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78780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城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方法及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设移动体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一个或一个以上侦测点;

当移动体在侦测点的预设范围内时,侦测点采集移动体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将所述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云端;

云端记录并保存移动体的运动轨迹。

进一步的,还包括:发出提示信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查找对应移动体的身份信息、位置信息、视频图像信息或历史运动轨迹。

进一步的,还包括:为移动体设置路线,当移动体偏离路线时发出提示信息。

进一步的,还包括:为移动体设置运动范围,当移动体脱离运动范围或出现在运动范围时发出提示信息。

进一步的,还包括:当移动体出现或脱离当前侦测点或出现在其他侦测点时,发出提示信息。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系统,包括:

侦测点,用于采集移动体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并发送至云端;

识别装置,设于移动体上,包含移动体的身份识别信息;

云端,用于储存移动体身份信息、位置信息、视频图像信息和运动轨迹。

进一步的,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分别与侦测点、识别装置通讯连接,用于查看移动体位置信息、视频图像信息、运动轨迹和发出提示信息。

进一步的,还包括软件平台,所述软件平台分别与移动终端和侦测点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装置为电子车牌、应急救助终端、防走失终端、电子校徽或电子标签。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装置上设有紧急求助按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为移动体设置身份识别信息,并且在公共场所设置一个或者多个侦测点,可以对移动体进行实时侦测;云端储存移动体身份信息、位置信息、视频图像信息和运动轨迹,方便随时查看移动体的历史运动情况和当前位置信息,当遇到突发状况时,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系统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电动车防盗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老人应急救助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防幼儿走失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学生在途安全管理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市政管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为移动体设置身份识别信息,并且设置一个或者多个侦测点,可以对移动体进行实时侦测;云端储存移动体身份信息、位置信息、视频图像信息和运动轨迹,方便随时查看移动体的历史运动情况和当前位置信息,当遇到突发状况时,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请参照图1至图7,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设移动体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一个或一个以上侦测点;

当移动体在侦测点的预设范围内时,侦测点采集移动体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将所述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云端;

云端记录并保存移动体的运动轨迹。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侦测点可以通过预设的移动体身份识别信息识别移动体,并且在侦测范围内记录移动体的位置信息,形成运动轨迹,云端用于保存移动体的身份信息以及运动信息,当遇到突发状况时可以及时查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进一步的,还包括:发出提示信息,根据所述提示信息查找对应移动体的身份信息、位置信息、视频图像信息或历史运动轨迹。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发出提示信息时,可以锁定需要查找的移动体,查找目标移动体的历史运动轨迹、视频图像信息,并且若在侦测点的侦测范围就可以知晓移动体的当前位置信息和视频图像信息,便于实际行动中寻找。

进一步的,还包括:为移动体设置路线,当移动体偏离路线时发出提示信息。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以为移动体设置特定的运动路线,当偏离路线时发出提示信息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进一步的,还包括:为移动体设置运动范围,当移动体脱离运动范围或出现在运动范围时发出提示信息。

进一步的,还包括:当移动体出现或脱离当前侦测点或出现在其他侦测点时,发出提示信息。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移动体脱离一定的运动范围或者侦测点时发出提示信息,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移动体出现在一定的范围或者其他侦测点时发出提示信息,有利于及时找回移动体。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系统,包括:

侦测点,用于采集移动体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并发送至云端;

识别装置,设于移动体上,包含移动体的身份识别信息;

云端,用于储存移动体身份信息、位置信息、视频图像信息和运动轨迹。

进一步的,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分别与侦测点、识别装置通讯连接,用于查看移动体位置信息、视频图像信息、运动轨迹和发出提示信息。

由上述描述可知,移动终端与侦测点通讯连接可以随时查看移动体的运动状况,实时监控,移动终端与识别装置通讯连接,当脱离预设的运动范围时可以及时收到提示信息,并向侦测点发出提示信息,采取措施。

进一步的,还包括软件平台,所述软件平台分别与移动终端和侦测点通讯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软件平台,可以向安装相应软件的移动终端发出求助信息,利于对走失移动体的寻找。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装置为电子车牌、应急救助终端、防走失终端、电子校徽或电子标签。

