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方法、系统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4092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方法、系统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设备出厂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视机产线在生产电视机时,需要有工人确认电视机面板上的Logo是否贴附/打印正确,贴附/打印位置是否在指定位置(例如在电视机面板居中位置)。

目前在各大电视生产厂商的产线上,这个工序的检测一般附属于外观检测工位,在外观检测工位,检测人员通过肉眼观察电视机面板上的Logo是否贴附正确,是否偏移了指定的位置。由于肉眼辨识能力有限,一般只能判断10mm以上的位置偏移,因此存在检测误差较大,影响产品批量出货的整体质量。另外,这种检测方法成本较高,检测效率低下,尤其是成批产品出厂检测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方法、系统及装置,能够提高设备logo检测的准确度。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方法,包括:

检测到待检测的设备到达预设检测工位,拍摄所述设备的图像;

从所拍摄的图像中确定出所述设备的logo区域;

将所拍摄的图像与预先存储的模板图像进行比对,以判断所拍摄的图像中logo区域是否与模板图像中logo区域匹配;

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设备的logo贴附是否合格。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系统,包括检测主机以及拍摄装置;

所述检测主机与所述拍摄装置连接,通过该连接所述检测主机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对待检测的设备进行拍摄;

所述检测主机中还设置有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装置,该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装置能够检测到待检测的设备到达预设检测工位,拍摄所述设备的图像;从所拍摄的图像中确定出所述设备的logo区域;将所拍摄的图像与预先存储的模板图像进行比对,以判断所拍摄的图像中logo区域是否与模板图像中logo区域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设备的logo贴附是否合格。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装置,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检测到待检测的设备到达预设检测工位,拍摄所述设备的图像;

图像分析模块,用于从所拍摄的图像中确定出所述设备的logo区域;

比对模块,用于将所拍摄的图像与预先存储的模板图像进行比对,以判断所拍摄的图像中logo区域是否与模板图像中logo区域匹配;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设备的logo贴附是否合格。

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到待检测的设备到达预设检测工位,拍摄所述设备的图像;将所拍摄的图像与预先存储的模板图像进行比对,以判断所拍摄的图像中logo区域是否与模板图像中logo区域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设备的logo贴附是否合格。避免了检测人员主观判断造成的误差,有利于提高设备出厂时logo贴附检测的准确度;此外,对于批量设备的检测场景,本发明方案还有利于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在该实施例中,是以该方法应用于电脑等测试主机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待检测的设备可以为电视机、电脑显示器、PAD等显示设备。本实施例的方法既适用于皮带产线(产线不停运转),也适用于站板产线(产线每到一个工站会暂停下来进行相应的作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方法包括步骤:

S11,检测到待检测的设备到达预设检测工位,拍摄所述设备的图像;

本实施例中,可控制预设的拍摄装置拍摄所述设备的图像。优选的,当检测到待检测的设备到达预设检测工位时,还可自动控制所述设备开机并显示纯色画面(或者亮度较高的画面)。即在设备显示纯色画面的情况下检测设备的logo贴附是否合格,这样有利于从图像中确定出设备的显示区域和外框,进而方便定位logo区域,提高logo区域定位的准确度。具体方式可为通过控制预设的红外发射装置向所述设备发送红外指令,所述红外指令为控制所述设备开机并显示纯色画面的指令;拍摄所述设备的开机过程图像,由开机过程图像判断所述设备是否成功开机并显示纯色画面。

作为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检测效率,还可在待检测的设备到达预设检测工位之前,便控制所述设备开机并显示纯色画面。例如到达距离检测工位前设定范围(例如10米范围)时,便控制预设的红外发射装置向所述设备发送红外指令,以控制所述设备在到达距离检测工位时已经成功开机并显示纯色画面,进而可立即继续后续的检测。

S12,从所拍摄的图像中确定出所述设备的logo区域;

