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845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扫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扫描装置。
(2)背景技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今时代中,扫描装置(Scanner)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因为,使用者可以藉由扫描装置以扫描反射片或透片,进而撷取所需要的图像,相当方便。其中,透片包括有底片、幻灯片及投影片,至于扫描装置如何扫描透片将附图简单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它是一般用以扫描透片的扫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在图1中,扫描装置100包括底座102及掀盖104,掀盖104的底端藉由一枢轴栓(Hinge)106与底座102的右端连接,使得掀盖104开合于底座102上。其中,底座102具有扫描平台108及光机110,扫描平台108配置于底座104上,扫描平台108通常为透明的玻璃平台。而扫描平台108上可置放一扫描框架(Film Holder)112,且扫描框架112具有数个置片开孔114,例如6个,用以置放数个透片116,例如3个。需要注意的是,置片开孔114的大小必须以能够容纳透片116的大小为设计前提,例如当置片开孔114为6公分×4公分的大小,相对地,使用者也只能置放大小为6公分×4公分的透片116于置片开孔114中。
其中,光机110是以可移动的方式配置于底座102内,即光机110可沿图1的箭头150的方向来回移动于底座102内,以进行扫描的动作。此外,掀盖104具有一透明玻璃118及一光源119,透明玻璃118是配置于掀盖204的内侧并面向底座102,透明玻璃118的大小是相对于扫描平台108的大小。光源119是以与光机110同步移动的方式配置于掀盖104内,当掀盖104闭合于底座102时,光源119可沿图1的箭头160的方向来回移动于掀盖104中,并与光机110同步移动,以提供光机110扫描时所需的光线。
当使用者欲利用扫描装置100扫描透片116时,首先,使用者将扫描框架112置放于扫描平台108上,接着,使用者将透片116置入于置片开孔114中,且扫描平台108将托住扫描框架112及透片116。当然,透片116的大小要符合置片开孔114的大小。然后,使用者盖上掀盖104,使得掀盖104闭合于底座102上,接着,光源119将与光机110同步移动,使得光源119所提供的光线可透射过透明玻璃118、透片116及扫描平台108。接着,光机110将逐步撷取透射过透片116的光线并获得片段的图像。然后,扫描装置100合并所有片段的图像后将可得到完整的图像,达到扫描的效果。
然而,当掀盖104闭合于底座102上时,透明玻璃118及扫描平台108将会上下压迫到扫描框架112中的透片116,导致透片116将会产生牛顿环现象。且扫描装置100所撷取的图像将会产生失真效果,而影响扫描品质。
(3)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可避免产生牛顿环的现象产生的扫描装置,使用者可依所需扫描的透片大小来选择所需要的置片开孔及置片开孔所在的扫描框架,以配置于置框槽中,从而增加使用者的选择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扫描装置,它包括一底座,底座具有一底座顶板;置框槽及至少一扫描框架;其中,置框槽贯通底座顶板,扫描框架是以可扣接的方式配置于置框槽中,扫描框架具有至少一置片开孔,用以供使用者置放至少一透片。使用者是依透片的大小选择可置入透片的置片开孔及置片开孔所在的扫描框架,以进行扫描。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4)
图1是一般用以扫描透片的扫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的扫描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的扫描框架配置于置框槽中的底座俯视图。
图4是另一扫描框架配置于置框槽中的底座俯视图。
图5是具有滑条的扫描框架的俯视图。
(5)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扫描装置(Scanner)采用置框槽的设计,用以解决一般扫描装置扫描透片时所产生的牛顿环问题。其中,使用者可依所需扫描的透片大小来选择所需要的置片开孔及置片开孔所在的扫描框架(Film Holder),以配置于置框槽中,增加使用者的选择性。此外,透片包括有底片、幻灯片及投影片等,至于本实用新型的扫描装置的实际应用情况将以较佳实施例附图说明如下,并以上透片附件(Transparency Adapter,TA)扫描装置为例作说明。
