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扇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217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风扇基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风扇基架,设置于具有热源的电子装置内,供散热风扇组装固。
系统间运转时所产生热源即为一大问题,长久以来,系统的稳定性或硬件运转的效率与散热的好坏息息相关,除在材料上及结构本身的设计方面进行考虑外,在系统内设置散热系统则是最常见的方式,一般大多是利用散热风扇以吹入冷空气或抽出热空气的方式,来达到使系统内部的空气产生循环,以达到散热的目的,如计算机主机系统常用的散热风扇,属于轴流式散热风扇的一种,大多设置在主机系统机箱之后上方处,主要作用是在利用该散热风扇将机箱内的热气带出,让机箱内的温度不致过度的升高,以使计算机系统能在安全温度下保持正常运作;然而,随着使用者的需求变更,在现今的硬件设备设置中,高效能的要求俨然已成为必备的绦件之一,因此,该硬设备的运作效率,如转速、运算速度则势必相对的提高,伴随而来的,则是硬件本身会产生高热能,虽其可在设计时,以材或结构克服部分问题,而使温度尽量在一安全范围内不致过热。如果在设备运转中,未能使其产生的热能适时的散去,则温度仍然会提高,最终仍会导致硬件的运作产生错误(运算数据),更可能导致硬件本身损坏,甚或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故目前有许多的硬件本身即建置了微型化的散热系统,以确保其运转时,本身所产生的热能可被有效的散去,如加装芯片卡或CPU上的散热器及散热风扇即是,加装于CPU上方散热器的轴流式风扇为最常见,其是利用该轴流式风扇所产生的风量,迅速使该散热器的热源散去,使CPU于运作中能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之下,避免因高温而产生损坏或运算中断等情况。
另一种涡流式散热风扇的应用则较为特殊,其与轴流式散热风扇的最大差异处在于,涡流式散热风扇是为将吸入的空气转换成另一方向后,由出风口吹出,亦即其入风与出风非为顺向,其入风与出风成垂直关系,主要是应用容置空间较低的使用,如工业用计算机的机板散热、服务器系统内机板的散热,其外观约呈一P字型,入风口设置于侧面,出风口则设置于前方延伸处,若入风口设置于X轴向时,则其出风口为Y轴向,亦即空气由入风口X轴向吸入时,则经风道后会转向90度由Y轴向的出风口吹出,因其特殊的作用,故可应用在空间较扁平的需求,因其出风口单一设置在侧面,故可使其平躺装设在一平面上,再利用其改变风向后的气流吹向待散热的热源,以达到散热的目的。
上述的涡流式散热风扇在使用上虽可迁就较低矮的空间应用,然其不对称的设计,却造成其组合应用的困难;轴流式散热风扇其入风和出风是呈同一轴向,其于设置上反而有相当大的便利性,其可采并联的方式加大风流面积,或以串联方式加大风量,而涡流式散风扇则显然受制于其不对称的型体,且入风口亦只有单面的情形下,并无法如轴流式散热风扇一样作串联,然其以并联的组合方式仍是可行的,其以两具上的涡流式风扇作并联时,因其不对称的型体,即便是以并联方式安装,该两具风扇出风口则会相隔一间距,如此一来,则无法实现风量集中的需求。


图1中,如图所示,该单具涡轮式散热风扇10以螺丝锁固的方式,装置于主机板40上,以其出风口101对准主机板40上的硬件装置,如CPU或芯片,当涡轮式散热风扇10作动时,利用其上方入风口102的吸力,将空气吸入风扇内,再顺着其风道,使空气改变轴向,而延着风道向出风口横向吹出,其主要是将硬件装置所产生的热能吹散,借以达到散热的目的;如图1所示,该现有的涡轮式散风扇10的装设方法虽可使硬件装置产生的热能散去,然随着硬设备需求的增加,再加上现时硬设备高效能运作的需要,相对于其所产生的热能亦随着其运作效率及数量的增加而升高,故为能解决此一散热问题,使用者往往必需在硬设备中,加装多颗的散热风扇,以达到良好散热的需求。然而,欲加装两具上以上的涡轮式散热10,则因涡轮式散热风扇10呈P型,故若将两具涡轮式散热10以出风口同一轴向安装,即欲达使两具涡轮式散热风扇所吹出的风向相同,则其装置情形如图1a所示,其虽达使涡轮式散热风扇10所吹出的风向相同,风量增加,然却无法集中,其散热效能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请参阅图1b,若将其中一具散热风扇10翻转180度,虽可使风量集中,且风向相同,然其翻转以后,因涡轮式散热风扇10是为规格化产品,其翻转后,出风口101虽然相同,但其入风口102则将会贴近于主板上,该涡轮式散热风扇10将无足够的空间,及时吸入充份的空气,反而阻碍了气流或空气进入风扇中,故将两具涡轮式散热风扇10的其中一句直接翻转,锁固于主机板40上,其虽达到风向一致的需求,然其却必须面对该具风扇无法提供充足风量的事实,亦直接将涡轮式散热风扇10翻转后装设,将无法达到使风量变大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对比邻连接的组装座,二组装座间隔了一散热风扇厚度之高度,使得其中一具有非对称出风口的散热风扇以倒置的方式装设于组装座上,而让二个具有非对称出风口的散热风扇的出风口得以并列靠拢的设置于基架上,来集中风量对热源散热。
上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点在于所述第一组装座及第二组装座彼此上下间隔高度为所述散热风扇的厚度。
上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点在于第一组装座及第二组装座是由一支撑架连接在一起。
上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点在于所述第一组装座更包含了一底座,且该底座上有一入风口。
上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点在于该底座周缘更包含了一凸起的凸缘。
上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点在于所述第二组装座更包含了一底座,且该底座上有一入风口。
上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点在于该底座周缘更包含了一凸起的凸缘。
上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点在于更包含了一电源连接端子座,所述电源连接端子座安装在第二组装座的外侧部。
上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点在于该电源连接端子座分上、下两部,上方与所述散热风扇的电源端子插接,下方可直接插置在主机板上相应的电源连接接口中。