通常情况下设备的logo贴附在设备外框上,例如外框的底部中部,可采用现有的图像识别方法从所拍摄的图像中确定出所述设备的logo区域。

由于设备在检测工位上的位置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存在±1厘米的偏差,故先后拍摄到的设备的图像可能存在有形变。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在步骤S12之前,还可对所述图像进行校正处理。一种优选的处理方式可为:从所拍摄的图像中确定出所述设备的外框轮廓区域,定位所述外框轮廓区域的四个角点;计算由所述四个角点中相邻两角点构成的线段,得到对应的四条边线;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校正处理,以将图像中所述四条边线构成的四边形校正为长方形,其中校正约束条件为四边形的面积变化最小。基于校正处理之后的图像确定logo区域,有利于提高后续比对和检测的准确度。

S13,将所拍摄的图像与预先存储的模板图像进行比对,判断所拍摄的图像中logo区域是否与模板图像中logo区域匹配。

优选的,既可检测logo本身的图形/字符是否合格,还可检测logo贴附的位置是否满足要求。logo本身的图形/字符检测包括:logo本身的图形/字符是否有误、logo是否贴反等;logo贴附的位置检测包括:logo贴附的位置与标准位置之间是否有移位、以及移位大小的计算。因此,需将校正处理后的图像中logo区域与模板图像中logo区域进行图像特征比对,判断两个logo区域的图形/字符是否匹配;并将校正处理后的图像中logo区域的坐标与模板图像中logo区域的坐标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所述设备的logo位置是否合格。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判断所述设备的logo位置是否合格的方式可为:计算校正处理后的图像中logo区域的坐标与模板图像中logo区域的坐标的图像偏差;将所述图像偏差转换为实际移位偏差,检测所述实际移位偏差是否小于等于设定误差范围(例如±2mm);若是,判断为所述设备的logo位置合格;若否,判断为所述设备的logo位置不合格。其中,可以如下公式进行转换:

<mrow> <msup> <mi>l</mi> <mo>&prime;</mo> </msup> <mo>=</mo> <mfrac> <msub> <mi>m</mi> <mn>1</mn> </msub> <msub> <mi>m</mi> <mn>2</mn> </msub> </mfrac> <mo>&times;</mo> <mi>l</mi> <mo>&times;</mo> <mi>m</mi> </mrow>

l′表示实际移位偏差;m1表示设备外框轮廓在所拍摄的图像中所占据的长宽像素;m2表示所采用的拍摄装置的固定拍摄长宽像素;l表示图像偏差的绝对值;m表示设备外框实际尺寸比例。

S14,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设备的logo贴附是否合格。

优选的,若两个logo区域的图形/字符匹配、并且所述设备的logo位置合格,则确定为所述设备的logo贴附合格;否则,确定为所述设备的logo贴附不合格。

相对于肉眼判断Logo贴附偏移比较主观,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以及一般偏移大于10mm时才可能被发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方法有利于提高logo位置检测的准确度。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上述实施例的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方法中,在检测出所述设备的logo贴附不合格时,还可控制预设的报警指示装置输出对应的报警指示信息,以提示检测人员即时对该设备进行相应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的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方法还包括确定模板图像的步骤,具体方式可为:在开始检测前进入学习模式,以记录良品设备logo相关的数据。在学习模式中,控制良品设备进入预设检测工位,对良品设备进行拍照,拍照后会自动确定出良品设备的轮廓图像,作为检测用的模板图像。从所述良品设备的轮廓图像中还可框选出Logo图案所在的位置,计算Logo图案在图像中的相对位置信息,并记录Logo图案的图形/字符特征,以作为检测Logo状态的基准。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方法,避免了检测人员主观判断造成的误差,有利于提高设备出厂时Logo检测的准确度;此外,对于批量设备的检测场景,本发明方案还有利于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系统的结构性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系统包括检测主机101以及拍摄装置102;所述检测主机101与所述拍摄装置102连接,通过该连接所述检测主机101控制所述拍摄装置102对待检测的设备进行拍摄;所述检测主机101中还设置有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装置,该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装置能够检测到待检测的设备到达预设检测工位103,控制所述拍摄装置102拍摄所述设备的图像;从所拍摄的图像中确定出所述设备的logo区域;将所拍摄的图像与预先存储的模板图像进行比对,以判断所拍摄的图像中logo区域是否与模板图像中logo区域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设备的logo贴附是否合格。

优选的,所述检测主机101可为计算机,其中运行有用于检测设备logo的程序。所述拍摄装置102可为工业相机,其设置位置可正面拍摄到处于检测工位上的设备的完整轮廓。

