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及其承载架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3616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计算机及其承载架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承载架体包含一承载盘及一滑动窗。承载盘具有相对的一承载面及一背面。承载盘具有多个主机板组装柱。这些主机板组装柱凸出于承载面。滑动窗包含一结合部及一墙部。墙部立于结合部。墙部具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埠穿孔。结合部可滑动地结合于承载盘的背面,且墙部凸出于承载盘的承载面,输入输出埠穿孔位于承载盘的上方。其中,滑动窗可相对承载盘滑动而改变墙部上的输入输出端口穿孔与各主机板组装柱的轴线间的水平距离。
【专利说明】计算机及其承载架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及其承载架体,特别涉及一种具滑动窗的计算机及其承载架体。

【背景技术】
[0002]现今是信息多媒体的时代,毋庸置疑地计算机对现在的人类而言几乎已成为生活与工作中的必需品之一,无论服务器(server)、工作站(workstat1n)、台式计算机(desktop computer)或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 computer),甚至工业用计算机(industrial computer),在一般人生活与工作之中,计算机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0003]台式计算机大致可分为主机部分、显示器及接口设备。主机部分还包括有计算机机壳,而计算机机壳的内部配设有主机板、中央处理单元、适配卡及内存等电子零组件。此夕卜,计算机机壳的内部亦包括了硬盘(hardware disk)、软盘(floppy disk)及光驱(⑶-ROMdrive)等储存装置。
[0004]一般来说,主机板都会设置有供外部电子组件(如鼠标、键盘或显示器)插接的电连接器,而计算机机壳会对应设有供电连接器穿设的开孔,使得外部电子组件可直接从计算机机壳外部插接电连接器。基于这样的设计,主机板在安装时,会和计算机机壳产生干涉,故使用者需先将主机板放置在计算机机壳内,再水平滑移主机板,让主机板的电连接器穿过开孔。也就是说,主机板与机壳间的对位过程,皆需水平方向上的滑移才能够对位完成。但由于主机板之底面并非平坦表面,故使用者难以平顺地滑动主机板而有和计算机机壳发生碰撞的机率,进而增加了主机板上的电子组件毁损的机会。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及其承载架体,让主机板更易于对位于机壳上,以避免在主机板的安装过程中,发生主机板和机壳相撞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包含一承载盘、一主机板组及一滑动窗。承载盘具有相对的一承载面及一背面。主机板组包含一基板、一中央处理器及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埤。基板装设于承载面上方。中央处理器与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埤电性连接于基板,且输入输出埤的部分凸出于基板的一侧缘。滑动窗包含一结合部及一墙部。墙部立于结合部。墙部具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埠穿孔。结合部可滑动地结合于承载盘的背面,且墙部凸出于承载盘的承载面,使输入输出埠穿孔位于承载面的上方。其中,滑动窗可相对承载盘滑动而具有一组合位置及一装卸位置。位于装卸位置的墙部较位于组合位置的墙部远离输入输出埠,且当滑动窗位于组合位置时,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埠容设于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埠穿孔内,以及当滑动窗位于装卸位置时,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埠脱离至少一个输入输出端口穿孔,而令主机板组能沿承载面的法线方向位移而安装于承载盘或从承载盘移出。
[0007]本发明所揭露的承载架体,包含一承载盘及一滑动窗。承载盘具有相对的一承载面及一背面。承载盘具有多个主机板组装柱。这些主机板组装柱凸出于承载面。滑动窗包含一结合部及一墙部。墙部立于结合部。墙部具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埠穿孔。结合部可滑动地结合于承载盘的背面,且墙部凸出于承载盘的承载面,使输入输出埠穿孔位于承载盘的上方。其中,滑动窗可相对承载盘滑动而改变墙部上的输入输出端口穿孔与各主机板组装柱的轴线间的水平距离。
[0008]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计算机及其承载架体,由于滑动窗为可滑动的设计,使得主机板组仅需沿垂直方向即可完成与承载盘的对位与组装,并不需要在承载盘上水平滑动。因此,滑动窗的设计将可让主机板组安装更为省力,并一并提升计算机之组装质量。
[0009]以上关于本
【发明内容】
