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微机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197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社区养老微机构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老人健康管理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社区养老微机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家庭生活中的老年人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相对于养老院养老来说,很多老年人更趋向于社区养老,这是因为养老院一般都位于偏远的郊区,然而一些老人并不情愿离家太远,因此社区内的养老机构便成了更好的选择。

目前,无论是养老院,还是社区内的养老机构,子女一般先要到现场去跟工作人员沟通,确定看护时间,然后付费;之后再将老人送达。这一过程显得非常复杂,效率低下;一些子女可能因为工作关系或者临时急事,无法到现场去完成交易,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交接模式就显得不适用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社区养老微机构系统,能够方便子女为老人预定养老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社区养老微机构系统,包括后台管理系统、用户APP子系统、医护人员APP子系统;所述用户APP子系统、医护人员APP子系统与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通讯;所述后台管理系统配置有信息数据库;所述信息数据库存储有房间信息、医护人员信息;

所述用户APP子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其被配置为用于从信息数据库中获取所述房间信息、医护人员信息并展示给用户;

预定模块,其被配置为用于供用户选择房间、医护人员以及看护时长,并基于用户的选定以及用户输入的预约用户信息生成相应的订单,并将订单信息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所述后台管理系统被配置为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确认并返回一支付链接;

以及支付模块,其被配置为用于基于所述支付链接指导用户完成费用支付,并在此后向后台管理系统发送一支付信息;所述后台管理系统被配置在接收到支付信息后向对应的医护人员APP子系统发送预约信息。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子女可在家中或其它地方通过用户APP子系统进行房间、医护人员的预定并完成付款;医护人员可通过医护人员APP子系统接收到预约信息,并进行上门接送服务。

优选地,还包括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注册于后台管理系统;所述后台管理系统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支付信息后,对所述智能手环和对应的医护人员APP子系统建立通讯链路;

所述智能手环包括一键呼叫模块,所述一键呼叫模块被配置为基于用户的操作以通过所述通讯链路向对应的医护人员APP子系统发送语音呼叫。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老人可在需要帮助时(医护人员不在身边),通过一键呼叫模块快速地与医护人员进行语音对话。

优选地,所述智能手环包括姿态判断模块,所述姿态判断模块配置有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姿态判断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姿态数据判断佩戴者是否存在摔倒行为;若是,则向对应的医护人员APP子系统发送急救信息。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老人在摔倒后,智能手环能够自动地通知到医护人员,以及时地进行救援。

优选地,所述智能手环配置有射频标签和无线发射模块;所述射频标签包含有用户类型信息;所述姿态判断模块还被配置为在判断佩戴者存在摔倒行为时,通过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发送急救指令;

还包括地板防滑系统,所述地板防滑系统包括:

智能地板组件,其包括支撑底架,所述支撑底架具有若干安装单元,每一安装单元内均安装有一块地板本体;所述地板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囊安装槽;所述气囊安装槽内竖直滑移设置有气囊支撑台;所述气囊支撑台上固定有气囊;所述气囊支撑台上还设置有充气嘴,所述充气嘴的出气口与气囊连通,进气口通过气管与高压气源连通;所述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气囊安装槽的槽底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气囊支撑台上下滑移的驱动机构;

射频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述射频标签,并读取出用户类型信息;

控制装置,包括微处理模块、输出控制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其中,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无线发射模块建立通讯连接;所述智能手所述微处理模块被配置为从射频识别装置接收所述用户类型信息,并对所述用户类型信息进行判断,当判断为预设用户类型时,向输出控制模块发送第一驱动指令;所述输出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驱动指令控制所述电磁阀动作,以对所述气囊充气;所述微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从智能手环接收所述急救指令,并响应于所述急救指令向输出控制模块发送第二驱动指令;所述输出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二驱动指令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执行第二驱动动作,以将所述气囊支撑台上推至预定位置。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老人进入到智能地板组件上时,控制装置能够自动地控制气囊充气,充气后,气囊凸出于地板本体的表面,形成防滑气垫。老人踩在上面,不易摔倒。

