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3540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扇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风扇组合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固定轴流风扇的风扇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固定于桌上型电脑主机或电源供应器的散热风扇结构如中国台湾第1259049号发明专利说明书中的图1 (a)、中国台湾第1327269号专利说明书中的图3或中国台湾第M273941号新型专利说明书第一图所示,传统散热风扇通常包含一扇叶设置于扇框中,通过多螺丝孔穿过电脑主机或电源供应器壳体的孔洞而与扇框螺合,可使散热风扇得固定于电脑主机或电源供应器中。然,为能简化散热风扇的结构以节省生产成本,产业界相继提出各种改善方案,其改善方案详述如下。例如中国台湾第1259049号发明专利所揭露的「电子装置的散热风扇模组结构」,包含一扇叶于中央处设有多螺孔,多螺丝仍需先穿过电子装置壳体的孔洞,再通过扇叶的所述这些螺孔与扇叶螺合,以使扇叶固定于电子装置中。然,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常会拉长散热风扇模组结构的组装时间,且使用者若欲对此散热风扇模组结构进行维修或保养而需拆卸该扇叶时,常会因不小心遗失体积较小的螺丝,而必须寻找其他螺丝替代,进而拉长维修及保养的时间。再者,请参见中国台湾第M273941号新型专利「无框架风扇固定结构改良」,包含一风扇、一驱动承座及一扣合盖板,风扇可转动地与驱动承座接合,而扣合盖板的卡勾穿过电源供应器的散热网孔与驱动承座的卡槽相互扣合,使得风扇得通过驱动承座及扣合盖板。然,此种无框风扇固定结构,仍必须包含多固定件才能够固定该风扇,再者,当需拆卸该扣合盖板以进行维修时,呈勾状的卡勾常容易因拔除的角度不正确或施力不当而造成断裂,进而使风扇无法完全固定于散热网孔上。有鉴于上述缺失,提供一种以较少的固定风扇元件,并同时使风扇更易拆卸及组装的风扇组合结构,乃为此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组合结构,可仅以一固定件风扇稳固的固定于电子装置的机壳上,以提升组装的便利性。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揭露的风扇组合结构包含一风扇、一导流结构及一固定件。该导流结构具有多个导流孔、一承靠部及多个第一扣合部分布于该承靠部上,该固定件具有多个第二扣合部及一轴套部。其中,该轴套部套设于该风扇的一中央处,使该风扇可旋转地与该固定件接合,而所述这些第二扣合部分别对应于各该第一扣合部,并相对于该承靠部旋转一角度以与各该第一扣合部扣合,藉此,风扇得仅通过一固定件而可旋转地设置于该导流结构上。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以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风扇与固定件的组合示意图;图2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导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导流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图3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固定件承靠导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固定件承靠导流结构的平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C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固定件承靠导流结构的局部立体示意4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固定件组装于导流结构上的平面示意图;图4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固定件组装于导流结构上的平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C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固定件组装于导流结构上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D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固定件组装于导流结构上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风扇与固定件的组合示意图;图6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导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6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导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7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固定件承靠导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7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固定件承靠导流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C是沿图7B的A-A’剖面线所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8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固定件组装于导流结构上的平面示意图;图8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的固定件组装于导流结构上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图8C是沿图8B的B-B’剖面线所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 风扇组合结构11 风扇111 中央处12 导流结构121 导流孔
122 承靠部122a 周缘122b 中心123 第一扣合部123a 端123b 端123c 扣合面124 周缘125 肋体13固定件131第二扣合部131a 间隙132轴套部133导线槽133a 卡榫134定位孔135 表面14 壳体141 侧壁142集风板2风扇组合结构21 风扇211中央处22导流结构221导流孔222承靠部222a中央区域223第一扣合部223a 扣合面223b 孔洞223c 端223d 端224 周缘225 肋体23固定件231第二扣合部231a 间隙232轴套部233导线槽