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计算机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12]图3为图1的计算机的组装过程图。
[0013]图4与图5为图1的计算机的组装过程图。
[0014]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计算机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5]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计算机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机及其承载架体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0017]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计算机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计算机的组装过程图。
[0018]本实施例的计算机10包含一承载盘100、两侧板200、一主机板组500、一滑动窗300、多个紧固件400及两锁固件600。其中承载盘100、两侧板200及滑动窗300共构成一承载架体。
[0019]承载盘100具有相对的一承载面110及一背面120。承载面110用以承载物品。承载盘100更具有多个主机板组装柱130及多个滑槽140。这些主机板组装柱130凸出于承载面110。这些滑槽140贯穿承载面110及背面120。这些滑槽140排列于承载盘100的一侧,并沿相同方向延伸。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承载盘100更具有从背面120朝向承载面110的方向冲压而成的一凹槽150。凹槽150的位置位于这些滑槽140的下方。
[0020]两侧板200分别竖立于承载盘100的相对两侧,并凸出于承载盘100的承载面110。
[0021]主机板组500包含一基板510、一中央处理器520及多个输入输出埤530。基板510装设于承载面110上方。中央处理器520与这些输入输出埠530电性连接于基板510,且这些输入输出埠530的部分凸出于基板510的一侧缘。
[0022]滑动窗300包含一结合部310、一墙部320及两锁合部330。墙部320立于结合部310。墙部320具有多个输入输出埠穿孔321。结合部310可滑动地位于凹槽150内,结合部310的厚度与凹槽150的深度相匹配,以令计算机10底部的表面较为平整。墙部320凸出于承载盘100的承载面110,且输入输出埠穿孔321位于承载面110的上方。两锁合部330分别连接于墙部320的相对两侧。
[0023]这些紧固件400分别穿过这些滑槽140,并结合承载盘100与结合部310,结合部310透过这些滑槽140与这些紧固件400而可相对承载盘100滑动。详细来说,每一紧固件400包含一头段410、一中段420及一尾段430。紧固件400的头段410的宽度Wl大于紧固件400的中段420的宽度W2。紧固件400的中段420的宽度W2大于紧固件400的尾段430的宽度W3。头段410抵靠于承载盘100的承载面110或滑动窗300的结合部310。中段420穿过滑槽140,对应的,尾段430凸出于承载盘100的背面120与结合部310并连接于滑动窗300的结合部310。如此一来,滑动窗300可透过这些滑槽140与这些紧固件400而可相对承载盘100滑动,并具有一组合位置(请先参阅图5)及一装卸位置(请先参阅图3),且位于装卸位置的墙部320较位于组合位置的墙部320远离输入输出埠530,计算机10的详细动作稍后一并说明。
[0024]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00的中段420的宽度W2大于紧固件400的尾段430的宽度W3,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图中未示出)中,紧固件400的中段420的宽度W2亦可等于紧固件400的尾段430的宽度W3。
[0025]主机板组500包含一基板510、一中央处理器520及多个输入输出埤530。基板510装设于承载面110上方的主机板组装柱130。中央处理器520与这些输入输出埠530电性连接于基板510,且这些输入输出埠530的部分凸出于基板510的一侧缘。
[0026]当滑动窗300位于组合位置时,两锁固件600分别穿过两侧板200并分别锁合于两锁合部330,以将滑动窗300固定于组合位置。
[0027]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锁合部330与锁固件600的数量分别以两个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锁固件600与锁合部330的数量也可以仅为一个。
[0028]请参阅图3至图5。图4与图5为图1的计算机的组装过程图。
[0029]如图3所示,在要将主机板组500装于承载盘100的主机板组装柱130前,先将滑动窗300向后拉(沿箭头a所指示之方向),让滑动窗300位于装卸位置。当滑动窗300位于装卸位置时,墙部320与主机板组装柱130的轴线A的间距Dl大于输入输出端口 530超出主机板组装柱130的轴线A的最大距离D2。由于墙部320与主机板组装柱130的轴线A的间距Dl大于输入输出端口 530超出主机板组装柱130的轴线A的最大距离D2,故主机板组500垂直放至承载盘100时,主机板组500的输入输出埠530并不会与滑动窗300产生干涉。
