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604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营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网络的发展,交通安全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汽车客运站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工作规范规定:营运客车必须实行安全例行检查制度。本规范所称安全例行检查是指在受检车辆进行了正常维护并检验合格的前提下,由客运站车辆安全例检人员(以下简称例检人员)在不拆卸零部件的条件下,借助简单的工具量具,采用人工检视的方法,对影响营运客车行车安全的可视部件技术状况所实施的例行检查。客运班线单程营运里程小于800公里的客运班车和往返营运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营运班车,实行每日检查一次;客运班线单程营运里程在800公里(含)以上的客运班车和往返营运时间在24小时(含)以上的营运班车,实行每个单程检查一次。未经安全例检或安全例检不合格的营运客车,客运站不得排班发车,驾驶人不得用其运送旅客。

汽车客运站营运客车出站检查工作规范规定:客运站经营者必须在客车出站前,对当班驾驶员资格、客车运营证件、客车安全例行检查情况、客车实际载客人数、车上人员安全带系扣情况、出站登记手续等是否符合规定进行核查。

目前,现有的安全例检方面并没有相关的系统及管理,都是靠人工检查,没有数据的记录和备查,无法追责。当前某些站务系统中集成了一点对检查结果的记录,但没有对人员、证件、检测过程,分项检测内容和分项检测结果的管理记录和分析,对于车辆的安全检查也仅仅是一个最终结果的记录,这些记录对于车辆事故分析基本没有太大的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目前交通运营管理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车辆安全例检到报班出站的一体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方法,所述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车辆基本档案来进行待运营车辆的身份识别;

若车辆身份有效则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该车辆的例检档案判断该车辆发车24小时内例检单是否合格;

若不合格则在例检工位对该车辆进行安全例检并将例检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

若例检合格则打印例检合格通知单用以待运营车辆在运营站进行报班;

当待运营车辆的身份无效或待运营车辆例检不合格时对待运营车辆进行综合检测或维护并将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

在待运营车辆出运营站时对驾驶员进行身份指纹核对及出站检查以决定是否让车辆出站。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安全例检包括以下步骤:

车辆进入例检工位;

通过密码确认安检人员身份后判断是否开启PDA例检;

若身份正确则执行安全例行检查项目并逐一确认;

通过密码确认检查结果后进行留档。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车辆基本档案来进行待运营车辆的身份识别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为:运营车辆在进入例检工位前工作人员通过读取安全例检IC卡信息或手动输入车牌号,从服务器中将车辆的基本档案读取出来,并判断基本档案中车辆关联证件的有效性。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当待运营车辆的身份无效时对待运营车辆进行综合检测并将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为:当待运营车辆的身份无效时,通过第三方综合检测站对车辆进行综合检测,并对车辆进行等级评定,然后将结果上传到服务器中进行更新。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当待运营车辆的例检不合格时对待运营车辆进行维护并将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为:当待运营车辆的例检不合格时,通过第三方维修站对车辆例检不合格项 进行维修,在完成维修后将结果上传到服务器中进行更新。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若例检合格则打印例检合格通知单用以待运营车辆在运营站进行报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为:若例检合格,则可通过自助服务终端打印例检合格通知单,到运营站进行待运营车辆的报班。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在待运营车辆出运营站时对驾驶员进行身份指纹核对及出站检查以决定是否让车辆出站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为:通过指纹仪、IC卡及RFID识别技术对驾驶员进行身份和指纹核对,同时进行出站检查并通过PDA拍照记录车内情景,在所有项都合格时才让待运营车辆出站,否则禁止出站。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服务器中车辆基本档案和车辆例检档案的初始信息由运营站预先对车辆进行综合检测及维护后将信息录入。

一种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系统,所述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系统包括:

身份识别模块,用于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车辆基本档案来进行待运营车辆的身份识别;

例检单判断模块,用于在车辆身份有效时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该车辆的例检档案判断该车辆发车24小时内例检单是否合格;

例检模块,用于在车辆例检单不合格时在例检工位对车辆进行安全例检并将例检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

报班模块,用于在车辆例检单合格时打印例检合格通知单用以待运营车辆在运营站进行报班;

综检与维护模块,用于在待运营车辆的身份无效或待运营车辆例检不合格时对待运营车辆进行综合检测或维护并将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

