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213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指纹识别装置逐渐成为手机终端,甚至其他一些终端的标配装置,指纹识别装置在终端上的位置、使用的便捷性也越来越受关注,将指纹识别功能整合到显示区域,来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业界的目标。

现有技术通过将指纹识别传感器置于触控传感器单元之间,来实现显示区域内的指纹识别功能,这种技术的缺点有:1、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走线无法从触控传感器间连接到控制器;2、指纹识别传感器增大触控传感器的负载,对触控功能有影响;3、指纹识别传感器对工艺要求高,目前触控传感器的工艺还达不到要求;4、由于指纹传感器的加入,会降低显示的透过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移动终端,能够将指纹识别功能整合到显示面板,实现显示区域内的指纹识别功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指纹识别控制器、基板、依次形成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开关控制层、显示信号走线层和电极层,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集成在所述电极层中,所述开关控制层的开关走线和所述显示信号走线层的显示信号走线分别与所述指纹识别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极层为像素电极层。

其中,一部分所述开关走线和一部分所述显示信号走线分别与所述指纹识别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全部所述开关走线和全部所述显示信号走线分别与所述指纹识别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还包括显示触控控制器,所述显示触控控制器与所述指纹识别控制器集成为一体。

其中,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多个像素点,所述像素点的面积不超过50um*50um。

其中,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亚像素,所述亚像素的长度或宽度小于使用者的手指嵴峪线的间距。

其中,包括指纹识别区域,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面积由每一所述像素点的面积及使用者手指占据的所述像素点的个数确定。

其中,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颜色不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颜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将指纹识别传感器集成在电极层中,形成指纹识别与电极共用层,开关控制层的开关走线和显示信号走线层的显示信号走线分别与指纹识别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指纹识别控制器的控制来对指纹识别与电极共用层中的单个电极进行充放电,从而识别手指嵴峪线之间的电容差异,以识别用户的指纹信息,同时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触控功能,更好地实现了显示区域内的指纹识别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开关走线和显示信号走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101、以及依次形成在基板101上的金属遮光层102、第一绝缘层103、多晶硅层104、栅极绝缘层105、开关控制层106、ILD(Interlayer Dielectric,层间介质)绝缘层107、显示信号走线层108、平坦层109、公共电压电极层110、第二绝缘层111、触控信号走线层112、钝化层113和像素电极与指纹识别共用层114,像素电极与指纹识别共用层114由指纹识别传感器与像素电极集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

其中,金属遮光层102的作用是遮蔽背光,减少其对半导体电性的影响;与非晶硅相比,多晶硅层104的电子迁移率能够提高至100厘米2/(伏·秒)左右,且能够限定晶体管通道的宽度;开关控制层106即栅极金属层106,能够控制电信号的通断;显示面板100具有贯穿钝化层113和平坦层109的第一过孔115,显示信号走线层108能够通过该第一过孔115与像素电极与指纹识别共用层114接触,显示信号走线层108即漏极金属层108,其为源极信号层,能够给像素电极与指纹识别共用层114传递电信号。此外,触控信号走线层112通过贯穿绝缘层111的第二过孔116与公共电压电极层110接触。

此外,第二绝缘层111为一层氧化硅材料,而ILD绝缘层107是氮化硅和氧化硅双层材料。钝化层113能够防止触控信号走线层112和像素电极与指纹识别共用层114氧化。

参照图2,显示信号走线层108中的显示信号走线181通过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开关117与像素电极与指纹识别共用层114的每个电极相连,而开关控制层106中的开关走线161控制TFT开关117的开启与关闭。显示信号走线层108中的显示信号走线181就可以单独对像素电极与指纹识别共用层114中的每一个电极进行充放电,再通过指纹识别控制器(未示出)对充放电电容的不同进行识别,来识别指纹的嵴线和峪线,从而识别用户的指纹,识别出的指纹会与指纹识别控制器中存储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完成进一步的操作。指纹识别控制器优选与显示触控控制器整合为一体,当然如果两者为独立部件,则需要单独加一层引线层将指纹识别控制器与像素电极与指纹识别共用层114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域能够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屏占比,减少生产工序,提高提程度,降低设计成本和生产成本。

优选地,像素电极与指纹识别共用层114的像素点的尺寸不超过用户的指纹嵴峪线间距,具体地,像素点的尺寸不超过50μm*50μm,即亚像素的尺寸不超过50μm*16.67μm。

可选地,显示信号走线层108中的一部分显示信号走线181以及开关控制层106中的一部分开关走线161分别与指纹识别控制器电连接,此时,显示面板100的部分区域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该指纹识别区域的面积由每一像素点的面积及使用者手指占据的像素点的个数确定,优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都为300个像素电极为指纹识别区域。像素点的尺寸优选为50μm*50μm,则指纹识别区域的面积为2.25平方厘米。此外,优选指纹识别区域的颜色异于显示区域的颜色,以便用户能直观地判定指纹识别区域。

可选地,显示信号走线层108中的全部显示信号走线181以及开关控制层106中的全部开关走线161均分别与指纹识别控制器电连接,此时,整个显示区域都有指纹识别功能。

当然,指纹传感器可以集成在公共电压电极层11中,同样也可以实现显示区域内的指纹识别功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相对于显示面板100,触控信号走线层和公共电压电极层的位置进行了互换,其中指纹识别传感器集成在像素电极层中,形成像素电极与指纹识别共用层,以实现显示区域内的指纹识别功能。该显示面板的其他结构可参照显示面板100的描述,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相对于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省略了触控信号走线层以及其上的绝缘层,而指纹识别传感器集成在像素电极层中,形成像素电极与指纹识别共用层,以实现显示区域内的指纹识别功能。该显示面板的其他结构可参照显示面板100的描述,在此不一一赘述。

当然,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提供的基板可以为玻璃基板,也可以为其他材料的透明基板,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其可以运用在各种移动终端中,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经无线接入网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的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等,例如,用户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和/或数据。又例如,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销售终端POS或车载电脑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