请参照图2,它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的具有可置放扫描框架的置框槽的扫描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在图2中,扫描装置200包括底座202及掀盖204,掀盖204的底端是藉由一枢轴栓(Hinge)206与底座202的右端连接,使得掀盖204是以可开合的方式配置于底座202上。其中,底座202包括置框槽207、扫描框架212及光机210,置框槽207是贯通底座202的底座顶板202a,置框槽207的开口形状可以是十字形或方形,本实施例是以十字形的置框槽207为例做说明。此外,扫描框架212具有数个置片开孔214,例如6个,用以置放数个透片216,例如3个。当然,置片开孔214的相对孔壁是延伸出承载物214a,用以承载住透片216。需要注意的是,置片开孔214的大小必须以能够容纳透片216的大小为设计前提。例如,当置片开孔214为6公分×4公分的大小,相对地,使用者也只能置放大小为6公分×4公分的透片216于置片开孔214中。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扫描框架212是沿图2的箭头250的方向以可扣接的方式于配置于置框槽207中,即扫描框架212的底部方形边缘是刚好卡在置框槽207的槽壁所向内延伸的承载物207a上,如图3所示,避免扫描框架212经由置框槽207掉入底座202内。其中,扫描框架212的摆置方向是为置框槽207的十字形开口的一方向。
其中,光机210是以可移动的方式配置于底座202内,即光机210可沿图2的箭头260的方向来回移动于底座202内,以进行扫描的动作。此外,掀盖204具有一透明玻璃218及一光源219,透明玻璃218是配置于掀盖204的内侧并面向底座202的置框槽207。光源219是以与光机210同步移动的方式配置于掀盖204内,当掀盖204闭合于底座时202时,光源219可沿图2的箭头270的方向来回移动于掀盖204中,并与光机210同步移动,以提供光机210扫描时所需的光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亦可应用于具有导光板的扫描装置,其与TA扫描装置不同之处在于,掀盖内配置有发光装置,如日光灯,而掀盖内侧配置有导光板。当发光装置发射出光线时,导光板将导引光线至底座上,以进行扫描,当使用者欲利用扫描装置200扫描透片216时,首先,使用者将透片216置入于置片框架212的置片开孔214中,当然,透片216的大小要符合置片开孔214的大小,且承载物214a用以拖住透片216。接着,使用者将已配置透片216的扫描框架212置放于置框槽207上,且承载物207a用以托住扫描框架212。然后,使用者盖上掀盖204,使得掀盖204闭合于底座202上。接着,光源219将与光机210同步移动,使得光源219所提供的光线可透射过透明玻璃218、透片216及置框槽207。接着,光机210将逐步撷取透射过透片216的光线并获得片段的图像。然后,扫描装置200合并所有片段的图像后将可得到完整的图像,达到扫描的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以置框槽207取代一般扫描平台的缘故,当掀盖204闭合于底座202上时,透明玻璃218将不会压迫到扫描框架212中的透片216。避免透片216受到挤压而产生牛顿环现象,防止扫描装置200撷取到失真的图像,以提高扫描的逼真效果。
当使用者欲利用扫描装置200扫描其他大小的透片时,例如是6公分×8公分的透片时,扫描框架212就不能适用于被置入6公分×8公分的透片,以进行扫描。因此,使用者可以更换其他型式的扫描框架,即使用者可以置放扫描框架412于底座202的置框槽207中,如图4所示。在图4中,扫描框架412的结构与图3的扫描框架212大致相同,而扫描框架412亦具有数个置片开孔414,例如2个,用以置放数个透片416,例如1个。当然,置片开孔414的相对孔壁是延伸出承载物414a,用以承载住透片416,且置片开孔414为6公分×8公分的大小。其中,扫描框架412的摆置方向是为置框槽207的十字形开口的另一方向,刚好与扫描框架212的摆置方向垂直。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扫描装置可以供使用者依不同大小的透片而更换适合的扫描框架,且扫描框架皆可以置放于扫描装置的置框槽中,让使用者操作起来感到相当方便。
然而熟悉本技术的人员皆可以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必不局限于此,例如置框槽的开口形状可依使用者的需要设计成其他的样式,例如是方形或矩形。甚至扫描框架512可以被设计成具有数个可移动的滑条520,如图5所示,扫描框架512具有数个置片开孔514,例如3个。其中,置片开孔514的相对孔壁上延伸出滑轨514a,用以托住透片,而滑条520是以可滑动的方式扣接于滑轨514a上,使得滑条520可以沿图5的箭头550及560的方向移动,让使用者直接调整置片开孔514的大小,相当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扫描装置,具有下列优点1.其置框槽的设计,用以解决一般扫描装置扫描透片时所产生的牛顿环问题。
2.使用者可依所需扫描的透片大小来选择所需要的置片开孔及置片开孔所在的扫描框架,以配置于置框槽中,增加使用者的选择性。。
