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网格RKPM的各向异性材料热结构拓扑优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89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基于无网格RKPM的各向异性材料热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根据实际工程中散热结构要求,确定无网格RKPM热拓扑结构设计域、体积约束和初始节点相对密度,输入各向异性材料的热导率、正交各向异性因子和材料方向角等材料属性,导入设计域RKPM离散节点信息、设计域边界条件、设计域积分背景网格并求得设计域高斯点信息,同时还设定无网格RKPM热拓扑结构优化设计迭代终止条件;

(2) 根据无网格RKPM理论、变换矩阵、正交各向异性因子和各向异性材料方向角及RAMP材料插值模型建立各向异性材料的无网格RKPM热刚度矩阵;

(3) 基于无网格RKPM分析各向异性材料结构的温度场:(a) 根据设计域内热源分布信息求热源对设计域所产生的热载荷;(b) 输入设计域边界节点信息并施加各类传热边界条件,其中采用罚函数法处理Dirichlet本质边界;(c) 组装设计域的无网格RKPM整体热刚度矩阵和整体热载荷列向量,建立各向异性材料结构传热的无网格RKPM离散控制方程,并求解设计域内离散节点的无网格RKPM温度参数值;(d) 逐步搜索设计域内各个节点并结合节点的无网格RKPM温度参数值求各节点的无网格RKPM温度值;(e) 输出设计域的无网格RKPM温度值、温度参数值和整体热载荷列向量;

(4) 建立基于无网格RKPM的各向异性材料热结构拓扑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采用伴随分析法求解无网格RKPM热结构拓扑优化模型中散热弱度目标函数的灵敏度和体积约束函数的灵敏度:(a) 遍寻高斯点搜索影响域内的节点并求其无网格RKPM形函数及偏导数,并根据RAMP材料插值模型求其RKPM节点相对密度;(b) 分别关于RKPM节点相对密度求导,根据公式分别求散热弱度灵敏度矩阵和体积灵敏度矩阵,并求解设计域的散热弱度和总体积;(c) 输出设计域的散热弱度、总体积、散热弱度灵敏度矩阵和体积灵敏度矩阵;

(5) 根据优化准则(OC)法更新设计变量:输入当前节点相对密度,根据OC准则更新RKPM节点相对密度并求更新后的设计域的总体积,并由更新前后的总体积差来设定新的插值点以判断是否迭代终止,若不终止则采用更新后的RKPM节点相对密度并依据OC准则继续迭代,若迭代终止则停止计算并输出更新的RKPM节点相对密度;

(6) 计算(5)中输入输出时各对应RKPM节点的相对密度差并求最大相对密度改变值,将最大改变值与(1)中所设定的总循环迭代终止条件对比,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若不满足终止条件则将(5)中输出的RKPM节点相对密度反馈到(2)以重新迭代,若满足迭代终止条件则迭代终止;

(7) 输出基于无网格RKPM的各向异性材料的最优热拓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无网格RKPM的各向异性材料热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 根据输入节点和高斯点坐标求各计算点与各节点之间的距离并从小到大排序,取排序为9~12之间的距离为该计算点的动态影响域半径;(b) 根据RAMP材料插值模型求各高斯点影响域内各个RKPM节点的相对密度;(c) 逐步搜索设计域内各高斯点影响域内的节点并计算其无网格RKPM形函数,根据输入的各向异性材料热导率、正交各向异性因子和材料方向角建立该材料各个节点的导热系数张量;(d) 建立各节点的几何矩阵并求各节点的无网格RKPM热刚度矩阵;(e) 组建设计域的无网格RKPM热刚度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无网格RKPM的各向异性材料热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设计域RKPM离散节点的相对密度作为设计变量,并根据RAMP材料插值模型求各计算点影响域内RKPM节点的相对密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无网格RKPM的各向异性材料热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为避免计算中出现矩阵奇异性所取RKPM节点相对密度下限且上限为,并取移动极限常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无网格RKPM的各向异性材料热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向异性材料的热性能通过正交各向异性因子和各向异性材料方向角来控制,并可以通过控制正交各向异性因子和各向异性材料方向角来分析不同的各向异性材料热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无网格RKPM的各向异性材料热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向异性材料方向角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随空间坐标位置变化的,并且各向异性材料的导热性能可随温度场变化。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