[0030]接着,如图4所示,因滑动窗300位于组合位置时,主机板组500并不会与滑动窗300产生干涉,故当滑动窗300位于组合位置时,使用者可沿承载面110的法线方向(如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将主机板组500垂直放置在承载盘100上,并一并完成基板510与承载盘100间的对位。由于主机板组500置于承载盘100上时,在水平方向上的滑动较不顺畅,故主机板组500容易因不顺畅的滑动而发生碰撞。但因上述滑动窗300为可滑动的设计,使得主机板组500仅需沿垂直方向即可完成与承载盘100的对位与组装,并不需要在承载盘100上水平滑动。因此,滑动窗300的设计将可让主机板组500安装更为省力,并一并提升计算机10的组装质量。
[0031]接着,如图5所示,在主机板组500的基板510固定于各主机板组装柱130之后,可让滑动窗300沿箭头c所指示的方向回复至组合位置。当滑动窗300位于组合位置时,墙部320与主机板组装柱130的轴线A的间距D3小于输入输出端口 530超出主机板组装柱130的轴线A的最大距离D4,使得这些输入输出埠530分别容设于这些输入输出埠穿孔321 内。
[0032]反之,若要将主机板组500从承载盘100上拆下,则可再将滑动窗300拉至装卸位置,使这些输入输出埠530再次脱离这些输入输出埠穿孔321,以利使用者能够沿承载面110的法线方向(如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直接将主机板垂直拿起。
[0033]请参阅图6。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计算机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第I图的实施例相似,故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说明。
[0034]在本实施例中,承载盘10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10a及一第二侧100b。滑动窗300的墙部320邻近于承载盘100的第一侧100a。滑动窗300更包含一内折部340,内折部340连接于墙部320,并沿第一侧10a朝第二侧10b的方向凸出而覆盖于部分承载盘100的上方或结合部310的上方,输入输出埠穿孔321位于内折部340与结合部310之间。
[0035]本实施例与第I图之实施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滑动窗300多了内折部340的结构,因此,当滑动窗300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滑移而位于装卸位置时,墙部320与主机板组装柱130的轴线的间距D5必须大于输入输出端口 530超出主机板组装柱130的轴线A的最大距离D6加上内折部340凸出墙部320的长度D7,才能够确保主机板组500垂直放至承载盘100时,主机板组500的输入输出埠530并不会与滑动窗300产生干涉。
[0036]请参阅图7。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计算机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第I图的实施例相似,故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说明。
[0037]在上述实施例中,滑槽140结构皆是位于承载盘100上,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滑槽140结构也可以位于滑动窗300上。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滑动窗300的结合部310上具有多个滑槽311。这些紧固件400分别穿过这些滑槽140,并结合于承载盘100,使得滑动窗300可透过这些滑槽140与这些紧固件400而可相对承载盘100滑动。
[0038]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计算机及其承载架体,由于滑动窗为可滑动的设计,使得主机板组仅需沿垂直方向即可完成与承载盘的对位与组装,并不需要在承载盘上水平滑动。因此,滑动窗的设计将可让主机板组安装更为省力,并一并提升计算机的组装质量。
[0039]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承载盘,具有相对的一承载面及一背面; 一主机板组,包含一基板、一中央处理器及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埠,该基板装设于该承载面上方,该中央处理器与该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埤电性连接于该基板,且该输入输出埤的部分凸出于该基板的一侧缘;以及 一滑动窗,包含一结合部及一墙部,该墙部立于该结合部,该墙部具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埠穿孔,该结合部可滑动地结合于该承载盘的该背面,且该墙部凸出于该承载盘的该承载面,且该输入输出埠穿孔位于该承载面的上方; 