由于外界环境光源会对图像拍摄产生影响,可能导致所拍摄的图像中logo区域不清楚,因此优选的将整个检测过程在暗房中进行检测。对应的,所述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系统还设置有光源104,所述检测主机还与所述光源连接,通过该连接所述检测主机控制所述光源发光以照亮所述设备的Logo区域。由于设备的Logo本身不发光,所以只能对其打光,同时为了避免打光影响设备显示画面的检测,优选的可采用同轴光源,通过同轴光源对设备Logo区域投射特定亮度的光照,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系统还可包括报警指示装置200。所述检测主机101还与所述报警指示装置200连接,通过该连接所述检测主机101在判断出所述设备的logo贴附不合格时,控制所述报警指示装置200输出对应的报警指示信息。所述报警指示装置200可为声音报警装置或者指示灯。

基于上述检测系统,以电视机的logo贴附检测为例,其检测流程如下:

步骤1、检测前准备

在开始检测前,进入学习模式,将良品电视机的logo数据记录在检测脚本中。在学习模式中,将良品电视机开机并播放纯色图像或者较亮的画面,检测主机控制相机对良品电视机进行拍照,相机将拍照的照片传回检测主机。由于在拍照的时候,电视机的位置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如若干毫米,此时,相机拍出来的照片中,电视机的外框区域不一定是标准的长方形,故需要进行图像校正处理。检测主机内置的程序利用经典角点算法确定出良品电视机外框区域,并根据外框区域位置定位到的4个角点的坐标进而校正整张照片,以最小的形变变化为约束,将图片中外框区域校正为标准的长方形,在校正后的照片中圈选出Logo的正确位置,检测主机记录良品电视机的Logo的图像/字符信息以及位置信息。

优选的,一种校正处理的方式可为:从所拍摄的图像中确定出所述设备的外框轮廓区域;定位出所述外框轮廓区域的四个角点,计算由所述四个角点中相邻两角点构成的线段,得到对应的四条边线;以将图像中所述四条边线构成的四边形校正为长方形,其中校正约束条件为四边形的面积变化最小。即:假设4个角点的坐标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是A(XA、YA)、B(XB、YB)、C(XC、YC)、D(XD、YD),计算XAB=XA-XB的绝对值、XCD=XC-XD的绝对值,计算YAC=YA-YC的绝对值和YBD=YB-YD的绝对值,根据XAB、XCD、YAC、YBD这四条线段组成的四边形缩放到面积变化最小的长方形,记录原始坐标与缩放后的坐标,并针对这两组坐标缩放原始照片,将原始照片校正为拥有长方形外框区域的不规则图片。此时,选出来的Logo图片就能相对长方形的外框区域计算相对位置以及Logo大小。

作为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校正处理的方式还可为:从所拍摄的图像中确定出所述设备的外框轮廓区域;定位所述外框轮廓区域的四个角点,根据所述四个角点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校正处理,使得所述外框轮廓区域与预先存储的模板图像中设备的外框轮廓区域的长宽像素一致。

可以理解的是,良品电视机尽量放置于相机拍照的正中,让相机拍出来的照片中,电视机的外框区域尽量接近长方形的形状,这样校正起来的形变就会比较小,能有效提高Logo位置偏移的检测精度。

步骤2、待检测的电视机到达Logo检测工位

进入正式检测模式,当产线上的待检测的电视机流转到对应的检测工位,检测主机控制工业相机拍摄显示纯色画面或者较亮的画面的电视机的照片,传回检测主机处理,检测主机程序同样使用经典角点算法确定出电视机外框区域,并定位外框区域的4个角点,以校正拍摄到的照片。

如果产线是工站产线,则等待电视机到达指定位置,检测主机控制相机拍照即可。

如果产线是皮带产线,则检测主机需控制相机每隔一定的时间(如0.5秒)对产线进行拍照并解析角点,当判断所拍摄的图像中有电视机外框的4个角点时,则证明此时电视机进入相机视野,否则,表明电视机还未进入相机视野。皮带产线还需要对电视机进行跟踪拍摄直到电视机流出相机视野,保证不重复检测同一个电视机。

