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192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一显示模块;一绝缘层,该绝缘层环绕并包覆该显示模块的多个侧面,该绝缘层具有多个开口,且该显示模块的各该侧面被至少一开口曝露。本实用新型透过设置于绝缘层上的开口消除绝缘层贴附时产生的气泡凸起,以提高后续制程工艺的精准度。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专利说明】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设备技术,且特别是指用于一种触控显示装置之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触控显示装置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以提供更便捷的人机交互方式。
[0003]现行的触控显示装置包含一触控面板以及一显示模块。由于显示模块的四周常常会有漏光的问题,因此,通常会利用深色绝缘胶带包覆于显示模块的四周,达到防漏光的效果,且还可一定程度的起静电屏蔽的作用。然而,在贴附绝缘胶带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无法彻底排除气泡,而形成一些波浪状的凸起,在后续触控面板与显示模块的贴合制程中,该些由气泡产生的凸起会导致治具无法准确的固定显示模块,进而无法进行准确的贴合对位,降低了产品生产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一显示模块;一绝缘层,该绝缘层环绕并包覆该显示模块的多个侧面,该绝缘层具有多个开口,且该显示模块的各该侧面被至少一开口曝露。
[0005]于一实施例中,该些侧面包括一第一侧面、一第二侧面、相对于该第一侧面的一第三侧面以及相对于该第二侧面的一第四侧面,该第一侧面被该绝缘层的一第一开口曝露,该第二侧面被该绝缘层的一第二开口曝露,该第三侧面被该绝缘层的一第三开口曝露以及该第四侧面被该绝缘层的一第四开口曝露,其中该第一开口的位置相对于该第三开口的位置,该第二开口的位置相对于该第四开口的位置。
[0006]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以及该第四开口的面积相同。
[0007]于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以及该第四开口的宽度相同。
[0008]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以及该第四开口的长度分别小于其所在侧面的长度。
[0009]于一实施例中,该显不模块的各该侧面分别被两个开口曝露,其中曝露同一侧面的两个开口之间的间距与曝露相对侧面的两个开口之间的间距相同。
[0010]于一实施例中,该些开口的形状或面积不相同。
[0011 ] 于一实施例中,该些开口用以供一治具卡设。
[0012]于一实施例中,该绝缘层为一不透明绝缘层。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设备,包括一显示模块;一绝缘层,该绝缘层环绕并包覆该显示模块的四个侧面,该绝缘层具有多个开口,且该显示模块的各该侧面被至少一开口曝露;以及一触控面板,位于该显示设备的一显示面上。
[0014]于一实施例中,更包含一黏贴层,其中该显示设备与该触控面板之间设置有一黏贴层。
[0015]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块,透过于包覆显示模块的绝缘胶带四周上增设至少一开口曝露,有效地避免绝缘胶带于包覆显示模块过程中因具波浪状的凸起,而使得触控面板无法准确的贴合于显示模块上,从而导致降低制程良率的问题出现。
[0016]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成既定目的所采取之技术、方法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之详细说明、图式,相信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以深入且具体之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与附件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0018]图1B是图1A所示的显示设备的前视图。
[0019]图2是显示设备搭配治具的示意图。
[0020]图3A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0021]图3B是图3A所示的显示设备的前视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技术特征及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之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0024]〔第一实施例〕
[0025]首先请参照图1A,图1A绘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0026]如图1A所示,显示设备I包括显示模块10、绝缘层11,其中绝缘层11环绕并包覆显示模块10的多个侧面,并延伸至显示模块10的显示面,以环绕于该显示面的中央区域显露一显示区域13,以供画面显示。绝缘层11具有多个开口,例如,开口 12a、12b、12c、12d,并显示模块10的各该侧面分别被至少一开口曝露。