出站管理模块,用于在待运营车辆出运营站时对驾驶员进行身份指纹核对及出站检查以决定是否让车辆出站。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例检模块包括:密码确认模块,用于通过密码确认安检人员身份后判断是否开启PDA例检;逐项例检模块,用于执行安全例行检查项目并逐一确认;留档模块,用于通过密 码确认检查结果后进行留档。

本发明实施的优点:本发明所述的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方法通过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车辆基本档案来进行待运营车辆的身份识别,重点在若车辆身份有效则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该车辆的例检档案判断该车辆发车24小时内例检单是否合格,通过信息识别及车辆识别,进一步的,使用IC卡及RFID识别技术,一车一卡,数据共享,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若不合格则在例检工位对该车辆进行安全例检并将例检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若例检合格则打印例检合格通知单用以待运营车辆在运营站进行报班;当待运营车辆的身份无效或待运营车辆例检不合格时对待运营车辆进行综合检测或维护并将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在待运营车辆出运营站时对驾驶员进行身份指纹核对及出站检查以决定是否让车辆出站;通过指纹识别能严格的管控随车人员信息,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备查。通过以上步骤,实现了车辆例检到报班及出站的一体化智能管理,依托云服务器的数据存储能力,实现全地区或更大范围内的数据共享及查询,对营运车辆的安全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可最大程度保障车辆营运安全,保障旅客生命与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方法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方法,所述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车辆基本档案来进行待运营车辆的身份识别;

所述步骤S1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车辆基本档案来进行待运营车辆的身份识别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为:运营站预先对车辆进行综合检测及维护,然后将结果信息录入到服务器中,以作为运营车辆基本档案和运营车辆例检档案的初始信息,在车辆需要进入运营站进行运营时,运营车辆需在进入例检工位前,由工作人员通过读取安全例检IC卡信息或手动输入车牌号从服务器中读取该待运营车辆的基本档案,然后根据该车辆的基本档案进行身份识别,并判断基本档案中车辆关联证件的有效性。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车辆的基本档案中的关键证件主要可包括:《机动车行驶证》、《道路运输证》、《客运线核准证》等。

步骤S2:若车辆身份有效则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该车辆的例检档案判断该车辆发车24小时内例检单是否合格;

所述步骤S2若车辆身份有效则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该车辆的例检档案判断该车辆发车24小时内例检单是否合格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为:在所述步骤S1检查了车辆的身份及其相关证件的有效性后,若都有效,则进入下一步的安全例检,首先从服务器中读取预先录入的该车辆的例检档案,然后根据该例检档案中的历史例检单判断该车辆发车24小时内例检单是否合格。

步骤S3:若不合格则在例检工位对该车辆进行安全例检并将例检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

所述步骤S3若不合格则在例检工位对该车辆进行安全例检并将例检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为:若待运营车辆前24小时内例检单不合格,也就是说待运营车辆上次的例检合格单已经失效,或者上次例检出多项问题,从而需要通过例检工位对该车辆进行安全例检,并在例检结束后将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安全例检具体可为:

让运营车辆进入例检工位;

通过密码确认安检人员身份后判断是否开启PDA例检,通过密码或指纹等方式确认安检人员的身份是否是具备认证资格的例检员,若身份确认为具有资格的例检员,则开启PDA例检由该安检员进行例检,否则需要更换安检员;

若身份正确则执行安全例行检查项目并逐一确认,采用PDA触摸操作模式,逐条确认是否通过,实现PDA移动检车系统,满足检测时的方便性;

通过密码确认检查结果后进行留档,在例检结束后,执行的具有认证资格的例检员需要进行密码或指纹确认,以便落实责任人,然后将检查结果上传到服务器中进行留档。

在实际应用中,安全例检具体如下:

检查项目、方法及要求

1、外观

目视检查车身外观及车内环境,车身应整洁、周正,无开裂、明显锈蚀和变形,车窗玻璃齐全、完好,车内应整洁、无杂物。

目视检查左右后视镜、内后视镜,应完好、无损毁。

打开前风窗玻璃刮水器开关,刮水器各挡位应工作正常,关闭刮水器时刮片应能自动返回到初始位置。

目视检查发动机、水箱,应无漏油、漏液现象。

2、制动系统

气压表工作状况

起动发动机,观察气压表指示情况,气压表应能正确指示系统压力。

制动管路密封性

采用气压制动的车辆,在储气筒保持一定压力条件下,关闭发动机,踏下制动踏板,检查各车轮制动气室、气阀及制动管路的密封性,应无漏气声。

制动系统自检

接通发动机起动开关,察看制动系统各故障指示灯指示状况,应无故障报警。

空气压缩机传动带

目视检查并指压空气压缩机传动带,应无龟裂、油污和异常磨损,松紧度应适当。

3、转向系统

左、右转动转向盘,检视球销总成、横直拉杆,球销总成应无松旷和开裂,横直拉杆应无变形和裂纹,各锁销齐全、紧固。同时检查转向机构连接状况,各连接部位应连接可靠、无松动。

4、传动系统

传动机构及连接

目视检查传动轴支架,传动轴支架应无破损和变形。通过晃动传动轴的方式检查传动机构连接状况,万向节、中间轴承应无松旷。

自动变速器、液力缓速器密封性

对于同时装有自动变速器和液力缓速器的车辆,目视检查自动变速器、液力缓速器的密封状况,油液应无泄漏。

5、照明、信号指示灯

前照灯

目视检查前照灯,前照灯应齐全、完好、表面清沽,无松脱;开启前照灯,前照灯应工作正常;操作远近光变换开关,远近光变换应正常。

信号指示灯

巡视检查转向灯(前、后、侧)、制动灯、示廓灯、危险报警灯、前后雾灯,应齐全、完好、表面清洁;进行对应操作,分别目视检查上述各信号指示灯,均应工作正常。

6、轮胎

轮胎外观

目视检查胎冠、胎壁等部位,不得有长度超过25mm或深度足以暴露出帘布层的破裂、割伤以及凸起、异物刺入等影响使用的缺陷。同时目视检查并装轮胎间,应无异物嵌入。

轮胎花纹深度

目视检查轮胎磨损状况。必要时用轮胎花纹深度尺检测轮胎胎冠花纹深度。营运客车转向轮的胎冠花纹深度不小于3.2mm,其余轮胎胎 纹深度不小于1.6mm。

轮胎规格和花纹

目视检查轮胎规格和花纹,同轴两侧轮胎规格、花纹应一致。

轮胎气压

巡视检查各轮胎充气状况,必要时用气压表测量轮胎气压,轮胎气压符合要求。

轮胎及半轴螺栓、螺母

巡视检查轮胎螺栓、螺母以及可视的半轴螺栓,各轮胎及半轴的螺栓、螺母应齐全、完好,紧固可靠。

7、悬架系统

目视检查悬架的弹性元件,应安装牢固,无断裂、塑性变形等异常情况。检查空气弹簧的气密性,应无泄漏。

目视检查钢板弹簧的U形螺栓螺母、吊耳销(套)、锁销等部件,U形螺栓螺母应齐全、紧固,吊耳销(套)、锁销应齐全、无断裂和松旷。

8、安全设施

车门应急开关

目视检查动力启闭车门的车内应急开关,应急开关的标识、机件应齐全、完好。当对应急开关的技术状况有质疑时,应进行启闭检查。

安全顶窗

目视检查安全顶窗,安全顶窗机件应齐全、完好。当对安全顶窗的功能有质疑时,应进行启闭检查。

安全锤

目视检查封闭式客车的应急窗,应配备安全锤并在规定的位置放置。

灭火器

目视检查灭火器,应随车配备。

9、摄像头

目视检查车内摄像头,摄像头的拍摄方向应符合规定且无遮挡。

步骤S4:若例检合格则打印例检合格通知单用以待运营车辆在运营站进行报班;

所述步骤S4若例检合格则打印例检合格通知单用以待运营车辆在运营站进行报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为:若例检合格,则可通过自助服务终端打印例检合格通知单,到运营站进行待运营车辆的报班。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了自助触摸屏系统,减少工作人员占用,提升工作效率。

步骤S5:当待运营车辆的身份无效或待运营车辆例检不合格时对待运营车辆进行综合检测或维护并将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

所述步骤S5当待运营车辆的身份无效或待运营车辆例检不合格时对待运营车辆进行综合检测或维护并将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为:

