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路段的行人-非机动车隔离设施设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4367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城市路段的行人-非机动车隔离设施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城市行人—非机动车共享路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其交通运行特性及不同交通方式间冲突事件的发生机理建立各慢行方式的冲突事件数模型,通过各慢行方式的冲突事件数模型对共享道上各交通方式间的相互干扰程度进行定量化表述;以自行车作为评价对象,将各慢行方式的冲突事件数模型中的自行车事件数模型与路段服务水平评价建立联系,以决定是否设置人非隔离带;同时结合慢行交通方式的时空分布特性确定行人非机动车隔离设施的类型;再根据不同交通方式实际高峰小时流量及共享路段现有资源条件进行分隔后路段慢行交通资源的配置,最后对进行配置了的分隔后路段服务质量评价验证,得到最终分隔后的关键参数和路段资源分配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路段的行人-非机动车隔离设施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城市路段中共享路段的几何条件、路段交通量、路段交通构成以及各交通方式速度,根据共享路段几何条件、路段交通量、路段交通构成以及各交通方式速度建立各慢行方式的冲突事件数模型,进而确定共享道上自行车参与的超越数、被超越数及相遇事件数;

步骤2,根据步骤1确定的自行车总事件数大小,确定路段上自行车服务水平等级;再结合共享道路段宽度以及自行车服务水平等级确定行人-非机动车隔离设施设置条件;

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设置条件,按照路段实际几何条件和交通条件,所述几何条件是指共享道宽度,交通条件包括路段上各种慢行交通方式流量、比例以及时间分布特性,确定行人-非机动车隔离设施的类型;

步骤4,根据步骤2得到的设置条件、步骤3确定的隔离设施类型,按照各交通方式实际交通量、通行能力大小确定分隔后路段慢行交通资源的配置,所述交通资源的配置包括人行道有效通行宽度、非机动车有效通行宽度以及隔离带的宽度;

步骤5,根据步骤4得到的路段各交通方式的资源配置结果以及路段实际交通量、构成比例、速度特性,对分隔后行人、非机动车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将其与步骤2确定的服务水平进行比较,若服务水平不满足要求,则返回步骤3,重新进行慢行车道资源分配;若服务水平得到改善,则确定行人-非机动车共享路段隔离方式和最终资源分配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路段的行人-非机动车隔离设施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各慢行方式的冲突事件数模型:

TCcb=fpEcb+fmMcb

式中:TCcb-共享道上自行车对应的总冲突事件数;fp-超越冲突的权重因子;Ecb-自行车参与的超越、被超越事件总数;fm-相遇冲突的权重因子;Mcb-自行车参与的相遇事件数;-共享道上平均每辆自行车每分钟超越的行人事件数;-共享道上平均每辆自行车每分钟被电动车超越的事件数;E(pcb/cb)-每分钟自行车使用者内部超越/被超越事件数;Qcb—路段自行车小时流率;σcb—自行车平均速度标准差;L—道路路段的长度;Vcb—自行车平均运行速度;W—路段总宽度;—自行车与行人间初始距离为x米时, 自行车超越行人概率;—整条路段上自行车超越行人概率;Q—路段总流率;Vcb—自行车平均运行速度;Vp—行人平均运行速度;Qcb—路段自行车小时流率;dxj—被分割的第j段长度;—自行车与电动车间初始距离为x米时,自行车被电动车超越概率,—整条路段上自行车被电动车超越概率;Veb—电动车平均运行速度;—共享道上平均每辆自行车相遇对向行人事件数;—自行车与对向行人间初始距离为x米时,自行车与对向行人相遇的概率;—整条路段上自行车与对向行人相遇概率;V’p—对向行人的平均通行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路段的行人-非机动车隔离设施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确定共享路段上自行车的服务水平等级:

0≤Tcb<2.5,服务水平为1级;

2.5≤Tcb<5.0,服务水平为2级;

5.0≤Tcb<7.0,服务水平为3级;

7.0≤Tcb<12.0,服务水平为4级;

12.0≤Tcb<20.0,服务水平为5级;

Tcb>20.0,服务水平为6级;

其中,Tcb-共享道上自行车对应的总冲突事件数,包括超越、被超越及相遇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路段的行人-非机动车隔离设施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中对分隔后路段慢行交通资源的配置,采用以下公式:

1.5≤Wp≤(int(P/Cp)+1)wp-A2;

2.5≤Wn≤(int(V/Cb)+1)wn

Wn+Wp+Wb+1=W;

式中:Wp-人行道的有效通行宽度;Wn-非机动车的有效通行宽度;Wb-隔离带宽;W-路段总宽度;P-双向行人高峰小时流量;Cp-人行带的通行能力,wp-单个行人带宽度;A-躲闪距离;V-非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Cb-单车道非机动车通行能力;wn-单个非机动车带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路段的行人-非机动车隔离设施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行人-非机动车隔离设施的类型包括完全隔离形式或柔性隔离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路段的行人-非机动车隔离设施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人-非机动车隔离设施设置条件:

①慢行通行空间不满足设置的条件:当路段宽度小于2.5m时,不设置分隔设施;

②路段需要满足一定的交通条件:当路段交通流量较低、行人、非机动车构成比例不均衡或高峰小时分布不同步,不设置分隔设施。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