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视机顶盒rfid产品物流追溯应用系统和方法

文档序号:633723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电视机顶盒rfid产品物流追溯应用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中产品物流追溯应用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电 视机顶盒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 ication,简称“RFID”)技术的产品物 流追溯应用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物流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它和企 业的资金流、信息流一起被称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中国企业必将直面全球化经济、 速度经济和需求经济三大挑战。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正日趋演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角 逐。如何加快自身运营速度和提高响应决断能力;如何基于全球市场,有效整合物流与供应 链管理已经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战略课题。RFID技术的出现使得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在内的国民经济各行业在生产过程管理、 物流管理、物流运输和分销零售等多个领域的效率大大提高。RFID最终有可能取代无处 不在的条形码而成为未来物流管理领域的主流技术。与目前广泛应用的条形码技术相比, 电子标签除了可以省去人工操作,还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等优 势。另外,由于电子标签上的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大,而且存储信息可以更改,因而 它比条形码的应用范围更广泛,使用起来也更方便。RFID的普及和应用将为零售和物流等 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和需求的多变性等因素,促使产品生产和销售贸易商必须不断加快 前进的步伐,推出个性化和可灵活配置的产品、确保承诺、按时交货,迅速响应客户不断变 化着的要求、爱好及外界的经济竞争环境。在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中,速度、效率、正确率、 信息的整合是方案重点追求的目标。合理而高效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能够获取客户需求,共 享整个供应链中的信息,使企业能够准确预测存货短缺发生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补货以 避免由此可能导致的任何延误,自始至终确保计划和执行的同步。通过供应链的协同,企业 能够降低库存的规模、缩短投资的回报周期、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加快公司对市场的响 应速度。目前国内生产企业的管理仍然粗放,成本依然偏高,其中物流供应链环节的成本 比发达国家高出2到3倍,建立先进的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使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每个伙 伴甚至每个客户紧密连接起来,从而更大地降低成本、更快地捕捉市场,是当前各行业信息 化建设的热点,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抗衡对手,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提供新的竞争 手段和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电视机顶盒RFID技术的产品物流追 溯应用系统和方法,解决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打破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颈瓶,提高生 产智能化程度、仓储管理效率、配送的精度和吞吐量、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追踪和可视化管理,帮助企业降低了经营成本,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同时让用户能方便的追溯所购物 品的物流情况和状态。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电视机顶盒RFID技 术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系统,包括非接触式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电视机顶盒和产品物流 追溯应用平台,所述的非接触式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与所述的电视机顶盒相连;所述的电 视机顶盒与电视机相连,并通过电信的IPTV或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产品物流追溯;所述的非 接触式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用于读取产品上的电子标签;所述的电视机顶盒用于将所述的 非接触式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读取到的电子标签信息传输到所述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 台;所述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台对产品进行物流追溯查询,并把结果返回到所述的电视 机顶盒;所述的电视机用于将结果显示给用户。