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414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具备触摸面板的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光学式触摸面板。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采用光学式触摸面板的电子设备中,当所要求的检测精度低时,断开多个发光部和多个受光部中至少任一的节电技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34610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触摸面板上显示列表时,通过断开用于检测与列表的构成元素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手指的移动的受光部或发光部的一部分来实现节电(段落0050)。除了这样对应于触摸面板的显示内容静态地设定作为断开对象的发光部或受光部的构成之外,还期待有进一步的节电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触摸面板的节电化。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电子设备具备:检测触碰位置的触摸面板;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使在包含触碰位置的第一区域中进行每单位面积的功耗大于不同于该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的检测动作。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构思为具备:检测触碰位置的触摸面板;以及控制部,预测触碰位置进行移动的移动目的地,并使在包含触碰位置和移动目的地的第一区域中以比不同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更高的精度进行触碰位置的检测。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在第一区域中比第二区域更高精度地检测触碰位置的方法,例如可以设想使第一区域中的触碰位置的检测频率为比第二区域高的频率、与第二区域相比在第一区域中增加每相同面积的触碰位置检测元件的工作个数(提高检测分辨率)等。一般情况下,为了像这样地高精度地进行检测,功耗也会增大,因此,也可以从精度方面构思发明。

根据以上的构成,可以将根据触摸面板的显示内容设定的触碰操作的接收对象区域内的更进一步的局部区域设定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的位置检测精度比第一区域低。因此,在以上构成的情况下,与将触碰操作的整个接收对象区域作为第一区域时相比,可以实现节电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打印机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示出触摸面板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画面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触碰位置检测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检测区域的图。

图6是示出检测区域的图。

图7是示出检测区域的图。

图8是示出检测区域的图。

图9是示出检测区域的图。

图10是示出检测区域的图。

图11是示出检测区域的图。

图12是示出检测区域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打印机;10控制部;11控制程序;20印刷部;40通信部;50触摸面板;51fpd;52发光元件驱动部;53发光元件组;54受光元件驱动部;55受光元件组;56输出部;510画面;511自由区域;512列表区域;513、514、515按钮区域;ex1~exn发光元件;ey1~eym发光元件;rx1~rxn受光元件;ry1~rym受光元件;t1触碰位置;t2触碰位置;t3触碰位置;z2矩形区域;z3矩形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在各图中对于相应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1-1.构成: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打印机100的构成的框图。打印机100具备控制部10、印刷部20、通信部40以及触摸面板50。

印刷部20具备用于通过喷墨方式、电子照相方式等公知的印刷方式对照片用纸、普通纸、ohp胶片等印刷介质执行印刷的执行机构、传感器、驱动电路、机械部件。通信部40包括用于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各种通信接口。此外,通信部40包括用于和安装于打印机100的各种可移动存储器进行通信的接口。

图2示出触摸面板50的构成。触摸面板50具备具有矩形画面的平板显示器(fpd)51。fpd51包括构成画面的液晶面板和驱动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此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触摸面板50具备包含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组53、发光元件驱动部52、包含多个受光元件的受光元件组55、受光元件驱动部54以及输出部56。发光元件组53所包含的多个发光元件ex1~exn以及ey1~eym在fpd51的画面的相邻两边附近以等间隔排列配置。发光元件ex1~exn以及ey1~eym相当于“光源”。受光元件组55所包含的多个受光元件rx1~rxn以及ry1~rym在fpd51的画面的其它相邻两边附近以等间隔排列配置。发光元件驱动部52是使这多个发光元件单独地接通/断开的电路。受光元件驱动部54是使与正在发光的发光元件对应的受光元件接通、而使其它受光元件断开的电路。输出部56是输出表示多个受光元件各自的输出的检测信号的电路。

发光元件ex1~exn以及ey1~eym由点光源的led构成,并在与fpd51的画面平行的方向上发射光。这些发光元件ex1~exn以及ey1~eym并不是同时有两个以上发光,而是依次切换发光的发光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fpd51的画面的长边平行的方向称为画面水平方向,将与fpd51的画面的短边平行的方向称为画面垂直方向。从排列于画面水平方向上的发光元件ex1~exn发出的光在画面垂直方向上横穿fpd51的画面上,射入隔着fpd51的画面而与发光元件ex1~exn相对的受光元件rx1~rxn。从排列于画面垂直方向上的发光元件ey1~eym发出的光在画面水平方向上横穿fpd51的画面上,射入隔着fpd51的画面而与发光元件ey1~eym相对的受光元件ry1~rym。

