采集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后窗玻璃除雾除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能够根据所述参数采集部件采集的数据判断并计算后窗起雾几率、结霜几率和积雪覆盖几率的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后窗玻璃除雾除霜控制系统,所述控制器为能够根据后窗起雾几率、结霜几率和积雪覆盖几率,计算所需除霜除雾功率的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后窗玻璃除雾除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部件包括: 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后窗电加热玻璃; 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后窗雨刮,所述后窗雨刮与所述电加热玻璃接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后窗玻璃除雾除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车辆是否处于发动机工作状态的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与所述参数采集部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后窗玻璃除雾除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接收远程控制指令的接收部件,所述接收部件与所述执行部件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后窗玻璃除雾除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采集部件与所述控制器之间通过串行通信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后窗玻璃除雾除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车辆的车身控制器集成,或是单独的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用后窗玻璃除雾除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采集部件与所述车辆的车身控制器集成,或是单独的部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后窗玻璃除雾除霜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采集车辆环境参数的参数采集部件,与所述参数采集部件连接,用于判断所述参数采集部件采集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后窗除霜除雾条件,并将判断结果和计算结果发送给执行部件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能够根据所述控制器的判断结果执行后窗除雾除霜动作的执行部件,所述执行部件为能够根据需求按照比例输出功率的执行部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控制系统能够自动的对后窗进行除雾除霜,保持后窗玻璃良好视线,并且所述执行部件能够根据需求按照比例输出功率,能够有效的节约整车耗电量,有效降低油耗,避免浪费。
【IPC分类】G05D23-20
【公开号】CN204613779
【申请号】CN201520256747
【发明人】汪培雷
【申请人】上海章和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