步骤3、画面校正、判断Logo是否贴附/打印正确

检测主机中程序根据定位到的外框区域的4个角点与预先计算出的4个点进行匹配,将定位到的4个角点校正到预先计算出的4个角点的位置,同时校正整张照片。检测主机程序采用模板匹配的方法将模板图像中的Logo图像与校正好的待检测的照片进行匹配,如果匹配不上,则证明待检测的电视机的Logo贴附/打印不合格。

步骤4、计算Logo的物理偏移

如果匹配上了,则检测主机程序通过模板匹配定位的坐标与学习模式下模板图像的Logo坐标,判断待检测电视机的Logo是否贴附移位,并将移位的坐标从像素值转换为实际偏移值,转换方法:以如下公式进行转换:

<mrow> <msup> <mi>l</mi> <mo>&prime;</mo> </msup> <mo>=</mo> <mfrac> <msub> <mi>m</mi> <mn>1</mn> </msub> <msub> <mi>m</mi> <mn>2</mn> </msub> </mfrac> <mo>&times;</mo> <mi>l</mi> <mo>&times;</mo> <mi>m</mi> </mrow>

l′表示实际移位偏差;m1表示设备外框轮廓在所拍摄的图像中所占据的长宽像素;m2表示所采用的拍摄装置的固定拍摄长宽像素;l表示图像偏差的绝对值;m表示设备外框实际尺寸比例。

经实测,500万像素的工业相机拍摄32寸电视机,检测精度可达上下左右±2mm。

步骤5、检测过程中出异常/检测正常

在检测过程中出现检测项目异常的电视机,检测主机控制报警指示灯报警,检测人员在电视机上面贴上“不良品”的标签,并将电视机从不良品排出装置中搬走;如果电视机的Logo检测正常,则产线正常运转,显示设备进入下一个检测工站。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

基于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方法相同的思想,本发明还提供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装置,该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示结构并不构成对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该装置可以应用检测主机。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模块310、图像分析模块320、图像分析模块330以及判断模块340,各模块详述如下: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310,用于检测到待检测的设备到达预设检测工位,拍摄所述设备的图像;

所述图像分析模块320,用于从所拍摄的图像中确定出所述设备的logo区域;

优选的,所述图像分析模块320中还包括有:

第一图像校正单元,用于从所拍摄的图像中确定出所述设备的外框轮廓区域,定位所述外框轮廓区域的四个角点;计算由所述四个角点中相邻两角点构成的线段,得到对应的四条边线;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校正处理,以将图像中所述四条边线构成的四边形校正为长方形,其中校正约束条件为四边形的面积变化最小;

或者,

第二图像校正单元,用于从所拍摄的图像中确定出所述设备的外框轮廓区域,定位所述外框轮廓区域的四个角点;根据所述四个角点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校正处理,使得图像中所述外框轮廓区域与预先存储的模板图像中设备的外框轮廓区域的长宽像素一致。

所述比对模块330,用于将所拍摄的图像与预先存储的模板图像进行比对,判断所拍摄的图像中logo区域是否与模板图像中logo区域匹配;

所述判断模块340,用于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设备的logo贴附是否合格。

作为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图像分析模块320还包括,位置检测单元,用于确定校正处理后的图像中logo区域相对于外框轮廓区域的坐标信息;对应的,所述比对模块330包括:第一比对单元,用于将校正处理后的图像中logo区域与模板图像中logo区域进行图像特征比对,判断两个logo区域的图形/字符是否匹配;以及,第二比对单元,用于将校正处理后的图像中logo区域的坐标与模板图像中logo区域的坐标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所述设备的logo位置是否合格。对应的,所述判断模块340,用于若两个logo区域的图形/字符匹配、并且所述设备的logo位置合格,则确定为所述设备的logo贴附合格;否则,确定为所述设备的logo贴附不合格。

作为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装置还包括:报警提醒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若所述设备的logo贴附不合格,则控制预设的报警指示装置输出对应的报警指示信息。便于检测人员及时处理不合格的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的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各模块/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前述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上述示例的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各功能模块的逻辑划分仅是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例如出于相应硬件的配置要求或者软件的实现的便利考虑,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所述检测设备logo贴附的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其中各功能模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检测主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检测主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所述程序在执行时,可执行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