优选地,所述安装单元为呈矩形或圆形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凹肩,所述地板本体安装压合于所述支撑凹肩上,并且上表面与凹槽的槽口齐平。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安装完地板本体后,安装单元的底部形成有供驱动机构等其它部件放置的容置空间,进而方便这些部件的安装。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微型气缸;所述气囊安装槽的槽底具有供微型气缸安装的螺纹孔;所述微型气缸竖直朝上地安装于所述螺纹孔内,且其活塞杆伸入到气囊安装槽内部并与气囊支撑台固定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微型气缸伸缩,即能够实现对气囊支撑台的升降控制。

优选地,所述充气嘴与气管之间具有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竖直活动穿设于所述气囊安装槽的槽底。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气囊支撑台在升降过程中,连接管能够相对于气囊安装槽的槽底上下滑移;如此一来,相对于直接采用气管穿过气囊安装槽的方式,能够避免气管在升降过程中因发生弯曲而导致的无法回位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子女可通过用户APP子系统在家中进行房间、医护人员的预约;并且在完成付款后,相应的医护人员可根据预约信息上门接走老人,非常方便;

2、为老人佩戴智能手环后,老人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呼叫医护人员;

3、通过设置地板防滑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老人摔倒;另外,若出现老人摔倒的情况,地板防滑系统会自动控制气囊尽可能地将地面覆盖,以起到减速震缓冲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社区养老微机构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用户APP子系统的模块图;

图3为实施例中智能地板组件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中地板本体的安装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中气囊形态转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微型气缸;2、地板本体;21、气囊安装槽;3、气囊;4、支撑底架;41、凹槽;411、凹肩;5、气囊支撑台;6、充气嘴;7、连接管;8、气管;100、智能地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社区养老微机构系统,包括后台管理系统、用户APP子系统、医护人员APP子系统;其中,后台管理系统承载于服务器,用户APP子系统、医护人员APP子系统承载于移动终端,用户APP子系统、医护人员APP子系统通过internet与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通讯。

后台管理系统配置有信息数据库,管理人员通过后台管理系统预告在该信息数据库中录入房间信息、医护人员信息。其中,房间信息包括房间编号、预览图片、价格等;医护人员信息包括个人照片、姓名、个人履历等。

用户APP子系统包括信息获取模、预定模块以及支付模块;用户(子女)通过移动终端进入到用户APP子系统后,信息获取模块向后台管理系统发送信息获取请求,后台管理系统响应于该请求,从信息数据库中调取相应的房间信息、医护人员信息并发送至用户APP子系统;信息获取模块在接收到由后台管理系统发回的房间信息、医护人员信息后,通过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向用户展示。预定模块被配置为用于供用户选择房间、医护人员以及看护时长,在用户选定完成后,为用户提供信息输入框,用户可右该信息输入框中录入预约用户信息,具体包括老人身份信息、家庭地址等;用户在完成相关操作后,预定模块基于用户的选定以及用户输入的预约用户信息生成相应的订单,并将订单信息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系统被配置为对订单信息进行确认并返回一支付链接;该支付链接指向相应的支付平台,例如目前市面上的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支付等。支付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基于支付链接指导用户完成费用支付,并在此后向后台管理系统发送一支付信息;后台管理系统被配置在接收到支付信息后向对应的医护人员APP子系统发送预约信息;预约信息包括预约的房间、医护人员、入住时长等。医护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进入到医护人员APP子系统中,接收该预约信息,并根据预约信息到达预约用户的家中,对老人进行接送。

结合图3,还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环注册于后台管理系统,即每一智能手环均具有唯一编号,在用户通过用户APP子系统完成支付后,后台管理系统为相应的用户分配一个智能手环,并将对应的编号发送至医护人员APP子系统,相应的医护人员即可在移动终端上接收到该编号信息,在前往预约用户的住址前,根据编号领取智能手环,送到预约用户家中给老人佩戴。同时,后台管理系统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支付信息后,对智能手环和对应的医护人员APP子系统建立通讯链路。

