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有可拆卸元件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393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置有可拆卸元件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便携式电脑这样的电子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一个部件(例如电池组或具有通信接口的扩展元件)可拆卸地插装到装置壳体内的结构。
背景技术
象便携式电脑这样的电子装置设置有一个电池组。这样,就可以在没有商业电源的地方使用这样的电子装置。电池组设置在这些装置的壳体内,而其壳体又支承着键盘和显示器部件。
电池组能够容易地从壳体内拆卸下来,从而能够对其进行充电或用一个新的电池组将其替换下来。众所周知,计算机的壳体在底部上设置有一个电池组容座。电池组能够可拆卸地固定在该电池组容座内。电池组的容座是一个设置在壳体底部并在两侧敞开的凹槽。电池组设置有一个第一接合部件。电池组容座设置有一个第二接合部件。当电池组在电池组的容座内滑动、以与壳体连接在一起时,第一和第二接合部件可相互接合。一旦这些接合部件按照上述方式接合在一起,那么电池组就可被可靠固定在电池组的容座内。一旦电池组被固定在电池组容座内,那么其底部将保持与壳体的底部相平齐,而且其两侧与壳体的侧面相平齐。这样,就使电池组看起来就象是壳体的一部分。
日本专利申请公报特开平7-230343公开了一种电脑。这种电脑的壳体设置有一个电池组容座和一个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将电池组保持在电池组容座内,以防止电池组滑出。该锁定机构包括一个释放杆和一个锁紧条。该释放杆和锁紧条可相互接合在一起。该释放杆从壳体的底部露出。该锁紧条可通过释放杆在一个锁定位置和一个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上,锁紧条与电池组接合在一起。在释放位置上,锁紧条与电池组相互脱开。
在电池组容座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止动件。该止动件设置有一个臂。该臂被可转动地保持并能够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在两个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一位置上,该臂可将被放置在电池组容座内的电池组卡紧。在第二位置上,该臂与电池组分开。只要壳体处于其正常位置上,而且其顶部向上翻转,那么该臂就保持在第一位置上。当壳体的上面向下翻转,同时其底部向上翻转时,该臂将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
只要壳体处于其正常位置上,那么止动件就会将电池组保持在电池组容座内。这样,如果电脑的使用者对释放杆进行误操作时,电池组就不会从壳体内掉出。如果使用者在忘记电池组已经被松开的情况下将电脑从桌子上提起,电池组也不会从壳体内掉出。
如果使用者将在特开平7-230343中公开的电脑提起,而且忘记电池组已经被松开时,锁紧条仍然能够单独将电池组保持在电池组容座内。电池组是这种电脑中重量最大的部件中的一个。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锁紧条可能承受不了电池组的重量。这样,锁紧条就可能断裂或脱离壳体。因此,电池组就可能从壳体内掉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象电池组这样的可拆卸部件始终保持在合适位置上的电子装置。
为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电子装置包括一个具有一外表面的壳体;一个容座,该容座设置在壳体内并具有一个设置在外表面上的入口;一个可拆卸的部件,该部件可通过上述入口可拆卸地插装在容座内;一个第一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设置在壳体上并可在一个能够固定可拆卸部件的第一锁定位置和一个能够释放可拆卸部件的第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一个第二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设置在壳体内并能够通过其自身的重量在一个能够将第一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一锁定位置上的第二锁定位置和一个脱离第二锁定位置的第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在本发明中,当壳体位于一个预定的位置上时,第一锁定部件和第二锁定部件保持相互脱开。