所述的产品物流追溯平台由电视网络产品物流追溯中心数据库系统、质量控制监 控系统、生产/加工监控系统、配送/分销监控系统、运输监控系统、存储监控系统和零售监 控系统组成,并通过所述的质量控制监控系统、生产/加工监控系统、配送/分销监控系统、 运输监控系统、存储监控系统和零售监控系统的信息化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息链接。所述的非接触式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嵌入到所述的电视机顶盒内,或通过U盘插 入方式、USB串口方式、TCP/IP串口方式、RS232串口方式中的一种方式与所述的电视机顶 盒相连。所述的非接触式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标准采用包括工作频率为高频13. 56MHz 时的标准,如 ISO 14443A(包括 Mifare,Mifare plus)或 ISO 14443B、ISO 15693、ISO 18000-3、ISO 18092 (为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 “NFC” 的标准);工作频率为超 高频段840MHz-960MHz时的标准,如IS018000-6B、ISO 18000-6C (为EPC标准)和工作频 率为微波频段2. 40GHz-2. 60GHz时的标准。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还提供一种使用基于电视机顶盒 RFID技术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户通过电视机顶盒进入电信的IPTV或有线电视网络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 平台,并选择相应的服务,即进行产品物流追溯查询;(2)用户将产品上的电子标签位置靠近与电视机顶盒连接的无线射频识别读写 器,使读写器能读到电子标签的信息,并根据电视机上的提示进行操作;(3)电视机顶盒将通过电信的IPTV或有线电视网络把读到的电子标签信息送到 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台,并根据用户选择的服务进行产品物流追溯查询;(4)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台将追溯查询的结果通过电信的IPTV或有线电视网络 返回到电视机顶盒,并在电视机上显示。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 果本发明利用RFID先进的技术并依托电视宽带网络和电视网络数据库管控技术, 实现信息融合、查询、监控,为每一个生产阶段以及分销到最终消费领域的过程中提供针对 每件产品安全性、产品成分来源及库存控制的信息追溯,完整地解决了现行物流管理中存 在的问题,降低了人为干预,保证了信息链的连续与准确,实现了全过程追踪和可视化管理,降低了企业营业成本。可以实时监控货物装卸情况,在运输环节可以保证货物信息的可 监控性和追溯性,避免在该环节中出现的“运输黑洞”,很好的监控货物的流向,保证货物运 输的安全。RFID技术贯穿于产品物流始终,包括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全过程严格控 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物流追溯控制体系,以保证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放心产品,并可确 保供应链的高质量数据交流,让各行业彻底实施产品的源头追踪以及在产品物流供应链中 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再者,利用射频识别技术防伪使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识 别号码,此唯一的识别号码是放在芯片中的,无法修改、无法仿造,无机械磨损,防污损。读 写器具有不直接对最终用户开放的物理接口,保证其自身的安全性,可被唯一识别和验证, 从而达到追溯目的。最重要的是它依托电视系统来推广应用,解决广大民众不会因没有便 利的设备而无法使用系统的问题。本发明可以实现以下目标,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1、缩短作业流程2、改善盘点作 业质量3、增大配送中心的吞吐量4、降低运转费用5、在供应链上的物流跟踪6、增加供 应链管理的透明化程度7、在流程上捕获数据8、信息的传送更加迅速、准确、安全。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发明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台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的范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视机顶盒RFID技术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系统,如图1所 示,包括非接触式RFID读写器,电视机顶盒,电视机和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台。所述的非接 触式RFID读写器与所述的电视机顶盒相连。所述的电视机顶盒与电视机相连,并通过电信 的IPTV或有线电视网络与所述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台相连。所述的非接触式RFID读 写器用于读取产品上的电子标签;所述的电视机顶盒用于将所述的非接触式RFID读写器 读取到的电子标签信息传输到所述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台;所述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 台对产品进行物流追溯查询,并把结果返回到所述的电视机顶盒;所述的电视机用于将结 果显示给用户。其中,电视机顶盒可以采用中国广播电视网的机顶盒,也可以采用中国电信 IPTV的机顶盒。非接触式RFID读写器连接到电视机顶盒的方式有嵌入式、采用U盘的方 式、采用USB串口的方式、采用以太(TCP/IP)串口的方式和RS232串口的方式等。如图2所示,所述的产品物流追溯平台由电视网络产品物流追溯中心数据库系 统、质量控制监控系统(如工商部门、药监部门和卫生部门等)、生产/加工监控系统、配送 /分销监控系统、运输监控系统、存储监控系统和零售监控系统组成,并通过各个监控系统 的信息化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息链接,实现了对流通环节的实时监控,达到产品物流追溯 与管理。
