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515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尤其指一种可发出均匀光的发光二极管为其光源,而经由透镜组后,再透过接收部而传输至感应器的光学滑鼠结构。
背景技术
按,一般习用的滑鼠由一上盖及一底座所组成的壳体,再与一电路板相互结合而成,该壳体底座预定位置处开设有一孔;该底座上设有该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具有一轨迹模组,该轨迹模组与底座的孔相对应,并于该轨距模组内设有一轨迹球,且该电路板连接有一导线,该导线具有一连接器,可供插设于电脑上;藉由该轨迹球的带动,进而控制轨迹模组,将滑鼠游标所点选的讯号传输至电脑主机上,以达到讯号传输的目的。
但是,由于上述的滑鼠必须以电路板上导线的连接器插设于电脑上,所以当滑鼠装设之后,都必须要在反射面上腾出空间供其置放,且该滑鼠亦常会因导线的限制,而无法依使用者的所需而任意置放;况且该滑鼠内的轨距模组,也会因为轨迹球长期于反射面上滚动之故,而将反射面的尘埃带入轨距模组内,而使轨距模组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形。
于是便有相关业者研发出一种光学滑鼠,该光学滑鼠由一底壳、一上盖及一电路板所组成,该电路板固定于底壳上,又分别于电路板及底壳的中央处设有一贯穿的槽口,且于该电路板上设有一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弯折而邻近槽口处,并于核电路板上设有一感应器,该感应器的接收处与槽口对应,又于底壳与电路板间设有一镜片组,以对应于发光二极管,而将光源讯号经由该镜片组的多次折射路径,再传至感应器的接收处;然而,前述的光学滑鼠虽可有效解决传统滑鼠的缺点,但是,由于该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源(请参见图1),其晶片1上的焊垫2是设于该晶片1上方中央处,故所射出的光源将因受焊垫2的遮蔽,而于中央位置形成一阴暗区域,导致整体光源投射不均,而再经由该镜片组的各透镜及反射面方能传递到感应器,如此将会造成光源投射不均及损耗,故于实际使用上仍不符合使用者的所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藉由一可发出极佳的均匀光源的发光二极管,将光源讯号经由透镜组后,再透过接收部而传输至感应器,使具有稳固结合、组设方便及绝佳的传输效果,增加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包括一壳体,该壳体是由一上盖及一底座所组合而成,该底座上开设有一贯穿孔;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固设于该壳体内,该电路板设有一感应器,该感应器下方邻设有一接收部及一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的晶片上方周缘设有焊垫,且供配设导线,该感应器的接收部与底座上的贯穿孔对应设置;以及一透镜组,该透镜组是设于该壳体的底座上,而该透镜组上是设有一反射部及一透镜,该反射部搭配斜设于该发光二极管下方,而该透镜对应设于该感应器的接收部下方处,且该透镜下方与底座的贯穿孔呈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该透镜组是于该发光二极管下方对应设有一第一透镜,而该反射部搭配斜设于第一透镜下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固结合、组设方便及绝佳的传输效果。


图1是一习用晶片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元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二板管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晶片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作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其包括一壳体10,该壳体10是由一上盖11及一底座12所组合而成,该底座12上是开设有一贯穿孔121。
一电路板20,该电路板20固设于该壳体10内,该电路板20上设有一与底座12的贯穿孔121相对应的槽口22,而该电路板20的槽口22处设有一感应器21,该感应器21下方邻设有一接收部211及一发光二极管212,该发光二极管212的晶片213上方周缘是设有焊垫214,以供配设导线215,且该感应器21的接收部211是与底座12上的贯穿孔121对应设置。
一透镜组30,该透镜组30设于该壳体10的底座12上,而该透镜组30上分设有第一透镜31、一反射部32及第二透镜33,该第一透镜31对应设于该发光二极管212下方,该反射部32搭配斜设于第一透镜31下方,而第二透镜33对应设于该感应器21的接收部211下方处,且该第二透镜33下方与底座12的贯穿孔121呈对应设置。
藉由上述的结构构成一种种光学滑鼠,请参阅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可藉由设于该感应器21下方的发光二极管212,将焊垫214设置于晶片213上方周缘处,以供配设导线215于该焊垫214,致使该发光二极管212的光源得以由晶片213上方射出,而将该光源均匀集中射出,并经由透镜组30所设有的第一透镜31、一反射部32及第二透镜33,最后再传至感应器21的接收部211,进而将因移动造成反射面40的改变,而由IC运算传输至电脑主机上,以达到讯号传输的目的;如此,即可使发光二极管212直接发出极佳的均匀光源,而经由透镜组30后,再透过接收部211而传输至感应器21,而可达到绝佳的传输功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固结合、组设方便及绝佳的传输效果,增加其实用性及便利性。
请参阅图6所示,使用时将该光学滑鼠各元件组设完成后,可将该光学滑鼠置放于反射面40上(该反射面40可为桌面),此时该发光二极管212不断提供光源,而使用者仅需移动该光学滑鼠位置,即可藉由该发光二极管212由电路板20上的槽口22提供光源,经由透镜组30所设有的第一透镜31,而至反射部32,再穿过底座12的贯穿孔121,而至反射面40,继而折射穿经第二透镜33,最后再传至感应器21的接收部211,进而将因移动造成反射面40的改变,而由IC运算传输至电脑主机上,以达到绝佳的讯号传输功效,增加整体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虽于图2、5、6中,图示该透镜组30上分设有第一透镜31、一反射部32及第二透镜33,以达到导引光源的功效,然而,实际上,仅需在该透镜组30上设置一反射部32及一透镜(即第二透镜33),该反射部搭配斜设于该发光二极管下方,而该透镜对应设于该感应器的接收部下方处,且该透镜下方与底座的贯穿孔呈对应设置,即可同样达到导引光源的目的。
由以上详细说明,可使熟知本项技艺者明白本实用新型的确可达成前述目的,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提出专利申请。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一壳体,该壳体是由一上盖及一底座所组合而成,该底座上开设有一贯穿孔;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固设于该壳体内,该电路板设有一感应器,该感应器下方邻设有一接收部及一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的晶片上方周缘设有焊垫,且供配设导线,该感应器的接收部与底座上的贯穿孔对应设置;以及一透镜组,该透镜组是设于该壳体的底座上,而该透镜组上是设有一反射部及一透镜,该反射部搭配斜设于该发光二极管下方,而该透镜对应设于该感应器的接收部下方处,且该透镜下方与底座的贯穿孔呈对应设置。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其特征是该透镜组是于该发光二极管下方对应设有一第一透镜,而该反射部搭配斜设于第一透镜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滑鼠的改良结构,包括一壳体,该壳体是由一上盖及一底座所组合而成,该底座上开设有一贯穿孔;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固设于该壳体内,该电路板设有一感应器,该感应器下方邻设有一接收部及一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的晶片上方周缘设有焊垫,该感应器的接收部与底座上的贯穿孔对应设置;以及一透镜组,该透镜组是设于该壳体的底座上,而该透镜组上是设有一反射部及一透镜,该反射部搭配斜设于该发光二极管下方。从而,具有稳固结合、组设方便及绝佳的传输效果。
文档编号G06F3/033GK2650226SQ0326158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9日
发明者张暐, 洪宪烨 申请人: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