[0027]进一步地说,显示模块10具有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以及第四侧面114。第三侧面113是相对且平行于第一侧面111,而第四侧面114是相对且平行于第二侧面112。换言之,绝缘层11环绕显示模块10并包覆于显示模块10的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与第四侧面114的表面。
[0028]第一侧面111被绝缘层11上设置的开口 12a曝露。第二侧面112被绝缘层11上设置的开口 12b曝露。第三侧面113被绝缘层11上设置的开口 12c曝露。第四侧面112被绝缘层11上设置的开口 12d曝露。也就是说,显示模块10的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以及第四侧面114分别被至少一开口曝露。
[0029]于本实施例中,绝缘层11的材料为一种不透明的绝缘材料层,例如工业常用的聚酯薄膜(Mylar),该绝缘材料一般为深色绝缘材料,可用以防止显示模块10漏电及避免显示模块10受到外界静电影响,达到电磁屏蔽效果,同时避免显示模块10漏光降低显示区域13的画面质量。于其他实施例中,绝缘层11也可以为其他具有避免漏光降低显示区域13内的画面质量的材料,故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视需要自由设计。
[0030]于本实施例中,绝缘层11可以是以黏合方式包覆显示模块10,其亦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包覆显示模块10,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
[0031]于本实施例中,开口 12a?12d可以是利用裁切工序分别形成于绝缘层11上对应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与第四侧面114的表面。
[0032]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绝缘层11上设置开口,使得绝缘层11与显示模块10之间的气泡较易排出,使得绝缘层11可平整贴附于显示模块10周边,避免出现,由于气泡而产生的影响制程的凸起。
[0033]本实施例中更详细地说,如前述,显示模块10的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与第四侧面114分别被开口 12a、12b、12c以及12d曝露。其中,绝缘层11上曝露第一侧面111的开口 12a (即第一开口)的设置位置是相对于绝缘层11上曝露第三侧面113的开口 12c(即第三开口)的设置位置,而绝缘层11上曝露第二侧面112的开口 12b(即第二开口)的设置位置是相对于绝缘层11上曝露第四侧面114的开口 12d(即第四开口)的设置位置。
[0034]于本实施例中,开口 12a(即第一开口)、12b(即第二开口)、12c(即第三开口)12d(即第四开口)的形状及面积相同。也就是说,开口 12a(即第一开口)、12b(即第二开口)、12c(即第三开口)以及12d(即第四开口)的宽度以长度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各开口的大小及形状亦可不相同,且位置亦可不相对应。
[0035]值得注意的是,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开口 12a (即第一开口)、12b (即第二开口)、12c(即第三开口)以及12d(即第四开口)的长度分别小于显示模块10的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以及第四侧面的114的长度,而开口 12a(即第一开口)、12b (即第二开口)、12c (即第三开口)以及12d (即第四开口)的开口宽度分别小于显示模块10的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以及第四侧面的114的宽度。换言之,各开口的面积应小于其所对应的各侧面面积,较佳地,开口范围亦仅限于各侧面内,以避免开口延伸至显示模块10的显示面,或显示面与各侧面连接处,影响绝缘层的遮光功能。
[0036]请参照图1B,图1B是图1A所示的显示模块的前视图。以下针对显示模块10的一侧面,如第二侧面112来对开口的细部构造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B所示,绝缘层11曝露显示模块10的第二侧面112的开口 12b (即第二开口)大致呈长条状,并且开口 12b (即第二开口)的长度L2小于显示模块10的第二侧面112的长度LI,且开口 12b (即第二开口)的宽度W2也小于显示模块10的第二侧面112的宽度Wl。
[0037]本实施例是以绝缘层11对应显示模块10的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与第四侧面114的表面位置分别设置一开口(例如,开口 12a、12b、12c以及12d),来消除于绝缘层11包覆显示模块10的过程中所产生波浪状的凸起,使绝缘层11包覆显示模块10的侧面表面平整。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绝缘层11对应显示模块10的第一侧面
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与第四侧面114的表面可以分别排列设置多个开口,且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视需要自由设计,故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
[0038]接下来参考图2,图2是显示模块搭配治具的应用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模块10的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与第四侧面114的分别被绝缘层11上设置的开口 12a、12b、12c以及12d曝露,且该些开口 12a?12b另可用以供一治具卡设。