受光元件rx1~rxn以及ry1~rym由光电二极管等构成。在手指、笔等触碰了fpd51的画面时,手指、笔等遮挡横穿画面的一个或多个光路,与被遮挡的光路对应的受光元件的输出变小。为此,控制部10可以基于从输出部56输出的检测信号,取得手指、笔等触碰fpd51的画面的位置(触碰位置)。

控制部10具备未图示的cpu、rom、ram、非易失性存储器,cpu可以采用ram、非易失性存储器来执行rom、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记录的控制程序11。此外,也可以在cpu之外、或者替代cpu而由asic来负担处理的至少一部分。该控制程序11是使控制部10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即、使触摸面板50显示各种信息,并基于从触摸面板50取得的触碰位置,控制打印机100的各部根据对fpd51的画面进行的触碰操作(例如包含点击、轻扫等)来执行对应的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控制程序11具有基于对触摸面板50的触碰位置及其预测移动目的地来单独地接通/断开发光元件组53的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组55的受光元件的触碰位置检测控制功能。

1-2:触碰位置检测控制:

图3是示出用于说明触碰位置检测控制功能的画面构成例的图。图3所示的画面510是fpd51所显示的画面,例如可以设想为明信片通信面(はがき通信面)的编辑画面。在画面510上,设置有自由区域511、列表区域512、以及按钮区域513、514、515作为触碰操作的接收对象区域。

自由区域511是可以使图像a在自由区域511内自由移动、配置的区域。在自由区域511内接收向自由方向的轻扫操作(边触碰边使触碰位置移动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也可以接收对图像a的点击操作。列表区域512是列表的构成元素排列于画面垂直方向上的区域,接收用于滚动显示列表的构成元素的向着画面垂直方向的轻扫操作。即、列表区域512是将轻扫操作中的有效检测分量(有效检测成分)限制于画面垂直方向的限制区域。此外,也可以在列表区域512中接收对列表的构成元素的点击操作。

按钮区域513、514、515分别是用于接收操作1、操作2、操作3的执行指示的区域,接收点击操作,但不接收轻扫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按钮区域513、514、515和自由区域511不符合上述的限制区域。

以在fpd51上显示图3所示的画面510时为例,对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触碰位置检测控制处理进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图4所示的触碰位置检测控制处理是控制用于检测触碰位置的检测区域的处理,关于与包括点击、轻扫等的触碰操作相应的事件处理,通过别的模块来实施,这里省略其说明。

图4所示的处理随着向画面510等的画面转变而启动。首先,控制部10将包含触碰操作的接收对象区域的最小限度的区域设定为检测区域(步骤s100)。图5通过剖面线示出了与作为包含画面510中的触碰操作的接收对象区域(即、自由区域511、列表区域512、按钮区域513、514、515)的最小限度的区域的检测区域对应的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在经步骤s100而执行了后述的步骤s110时,如图5所示,实际仅有画了剖面线的部分的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接通。由于与该检测区域之外的区域对应的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是断开的,因此,与接通的检测区域相比,每单位面积的功耗小,检测精度也变小。在这种情况下,与接通fpd51的整个画面所对应的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时相比,可以实现节电。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区域相当于“第一区域”,fpd51的整个画面中的检测区域之外的区域相当于“第二区域”。

然后,控制部10判断是否是检测定时(步骤s105),并进行待机直至到达检测定时。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周期性地检查有无触碰操作的构成。将检查有无触碰操作的定时称为检测定时。在步骤s105中判断为是检测定时的情况下,控制部10通过发光元件驱动部52以及受光元件驱动部54依次接通对应于检测区域的受光元件以及发光元件(步骤s110)。需要注意的是,与检测区域之外的区域对应的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总是为断开状态。

然后,控制部10判断在触碰操作的接收对象区域内且是检测区域内是否有触碰(步骤s115),在有触碰的情况下,将本次的触碰位置作为触碰位置历史记录添加在ram中(步骤s120)。作为触碰位置历史记录,按照时序保持例如从触碰操作开始至触碰结束(离开fpd51)为止的触碰位置中的新的规定个数(至少是前一次的触碰位置和本次的触碰位置这两个。也可以是从开始到结束为止的所有触碰位置)的触碰位置。

然后,控制部10判断是否是从本次的检测定时开始的触碰操作(在前一次的检测定时未检测到触碰位置)(步骤s125),在是从本次的检测定时开始触碰操作的情况下,判断触碰操作的开始位置是否包含于限制区域内(步骤s130)。在画面510的情况下,列表区域512相当于限制区域。在步骤s130中判断为触碰操作的开始位置包含于限制区域内时,控制部10将包含触碰位置的、在限制方向(触碰位置的移动方向的有效检测分量所对应的方向)上更长的(限制方向的长度比与限制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长)矩形区域设定为下一次的检测区域(步骤s135),并断开与本次的检测区域对应的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步骤s165)。在执行了步骤s165之后,控制部10返回步骤s105的检测定时的判断。