当待运营车辆的身份无效时,通过第三方综合检测站对车辆进行综合检测,并对车辆进行等级评定,然后将结果上传到服务器中进行更新。

当待运营车辆的例检不合格时,通过第三方维修站对车辆例检不合格项进行维修,在完成维修后将结果上传到服务器中进行更新。

步骤S6:在待运营车辆出运营站时对驾驶员进行身份指纹核对及出站检查以决定是否让车辆出站。

所述步骤S6在待运营车辆出运营站时对驾驶员进行身份指纹核对及出站检查以决定是否让车辆出站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为:通过指纹仪、IC卡及RFID识别技术对驾驶员进行身份和指纹核对,同时进行出站检查并通过PDA拍照记录车内情景,在所有项都合格时才让待运营车辆出站,否则禁止出站。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指纹仪、IC卡及RFID识别技术对驾驶员进行身份和指纹核对时,还需对驾驶员的驾驶证与从业资格证的有效与否进行检查判断。

本实施例所述的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方法通过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车辆基本档案来进行待运营车辆的身份识别,重点在若车辆身份有效则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该车辆的例检档案判断该车辆发车24小时内例检单是否合格,通过信息识别及车辆识别,进一步的,使用IC卡及RFID识别技术,一车一卡,数据共享,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若不合格则在例检工位对该车辆进行安全例检并 将例检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若例检合格则打印例检合格通知单用以待运营车辆在运营站进行报班;当待运营车辆的身份无效或待运营车辆例检不合格时对待运营车辆进行综合检测或维护并将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在待运营车辆出运营站时对驾驶员进行身份指纹核对及出站检查以决定是否让车辆出站;通过指纹识别能严格的管控随车人员信息,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备查。通过以上步骤,实现了车辆例检到报班及出站的一体化智能管理,依托云服务器的数据存储能力,实现全地区或更大范围内的数据共享及查询,对营运车辆的安全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可最大程度保障车辆营运安全,保障旅客生命与财产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所有数据实时上传,通过统一的服务器管理所有车辆和人员的详细数据以及每次安全检查的详细数据,为政府行业管理和事故处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在实际应用中,配合指纹识别硬件,完成在安全例检过程中对随车人员的管理,减小事故率。

一种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系统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一种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系统,所述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系统包括:

身份识别模块1,用于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车辆基本档案来进行待运营车辆的身份识别;

例检单判断模块2,用于在车辆身份有效时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该车辆的例检档案判断该车辆发车24小时内例检单是否合格;

例检模块3,用于在车辆例检单不合格时在例检工位对车辆进行安全例检并将例检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

报班模块4,用于在车辆例检单合格时打印例检合格通知单用以待运营车辆在运营站进行报班;

综检与维护模块5,用于在待运营车辆的身份无效或待运营车辆例检不合格时对待运营车辆进行综合检测或维护并将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

出站管理模块6,用于在待运营车辆出运营站时对驾驶员进行身份指纹核对及出站检查以决定是否让车辆出站。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例检模块3包括:密码确认模块31,用于通过密码确认安检人员身份后判断是否开启PDA例检;逐项例检模块32,用于执行安全例行检查项目并逐一确认;留档模块33,用于通过密码确认检查结果后进行留档。

本发明实施的优点:本发明所述的运营车辆安全例检管理方法通过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车辆基本档案来进行待运营车辆的身份识别,重点在若车辆身份有效则根据从服务器中读取的该车辆的例检档案判断该车辆发车24小时内例检单是否合格,通过信息识别及车辆识别,进一步的,使用IC卡及RFID识别技术,一车一卡,数据共享,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若不合格则在例检工位对该车辆进行安全例检并将例检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若例检合格则打印例检合格通知单用以待运营车辆在运营站进行报班;当待运营车辆的身份无效或待运营车辆例检不合格时对待运营车辆进行综合检测或维护并将结果更新到服务器中;在待运营车辆出运营站时对驾驶员进行身份指纹核对及出站检查以决定是否让车辆出站;通过指纹识别能严格的管控随车人员信息,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备查。通过以上步骤,实现了车辆例检到报班及出站的一体化智能管理,依托云服务器的数据存储能力,实现全地区或更大范围内的数据共享及查询,对营运车辆的安全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可最大程度保障车辆营运安全,保障旅客生命与财产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