[0039]具体地说,治具40具有多个卡接部,例如,卡接部42a、42b、42c、42d,且该些卡接部42a、42b、42c、42d可用以透过绝缘层11上曝露显示模块10的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
112、第三侧面113与第四侧面114的开口(例如,开口 12a、12b、12c以及12d)卡接显示模块10,藉以达到固定显示模块10的作用,进而避免了由于绝缘层贴附不平整或绝缘层材质较软而引起的无法准确固定的问题。
[0040]治具40的卡接部42a、42b、42c以及42d的形状大小与曝露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与第四侧面114的该些开口(例如,开口 12a、12b、12c以及12d)的形状大小相同,藉以使治具40的卡接部42a、42b、42c以及42d分别透过开口 12a、12b、12c、12d卡住于显示模块10。因此,当进行触控面板(图未示)与显示模块10黏合的工序时,治具40的卡接部42a、42b、42c、42d可紧密地固定显示模块10,提高触控面板与显示模块10黏合的精准度。
[0041]于此实施例中,曝露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与第四侧面114的该些开口(例如,开口 12a、12b、12c、12d)形状大致上为长条状。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曝露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与第四侧面114的该些开口(例如,开口 12a、12b、12c、12d)可以为方形、圆形、菱形等其他几何图形,只要可曝露显示模块10的该些侧面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视需要自由设计。
[0042]于此实施例中,曝露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与第四侧面114的该些开口(例如,开口 12a、12b、12c、12d)的形状大小是根据治具40的卡接部42a、42b、42c、42d的形状大小来设计的。换句话说,曝露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与第四侧面114的该些开口(例如,开口 12a、12b、12c、12d)的形状大小可以是依据治具40的卡接部42a、42b、42c、42d的形状来做调整配置,故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视需要自由设计。
[0043]于此实施例中,治具40的卡接部42a、42b、42c、42d是利用卡接的方式卡住于显示模块10。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治具40的卡接部42a、42b、42c、42d也可以利用勾住或其他的方式,使得治具40的卡接部42a、42b、42c、42d能紧固地固定显示模块10,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视需要自由设计。
[0044]〔第二实施例〕
[0045]请参考图3A,图3A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示意图。图3A的显示设备2与图1A中的显示设备I 二者的差异在于:显示模块20的第一侧面211、第二侧面212、第三侧面213与第四侧面214分别被绝缘层21上的至少两个开口曝露。
[0046]进一步地说,如图3B所示,图3B是图3A所示的显示设备的前视图。以下以显示模块20的第二侧面212被绝缘层21上的两个开口 22c、22d曝露的设计方式为例进行说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利用相同设计方式设计显示模块20的第一侧面211、第三侧面213、第四侧面214被绝缘层21上的开口曝露方式,故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
[0047]显示模块20的第二侧面212被绝缘层21上的两个开口 22c、22d曝露,相邻的两个开口 22c、22d之间具有一间距S,且开口 22c的长度、宽度以及面积相同于开口 22d。也就是说,两个开口 22c、22d的大小以及外型都是相同的。另外,于此实施例中,绝缘层21上曝露第一侧面211的开口 22a、22b、第二侧面212的开口 22c、22d、第三侧面213的开口 22e、22f以及第四侧面214的开口 22g、22h的大小都相同,因此,相对于绝缘层21上曝露第二侧面212的第四侧面214的两个开口 22g、22h之间的间距S与绝缘层21上曝露第二侧面212的两个开口 22c、22d之间的间距S相同。相对于绝缘层21上曝露第一侧面211的第三侧面213的两个开口 22e、22f之间的间距S与绝缘层21上曝露第一侧面212的两个开口22a、22b之间的间距S相同。另外,相对于绝缘层21上曝露第二侧面212的第四侧面214的两个开口 22g、22h的大小与绝缘层21上曝露第二侧面212的两个开口 22c、22d大小相同,且相对于绝缘层21上曝露第一侧面211的第三侧面213的两个开口 22e、22f的大小与绝缘层21上曝露第一侧面211的两个开口 22a、22b大小相同。
[0048]值得一提的是,于此实施例中,设置于绝缘层21上的多个开口(例如,开口 22a、22b、22c、22d、22e、22f、22g以及22h)的长度、宽度以及面积大小都是相同的,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设置于绝缘层21上的多个开口(例如,开口 22a、22b、22c、22d、22e、22f、22g以及22h)的长度、宽度以及面积大小也可以不相同,故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视制程需要自由设计。