233a 卡榫234定位孔235 表面24 壳体241 侧壁242集风板Rl旋转方向R2旋转方向0 角度0 ’ 角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I如图1、图2A、图2B、图3A、图3B、图3C、图4A、图4B、图4C及图4D所示,风扇组合结构I包含一风扇11、一导流结构12及一固定件13。其中,图1是绘示风扇11与固定件13的组合示意图,图2A为导流结构12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导流结构12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图3A为固定件13承靠于导流结构12的平面示意图,图3B为固定件13承靠于导流结构12的平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C是固定件13承靠于导流结构12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4A为固定件13组装于导流结构12上的平面示意图,图4B为固定件13组装于导流结构12上的平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C则为固定件13组装于导流结构12上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而图4D为固定件13组装于导流结构12上的立体示意图。承上所述,如图2A及图2B所示,导流结构12具有多导流孔121、承靠部122及多个第一扣合部123,所述这些导流孔121位于承靠部122的一周围,所述这些第一扣合部123则分布于承靠部122上。固定件13的结构如图1所示,具有多个第二扣合部131及轴套部132。轴套部132可套设于风扇11的一中央处111,使风扇11可旋转地与固定件13接合,而请参见图3A、图3B、图4A及图4B,各第二扣合部131分别对应于各第一扣合部123,并相对于承靠部122旋转以与第一扣合部123扣合,风扇11通过固定件13便可转动地设置于导流结构12上(如图4D所示)。其中,为使固定件13得稳固的固定于导流结构12,各第二扣合部131相对于承靠部122旋转的旋转方向Rl与风扇11的一运转方向相反。需说明的是,所述这些第二扣合部131的数量与所述这些第一扣合部123的数量相同,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这些第一扣合部123及所述这些第二扣合部131分别为三个第一扣合部123及三个第二扣合部131,然于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可依需求调整第一扣合部123及第二扣合部131的数量。现进一步详述所述这些第一扣合部123及所述这些第二扣合部131的结构及扣合方式,请续参见图3A至图4B,各第一扣合部123为一凹槽并分布于承靠部122的一周缘122a,且所述这些第二扣合部131分别对应各第一扣合部123而分布于固定件13上,其中,请参见图3C,各第二扣合部131为一突起并呈倒L型而形成于固定件13的一表面135上,以使突起(即各第二扣合部131)与固定件13的表面135共同界定出一间隙131a。当固定件13承靠于承靠部122使得第二扣合部131位于第一扣合部123的一端123a,且凹槽(即第一扣合部123)的一扣合面123c位于间隙131a中时,固定件13适可相对于承靠部122旋转一角度,请参见图4A至图4C,进而使第二扣合部131沿着扣合面123c而由第一扣合部123的该端123a滑至第一扣合部123的另一端123b,藉此,第二扣合部131覆盖于第一扣合部123的扣合面123c上,而使第一扣合部123得与第二扣合部131扣合。于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图3A及图4A,固定件13更包含一导线槽133由固定件13的一周缘延伸出而出,且可利用卡榫133a与导流结构12卡合,使得风扇11的接线得固定于导线槽133中。此外,请参见图3B,承靠部122的一中心122b、各第一扣合部123与其相邻的第一扣合部123的连线较佳可构成一角度0为120度的夹角,而由于各第二扣合部131对应于各第一扣合部123,因此,可轻易得知固定件13的一中心、各第二扣合部131及相邻的第二扣合部131的连线亦将构成120度的夹角,如此可使固定件13更稳定的固定于导流结构12上。现进一步详述导流结构12的结构,请参见图2A、图2B及图4D,导流结构12设于一壳体14的一侧壁141,壳体14可为一电源供应器的壳体,为增加气流的流量,壳体14具有多个集风板142环设于导流结构12的一周缘124,而导流结构12具有多个肋体125环设于承靠部122并相互交错以界定出所述这些导流孔121,风扇11所产生的气流可通过所述这些导流孔121导出或导入,以逸散电源供应器或其他电子装置所产生之热,且承靠部122通过所述这些肋体125与壳体14相接。此外,于本实施例中,风扇11及固定件13位于壳体14中而固定于导流结构12上。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结构2如图5、图6A、图6B、图7A、图7B、图7C、图8A、图8B及图8C所示,图5是绘示一风扇21与一固定件23的组合示意图,图6A为一导流结构22的立体示意图,图6B为导流结构22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图7A为固定件23承靠于导流结构22的平面示意图,图7B为固定件23承靠于导流结构2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C是沿图7B的A-A’剖面线所得的固定件23承靠于导流结构22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8A为固定件23组装于导流结构22上的平面示意图,图8B为固定件23组装于导流结构22上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而图8C则沿图SB的B-B’剖面线所得的固定件23组装于导流结构22上的局部剖面示意图。风扇组合结构2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风扇组合结构I结构大致上相同,同样包含一风扇21、一导流结构22及一固定件23。导流结构22 —样具有多个导流孔221、承靠部222及多个第一扣合部223,而固定件23同样具有多个第二扣合部231及轴套部232。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一扣合部223及第二扣合部231分别设置于承靠部222及导流结构22的位置。详细而言,请参见图6A至图6B,本第二实施例的所述这些第一扣合部223分布于承靠部222的一中央区域222a,且各第一扣合部223为一凹槽具有一孔洞223b形成于凹槽的一扣合面223a。如图5所示,所述这些第二扣合部231分别对应于各第一扣合部223而分布于固定件23上,请参见图7C及图SC各第二扣合部231为一突起且呈一倒L型而形成于固定件23的一表面235上,该突起(即各第二扣合部231)与固定件23的表面235共同界定出一间隙231a。请参见图7A至图7C,当固定件23承靠于承靠部222使得第二扣合部231位于第一扣合部223的一端223c,且各第二扣合部231穿过各孔洞223b而使扣合面223a位于间隙231a中时,请参见图8A及图8B,固定件23适可相对于承靠部222旋转一角度,进而使各第二扣合部231沿扣合面223a由第一扣合部223的该端223c滑至第一扣合部223的另一端223d。通过上述方式各第二扣合部231得分别对应各第一扣合部223并相对于承靠部222旋转以与第一扣合部123扣合,而轴套部232可套设于风扇21的一中央处211,使风扇21可旋转地与固定件23接合,进而通过固定件23设置于导流结构22上。