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312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分享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享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以将输入装置分享给外部电子装置操作的电子设备及分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装置的发展,笔记本电脑与智能型手机已逐渐普及。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藉由笔记本电脑及智能型手机处理事物,而不再局限于电子设备的位置。此外,现行许多可应用于智能型手机中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使得现代人只要凭着一支智能型手机就能做到很多事情,例如传送短信、发送电子邮件、卫星定位、导航、进行电话会议或其他的事情。

一般而言,笔记本电脑具有键盘、触控面板或外接鼠标以方便用户对笔记本电脑输入信息。然而,相较于笔记本电脑,为了让智能型手机方便携带或用来通话,智能型手机的体积通常较为轻薄短小,也使其本身的输入装置对应地被微型化。因此,用户在藉由手机本身的键盘或屏幕进行输入或操作时,较为不方便且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分享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藉由分享笔记本电脑的键盘、触控面板或是其他可以外接的输入装置给智能型手机操作,从而解决智能型手机具有编辑和输入较为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所揭露的分享输入装置的方法,运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选择性地电性连接第二电子设备,分享输入装置的方法包含依据输入信息,第一电子设备的输入装置产生控制信号。依据指定信号判断是否将输入装置分享给第二电子设备。依据判断结果,选择性地经由第一传输路径输出控制信号或经由第二传输路径输出控制信号。其中当第一电子设备的信号处理器经由第一传输路径接收控制信号时,信号处理器依据控制信号,执行输入操作。其中当第二电子设备经由第二传输路经接收控制信号。

本发明所揭露的电子设备包含输入装置、控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及外接模块。输入装置用以依据输入信息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输入装置,用以依据指定信号判断是否将输入装置分享给外部电子设备。并且,控制模块依据判断结果,选择性地经由第一传输路径输出控制信号或经由第二传输路径输出控制信号。信号处理模块选择性地经由第一传输路径电性连接控制模块,当信号处理模块经由第一信号传输路径接收到控制信号时,信号处理模块依据控制信号,执行第一输入操作。外接模块选择性地经由第二传输路径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且外接模块用以选择性地电性连接外部电子设备,当外接模块经由第二信号传输路径接收到控制信号时,外接模块将控制信号传输该外部电子设备。

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分享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藉由电子设备的控制模块判断是否将输入装置分享给外部电子设备的结果,而选择性地经由第一传输路径或第二传输路径输出控制信号。藉此,智能型手机就可以分享笔记本电脑的键盘、触控面板或是其他可以外接的输入装置给智能型手机操作,从而解决智能型手机具有编辑和输入较为不方便的问题。

以上的关于本揭露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二电子设备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享输入装置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分享输入装置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二电子设备的功能方块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第一传输路径及第二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组件标号说明:

10、50 第一电子设备

11、51 输入装置

13、53 控制模块

15、55 信号处理模块

17、57 外接模块

30、70 第二电子设备

59 切换模块

591 第一开关

593 第二开关

595 逻辑控制单元

P1 第一传输路径

P2 第二传输路径

SD 指定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请参照图1,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二电子设备的功能方块图。如图1所示,第一电子设备10具有输入装置11、控制模块13、信号处理模块15及外接模块17。第一电子设备10选择性地电性连接第二电子设备30。于实务上来说,第一电子设备10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机或其他适合的电子设备,且于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制输入装置内建于第一电子设备10或外接于第一电子设备10。

输入装置11用以依据输入信息产生控制信号。举例来说,输入装置11例如为键盘、鼠标、触控面板或其他可以提供给用户输入信息的装置。而输入信息关联于输入装置11上的动作。举例来说,当用户依据输入信息于键盘上执行敲打的动作时,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将依据用户输入的内容,或是用户按压的按键产生控制信号。

控制模块13电性连接输入装置11,用以依据指定信号判断是否将输入装置11分享给第二电子设备30。之后,控制模块13再依据判断结果,选择性地经由第一传输路径输出控制信号给信号处理模块15或经由第二传输路径输出控制信号至外接模块17。控制模块13例如是笔记本电脑的嵌入式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EC),控制模块13用以接收键盘产生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输出给笔记本电脑的信号处理模块15或笔记本电脑的外接模块17。