由上述描述可知,不同种类的识别装置适用于不同身份的人员和车辆,利于区分和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装置上设有紧急求助按钮。

由上述描述可知,紧急情况下可按下紧急求助按钮,便于相关人员或者部门采取措施援助。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防盗追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设电动车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一个或一个以上侦测点具体为:预设电动车的车牌号和车主身份信息,电动车上安装电子车牌,并在城市各个街道、停车场、小区和社区等地方设置侦测点;

当电动车在侦测点的预设范围内时,侦测点采集电动车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将所述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云端:即当电动车出现在侦测点的侦测范围内时,侦测点可通过电子车牌采集电动车的身份识别信息,获得电动车的位置信息,并将电动车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云端。

云端记录并保存电动车的运动轨迹:云端会记录并保存电动车日常运动轨迹,方便失窃后进行查询。

当电动车停车后,车主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虚拟锁车,当电动车在锁车状态脱离当前侦测点或进入新的侦测点覆盖范围时,可立即通过手机APP或短信提示车主电动车被移动。若是电动车失窃,公安机关接到车主报警后可将电动车列入失窃黑名单,并可查询失窃电动车的历史轨迹和视频记录,当失窃电动车进入侦测点覆盖范围公安机关便可获取电动车当前位置信息和视频信息,当确定了失窃电动车的当前位置信息之后公安机关便可展开追捕行动,帮助车主找回电动车。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电动车防盗追踪系统,包括侦测点、识别装置、云端和移动终端,所述侦测点用于采集电动车的车牌号、车主信息和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由GIS系统提供。所述识别装置为电子车牌,设于电动车上,用于侦测点识别电动车身份,所述云端用于储存电动车的身份信息、位置信息、视频信息和运动轨迹等,移动终端上装设有相应的监测软件,可通过相应的软件平台与侦测点进行通讯。

侦测点包括核心处理器和多个通讯模块,其中,窄带无线射频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电动车身份及位置信息;WIFI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数据;4G模块:用于和软件平台无线数据通信;以太网模块:用于和软件平台有线数据通信。

除了针对电动车被盗以外,通过GIS系统还可以对车辆超速、未按指定车道行驶、闯红灯违章等行为进行记录。在主要交通路口、城市主干道、快速道、事故易发区设置信标站,当车辆未按交通规则通过信标站,立即被识别,通过信标站通讯接口(Zigbee或3G)将车辆信息、违法类型、违法时间、违法地点信息上传至云端。信标站采用125K可控距离唤醒信号,对车辆进行近距离识别,车辆配备125K接收天线,系统与红绿灯系统进行联动,不同信标站设定交通规则,车辆被信标站唤醒后,车载电子车牌自动生成违章代码,待通过下一个侦测点,主动上报信息至云端。

所述车辆防盗追踪系统基于城市级GIS平台,通过与城市统一的视频系统进行联动,针对车辆失窃或车主主动查询,分享视频图像信息,实现位置、身份、时间与视频的动态匹配。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1、图2和图4,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老人应急救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设老人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一个或一个以上侦测点具体为:预设老人的身份信息、紧急联系方式和病历信息,老人身上佩戴应急救助终端,所述应急救助终端由蓝牙身份识别模块、GPS+GPRS模块、二维码、应急按钮和RFID芯片组成,并在城市各个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等地方设置侦测点;

当老人在侦测点的预设范围内时,侦测点采集老人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将所述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云端:即当老人出现在侦测点的侦测范围内时,侦测点可通过应急救助终端采集老人的身份识别信息,获得老人的位置信息,并将老人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云端。