[0049]再者,于此实施例中,显示模块20的第一侧面211、第二侧面212、第三侧面213与第四侧面214被绝缘层21上的两个开口(例如,开口 22a、22b、22c、22d、22e、22f、22g以及22h)大小都是相同的,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显示模块20的第一侧面111与相对应的第三侧面113绝缘层21上的两个开口(例如,开口 22a、22b、22e以及22f)的大小亦可以不同于显示模块20的第二侧面112与相对应的第四侧面114被绝缘层21上的两个开口大小(例如,开口 22c、22d、22g以及22h),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视需要自由设计,故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
[0050]除上述差异之外,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当知道,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实质上相同,故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参考第一实施例以及上述差异后,应当可以轻易推知,故在此不予赘述。
[0051]〔第三实施例〕
[0052]请参考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触控显示装置100通常具有一显示设备110、一黏贴层120与一触控面板130。其中黏贴层120位于显示设备110与触控面板130之间,用以贴合触控面板130与显示设备110。
[0053]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产品或制程需求来选择上述显示设备I或显示设备2作为显示设备110,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
[0054]值得一提的是,黏合层120可以是由光学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 OCA)来实现。然于实务上,黏合层120亦可以是由压克力胶或水胶来实现,本实施例并不加以限制。
[0055]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透过于包覆其显示模块的绝缘层四周上增设至少一开口,有效地避免绝缘层于包覆显示模块过程中因气泡而产生的波浪状的凸起,从而提闻贴合对位精准度,提升制程良率。
[0056]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可在不需要改变制程方式,而仅需透过简单的方式,就能提闻良率以及提闻制程及功能稳定性。
[00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之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模块;一绝缘层,该绝缘层环绕并包覆该显示模块的多个侧面,该绝缘层具有多个开口,且该显示模块的各该侧面被至少一开口曝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些侧面包括一第一侧面、一第二侧面、相对于该第一侧面的一第三侧面以及相对于该第二侧面的一第四侧面,该第一侧面被该绝缘层的一第一开口曝露,该第二侧面被该绝缘层的一第二开口曝露,该第三侧面被该绝缘层的一第三开口曝露以及该第四侧面被该绝缘层的一第四开口曝露,其中该第一开口的位置相对于该第三开口的位置,该第二开口的位置相对于该第四开口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以及该第四开口的面积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以及该第四开口的宽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三开口以及该第四开口的长度分别小于其所在侧面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块的各该侧面分别被两个开口曝露,其中曝露同一侧面的两个开口之间的间距与曝露相对侧面的两个开口之间的间距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些开口的形状或面积不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些开口用以供一治具卡设。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层为一不透明绝缘层。
10.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示设备,包括一显示模块;一绝缘层,该绝缘层环绕并包覆该显示模块的四个侧面,该绝缘层具有多个开口,且该显示模块的各该侧面被至少一开口曝露;以及 一触控面板,位于该显不设备的一显不面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黏贴层,其中该显示设备与该触控面板之间设置有一黏贴层。
【文档编号】G06F3/041GK203786691SQ201420064303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3日
【发明者】何宽鑫, 杨俊评, 云花, 游晓霞 申请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