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50293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可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一主机、一支撑架及一输入装置。主机具有相对的一显示面及一背面。支撑架枢设于主机。支撑架具有一容置槽及形成容置槽的相对的二壁面。支撑架具有二滑槽。二滑槽分别位于二壁面。支撑架可相对主机枢转而具有贴覆于背面的一闭合位置及相对远离背面的一展开位置。输入装置设于容置槽。输入装置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滑块。二滑块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二滑槽。输入装置可相对支撑架滑移而具有位于容置槽的一收纳位置及相对退出于容置槽的一使用位置。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改善使用者同时携带可携式电子装置与键盘时所产生的携带上及使用上的不便。
【专利说明】
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许多电子装置陆续被开发出来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市面上已经推出许多种触控式电子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以平板计算机为例,平板计算机一般是采用电容式的触控技术,这些技术的特点就是能够让使用者直接与平板计算机互动,例如:使用者可直接触碰屏幕中的数字图式来启动程序。因此,此种操作方式能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性。
[0003]然而,平板计算机输入文字的方式却不如笔记型计算机或桌上型计算机方便。原因是使用者已习惯用敲打键盘的方式来输入文字,但平板计算机却是必需直接在屏幕上写出文字或在屏幕上触碰数字键盘才能进行输入。尤其是当使用者需要大量输入文字(如聊天、或打报告)时,更明显曝露出平板计算机于输入文字上的缺点。因此,若使用者需要大量输入文字时,往往会将平板计算机外接一键盘,让使用者能够以平常习惯的方式去输入文字。
[0004]虽然平板计算机搭配实体键盘能够让使用者拥有熟悉的打字触感,但却会对使用者造成携带上的不便。此外,如果要让使用者可以符合人体工学的姿势进行打字时,还需要另外携带一支撑座来承放键盘以便于使用者操作。因此,如何改善使用者同时携带可携式电子装置与键盘时所产生的携带上及使用上的不便,将是设计人员应注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借以改善使用者同时携带可携式电子装置与键盘时所产生的携带上及使用上的不便。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一主机、一支撑架及一输入装置。主机具有相对的一显示面及一背面。支撑架枢设于主机。支撑架具有一容置槽及形成容置槽的相对的二壁面。支撑架具有二滑槽。二滑槽分别位于二壁面。支撑架可相对主机枢转而具有贴覆于背面的一闭合位置及相对远离背面的一展开位置。输入装置设于容置槽。输入装置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滑块。二滑块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二滑槽。输入装置可相对支撑架滑移而具有位于容置槽的一收纳位置及相对退出于容置槽的一使用位置。
[0007]其中,该主机更包含一凹部,位于该背面,当该支撑架位于该闭合位置时,该支撑架与该输入装置位于该凹部。
[0008]其中,该主机更包含二第一枢接部,该支撑架包含二杆部、一连接部及二第二枢接部,该连接部连接于该二杆部而构成该容置槽,且该二滑槽分别位于该二杆部,该二第二枢接部分别连接于该二杆部,且该二第二枢接部分别枢设于该第一枢接部。
[0009]其中,该二杆部各具有一表面,面向该凹部,该二第二枢接部连接于该表面。
[0010]其中,该主机更包含一本体及二第一枢接部,该显示面及该背面位于该本体的相对两侧,该二第一枢接部连接于该凹部,该支撑架更包含二杆部、一连接部及二第二枢接部,该连接部连接于该二杆部而构成该容置槽,且该二滑槽分别位于该二杆部,该二第二枢接部与该连接部分别位于该二杆部的相对两端,且该二第二枢接部分别枢设于该第一枢接部。
[0011 ] 其中,每一该第一枢接部为一轴孔,每一该第二枢接部为一枢轴。
[0012]其中,每一该第一枢接部为一枢轴,每一该第二枢接部为一轴孔。
[0013]其中,当该支撑架位于该展开位置时,该支撑架与该背面保持一锐角。
[0014]其中,该输入装置为一键盘或一绘图板。
[0015]其中,该主机为一平板计算机或一触控式手机。
[0016]根据上述本发明所公开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支撑架枢设于主机背面的凹部,且输入装置可收纳于支撑架的容置槽内,使得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便于使用者携带的闭合位置,以及便于使用者使用输入装置的使用位置,进而改善使用者同时携带可携式电子装置与输入装置时所产生的携带上及使用上的不便。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于使用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3至图5为图1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0021]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于使用位置的侧面示意图。
[0022]其中,附图标记:
[0023]10可携式电子装置
[0024]100 主机
[0025]102显示面
[0026]104 背面
[0027]106 本体
[0028]108第一枢接部
[0029]110 凹部
[0030]200支撑架
[0031]202容置槽
[0032]204 壁面
[0033]206 滑槽
[0034]208 杆部
[0035]210连接部
[0036]212第二枢接部
[0037]214 表面
[0038]300输入装置
[0039]302 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40]请参照图1至图2。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于使用位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41]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包含一主机100、一支撑架200、一输入装置300。
[0042]主机100具有相对的一显不面102及一背面104。显不面102例如为一触控屏幕的触控面。在本实施例中,主机100以平板计算机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主机100也可以是触控式手机。