其中各个监控系统的功能如下1.零售监控系统。RFID技术可以改进零售商的库存管理,实现适时补货,有效跟 踪运输与库存,提高效率,减少出错。同时,智能的电子标签能对某些时效性强的商品的有 效期限进行监控,商店还能利用RFID系统在付款台实现自动扫描和计费,从而取代人工收 款。用户还能在家中通过电视机顶盒利用电信的IPTV或有线电视网络追溯所购物品的物 流情况和状态。RFID的电子标签在供应链终端的销售环节,特别是在超市中,免除了跟踪过程中 的人工干预,并能够生成100%准确的业务数据。2.存储监控系统。在仓库里,RFID技术最广泛的使用是进/出货物、存取货物与 库存盘点,它能用来实现自动化的操作。在整个仓库管理中,将供应链计划系统制定的收货 计划、取货计划、装运计划等与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能够高效地完成各种业务操作,如指 定堆放区域、上架取货和与补货等。这样,增强了作业的准确性和快捷性,提高了服务质量, 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劳动力和库存空间,同时减少了整个物流中由于商品误置、送错、偷窃、 损害和库存、出货错误等造成的损耗。RFID技术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在库存盘点时降低人力。RFID的设计就是要让商 品的登记自动化,盘点时不需要人工的检查或扫瞄条码,更加快速准确,并且减少了损耗。 RFID解决方案可提供有关库存情况的准确信息,管理人员可由此快速识别并纠正低效率运 作情况,从而实现快速供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储存成本。3.运输监控系统。在运输管理中,在途运输的货物和车辆贴上RFID标签,运输线 的一些检查点上安装上RFID接收转发装置。接收装置收到RFID标签信息后,连同接收地 的位置信息上传至通信卫星,再由卫星传送给运输调度中心,送入数据库中。4.配送/分销监控系统。在配送中,采用RFID技术能大大加快配送的速度和提高 拣选与分发过程的效率与准确率,并能减少人工、降低配送成本。如果到达中央配送中心的所有商品都贴有RFID电子标签,在进入中央配送中心 时,托盘通过一个阅读器,读取托盘上所有货箱上的电子标签内容。系统将这些信息与发货 记录进行核对,以检测出可能的错误,然后将RFID电子标签更新为最新的商品存放地点和 状态。这样就确保了精确的库存控制,甚至可确切了解目前有多少货箱处于转运途中、转运 的始发地和目的地,以及预期的到达时间等信息。5.生产/加工监控系统。在生产制造环节应用RFID技术,可以完成自动化生产线 运作,实现在整个生产线上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产成品的识别与跟踪,减少人工识 别成本和出错率,提高效率和效益。特别是在采用JITCJust-in-Time)准时制生产方式的 流水线上,原材料与零部件必须准时送达到工位上。采用了 RFID技术之后,就能通过识别 电子标签来快速从品类繁多的库存中准确地找出工位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RFID技术还 能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根据生产进度发出补货信息,实现流水线均衡、稳步生产,同时也加强 了对质量的控制与追踪。以汽车制造业为例,目前在汽车生产厂的焊接、喷漆和装配等生产线上,都采用了 RFID技术来监控生产过程。比如说,通过对电子标签读取信息,再与生产计划、排程排序 相结合,对生产线上的车体等给出一个独立的识别编号,实现对车辆的跟踪;在焊接生产线 上,采用耐高温、防粉尘/金属、防磁场、可重复使用的有源封装RFID电子标签,通过自动识别作业件来监控焊接生产作业;在喷漆车间采用防水、防漆的RFID电子标签,对汽车零部 件和整车进行监控,根据排程安排完成喷漆作业,同时减少污染;在装配生产线上,根据供 应链计划编排出的生产计划、生产排程与排序,通过识别RFID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完成混
流生产。6.质量控制监控系统。近年来涌现出的大量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肉类及肉类 食品上。由于牲畜的流行病时有发生,如疯牛病、口蹄疫以及最近肆虐的禽流感等,如果防 控不当,将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采用了 RFID系统之后,可提供食品链中的肉类食品与 其动物来源之间的可靠联系,从销售环节就能够追查到它们的历史与来源,并能一直追踪 到具体的养殖场和动物个体。在对肉类食品来源识别的解决方案中,可以应用RFID芯片来记载每个动物的兽 医史,在养殖场中对每个动物建立电子身份,并将所有信息存入计算机系统,直到它们被屠 宰。然后,所有数据被存储在出售肉类食品的RFID电子标签中,随食品一起送到下游的销 售环节。这样,通过在零售环节中的超市、餐馆等对食品标签的识别,人们在购买时就能清 楚地知道食品的来源、时间、中间处理过程的情况等信息,就能放心地购买。用户还可以在 家中通过电视机顶盒利用电信的IPTV或有线电视网络追溯所购物品的物流情况和状态。由此可见,产品物流追溯平台具有以下特点⑴利用RFID技术的优势特性达到 对产品的安全与追溯的管理,相比记录档案追溯方式具有高效、实时、便捷。(2)在产品供应 链中提供完全透明的管理能力,保障产品全程可视化控制、监控与追溯,并可对问题产品召 回。(3)可以全面监控产品源头生产加工过程的添加剂以及有害物质、流通环节中的安全隐 患。(4)可以对有可能出现的产品安全隐患进行有效评估和科学预警提供依据。(5)数据 能够通过电视网络实现实时、准确报送,便于快速高效做更深层次的分析研究。(6)通过电 视网络,消费者可查询所购买产品的完整追溯信息。(7)低成本、高效的在广大家庭用户普 及使用,解决广大用户无法追溯困难。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基于电视机顶盒RFID技术的产品追溯应用系统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用户通过电视机顶盒进入电信的IPTV或有线电视网络的产品追溯应用 平台,并选择相应的服务,即进行产品物流追溯查询,如货品运输状态(在何地、何时到 达,...)查询等。步骤2 用户将产品上的电子标签位置靠近与电视机顶盒连接的无线射频识别读 写器,使读写器能读到电子标签的信息,并根据电视机上的提示进行操作(例如读到商品 电子标签信息后点击确定)。步骤3 电视机顶盒将通过电信IPTV或有线电视网络把读到的电子标签信息送到 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台,并根据用户选择的服务进行产品物流追溯查询。