因此,第一锁定部件就能够从第一锁定位置移动到第一释放位置上。当壳体改变位置时,第二锁定部件在其重量的作用下移动并与第一锁定部件相接合,从而将第一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一锁定位置上。这样,就可以防止第一锁定部件从第一锁定位置移动到第一释放位置。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脑的透视图;图2为当从壳体的底部观察时,电脑壳体的分解透视图,图中示出了容座和电池组;图3为当从壳体的底部观察时,容座的连接器部分与电池组远端的分解透视图;图4为设置在电脑壳体内的第一和第二锁定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图5A为一个剖视图,图中示出了处于正常位置上的电脑的一部分,同时壳体的底部表面朝下;图5B为一个剖视图,图中示出了电脑同一部分的上部向下翻转,同时壳体的底部表面朝上;图6A至6C为部分电脑的剖视图,图中示出了如何将电池组插装到容座内;图7A和7B为部分电脑的剖视图,图中示出了如何将电池组从容座内拆卸下来。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便携式电脑1或一种电子装置。该便携式电脑1设置有一个主部件2和一个显示器部件3。该显示器部件3位于主部件2上,而且当电脑1处于正常使用位置上时,显示器部件3位于主部件2的上方。
该主部件2包括一个壳体10。该壳体10被加工成一种类似扁盒的形状。其设置有一个顶壁10a、一个底壁10b、左右侧壁10c、一个前壁10d和一个后壁10e。顶壁10a包括一个手掌托架14、一个键盘座15和一对扬声器支架16。手掌托架14在壳体10的宽度方向上沿顶壁10a的前部边缘延伸。键盘座15位于手掌托架14的后方并将键盘17固定到位。扬声器支架16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位于键盘17的后方。扬声器支架16分别固定着两个扬声器部件18。扬声器部件18从顶壁10a的后边缘伸出。
显示器部件3包括一个显示器壳体20和一个液晶显示板21。该显示器壳体20被加工成一种类似扁盒的形状。其具有一个前壁20a、一个后壁20b、左右侧壁20c、上壁20d和下壁20e。前壁20a设置有一个矩形的开口22。显示器壳体20将显示板21固定到位。显示板21设置有一个显示屏21a,该显示屏被设计成能够显示图像的结构形式。显示屏21a通过矩形的开口22暴露在壳体20的外侧。
如图1所示,显示器壳体20设置有两个支腿23。这些支腿23设置在扬声器部件18之间,而且扬声器部件18被固定到壳体10上。支腿23通过两个铰链(未示出)与壳体部件20连接在一起。这两个铰链设置有一个平行于壳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
这样,显示器部件3就能够围绕铰链的轴线从一个打开位置移动到一个闭合位置和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当显示器部件3处于打开位置上时,该显示器部件3竖直支承在主部件2上,如图1所示。这样,就可以将手掌托架14、键盘17和显示屏21a露出。当显示器部件3处于闭合位置上时,显示器部件3位于水平方向上,这样就从上方将手掌托架14和键盘17覆盖起来,如图5A和5B所示。
壳体10设置有一个容座30。该容座30位于手掌托架14的下方并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即,容座30从壳体10的右侧延伸到其左侧。)从图2和3可以看出容座30设置有一个入口31。该入口31设置在构成壳体10的多个壁之一内,例如设置在底壁10b内。该容座30是一个设置在壳体10内并在壳体10的底壁10b上敞开的凹槽。应注意图2和3为透视图,图中分别示出了壳体10的正面被向下翻转,而且其下表面11a被向上翻转后的状态。
容座30由四个侧壁32a、32b、32c、32d及一个顶壁32e限定而成。第一和第二侧壁32a、32b延伸至壳体10的下表面11a。而且,第一和第二侧壁还彼此相对。第三和第四侧壁32c、32d彼此相对。第三侧壁32c将第一侧壁32a的一端与第二侧壁32b的一端连接起来。第四侧壁32d将第一侧壁32a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32b的另一端连接起来。顶壁32e与四个侧壁23a至23d保持连续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顶壁32e是壳体10之顶壁10a的一部分。侧壁32a至32d从壳体10的下表面11a向上延伸。侧壁32a至32d及顶壁32e将壳体10的内部分隔开,从而形成了容座30。侧壁32c位于壳体10的中部并设置有一个连接器端口33。