上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点在于所述散热风扇为涡轮式散热风扇。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是安装两具涡轮式散热风扇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1b是安装棺具涡轮式散热风扇的另一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散基架的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涡轮式散热风扇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涡轮式散热风扇组装完成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示意图之二。
在图3中,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散基架20与涡轮式散热风扇10的组装实施情形,其在安装时,将一涡轮式散热风扇10置入第一组装座202中,该涡轮式散热风扇10的入风口101恰可对置在底座2021上的入风口2022,其并可以螺丝205锁固于各锁合孔2023,该以螺丝锁固有固定方式亦可运用卡扣及卡槽方式取代;另一具涡轮式散热风扇10则置入于第二组装座203中,该涡轮式散热风扇10的入风口101恰可对置底座2031上,并可以螺丝205锁固于各锁合孔2033;涡轮式散热风扇10的电源连接插头103则可插置入第二组装座203外侧部的电源端子连接座204中,以完成电性连结,如图4所示。
在图5中,应用时,可先将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散基架20与涡轮式散热风扇10完成组装后,再将其外侧部的电源端子连接座204下方的电性连接插头2041,插置于主机板40上的电源连接接口401,完成组装合如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散基架20可提供两具涡轮式散热风扇10以并列的方式安装,使其出风口集中在同一范围内,可使风量集中,增加散热效率;再者,因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散基架20底座周缘设置有凸缘2034,故当涡轮式散热风扇10翻转后装置,虽其入风口102朝下,但因该底座203上凸绿2034的设置,可使入风口102与底部平面(如主机)有一适当高度的间隙,可使入风口102充份吸取气流或空气;其中该上凸缘2034亦可为一软质长条,可以黏合的方式粘贴于该风散基架20底座周缘。
当使用中的涡轮式散风扇10有损坏或故障需更换时,可直接将散热风散基架20抽离主机板40,待置换新品后,再行将散热风散基架20依前述的步骤装置于主机板40上即可,其更换及拆装过程均不需中断系统的使用,间接使涡轮式散热风扇10具热插拔功能。
另,为保持散热风扇10的清洁,使其运转效率良好,可在底座2021的入风口2022装置铁网2024或滤网。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散热风扇基架,其据以实施后,至少可具有下列优点可提供第二具涡轮式散热风扇装置,加大散热风量。
使两具涡轮式散热风扇的出风口集中一特定范围内,使风量更为集中。
涡轮式散热风扇和装置具热插拔功能,更换或拆装不需中断系统电源。
模块化的设计,使涡轮式散热风扇的装置更为简易,且不占空间。
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扇基架其确可使型体不对称的涡流式散热风扇在装置其上后,可达增加风量面积及风量集中的目的。
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风扇基架,用于安装二个以上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组装座、一第二组装座及一电源连接端子座,该第一组装座与该第二组装座比邻连接,所述第一组装座与该第二组装座设置有容置所述散热风扇的空间,所述电源连接端子座设置在所述第一组装座或第二组装座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座及第二组装座彼此上下间隔高度为所述散热风扇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征在于第一组装座及第二组装座是由一支撑架连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座更包含了一底座,且该底座上有一入风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周缘更包含了一凸起的凸缘。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装座更包含了一底座,且该底座上有一入风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周缘更包含了一凸起的凸缘。
8.如权利要求1、2、3、5或7所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了一电源连接端子座,所述电源连接端子座安装在第二组装座的外侧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连接端子座分上、下两部,上方与所述散热风扇的电源端子插接,下方可直接插置在主机板上相应的电源连接接口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风扇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为涡轮式散热风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风扇基架,用以提供二个以上的散热风扇,以对热源供应较大的风量,其特征在于设计了一对比邻连接的组装座,二组装座间隔了一散热风扇厚度的高度,使得其中一具有非对称出风口的散热风扇以倒置的方式装设于组装座上,而让二个具有非对称出风口的散热风扇的出风口得以并列靠拢地设置在基架上,来集中风量对热源散热。
文档编号G06F1/20GK2567650SQ02252589
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0日
发明者徐振忠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