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8775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老年人照护服务的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4]28号)中关于加快推进涵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保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需求评估体系、行业监管体系“五位一体”的总体要求,确保上海市委、市府赋予徐汇区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试点任务的完成,贯彻落实《徐汇区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实现老年基本照护需求与专业服务合理匹配,促进本区有限养老服务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使用。

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一套综合型的系统,能够实现老年基本照护需求与专业服务合理匹配,促进本区有限养老服务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整合了民政、卫生计生、医保等部门为老服务资源,发挥街道、镇在组织开展社区为老服务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统筹区域养老机构床位、老年护理院床位和社区居家老年照护服务各类设施的建设和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的,包括:

服务对象接口平台,为服务对象接入提供统一的接口;

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包括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区统一照护管理平台以及市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其中:

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和服务对象接口平台通讯,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包括:

初审模块,接收服务对象上传的老年照护服务需求用户信息表,进行初步审核,对不符合审核要求的做出不予受理的回复并将老年照护服务需求用户信息表提交到服务运行平台,对符合审核要求的提交老年照护服务需求用户信息表到区统一照护管理平台;

区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和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通讯,区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包括:

委托评估模块,委托第三方评估组织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得到第三方的评估结果;

结论确定模块,基于第三方的评估结果,形成综合评估核定结果,确定服务类别,填制老年需求服务照护结论并反馈至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由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下发到服务运行平台进行服务分派;

结论上传模块,将老年需求服务照护结论定期上传至民政局、卫计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以便存档备查;

服务运行平台,包括:

服务推荐模块,针对经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审核不通过的,推荐社会化服务的种类;

服务分派模块,接收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下发的服务分派任务,对不符合要求的告知申请对象或通过服务推荐模块进行社会化服务的推荐,对符合要求的进行对应的服务分派并告知居委会。

根据本发明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的一实施例,服务对象接口平台包括:社区事务受理中心、962899为老服务热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委会管理系统以及民政网。

根据本发明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的一实施例,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的初审模块包括:

基本信息核对单元,核对老年人的基本信息;

经济状况评估单元,评估老年人的经济状况;

医保系统初审单元,核对老年人的医保资质种类。

根据本发明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的一实施例,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还包括:

社会办养老机构介绍模块,对于需要入住社会办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本街道区域内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以供老年人选择参考。

根据本发明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的一实施例,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还包括:

身份真实性核对模块,核对老年人身份的真实性。

根据本发明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的一实施例,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还包括:

公示模块,接收到来自区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反馈的老年需求服务照护结论并进行公示。

根据本发明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的一实施例,服务运行平台的服务分派模块包括:

政府补贴居家养老服务单元,将老年人信息转入居家养老服务系统提供服务并对接服务运行平台;

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单元,老年人信息同步至医保系统,服务运行平台确认老年人所选择的医疗照护服务机构并将老年人信息发送至对应的医疗照护服务机构,并对医疗照护服务机构的服务进行监督;

养老机构服务单元,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将老年人信息转至本区纳入基本公共养老服务的养老机构轮候系统,以使老年人在本街道和本区其他街道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养老机构进行轮候,或者在本区区级公办养老机构进行轮候,轮候结果反馈至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后,由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对接服务运行平台,连接养老机构和老年人;

老年护理院照护服务单元,将老年人信息转至区老年护理机构轮候系统,轮候结果反馈至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后,由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对接服务运行平台,连接护理机构和老年人;

绿色通道单元,对于特殊困难且满足乐享晚年计划条件,急需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或由医院出院急需医疗护理的老年人,通过绿色通道进行快速安置。

根据本发明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的一实施例,服务运行平台还包括:

服务转介模块,老年人需要在现有服务领域或服务项目上退出、改变或者升级,接收老年人提出的申请,若转介低一级的服务则无需重新身体评估,若转介高一级的服务或者高一类的服务则需再次进行身体评估。

根据本发明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的一实施例,统一照护管理平台还包括市统一照护管理平台。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系统搭建了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和服务运行平台,用户(老年人)通过服务对象接口平台接入到统一照护管理平台中。本发明的系统基于老有所养和持续照护的理念,以建立老年长期照护为目标,构建以老年人为中心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系统,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相较于现有的系统,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势:

1、统一评估标准:整合了原民政、卫生计生、医保评估标准,形成了统一的评估标准,并由第三方专业评估组织进行统一评估;

2、统一申请渠道:以方便老年人为前提,建立居委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就近申请、网络申请、久久关爱为老服务平台电话申请、老年人及子女手机APP“友康服务”申请;

3、梯度化政策支撑:坚持以社区居家照护为主导,社区服务为支撑,机构照护为补充的原则,完善政策梯度化保障制度和政策支撑体系;

4、统一服务供给和监督:搭建统一的为老服务运行和管理平台,整合培育为老服务市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可靠的服务项目,对服务过程、服务质量进行监管;

5、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为了规范为老服务流程,全面提高为老服务效率,以区民政信息系统为基础,整合区人口基础数据信息系统、医保支付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互通共享。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2示出了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的初审模块的细化原理图。

图3示出了服务运行平台的服务分派模块的细化原理图。

图4示出了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在介绍本发明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的实施例的实现原理之前,先交代本发明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的应用场景。

老年照护需求评估主要应用于两大类四小类服务:即社区居家老年照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机构老年照护(养老机构服务、老年护理院照护服务)。

1、社区居家老年照护服务。一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本区户籍或本市户籍居住在本区域内,60周岁以上,经济困难、有生活照料需求的居家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化参与,由社会服务组织提供或协助提供生活照护、助餐、助浴、助洁等服务。二是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主要为本市户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住在本区域内(与家庭医生签约的优先),老年护理需求评估等级达到照护2级(限孤老)、照护3-4级的80周岁及以上老人,照护5-6级的75周岁及以上老人,由医疗服务机构或护理服务机构,提供基本的居家医疗护理服务。

2、机构老年照护。主要是为具有本区户籍或本市户籍居住在本区域内,60周岁以上有需求且符合身体条件的老年人提供机构照护服务。一是养老机构服务。主要由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养老机构提供,实行政府定价收费,为有需求的患慢性病、以生活护理需求为主、照护等级3级以上的老年人提供照料护理服务。二是老年护理院照护服务。主要由具备资质的老年护理院提供,实行政府定价收费,为病情相对较重、以医疗护理需求为主的照护6级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舒缓疗护等服务。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原理。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系统包括:服务对象接口平台1、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以及服务运行平台3。

服务对象接口平台1为服务对象接入提供统一的接口。服务对象接口平台包括:社区事务受理中心、962899为老服务热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委会管理系统以及民政网。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通过区老年照护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宣传资料、服务指南和电视频道养老服务目录,知晓服务内容和相对应的服务项目。通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居委会社区管理系统、962899为老服务热线、上海民政-徐汇民政网等渠道,向“街镇平台”提交“老年照护服务需求用户信息表”。

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包括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1、区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2以及市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3。

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1委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依托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居委会社区管理系统、962899为老服务热线、民政网(比如上海民政—徐汇民政网)等服务需求受理后,比对经济核对系统、医疗保障系统、区域老人信息系统,连接社区服务系统、居家老年照护服务系统、机构轮候系统、社区公示系统、养老机构管理系统、居委会社区管理信息系统、为老服务运行平台,形成需求受理、信息交换、服务分派、服务确认的机制。

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1和服务对象接口平台1通讯。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1包括:初审模块211、社会办养老机构介绍模块212、身份真实性核对模块213、公示模块214。

初审模块21接收服务对象上传的老年照护服务需求用户信息表,通过设立虚拟坐席、技术联通对接、信息数据比对和人工电话联系等手段,进行初步审核,核对老人基本资料、经济状况和医保资质种类等相关资料,对服务需求进行初步审核,按照服务申请项目和初步判断结果,提交区平台审核或分派不需要评估审核的社区老年照护、居家老年照护服务、社会办养老机构项目。对不符合审核要求的做出不予受理的回复并将老年照护服务需求用户信息表提交到服务运行平台3,联系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的服务,对符合审核要求的提交老年照护服务需求用户信息表到区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2进行进一步的核准。对于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审核不通过的由服务运行平台3的服务推荐模块31推荐社会化服务的种类。对于需要入住社会办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社会办养老机构介绍模块212提供本街道区域内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以供老年人选择参考。