其中,该滑动窗可相对该承载盘滑动而具有一组合位置及一装卸位置,位于该装卸位置的该墙部较位于该组合位置的该墙部远离该输入输出埠,且当该滑动窗位于该组合位置时,该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埤容设于该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埤穿孔内,以及当该滑动窗位于该装卸位置时,该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埠脱离该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埠穿孔,而令该主机板组能沿该承载面的法线方向位移而安装于该承载盘或从该承载盘移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多个滑槽及多个紧固件,该些滑槽位于该承载盘或该结合部,该些紧固件分别穿过该些滑槽,并结合该承载盘与该结合部,该结合部透过该些滑槽与该些紧固件而可相对该承载盘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紧固件包含一头段、一中段及一尾段,该头段的宽度大于该中段的宽度,该中段的宽度不小于该尾段的宽度,该头段抵靠于该承载盘的该承载面,该中段穿过该滑槽,该尾段凸出于该承载盘的该背面与该结合部并连接于该滑动窗的该结合部,或该滑动窗的该结合部,该中段穿过该滑槽,该尾段凸出于该承载盘的该承载面与该结合部并连接于该承载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两侧板及两锁固件,该两侧板分别竖立于该承载盘的相对两侧,并凸出于该承载盘的该承载面,该墙部位于该两侧板之间,该滑动窗更包含两锁合部,该两锁合部连接于该墙部的相对两侧,当该滑动窗位于该组合位置时,该两锁固件分别穿过该两侧板并分别锁合于该两锁合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承载盘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侦牝该滑动窗的该墙部邻近于该承载盘的该第一侧,该滑动窗更包含一内折部,该内折部连接于该墙部,并沿该第一侧朝该第二侧的方向凸出而覆盖于部分该承载盘的上方,该输入输出埠穿孔位于该内折部与该结合部之间。
6.一种承载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承载盘,具有相对的一承载面及一背面,该承载盘具有多个主机板组装柱,该些主机板组装柱凸于该承载面;以及 一滑动窗,包含一结合部及一墙部,该墙部立于该结合部,该墙部具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埠穿孔,该结合部可滑动地结合于该承载盘的该背面,且该墙部凸出于该承载盘的该承载面,使该输入输出埠穿孔位于该承载盘的上方; 其中,该滑动窗可相对该承载盘滑动而改变该墙部上的该输入输出端口穿孔与各该主机板组装柱的轴线间的水平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载架体,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多个滑槽及多个紧固件,该些滑槽位于该承载盘或该结合部,该些紧固件分别穿过该些滑槽,并结合该承载盘与该结合部,该结合部透过该些滑槽与该些紧固件而可相对该承载盘滑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架体,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紧固件包含一头段、一中段及一尾段,该头段的宽度大于该中段的宽度,该中段的宽度不小于该尾段的宽度,该头段抵靠于该承载盘的该承载面,该中段穿过该滑槽,该尾段凸出于该承载盘的该背面与该结合部并连接于该滑动窗的该结合部,或该滑动窗的该结合部,该中段穿过该滑槽,该尾段凸出于该承载盘的该承载面与该结合部并连接于该承载盘。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载架体,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两侧板及两锁固件,该两侧板分别竖立于该承载盘的相对两侧,并凸出于该承载盘的该承载面,该墙部位于该两侧板之间,该滑动窗更包含两锁合部,该两锁合部连接于该墙部的相连两侧,该两锁固件分别穿过该两侧板并分别锁合于该两锁合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载架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承载盘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滑动窗的该墙部邻近于该承载盘的该第一侧,该滑动窗更包含一内折部,该内折部连接于该墙部,并沿该第一侧朝该第二侧的方向凸出而覆盖于部分该承载盘的上方,该输入输出埠穿孔位于该内折部与该承载盘之间。
【文档编号】G06F1/18GK104391550SQ201410698182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7日
【发明者】陈愈馨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