如图5A和5B所示,一个隔板34沿水平方向在壳体10内延伸。一个印刷电路板35安装在隔板34的上表面上。一个延长部分(未示出)从印刷电路板35伸出并与一个电源连接器36相连接。如图2和3所示,连接器36设置有多个接点36a。这些接点36a穿过设置在侧壁32c上的连接器端口33在容座30内露出。
如图2和3所示,一个电池组40以可拆卸的方式装配到该容座30内。电池组40是一个电源,当在没有商业电源的地方使用电脑1时,该电池组就能够驱动电脑1的电元件和电子元件。电池组是便携式电脑1中重量最大的一个部件。
电池组40具有一个外壳41,该外壳41内容纳有多个电池(未示出)。外壳41是一个矩形的盒子,而且其形状与容座30的形状大体相同。电池组40可通过入口31安装在容座30内,而该入口31例如可设置在壳体10的底壁10b上。一旦将电池组40装配到容座30内,那么外壳41的外表面42就会位于与壳体10之下表面11a相平齐的位置上。就是说,外壳41的外表面42构成了壳体10的下表面11a的一部分。
因此,壳体10可以是比在将容座30设置在顶壁10a和底壁10b之间的情况下小了底壁10b的厚度。由于容座30与壳体10的外部是相通的,因此安装在容座30内的电池组40就会被暴露出来。这样,电池组40在壳体10内所占用的空间就小于在其它情况下所占用的空间。
如上所述,电池组40的外壳41与容座30具有几乎相同的形状。因此,一旦将电池组40装配到容座30内,那么电池组40就不会移动。通向容座30的入口31设置在壳体10的下表面11a内,而且容座30没有在壳体10的上表面12a上露出。因此,当电脑1被放置在正常的使用位置上,同时壳体10的上表面12a(即顶壁10a的外侧)向上翻转时,就不能看到外壳41的外表面42。这样就使电脑1具有美观的外形。
当电池组40保持在容座30内时,其远侧41a(见图3)与容座30的侧壁32c相对。电源端子43穿过该远侧41a露出。如上所述,该侧壁32c设置有一个连接器端口33,而且电源连接器36的接点36a通过该连接器端口33露出。因此,当将电池组40装配到容座30内时,端子43就能够与接点36a相互接触。这样,电池组40就与电源连接器36导电连接。
如图3所示,两个接合凸起44和45从电池组40的远侧41a突出。接合凸起44、45彼此间隔一定的距离。接合凸起44和45间隔设置在远侧41a上。如图6A至6C和图7A、7B所示,接合凸起44和45为三角形,而且分别设置有一斜面44a和45a。当电池组40仍然安装在容座30内时,斜面44a和45a将从上前角向下后角倾斜。
壳体10安装有一个用于将电池组40固定在容座30内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设置在容座30的侧壁32c附近。其包括一个第一锁定部件51,该第一锁定部件51能够在一个第一锁定位置和一个第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锁定位置上,该部件51将设置于电池组40之远侧41a的接合凸起44和45卡住,从而将电池组40固定在容座30内。在第一释放位置上,该部件51与接合凸起44、45脱开,从而能够将电池组40从容座30内拆卸下来。
具体而言,除了第一锁定部件51之外,该锁定机构还设置有一个释放杆52和一个螺旋弹簧53,如图2至4、图5A和5B、图6A至6C所示。图4示出了从壳体10的上方观察时的锁定机构,此时壳体的下表面11a被向下翻转。
如图4所示,第一锁定部件51包括一个主体54、一个第一接合条55和一个第二接合条56。该主体54被加工成类似矩形板的形状。它设置有两个开口54a和54b,这两个开口均设置在中部。第一开口54a比第二开口54b更接近主体54的前端。一个L形的连接板57被固定到主体54上并横跨第二开口54b延伸。该连接板57将第二开口54b划分为两个区域。
第一接合条55被加工成类似一个倒三角形的形状,该接合条沿向下的方向逐渐变窄。第二接合条56被加工成类似倒梯形的形状,而且沿朝向下侧的方向逐渐变窄。这样,第一接合条55就具有两个倾斜的侧面55a和55b。第二接合条56就具有两个倾斜的侧面56a和56b。在图2和3、图6A至6C及图7A和7B中,接合条55和56沿向上的方向逐渐变窄。这是因为在这些附图中,壳体10的上面被向下翻转,而其下表面11a则被向上翻转。
如图6A所示,第一和第二接合条55、56的下边缘分别在其下后拐角处被切割成一个卡爪55c和56c。这些卡爪55c和56c被加工成类似三角形的形状。接合条55和56被固定到主体54的一个侧向边缘上并沿主体54的长度方向间隔一定的距离。接合条55和56垂直于主体54延伸,而主体54则沿水平方向延伸。