请结合图2所示,初审模块211包括基本信息核对单元2111、经济状况评估单元2112、医保系统初审单元2113。基本信息核对单元2111核对老年人的基本信息。经济状况评估单元2112评估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医保系统初审单元2113核对老年人的医保资质种类。此外,身份真实性核对模块213还核对老年人身份的真实性,除了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的身份信息外,身份证、社保卡、户口本和其他需要当面查看的资料由评估组织上门评估时进行现场查验。

区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2以区民政部门为主体,委托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依托第三方社会组织评估,形成服务结论。协调区级条线部门资源,整合各类服务政策,形成资源共享、条线协同、社会参与、公开透明、服务监督的机制。

区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2和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1通讯。区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2包括委托评估模块221、结论确定模块222、结论上传模块223。

区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2在接收到来自初审模块21的老年照护服务需求用户信息表后,根据其中的项目进行相关内容的委托评估、形成结论。先通过委托评估模块221委托第三方评估组织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得到第三方的评估结果。再通过结论确定模块222基于第三方的评估结果,形成综合评估核定结果,确定服务类别,填制老年需求服务照护结论并反馈至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1,由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1下发到服务运行平台3进行服务分派。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1接收到老年需求服务照护结论的同时也通过公示模块214进行公 示,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核评估。同时区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2通过结论上传模块223将老年需求服务照护结论定期上传至民政局、卫计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以便存档备查。

服务运行平台3依托962899为老服务信息资源,建立服务运行平台(以下称“运行平台”)。“运行平台”以街道、镇为单位形成服务区域,实时对接老年照护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连接服务组织和机构,制定详细的服务实施计划。建立社区、居家、机构服务运行监管系统,通过第三方组织对提供老人社区服务、政府补贴居家照护、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和机构照护等服务过程进行监管;开展服务过程的监督和服务结果的反馈;对参与服务的供应商、参与服务的人员、享受服务的老人、服务时间等可记录,所有操作环节、处理结果可查询。

服务运行平台3包括服务推荐模块31、服务分派模块32和服务转介模块33。服务分派模块32接收到来自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21下发的服务分派任务,对不符合要求的告知申请对象或通过服务推荐模块31进行社会化服务的推荐,对符合要求的进行对应的服务分派并告知居委会。

请参见图3,服务分派模块32包括:政府补贴居家养老服务单元321、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单元322、养老机构服务单元323、老年护理院照护服务单元324、绿色通道单元325。

政府补贴居家养老服务单元321将老年人信息转入居家养老服务系统提供服务并对接服务运行平台。

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单元322老年人信息同步至医保系统,服务运行平台确认老年人所选择的医疗照护服务机构并将老年人信息发送至对应的医疗照护服务机构。该机构上门制定护理服务计划和签订服务协议,开展居家医疗护理项目化服务。服务运行平台对医疗照护服务机构的服务联系、服务约定、服务内容、服务过程、服务时间和满意度评价等进行跟踪监督。

养老机构服务单元323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将老年人信息转至本区纳入基本公共养老服务的养老机构轮候系统,以使老年人在本街道和本区其他街道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养老机构进行轮候,或者在本区区级公办养老机构进行轮候,轮候结果反馈至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后,由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对接服务运行平台,连接养老机构和老年人。

老年护理院照护服务单元324将老年人信息转至区老年护理机构轮候系统,轮候结果反馈至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后,由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对接服务运行平台,连接护理机构和老年人。

绿色通道单元325对于特殊困难且满足乐享晚年计划条件,急需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或由医院出院急需医疗护理的老年人,通过绿色通道进行快速安置。

不符合政府补贴条件的,街道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做出不予受理的回复,同时介绍老人对接服务运行平台咨询,联系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老人对结果有异议的,可向区统一照护管理平台、市统一照护管理平台提出申诉和复核。

服务转介模块33是老年人需要在现有服务领域或服务项目上退出、改变或者升级等转介,接收老年人提出的申请(也可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原申请表上进行添加内容和提出服务申请),若转介低一级的服务则无需重新身体评估,若转介高一级的服务或者高一类的服务则需再次进行身体评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领会,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来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板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这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解说硬件与软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解说性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类功能性是被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于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对于每种特定应用可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这样的实现决策不应被解读成导致脱离了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板块、模块、和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所描述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体现。软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 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取和写入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合意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