[0043]支撑架200枢设于主机100。支撑架200具有一容置槽202及形成容置槽202的相对的二壁面204。支撑架200具有二滑槽206。二滑槽206分别位于二壁面204。支撑架200可相对主机100枢转而具有贴覆于背面104的一闭合位置及相对远离背面104的一展开位置。
[0044]输入装置300设于容置槽202。输入装置300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滑块302。二滑块302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二滑槽206。输入装置300可相对支撑架200滑移而具有位于容置槽202的一收纳位置及相对退出于容置槽202的一使用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装置300以键盘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输入装置300也可以是绘图板。
[0045]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及其它实施例中,主机100更包含一本体106及二第一枢接部108。显示面102及背面104位于本体106的相对两侧。本体106包含一凹部110,位于背面104。二第一枢接部108连接于凹部110。支撑架200更包含二杆部208、一连接部210及二第二枢接部212。连接部210连接于二杆部208而构成容置槽202,且二滑槽206分别位于二杆部208的壁面204。二第二枢接部212与连接部210分别位于二杆部208的相对两端,且二第二枢接部212分别枢设于第一枢接部108。当支撑架200位于闭合位置时,支撑架200与输入装置300位于凹部110。
[0046]在本实例中,每一第一枢接部108为一轴孔,而每一第二枢接部212为一枢轴。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枢接部108也可以为一枢轴,而每一第二枢接部212为一轴孔。
[0047]请参阅图3至图5,图3至图5为图1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0048]如图3所示,在使用者无需使用输入装置300或处于行进间时,可令可携式电子装置10处于收纳状态。也就是说,将输入装置300位于支撑架200的容置槽202而位于收纳位置,且将支撑架200及输入装置300位于凹部110而位于闭合位置,以使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形状呈现方形板体,进而便于使用者携带。
[0049]在使用者需使用输入装置300时,可翻开输入装置300,而使可携式电子装置10处于键盘输入状态。首先,如图4所示,将支撑架200相对主机100枢转(沿箭头a所指的方向)而位于展开位置。此时,支撑架200与主机100的背面104之间的夹角Θ为锐角。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夹角Θ也可以是直角。接着,如图5所示,将输入装置300相对支撑架200滑出(沿箭头b所指的方向)而位于使用位置。此时,输入装置300凸出于显示面102,且输入装置300与显示面102夹钝角,以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进而便于使用者进行键盘输入。
[0050]请参阅图6,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于使用位置的侧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图1的实施例相似,故仅针对结构相异处进行说明。
[0051]上述图1的实施例中,第一枢接部108凸设于凹部110,且第二枢接部212位于杆部208。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部108位于本体106,且二杆部208各具有一表面214。表面214面向凹部110。二第二枢接部212凸设于表面214。
[0052]根据上述本发明所公开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支撑架枢设于主机背面的凹部,且显示装置可收纳于支撑架的容置槽内,使得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便于使用者携带的收纳状态,以及便于使用者使用输入装置的键盘输入状态,进而改善使用者同时携带可携式电子装置与输入装置时所产生的携带上及使用上的不便。
[0053]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主机,具有相对的一显不面及一背面; 一支撑架,枢设于该主机,该支撑架具有一容置槽及形成该容置槽的相对的二壁面,该支撑架具有二滑槽,分别位于该二壁面,该支撑架可相对该主机枢转而具有贴覆于该背面的一闭合位置及相对远离该背面的一展开位置;以及 一输入装置,设于该容置槽,该输入装置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滑块,该二滑块分别可滑动地设于该二滑槽,该输入装置可相对该支撑架滑移而具有位于该容置槽的一收纳位置及相对退出于该容置槽的一使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机更包含一凹部,位于该背面,当该支撑架位于该闭合位置时,该支撑架与该输入装置位于该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机更包含二第一枢接部,该支撑架包含二杆部、一连接部及二第二枢接部,该连接部连接于该二杆部而构成该容置槽,且该二滑槽分别位于该二杆部,该二第二枢接部分别连接于该二杆部,且该二第二枢接部分别枢设于该第一枢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杆部各具有一表面,面向该凹部,该二第二枢接部连接于该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机更包含一本体及二第一枢接部,该显示面及该背面位于该本体的相对两侧,该二第一枢接部连接于该凹部,该支撑架更包含二杆部、一连接部及二第二枢接部,该连接部连接于该二杆部而构成该容置槽,且该二滑槽分别位于该二杆部,该二第二枢接部与该连接部分别位于该二杆部的相对两端,且该二第二枢接部分别枢设于该第一枢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第一枢接部为一轴孔,每一该第二枢接部为一枢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第一枢接部为一枢轴,每一该第二枢接部为一轴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支撑架位于该展开位置时,该支撑架与该背面保持一锐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装置为一键盘或一绘图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机为一平板计算机或一触控式手机。
【文档编号】G06F1/16GK104166425SQ20131018229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6日
【发明者】林春吉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