在壳体10的底壁10b的上表面(内表面)11b上设置有两个凸台60a和60b。凸台60a和60b间隔一定的距离并沿垂直方向与设置在第一锁定部件51之主体54上的第一和第二开口54a和54b对准。底壁10b设置有一个开口61,该开口定位于凸台60a和60b之间。一个连接板63被固定到第二凸台60b上。该连接板63与被固定到第一锁定部件51之主体54上的连接板57相对。如图4所示,第一锁定部件51被两个螺钉58固定到凸台60a和60b上。第一和第二接合条55和56在容座30内露出。
如图2和3所示,在壳体10的下表面11a上切出一个导向槽64。释放杆52设置在该导向槽64内并能够前后滑动。释放杆52在壳体10的下表面11a上露出,而且可从壳体10的外侧接触到该释放杆52。这样,释放杆52就能够在该导向槽64内前后移动。如图4所示,一对卡爪52a从释放杆52的上表面伸出。这对卡爪52a穿过设置在第一锁定部件51内的第二开口54b之前部并卡在第二开口54b的侧缘上。这样,当电脑1的使用者前后移动释放杆52时,第一锁定部件51就会与释放杆52一起前后移动。如图2和3所示,支承条37a和37b被固定到容座30的侧壁32c上。这些支承条37a和37b分别支承着第一和第二接合条55和56。
如图7A所示,当释放杆52或第一锁定部件51向前移动时,第一接合条55和第二接合条56分别将设置于电池组40上的第一接合凸起44和第二接合凸起45卡住。这样,电池组40就被固定到容座30内。在下文中,当电池组40按照上述方式被固定到容座30内时其所在的位置被称为“第一锁定位置”。
如图7B所示,当释放杆52或第一锁定部件51向后移动时,第一接合条55和第二接合条56分别将第一接合凸起44和第二接合凸起45松开。这样,就可以将电池组40从容座30内拆卸下来。在下文中,电池组40在没有被第一接合条55或第二接合条56卡住时,其在容座内30内的位置被称为“第一释放位置”。
螺旋弹簧53设置在被固定到第一锁定部件51上的连接板57和被固定到第二凸台60b上的连接板63之间。该螺旋弹簧53沿朝向第一锁定位置的方向对第一锁定部件51和释放杆52进行偏压。
下面,将参照图2、图6A至6C和图7A、7B对将电池组40装配到容座30内的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显示器部件3转动到闭合位置上,这样便携式电脑1就成为扁盒形。接着,将电脑1的上表面向下翻转并可将其放在例如一个桌子上。在该状态下,壳体10的下表面11a仍然保持在向上翻转的位置上。如图2所示,首先将电池组40上没有设置端子的近侧41b(图3)插到容座30内。接着,沿箭头X所示的方向推动电池组40,直到该近侧41b抵靠在侧壁32d上,该侧壁32d与设置有连接器端口33的侧壁32c相对。接着,沿图2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或沿图6A中箭头C所示的方向围绕一条近侧41b与侧壁32d相互接触的直线转动电池组40。这样,电池组40就接近顶板32e,同时其远侧41a与侧壁32c相对。此时,被螺旋弹簧53偏压的第一锁定部件51就停留在第一锁定位置上。
当电池组40接近顶板32e时,第一接合凸起44的斜面44a与第一接合条55的倾斜侧面55a相互接触。同时,第二接合凸起45的斜面45a与第二接合条56的倾斜侧面56a相互接触。当电池组40进一步接近顶板32e时,斜面44a和45a将沿箭头E1和E2(图6B)所示的方向朝顶板32e移动,从而沿箭头D1和D2所示的方向向后推动第一和第二接合条55和56。这样,就将电池组40进一步插装到容座30内。当外壳41的外表面42与壳体10的下表面11a平齐时,第一和第二接合凸起44和45将更加靠近顶板32e。其斜面44a和45a不再分别与第一接合条55的倾斜侧面55a及第二接合条56的倾斜侧面56a相互接触。这样就使第一锁定部件51沿箭头F1和F2所示的方向返回到第一锁定位置。这是因为该部件受到螺旋弹簧53向前的偏压作用。第一和第二接合凸起44和45分别卡住第一和第二接合条55和56,如图7A所示。这样,就可以将电池组40固定在容座30内并使电池组40与电源连接器36电连接。现在,第一锁定部件51停止在第一锁定位置上,从而将电池组40留在容座30内。
这种便携式电脑1设置有一个第二锁定部件70。该第二锁定部件70可根据壳体10所在的位置对第一锁定部件51的移动进行控制。
如图4、图5A和5B所示,第二锁定部件70包括一个支臂部分71和一个紧固件72。该支臂部分71设置有一个轴71a和一个支臂71b。轴71a的两端设置有两个销74。支臂71b从轴71a以几乎垂直于轴71a的方式延伸。一个向下弯曲的挂钩75设置在支臂71b的远端上。
一对轴承65设置在壳体10之底壁10b的内表面11b上。一个凸台62也设置在底壁10b的内表面11b上并定位于轴承65的前方。轴承65以下述方式支承着轴71a使轴71a的轴线基本以直角与轴71a相交。