当然,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具有一底座顶板。一置框槽,它是贯通该底座顶板;至少一扫描框架,是以可扣接的方式配置于该置框槽中,该扫描框架具有至少一置片开孔,用以供一使用者置放至少一透片;一掀盖,是以可开合的方式配置于该底座上;一发光装置,是配置于该掀盖内,用以提供光线;以及一光机,它以可移动的方式配置于该底座中,用以扫描该透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透明玻璃,是配置于该掀盖的内侧,以面对该置框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是一光源,是以与该光机同步移动的方式配置于该掀盖内。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光板,是配置于该掀盖的内侧并面向该置框槽,用以导引该发光装置所产生的光线至该底座上,以提供该光机扫描时所需的光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置框槽的开口形状是十字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置框槽的开口形状是方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置框槽的槽壁延伸出一承载物,用以托住该扫描框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置片开孔的孔壁延伸出另一承载物,用以托住该透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扫描框架具有至少一滑条,该置片开孔的孔壁具有至少一滑轨,该滑条是以可滑动的方式扣接于该滑轨上,让该使用者可以滑动该滑条,以改变该置片开孔的大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片是一底片。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片是一幻灯片。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片是一投影片。
13.一种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具有一底座顶板,该底座包括一光机,它以可移动的方式配置于该底座内;一置框槽,它贯通该底座顶板;及至少一扫描框架,是以可扣接的方式配置于该置框槽中,该扫描框架具有至少一置片开孔,用以供一使用者置放至少一透片;以及一掀盖,是以开合的方式配置于该底座上,该掀盖包括一透明玻璃,它配置于该掀盖的内侧,以面对该置框槽;及一光源,是以与该光机同步移动的方式配置于该掀盖内,用以提供扫描所需的光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置框槽的槽壁是延伸出一承载物,用以托住该扫描框架。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置片开孔的孔壁是延伸出另一承载物,用以托住该透片。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扫描框架具有至少一滑条,该置片开孔的孔壁具有至少一滑轨,该滑条是以可滑动的方式扣接于该滑轨上,以滑动该滑条而改变该置片开孔的大小。
17.一种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具有一底座顶板,该底座包括一光机,是以可移动的方式配置于该底座内;一置框槽,它贯通该底座顶板;及至少一扫描框架,是以可扣接的方式配置于该置框槽中,该扫描框架具有至少一置片开孔,用以供一使用者置放至少一透片;以及一掀盖,是以开合的方式配置于该底座上,该掀盖包括一发光装置,是配置于该掀盖内,用以提供光线;及一导光板,是配置于该掀盖的内侧并面向该置框槽,用以导引该发光装置所产生的光线至该底座,以提供该光机扫描时所需的光线。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置框槽的槽壁是延伸出一承载物,用以托住该扫描框架。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置片开孔的孔壁是延伸出另一承载物,用以托住该透片。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扫描框架具有至少一滑条,该置片开孔的孔壁具有至少一滑轨,该滑条是以可滑动的方式扣接于该滑轨上,以滑动该滑条而改变该置片开孔的大小。
专利摘要一种扫描装置,包括一底座,底座具有一底座顶板;置框槽及至少一扫描框架。其中,置框槽是贯通底座顶板,扫描框架是以可扣接的方式配置于置框槽中,扫描框架具有至少一置片开孔,用以供使用者置放至少一透片。使用者是依透片的大小选择可置入透片的置片开孔及置片开孔所在的扫描框架,以进行扫描。同时,本实用新型亦可解决一般扫描装置扫描透片时所产生的牛顿环问题。
文档编号G06K9/20GK2569249SQ0224095
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7日
发明者陈碧纯 申请人: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