云端记录并保存老人的运动轨迹:云端会记录并保存老人日常运动轨迹,方便老人走丢或者发出求救信号后进行查询。

老人如走失,监护人报警后,公安机关可通过将老人列入走失救助名单,公安机关可获取老人的即时位置信息、视频信息及历史轨迹及视频记录。列入走失救助名单老人一旦出现在任一侦测点覆盖范围内,将立即提示办案人员,并主动追踪老人位置及调取即时视频。老人如遇突发状况,可按紧急求助按钮,如在侦测点覆盖范围,通过蓝牙模块报警,如不在侦测点覆盖范围则启动GPS+GPRS模块报警,救助人员可通过二维码获取老人紧急联络人信息及电子病历,开展相关救助工作。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老人应急救助系统,包括侦测点、识别装置、云端和移动终端,所述侦测点用于采集老人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所述识别装置为应急救助终端,佩戴在老人身上,所述应急救助终端由蓝牙身份识别模块、GPS+GPRS模块、二维码、应急按钮和RFID芯片组成,所述云端用于储存老人的身份信息、位置信息、视频信息和运动轨迹等,移动终端上装设有相应的监测软件,监护人可通过相应的软件平台与侦测点进行通讯。

侦测点包括核心处理器和多个通讯模块,其中,WIFI模块:用于接收传感数据,获取移动终端数据;蓝牙模块:用于获取老人位置及身份信息;4G模块:用于和软件平台无线数据通信;以太网模块:用于和软件平台有限数据通信。

本实施例针对老人走失和应急救助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不但解决了老人的位置信息的联网,并且通过与医疗系统接口形成了院前救助核心节点的信息互动,从而实现及时、准确和有效的救助服务。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1、图2和图5,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幼儿防走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设幼儿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一个或一个以上侦测点:预设幼儿的身份信息、紧急联系方式,幼儿身上佩戴防走失终端,监护人身上佩戴感应手环,并在城市各个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等地方设置侦测点;

当幼儿在侦测点的预设范围内时,侦测点采集幼儿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将所述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云端:即当幼儿出现在侦测点的侦测范围内时,侦测点可通过防走失终端采集幼儿的身份识别信息,获得幼儿的位置信息,并将幼儿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云端。

云端记录并保存幼儿的运动轨迹:云端会记录并保存幼儿日常运动轨迹,方便幼儿走丢后进行查询。

幼儿防走失终端与监护人感应手环实时通信,当安全距离大于30~50米时,监护人手环立即震动报警,手机APP提示幼儿脱离安全距离。幼儿防走失终端脱离了监护人感应手环安全距离后,侦测点可自动获取幼儿身份信息及位置信息,家长手机APP可及时获取幼儿位置信息。幼儿走失后家长报警,公安机关将幼儿信息列入走失救助名单,公安机关可获取幼儿的即时位置信息、视频图像信息、历史轨迹和视频记录。列入走失救助名单幼儿一旦出现在侦测点覆盖范围内,将立即提示办案人员,并主动追踪幼儿位置及调取即时视频。公安机关同时可通过微信、QQ等平台向全城发布救助信息,任一装有相关APP的手机用户只要打开手机蓝牙即可接收幼儿防走失终端信息,当走失幼儿出现在该手机附近,手机APP即可提示附近有走失幼儿,手机APP用户可下载幼儿信息,并将现场情况反馈给公安机关。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幼儿防走失系统,包括侦测点、识别装置、云端和移动终端,所述侦测点用于采集幼儿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所述识别装置为防走失终端和感应手环,防走失终端佩戴在幼儿身上,感应手环佩戴在家长身上,所述移动终端上装设有相应的监测软件,监护人可通过相应的软件平台与侦测点进行通讯,获得幼儿的位置信息。幼儿防走失终端与监护人感应手环与物联网侦测点与手机都可建立通讯,形成三层立体防走失机制。

侦测点包括核心处理器和多个通讯模块,其中,WIFI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数据;蓝牙模块:用于获取人员位置及身份信息;4G模块:用于和软件平台无线数据通信;以太网模块:用于和软件平台有限数据通信。

本实施例针对幼儿防走失形成三级防控网络,有效的防治幼儿走失及在走失后的黄金救援24小时形成全城立体防控网络。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1、图2和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学生在途安全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设学生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一个或一个以上侦测点:预设学生的身份信息、紧急联系方式,学生身上佩戴电子校徽,并在城市各个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等地方设置侦测点;