紧固件72从上方覆盖着轴71a并将支臂部分71与壳体10连接在一起,从而允许支臂部分71自由转动。紧固件72被加工成盒形,而且具有一个开口的底部。该紧固件72设置有两个切槽72b(在图中仅示出了一个切槽),这两个切槽72b是在这些侧壁上切割而成的。切槽72b在这些侧壁的下边缘处敞开。一个切槽72b在紧固件72的顶壁和后壁上被切割。该切槽72b在后壁的下边缘处敞开。一个凸起72c从紧固件72之前壁的下边缘伸出并几乎垂直于前壁延伸。凸起72c设置有一个螺钉孔76,螺钉73从该孔76穿过。
螺钉73将紧固件72固定到凸台62上。这样,支臂部分71就能够在一个使其接合部分抵靠在切槽72b之上边缘的位置和另一个使其接合部分装配在第一锁定部件51之第一开口54a内的位置之间上下转动。
当将电脑1放置在正常的使用位置上,同时壳体10的上表面12a向上翻转时,第二锁定部件70在其重量作用下转动。结果,支臂部分71的接合部分就会转动到一个第二固定位置。在该第二固定位置上,支臂71的接合部分被卡在第一锁定部件51的第一开口54a内,如图5A所示。这样,就可以将第一锁定部件51保持在第一锁定位置上。就是说,当电脑1保持在正常的使用位置上,同时壳体10的上表面12a朝上时,就可以防止第一锁定部件51从第一锁定位置移动到第一释放位置。这样,就不会使释放杆52产生误操作。
当将电脑1的正面向下翻转,同时壳体的下表面11a向上翻转时,第二锁定部件70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转动到第二释放位置上。在该第二释放位置上,支臂部分71的接合部分与第一锁定部件51脱开,如图5B所示。这样,第一锁定部件51就能够从第一锁定位置移动到第一释放位置。
如上所述,外壳41的外表面42与底壁10b的外表面相平齐,即与壳体10的下表面11a相平齐。这样,即使使用者已经将释放杆52移动到释放位置上,也很难将电池组40从容座30内拆卸下来。
为了能够容易地将电池组40从容座30内取出,电脑1可设置一个提升机构。当第一锁定部件51移动到第一释放位置上时,该提升机构可通过入口31使插装在容座30内的电池组40的至少一部分从壳体10内凸出。电池组4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可以是远侧41a。该提升机构包括两个凸起46、47和一个提升部分。凸起46和47设置在电池组40上。提升部分设置在第一锁定部件51上。在本实施例中,提升部分包括第一锁定部件51、第一接合条55和第二接合条56。
第一凸起46和第二凸起47设置在电池组40的远侧41a上。凸起46和47间隔一定的距离,其间距与第一和第二接合凸起44和45之间的间距几乎相同。凸起46和47比第一和第二接合凸起44、45更接近外壳41的底部。当电池组40保持在容座30内时,第一凸起46位于比第一接合凸起44更靠近壳体10之中心的位置上。第二凸起47位于比第二接合凸起45更靠近壳体10之中心的位置上。凸起46和47在朝向其远端的方向上逐渐变窄。其远端分别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被加工成三角形的卡爪46a和47a。
电池组40可按照下述方式从容座30内拆卸下来,下面将参照图5A和5B及图6A至6C对其进行说明。
首先,将显示器部件4转动到闭合位置上。这样,该便携式电脑1就表现为一种扁盒的形状。接着,将电脑1的上面向下翻转并可将其放置在例如一个桌子上。在该状态下,壳体10的下表面11a保持在向上翻转的位置上。这样,第二锁定部件70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移动到第二释放位置上,在该第二释放位置上,支臂部分71的接合部分与第一锁定部件51脱开(见图5B和6A)。这样,第一锁定部件51就能够从第一锁定位置移动到第一释放位置。
在壳体10的上面向下翻转之前,其处于正常的使用位置上,同时壳体10的下表面11a保持在向下翻转的状态下。在该状态下,第二锁定部件70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位于图5A所示的第二锁定位置上。在第二锁定位置上,支臂部分71的接合部分被卡在第一锁定部件51的第一开口内。第二锁定部件70可防止第一锁定部件51向后移动。这样,使用者就不能滑动释放杆52,如果她或他试图这样做的话,同时壳体10的上表面12a仍然保持在向上翻转的位置上。这样就可以防止释放杆52的误操作。因此,只要壳体10的上表面12a被向下翻转,那么电池组40就会保持固定在容座30内。
