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低温热液型金矿靶区的优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493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低温热液型金矿靶区的优选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地球化学找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低温热液型金矿靶区优选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基于地球化学异常小波多尺度分解的低温热液型金矿靶区优选方法。



背景技术:

元素地球化学方法是金矿地球化学找矿的一种重要的、有效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区域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的含量异常对金矿成矿潜力进行分析。我国金矿主要分为五大类型,包括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变质热液型、热液型、火山岩型,热液型金矿是我国金矿主要类型之一。在热液型金矿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评价工作中,以往并没有明确的指示元素或其组合,没有明确的基于地球化学异常的优选金成矿靶区的方法流程,直接影响其评价效果,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热液型金矿靶区优选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低温热液型金矿靶区的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小波多尺度变换的方法对采集的区域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分解,经过矿点投影变换并网格化、对相关地球化学元素优选与排序、提取出与成矿相关性强的元素异常,通过小波分解对地球化学场进行多尺度分析,识别异常边界并圈定找矿靶区;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元素地球化学数据;

2)将地球化学数据插值处理后投影到规则网格矩阵内;

3)矿点投影变换并网格化;

4)针对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对相关地球化学元素优选与排序;

5)编制优选后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图;

6)对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二维小波多尺度分解;

7)圈定金找矿靶区,判定靶区级别。

所述步骤1)采集元素地球化学数据是土壤、水系、水文、生物或气体地球化学采样数据。

所述步骤2)是将地球化学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并投影到100米x100米的网格内,网格矩阵需覆盖整个调查区。

所述步骤3)是将矿点坐标进行投影变换并投影到上述网格矩阵,含矿点标记为1,不含矿点标记为0。

所述步骤4)根据关联系数对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地球化学元素与成矿相关性进行排序,并优选出排序前百分之三十的元素类别,作为找矿有利元素,具体选取Au、Hg元素作为找矿有利元素和指示元素;当区域内不存在已知热液型金矿点,选择Ag、As、Sb作为辅助指示元素。

所述步骤5)为编制优选后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图,将已知的热液型金矿点叠加到单元素异常图上,对单元素与矿体关联度进行分析,区相关度在前百分之二十的元素作为指示元素。

所述步骤6)对优选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进行多尺度小波分解,并对关联区域内已知矿体提取不同尺度的成矿有利信息;根据分解后异常,圈定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找矿靶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小波多尺度变换的方法对区域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分解,提取出与成矿相关性强的元素异常,通过小波分解对地球化学场进行多尺度分析,识别异常边界并圈定找矿靶区。本发明具有涵盖面广、有效性高、实用性强、准确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成矿元素的关联性聚类分析普系图。

图2为地化异常小波分解示意图;其中,1-原始场,2-小波分解水平细节,3-小波分解垂向细节,4-小波分解对角细节。

图3为低温热液型金矿靶区的优选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低温热液型金矿靶区的优选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3所示为低温热液型金矿靶区的优选流程图。低温热液型金矿靶区的优选流程:

A收集调查区1:200000-1:50000比例尺元素地球化学数据,或以1:200000-1:50000比例尺在调查区布置测网,采集地球化学样品,得到分析数据。

B将地球化学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并投影到100米x100米(或其他网格度)的网格内,网格矩阵需覆盖整个调查区。

C将矿点坐标进行投影变换并投影到上述网格矩阵,含矿点标记为1,不含矿点标记为0。

D根据关联系数对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地球化学元素与成矿相关性进行排序,并优选出排序前百分之三十的元素类别,作为找矿有利元素,针对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特征,选取了Au、Hg元素作为找矿有利元素/指示元素。

当区域内存在已知的热液型金矿床,将已知的热液型金矿点叠加到单元素异常图上,对单元素与矿体关联度进行分析,区相关度在前百分之二十的元素作为指示元素(如图1所示)。

当区域内不存在已知热液型金矿点,选择Ag、As、Sb作为辅助指示元素。

E按照相关性高低,编制优选后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图。

F对优选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进行多尺度小波分解,关联区域内已知矿体,提取不同尺度的成矿有利信息(如图2所示)。

G根据分解后异常,圈定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找矿靶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