信号处理模块15经由第一传输路径电性连接控制模块13,当信号处理模块15经由第一信号传输路径接收到控制信号时,信号处理模块15依据控制信号,执行第一输入操作。信号处理模块15例如为笔记本电脑的PCH(platform controller hub),当笔记本电脑的信号处理模块15接收到键盘的控制信号时,信号处理模块15将分配控制信号,而令笔记本电脑的南桥芯片或北桥芯片来进行对应的动作。

外接模块17经由第二传输路径电性连接控制模块13,且外接模块17用以选择性地电性连接第二电子设备30,当外接模块17经由第二信号传输路径接收到控制信号时,外接模块17将控制信号传输该第二电子设备30。外接模块17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串行高技术配置(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SATA)或其他合适的连接接口,本实施例不予限制。第二电子设备30可藉由匹配的传输线,而电性连接至第一电子设备10的外接模块17。

于一个实施例中,指定信号是由第一电子设备10上的一个选择模块所产生。选择模块例如为设置于第一电子设备10外表面上的一个按键或开关。用户可以从第一电子设备10外表面上的按键,选择将第一电子设备10的输入装置11提供给第一电子设备10或第二电子设备30使用。当用户从第一电子设备10的选择模块选择将第一电子设备10的输入装置分享给第二电子设备30使用时,选择模块将依据用户的选择对应产生指定信号,而控制模块13依据指定信号,将输入装置11产生的控制信号经由第二传输路径传送至外接模块17,由外接模块17将控制信号传送给第二电子设备30,使第二电子设备30依据控制信号产生对应的输入操作。当用户未从第一电子设备10的选择模块选择将第一电子设备10的输入装置分享给第二电子设备30使用时,不论第二电子设备30是否电性连接于选择模块,控制模块13都将依据选择模块产生的指定信号,而将输入装置11产生的控制信号经由第一传输路径至信号处理模块15,使信号处理模块15依据控制信号产生对应的输入操作。

于另一个实施例中,指定信号可以是由第二电子设备30所产生。举例来说,当第二电子设备30电性连接至第一电子设备10时,第二电子设备30会传送信号至第一电子设备10,让第一电子设备30得知第二电子设备30已电性连接。第二电子设备30传送的信号视为指定信号。当第一电子设备30的控制模块13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30产生的指定信号,第一电子设备30的控制模块13判断将输入装置11分享给第二电子设备30,控制模块13则经由第二传输路径输出控制信号给第二电子设备30。

为了解释本发明分享输入装置的方法,以下搭配第一电子设备10的功能方块图一并说明。请一并参照图1及图2,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享输入装置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所示,于步骤S20中,依据输入信息,第一电子设备10的输入装置11产生控制信号,于步骤S22中,第一电子设备10依据指定信号判断是否将输入装置11分享给第二电子设备30。于步骤S24中,当第一电子设备10依据指定信号判断不将输入装置11分享给第二电子设备30时,第一电子设备10经由第一传输路径输出控制信号,第一电子设备10的信号处理器15依据控制信号,执行输入操作。于步骤S26中,当第一电子设备10依据指定信号判断将输入装置11分享给第二电子设备30时,第一电子设备10经由第二传输路径输出控制信号给第二电子设备30。

于实务上,以第一电子设备10为笔记本电脑,第二电子设备30为智能型手机来说。当智能型手机电性连接于笔记本电脑时,笔记本电脑的控制模块13依据指定信号判断是否要将键盘分享给智能型手机。指定信号可以是笔记本电脑上的一个按键所产生或是由智能型手机连接到笔记本电脑上时所产生。当笔记本电脑的控制模块13判断要将键盘分享给智能型手机后,用户于键盘上敲打输入的内容,将会显示于智能型手机上,也就是说智能型手机经由笔记本电脑的外接模块17接收到键盘产生的控制信号,并依据控制信号执行输入操作,例如显示用户键入的文字内容。