接着,释放杆52沿图5B中箭头G所示的方向或图7A中箭头H所示的方向向后滑动。这样,就可以将第一锁定部件51从第一锁定位置移动到第一释放位置上。当释放杆52向后移动时,第一和第二接合条55和56沿图7A中箭头I1和I2所示的方向向后移动。第一接合条55的倾斜侧面55b和第二接合条56的倾斜侧面56b与设置在电池组40之远侧41a上的第一和第二凸起46、47相接触。这样,电池组40的远侧41通过入口31沿图7B中箭头J1和J2所示的方向从壳体10内凸出。图7B示出了被移动到第一释放位置上的第一锁定部件51。在该状态下,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接合条55和56上的卡爪55c、56c分别与设置在凸起46、47之远端上的卡爪46a、47a相互接合。这样,当将释放杆52移动到释放位置上时,第一锁定部件51就会停下来,而且电池组40的远侧也会通过入口31从壳体10内凸出。使用者可抓住从壳体10内凸出的电池组40的远端部分,并可将电池组40拉出。这样,使用者就可以将电池组40从容座30内取出。当将电池组40从容座30内拉出时,第一和第二接合条55、56上的卡爪55c和56c就会分别与设置在凸起46和47之远端上的卡爪46a、47a彼此脱开。这样,第一锁定部件51就会在螺旋弹簧53的偏压下向前移动,直到其停止在第一锁定位置上。
如上所述,该便携式电脑1包括第二锁定部件70,该第二锁定部件70可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在第二锁定位置和第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二锁定位置上,第二锁定部件70与第一锁定部件51接合并将第一锁定部件51保持在第一锁定位置上。在第二释放位置上,第二锁定部件70从第二锁定位置上脱开。这样,第二锁定部件70就将第一锁定部件51松开。
当壳体10处于预定的位置上时,该第二锁定部件70将第一锁定部件51松开,以允许第一锁定部件51从第一锁定位置移动到第一释放位置上。当壳体10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第二锁定部件70与第一锁定部件51相接合,从而将第一锁定部件51保持在第一锁定位置上。这样,就可以防止第一锁定部件51从第一锁定位置移动到第一释放位置上。换言之,当壳体10的确处于规定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就是其下表面11a向上翻转的位置)上时,即使对释放杆52进行操作,第一锁定部件51也不能从第一锁定位置移动到第一释放位置。这样,即使第一锁定部件51产生误操作,也可以防止电池组40从容座30内掉出。如果电池组40掉落在地板上,那么电池组就可能断裂,或者导致地板的损坏。
在该实施例中,容座30的入口31设置在壳体10的下表面11a上。当壳体10定位在使其下表面11a向下翻转的位置上时,第二锁定部件70移动到第二锁定位置上。当壳体10定位在使其下表面11a向上翻转的位置上时,该第二锁定部件将移动到第二释放位置上。这样,当电脑1处于正常的使用位置上,而且壳体10被放置在一张桌子上时,第一锁定部件51就不会位于第一释放位置上。这样,当将电脑1从桌子上提起时,电池组40就不会由容座30的入口31内掉出来,其中入口31设置在壳体10的下表面11a上。
此外,当第一锁定部件51移动到第一释放位置上时,该提升机构能够使插装在容座30内的电池组4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入口31从壳体10内凸出。这样,即使外壳41的外表面42与壳体10的下表面11a相平齐,也可以仅通过将第一锁定部件移动到第一释放位置并抓住电池组40的远侧,然后将电池组40拉出,从而容易地从容座30内拆下电池组40。
第一锁定部件51设置有两个彼此隔开的接合条55和56。此外,电池组40还设置有两个接合凸起44和45,这两个凸起44和45可分别与接合条55和56相互接合。这样就可以将电池组40可靠而稳定地固定在容座30内。就是说,可防止电池组40在容座内移动。此外,由于电池组40的重量被分散到两个接合条55和56上,因此每个接合条仅承受一个很小的力。只要接合条55和56能够稳定地固定接合凸起44和45及电池40,那么接合条55和56与接合凸起44和45就可以更小一些。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锁定部件设置有两个接合条,电池组设置有两个接合凸起。虽然如此,但第一锁定部件也可仅设置一个接合条,或者设置三个或更多的接合条,而且电池组可仅设置一个接合凸起,或者设置三个或更多的接合凸起。