步骤4 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台将产品物流追溯查询的结果通过电信IPTV或有线 电视网络返回到电视机顶盒,并在电视机上显示,从而实现产品物流追溯。不难发现,本发明利用RFID先进的技术并依托电视宽带网络及电视网络数据库 管控技术,实现信息融合、查询、监控,为每一个生产阶段以及分销到最终消费领域的过程 中提供针对每件产品安全性、产品成分来源、运输过程及库存控制的信息,实现产品追溯管 理。借助本发明可以实现商品对原料、半成品、成品、运输、仓储、配送、上架、最终销售,甚至退货处理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经营者通过本系统,可以实时掌握货架情况并迅速补货,以 减少10% 30%的安全库存量,从而大大降低仓储成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差错率的降 低,使整个物流管理显得透明而高效,让各行业彻底实施产品的源头追溯。用户也可以在家 中通过电视机顶盒利用电信的IPTV或有线电视网络追溯所购物品的物流情况和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电视机顶盒RFID技术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系统,包括非接触式无线射频 识别读写器,电视机顶盒和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接触式无线射 频识别读写器与所述的电视机顶盒相连;所述的电视机顶盒与电视机相连,并通过电信的 IPTV或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产品物流追溯;所述的非接触式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用于读取 产品上的电子标签;所述的电视机顶盒用于将所述的非接触式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读取到 的电子标签信息传输到所述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台;所述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台对产 品进行物流追溯查询,并把结果返回到所述的电视机顶盒;所述的电视机用于将结果显示 给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视机顶盒RFID技术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产品物流追溯平台由电视网络产品物流追溯中心数据库系统、质量控制监控 系统、生产/加工监控系统、配送/分销监控系统、运输监控系统、存储监控系统和零售监控 系统组成,并通过所述的质量控制监控系统、生产/加工监控系统、配送/分销监控系统、运 输监控系统、存储监控系统和零售监控系统的信息化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息链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电视机顶盒RFID技术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接触式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嵌入到所述的电视机顶盒内,或通过U盘 插入方式、USB串口方式、TCP/IP串口方式、RS232串口方式中的一种方式与所述的电视机 顶盒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电视机顶盒RFID技术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接触式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标准采用包括工作频率为高频 13. 56MHz时的标准、工作频率为超高频段840MHz-960MHz时的标准和工作频率为微波频段 2. 40GHz-2. 60GHz 时的标准。
5.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视机顶盒RFID技术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系统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用户通过电视机顶盒进入电信的IPTV或有线电视网络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台, 并选择相应的服务,即进行产品物流追溯查询;(2)用户将产品上的电子标签位置靠近与电视机顶盒连接的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使 读写器能读到电子标签的信息,并根据电视机上的提示进行操作;(3)电视机顶盒将通过电信的IPTV或有线电视网络把读到的电子标签信息送到产品 物流追溯应用平台,并根据用户选择的服务进行产品物流追溯查询;(4)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台将追溯查询的结果通过电信的IPTV或有线电视网络返回 到电视机顶盒,并在电视机上显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视机顶盒RFID技术的产品物流追溯应用系统和方法,包括非接触式RFID读写器,电视机顶盒,电视机和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台,其中,非接触式RFID读写器与电视机顶盒相连;电视机顶盒与电视机相连,并通过电信的IPTV或有线电视网络与产品物流追溯服务平台相连。使用时,非接触式RFID读写器读取产品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将该标签信息通过电视机顶盒传输到产品物流追溯应用平台,通过产品物流追溯平台对产品进行追溯查询。通过本发明可以清楚地追溯货物物流的全程,同时让用户能方便追溯到所购物品的物流情况和状态。
文档编号G06K17/00GK102004961SQ20101056797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日
发明者许曙辉, 陈秀梅 申请人:南京优视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奈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