当学生在侦测点的预设范围内时,侦测点采集学生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将所述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云端:即当学生出现在侦测点的侦测范围内时,侦测点可通过电子校徽采集学生的身份识别信息,获得学生的位置信息,并将学生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云端。

云端记录并保存学生的运动轨迹:云端会记录并保存学生日常运动轨迹,方便学生失踪后进行查询。

可针对每位学生设定路线及围栏,针对未成年人不得进入场所设定滞留禁区,当学生在途脱离设定路线,范围、在途超时、禁区滞留等现象发生时,会发出提示信息。如发生紧急情况需公安机关介入,公安机关可通过获取学生即时位置及视频图像信息,方便寻找。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学生在途安全管理系统,包括侦测点、识别装置、云端和移动终端,所述侦测点用于采集学生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所述识别装置为电子校徽,佩戴在学生身上,所述移动终端上装设有相应的监测软件,监护人可通过相应的软件平台与侦测点进行通讯,获得学生的位置信息。学校系统也可通过监测终端对学生考勤及在途情况进行统计。

侦测点包括核心处理器和多个通讯模块,其中,WIFI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数据;4G模块:用于和软件平台无线数据通信;以太网模块:用于和软件平台有线数据通信。

本实施例针对学生在途安全管理形成立体可控体系,通过随时掌握学生在途位置信息为基础,建立了学生、学校、家长的信息共享体系,对学生在途安全的隐患做到主动报警及时消除,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学生的在途安全。

实施例五

请参照图1、图2和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五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市政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设市政车辆或从业人员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一个或一个以上侦测点:预设市政车辆或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紧急联系方式,市政车辆或从业人员设置或者佩戴电子标签,在城市各个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工作场所等地方设置侦测点;本实施例中所述市政车辆和从热人员可为从业环卫、城管、园林、环保、市政等行业车辆及从业人员。

当市政车辆或从业人员在侦测点的预设范围内时,侦测点采集其身份识别信息,并将所述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云端:即当市政车辆或从业人员出现在侦测点的侦测范围内时,侦测点可通过电子标签采集其身份识别信息,获得其位置信息,并将身份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到云端。

云端记录并保存市政车辆或从业人员的运动轨迹:云端会记录并保存市政车辆或从业人员日常运动轨迹,方便后续进行查询。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市政管理系统,包括侦测点、识别装置、云端和移动终端,所述侦测点用于采集市政车辆或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所述识别装置为电子标签,设置在市政车辆或佩戴在从业人员身上,所述移动终端上装设有相应的监测软件,管理人员可通过相应的软件平台与侦测点进行通讯,获得市政车辆和从业人员的位置信息,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

侦测点包括核心处理器和多个通讯模块,其中,窄带无线射频模块:用于获取移动车辆身份及位置信息;WIFI模块:用于接收传感数据,获取移动终端数据;蓝牙模块:用于获取人员位置及身份信息;4G模块:用于和软件平台无线数据通信;以太网模块:用于和软件平台有限数据通信。

本实施例为相关行业的车辆、人员、设备提供位置服务、状态监测、行为督导及防盗监控等服务,为市政管理提供相应的位置服务公共平台,为相关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方法及系统,首先为移动体设置身份识别信息,并且在公共场所设置一个或者多个侦测点,可以对移动体进行实时侦测;云端用于储存移动体身份信息、位置信息、视频图像信息和运动轨迹,方便随时查看移动体的历史运动情况和当前位置信息,当遇到突发状况时,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为移动体设置特定的运动路线和活动范围,当偏离路线和超出活动范围时发出提示信息。除了识别装置、侦测点和云端外,还包括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分别与侦测点和识别装置通讯连接,当移动体脱离活动范围时,移动终端可以收到提示信息并报警,当移动体在侦测点的侦测范围活动时,移动终端可通过侦测点获得移动体的位置信息和视频图像信息等;在识别装置上还设有紧急求助按钮,当移动体发生突发状况时可以按下求助按钮求助,便于相关部门和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还包括软件平台,通过所述软件平台可以向安装相应软件的移动终端发出求助信息,利于对走失移动体的及时发现和寻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