智能手环包括一键呼叫模块、姿态判断模块、无线发射模块以及通讯模块;其中,一键呼叫模块包括一呼叫按键(设置于智能手环的壳体上)、处理器、语音模块以及3G/4G通讯模块,一键呼叫模块被配置为基于用户的操作(按下所述呼叫按键)以通过通讯链路向对应的医护人员APP子系统发送语音呼叫。具体是,当佩戴者按下呼叫按键时,处理器通过3G/4G通讯模块向后台管理系统发送呼叫请求(附带有编号信息);后台管理系统在接收到呼叫请求后,根据其附带的编号信息,向对应的医护人员APP子系统发送呼叫指令;对应的医护人员APP子系统接收到呼叫指令后,立即进入呼叫模式;此时,智能手环的佩戴者通过语音模块与医护人员APP子系统进行语音对话。

另外,姿态判断模块配置有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姿态判断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姿态数据判断佩戴者是否存在摔倒行为;若是,则向对应的医护人员APP子系统发送急救信息。其中,基于所述姿态数据的软件算法为公知的,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老人居住的房间配置有地板防滑系统,该地板防滑系统包括智能地板组件100、射频识别装置以及控制装置。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来说,考虑到实际情况,该地板防滑系统设置在卫生间内。

其中,参照图3、图4,智能地板组件100包括支撑底架4,支撑底架4具有若干安装单元,安装单元为呈矩形或圆形设置的凹槽41;凹槽41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凹肩411,每一安装单元内均安装有一块地板本体2,地板本体2安装压合于支撑凹肩411上,并且上表面与凹槽41的槽口齐平。

地板本体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囊安装槽21(图中作为示例表示为2个);气囊安装槽21内竖直滑移设置有气囊支撑台5,该气囊支撑台5的尺寸与气囊安装槽21相适配。气囊支撑台5上固定有气囊3,气囊3的表面形成有防滑纹路或防滑凸点,气囊支撑台5上还设置有充气嘴6,充气嘴6的出气口与气囊3连通,进气口与竖直活动穿设于气囊安装槽21的槽底的连接管7连通;该连接管7的另一端通过气管8与高压气源连通,同时,在气管8上设置有电磁阀。

另外,气囊安装槽21的槽底(中间位置)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气囊支撑台5上下滑移的驱动机构;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驱动机构采用微型气缸1,其具体安装结构为,气囊安装槽21的槽底具有供微型气缸1安装的螺纹孔,该微型气缸1竖直朝上地安装于螺纹孔内,且其活塞杆伸入到气囊安装槽21内部并与气囊支撑台5固定连接。

射频识别装置采用射频阅读器,当老人佩戴着具有射频标签的智能手环并进入到射频识别装置的识别范围内时,射频识别装置能够立即获取该射频芯片中的用户类型信息,并传输至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包括微处理模块、输出控制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其中,微处理模块通过无线接收模块与智能手环(配置有无线发射模块)建立通讯连接。例如,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可采用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当智能手环进入到控制装置通讯范围内时,无线接收模块与无线发送模块能够自动地建立连接(需要预先进行匹配)。

输出控制模块则用于控制所述微型气缸1和电磁阀工作。微处理模块被配置为从射频识别装置接收用户类型信息,并对用户类型信息进行判断,当判断为预设用户类型(即老人)时,向输出控制模块发送第一驱动指令;输出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驱动指令控制电磁阀动作(导通),以对气囊3充气;气囊3在充满气后,顶部(小部分)凸出于地板本体2,在地板本体2上形成防滑气垫。

另外,结合图5,当智能手环中的姿态判断模块还被配置为在判断佩戴者存在摔倒行为时,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发送急救指令;所述微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通过无线接收模块从智能手环接收急救指令后,向输出控制模块发送第二驱动指令;输出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驱动指令控制微型气缸1动作(活塞杆伸出),以将气囊支撑台5上推至预定位置;气囊3在被推出气囊安装槽21一部分后,被推出的部分被快速的充入气体而膨胀,进而覆盖于地板本体2上的面积能够扩大(使得相邻的气囊3的间距减小),厚度也相应的得以增加。如此,所有的气囊3在经过上述变化后,能够在地板本体2上形成一个缓冲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