请一并参照图1及图3,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分享输入装置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所示,于步骤S40中,依据输入信息,第一电子设备10的输入装置11产生控制信号。于步骤S42中,于第一电子设备10执行应用程序。于步骤S44中,由第一电子设备10所执行的应用程序判断第二电子设备30是否要求共享输入装置11。于步骤S45中,当应用程序判断第二电子设备30要求共享输入装置11时,控制模块13经由第一传输路径输出控制信号,第一电子设备10的信号处理器15依据控制信号,执行输入操作。于步骤S46中,当应用程序判断第二电子设备30未要求共享输入装置11时,控制模块13经由第二传输路径输出控制信号给第二电子设备30。换言之,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10藉由执行应用程序的方式来判断第二电子设备30是否要求共享输入装置11,故指定信号是由第一电子设备10执行的应用程序所产生。

请一并参照图4及图5,图4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二电子设备的功能方块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第一传输路径及第二传输路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电子设备50藉由外接模块57选择性地电性连接第二电子设备70。第一电子设备50的输入装置51、控制模块53、信号处理模块55、外接模块57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大致上相同,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50还具有切换模块59。切换模块59电性连接控制模块53,且切换模块59是依据指定信号SDSD,选择性地导通第一传输路径P1或第二传输路径P2。

于实务上来说,切换模块59包含第一开关591、第二开关593及逻辑控制单元595,第一开关591设置于第一传输路径P1上,第二开关593设置于第二传输路径P2上,逻辑控制单元595依据指定信号SDSD,而控制第一开关591和第二开关593以导通第一传输路径P1或第二传输路径P2,而令控制模块53将控制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55或外接模块57。再由信号处理模块55或外接模块57依据控制信号执行对应的输入操作。

于本实施例中,指定信号SDSD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50上的选择模块所产生。举例来说,用户可以从第一电子设备50外表面上的按键,选择将第一电子设备50的输入装置51提供给第一电子设备50或第二电子设备70使用。当用户从第一电子设备50的选择模块选择将第一电子设备50的输入装置分享给第二电子设备70使用时,选择模块依据用户的选择产生对应的指定信号SD。而切换模块59依据指定信号SD,将输入装置51产生的控制信号经由第二传输路径传送至外接模块57,由外接模块17将控制信号传送给第二电子设备70,使第二电子设备70依据控制信号产生对应的输入操作。当用户未从第一电子设备50的选择模块选择将第一电子设备50的输入装置分享给第二电子设备70使用时,切换模块59依据指定信号SD,将输入装置51产生的控制信号经由第一传输路径P1传送至信号处理模块55,使信号处理模块55依据控制信号执行输入操作。

于其他实施例中,指定信号SD非由第一电子设备50的选择模块产生,而是由第二电子设备70电性连接至第一电子设备50时所产生。当第一电子设备50的切换模块59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70产生的指定信号SD,第一电子设备50的切换模块59判断指定信号SD是要将输入装置51分享给第二电子设备70,从而导通第二传输路径P2。当第一电子设备50的切换模块59未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70产生的指定信号SD,第一电子设备50的切换模块59默认不将输入装置51分享给第二电子设备70,从而导通第一传输路径P1。于本实施例中,当切换模块59导通第一传输路径P1时,控制讯号输出给信号处理模块55,当切换模块59导通第二传输路径P2时,控制讯号由外接模块57输出第二电子设备70。

于本实施例中,指定信号SD除了由第一电子设备50的选择模块或由第二电子设备70产生外,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亦可以经由执行应用程序的方式所产生,如图3所揭示,于此不加以赘述。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享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藉由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模块依据指定信号判断是否将输入装置分享给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果,而选择性地经由第一传输路径以执行输入操作或经由第二传输路径输出控制信号给第二电子设备。于本发明实施例中,除了透过硬件的方式产生指定信号,如由第一电子设备的选择模块或由第二电子设备产生,也可以透过软件的方式产生指定信号,如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应用程序来判断是否分享输入装置给第二电子设备。透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享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可以达到如将笔记本电脑的键盘、触控面板或是其他可以外接的输入装置分享给智能型手机,以对智能型手机执行输入操作,从而解决智能型手机具有编辑和输入较为不方便的问题。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为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发明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权利要求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