在该实施例中,可拆卸的部件就是电池组。但是,在本发明中,可拆卸的部件并非局限于电池组。例如,它可以是一个具有通信接口的扩展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也并非局限于便携式电脑。本发明可应用于所有具有可拆卸部件的电子装置上,例如小型电子笔记本和PDA等等。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个壳体(10),该壳体具有一个外表面(11a);一个容座(30),该容座设置在壳体内,而且具有一个设置在外表面(11a)上的入口(31);以及一个可拆卸的部件(40),该部件通过入口(31)可拆卸地插装在容座(3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设置有一个第一锁定部件(51)和一个第二锁定部件(70),第一锁定部件(51)能够在一个固定可拆卸部件(40)的第一锁定位置和一个松开可拆卸部件(40)的第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锁定部件(70)能够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在一个可将第一锁定部件(51)固定在第一锁定位置上的第二锁定位置和一个使第一锁定部件(51)脱离第二锁定位置的第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的部件(40)是一个电池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的部件(40)设置有一个外壳(41),该外壳(41)具有一个外表面(42),当可拆卸的部件(40)保持插装在容座(30)内时,该外表面(42)与壳体(10)的外表面(11a)相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提升机构,当第一锁定部件(51)移动到第一释放位置上时,该提升机构能够使可拆卸部件(40)的至少一部分从容座(30)内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46,47)和一个提升部分,所述凸起设置在可拆卸部件(40)上,所述提升部分设置在第一锁定部件(51)上,而且当第一锁定部件(51)移动到第一释放位置上时,该提升部分与凸起(46,47)相接触,以通过入口(31)从壳体推动可拆卸部件(40)的至少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部件(51)设置有至少一个接合条(55,56),而且可拆卸的部件(40)设置有至少一个接合凸起(44,45),当第一锁定部件(51)移动到第一锁定位置上时,所述接合凸起(44,45)可与接合条(55,56)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条(55,56)被用作提升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11a)是所述壳体(10)的底面,所述入口(31)设置在该底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所述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部件(70)设置在壳体(10)上,当壳体(10)定位在使底面(11a)向下翻转的位置上时,该第二锁定部件能够移动到第二锁定位置上;当壳体(10)定位在使底面(11a)向上翻转的位置上时,该第二锁定部件能够移动到第二释放位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部件(70)设置有一个支臂部分(71),该支臂部分(71)又设置在壳体(10)内,该支臂部分能够在第二锁定位置和第二释放位置之间上下转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有可拆卸元件的电子装置。一个可拆卸的部件(40)通过一个入口(31)插装在一个设置在壳体(10)上的容座(30)内,其中入口(31)设置在壳体(10)的外表面(11a)上。一个第一锁定部件(51)设置在壳体(10)上并能够在一个第一锁定位置和一个第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锁定位置上,第一锁定部件(51)将可拆卸的部件(40)固定到位。在第一释放位置上,第一锁定部件(51)将可拆卸的部件(40)松开。一个第二锁定部件(70)设置在壳体(10)上并能够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在第二锁定位置和第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二锁定位置上,第二锁定部件(70)将第一锁定部件(51)保持在第一锁定位置上。在第二释放位置上,该第二锁定部件(70)脱离第二锁定位置。
文档编号G06F1/16GK1525276SQ200410007260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8日
发明者今村聪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