其中,为使固定件23得稳固的固定于导流结构22,各第二扣合部231相对于承靠部222旋转的旋转方向R2与风扇11的一运转方向相反。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这些第二扣合部231的数量与所述这些第一扣合部223的数量相同,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这些第一扣合部223及所述这些第二扣合部231分别为三第一扣合部223及三第二扣合部231,然于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可依需求调整第一扣合部223及第二扣合部231的数量。于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图7A及图8A,固定件23更包含一导线槽233由固定件23的一周缘延伸出而出,且可利用卡榫233a与导流结构22卡合,使得风扇的接线得固定于导线槽中。此外,请参见图7B,承靠部222的中心区域222a、各第一扣合部223与其相邻的第一扣合部223的连线较佳可构成一角度0 ’为120度的夹角,而由于各第二扣合部231对应于各第一扣合部223,因此,可轻易得知固定件23的一中心、各第二扣合部231及相邻的第二扣合部231的连线亦将构成为120度的夹角,如此可使固定件23更稳定的固定于导流结构22上。然,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可依需求调整0’的大小,并不仅限于上述角度。请参见图6A,本第二实施例的导流结构22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流结构12结构大致相同,导流结构22设于一壳体24的一侧壁241,壳体24可为一电源供应器的壳体,为增加气流的流量,壳体24具有多集风板242环设于导流结构22的一周缘224,而导流结构22具有多个肋体225环设于承靠部222并相互交错以界定出所述这些导流孔221,风扇21所产生的气流可通过所述这些导流孔221导出或导入,以逸散电源供应器或其他电子装置所产生之热,且承靠部222通过所述这些肋体225与壳体24相接,而风扇21及固定件23位于壳体24当中。此外,为了能够更方便组装本发明的风扇组合结构,请参见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固定件13包含多额定位孔134,治具适可通过风扇11并穿过所述这些定位孔134,以使风扇11与固定件13不会相对转动。同样地,请参见图5,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固定件23包含多个定位孔234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所述这些定位孔134为相同作用,于此不再赘述。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风扇固定结构,本发明风扇组合结构的风扇得仅以单一固定件直接以旋转扣合的方式固定于导流结构上,藉此不仅可简化不必要的组装程序,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亦使装配方式更容易且方便,使用者因而可自行轻松替换风扇。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发明的实施态样,以及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畴。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扇组合结构,包含一风扇;一导流结构,具有多个导流孔、一承靠部及多个第一扣合部,所述这些导流孔位于该承靠部的一周围,所述这些第一扣合部分布于该承靠部上;以及一固定件,具有多个第二扣合部及一轴套部;其中,该轴套部套设于该风扇的一中央处,使该风扇可旋转地与该固定件接合,而所述这些第二扣合部分别对应于各该第一扣合部并相对于该承靠部旋转一角度以与各该第一扣合部扣合,该风扇通过该固定件而设置于该导流结构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扣合件相对于该承靠部旋转的一旋转方向与该风扇的一运转方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导流结构设于一壳体的一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多集风板环设该导流结构的一周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流结构具有多肋体环设该承靠部以界定出所述这些导流孔,且该承靠部通过所述这些肋体与该壳体相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更包含一导线槽由该固定件的一周缘延伸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这些第一扣合部及所述这些第二扣合部分别为三第一扣合部及三第二扣合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承靠部的一中心、各该第一扣合部与其相邻的该第一扣合部的连线构成一 120度的夹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具有多定位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扣合部为一突起形成于该固定件的一表面上,该突起与该表面共同定义出一间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这些第一扣合部分布于该承靠部的一周缘,且所述这些第二扣合部分别对应各该第一扣合部而分布于该固定件上。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这些第一扣合部分布于该承靠部的一中央区域,且所述这些第二扣合部分别对应各该第一扣合部而分布于该固定件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扣合部为一凹槽,当该第二扣合部位于该第一扣合部的一端,且该凹槽的一扣合面位于该间隙中时,该固定件适可相对于该承靠部旋转,以使该第二扣合部沿该扣合面由该第一扣合部的该端滑至该第一扣合部的另一端。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扣合部为一凹槽具有一孔洞形成于该凹槽的一扣合面上,当该第二扣合部位于该第一扣合部的一端,且该第二扣合部穿过该孔洞而使该扣合面位于该间隙中时,该固定件适可相对于该承靠部旋转,以使该第二扣合部沿该扣合面由该第一扣合部的该端滑至该第一扣合部的另一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关于一风扇组合结构,包含一风扇、一导流结构及一固定件。该导流结构具有多个导流孔、一承靠部及多个第一扣合部分布于该承靠部上,该固定件具有多个第二扣合部。其中,该风扇可旋转地与该固定件枢接,而所述这些第二扣合部相对于该承靠部旋转一角度以与各该第一扣合部扣合,藉此,风扇得仅通过一固定件而设置于该导流结构上。
文档编号G06F1/20GK103032382SQ20111030824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谢宏昌, 邓其昌, 曾民成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