采用图5以及图6对具体例进行说明。图5的t1示出了触碰位置。如该图的t1这样在列表区域512内包含触碰操作的开始位置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将包含触碰位置t1的、在画面垂直方向(列表区域512的限制方向)上更长的矩形区域z2设定为下一次的检测区域。

在触碰操作的开始时间点,虽然移动的方向还不明确,但在列表区域512中进行轻扫操作的情况下,由于其移动方向和画面垂直方向平行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即便是下一次的检测区域的画面水平方向的长度比画面垂直方向的长度短,移动目的地出到检测区域外而有损移动目的地的触碰位置的检测的可能性也较低。

在步骤s130中未判断为触碰操作的开始位置包含于限制区域的情况下,控制部10将包含触碰位置的矩形区域设定为下一次的检测区域(步骤s140),并进入步骤s165。采用图7以及图8对具体例进行说明。例如,在如图7所示从自由区域511内的触碰位置t1开始了触碰操作时,如图8所示,将包含触碰位置t1的矩形区域z2设定为下一次的检测区域。在自由区域511中,未限制移动的有效检测分量(有效检测成分),因此,矩形区域z2并没有在特定方向上更长,而是设定为以触碰位置t1为中心的正方形。此外,当然,在触碰位置t1位于自由区域511的端部附近时,矩形区域z2并不限定于以触碰位置t1为中心的正方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触碰操作的开始位置包含于按钮区域513、514、515中任一内时,例如,控制部10将包含触碰位置的按钮区域内的矩形区域设为下一次的检测区域。

然后,在步骤s125中未判定为是触碰操作的开始时,即在判断为从前一次的检测定时开始触碰操作正在持续时,控制部10参照触碰位置历史记录判断本次的触碰位置是否从前一次的触碰位置进行了移动(步骤s145)。在步骤s145中未判断为进行了移动时,即在判断为停留在和前一次相同的位置时,进入步骤s130。

在步骤s145中判断为进行了移动时,控制部10判断当前的触碰位置(本次的触碰位置)是否包含于限制区域内(步骤s150)。在步骤s150中判断为本次的触碰位置包含于限制区域内时,控制部10将包含本次的触碰位置的、在限制方向上更长(限制方向的长度比与限制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长)的矩形区域、且是限制方向上的长度为与移动速度相应的长度的矩形区域设定为下一次的检测区域(步骤s155),并进入步骤s165。

参照图9对具体例进行说明。例如,控制部10基于前一次的触碰位置t1、本次的触碰位置t2以及检测周期算出限制方向(画面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速度。并且,控制部10认为是以与算出的移动速度相同的速度在与从前一次的触碰位置t1朝着触碰位置t2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进行移动,并预测以本次的触碰位置t2为基准的下一次的触碰位置t3。并且,控制部10将包含本次的触碰位置t2和下一次的触碰位置t3的、作为限制方向的画面垂直方向的长度比画面水平方向的长度长的矩形区域z3设定为下一次的检测区域。矩形区域z3在画面垂直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移动速度快时比移动速度慢时长度更长。例如,与移动速度进行比较的阈值阶段性地预先规定有多个,控制部10设定为移动速度快到在其中任一阈值以上时与比该阈值慢时相比,矩形区域z3在限制方向上的长度更长。此外,例如控制部10设定为移动速度越快,则矩形区域z3在限制方向上的长度越长。由此,可以降低下一次的检测定时时的实际的移动目的地出到检测区域外而无法检测触碰位置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设定为到达本次的触碰位置为止的移动的加速度大到预定的基准以上时与小于该基准时相比,矩形区域z3在限制方向上的长度更长。此外,例如在滚动至列表的下端时,也可以设想接下来是朝逆向轻扫来设定下一次的检测区域。此外,在预测触碰位置在列表区域512之外时,控制部10将预测触碰位置设为移动方向下游侧的列表区域512内的端部。

在步骤s150中未判断为本次的触碰位置包含于限制区域内时,控制部10将包含触碰位置的、移动方向的长度为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以上的矩形区域、且是移动方向的长度为对应于移动速度的长度的矩形区域设定为下一次的检测区域(步骤s160),并进入步骤s165。

参照图10对具体例进行说明。例如,控制部10基于前一次的触碰位置t1和本次的触碰位置t2取得到达本次的触碰位置t2的移动方向。此外,控制部10基于前一次的触碰位置t1、本次的触碰位置t2以及检测周期算出到达本次的触碰位置t2的移动速度。于是,例如控制部10以始于本次的触碰位置t2的预测移动方向与到达本次的触碰位置t2的移动方向相同、且始于本次的触碰位置t2的预测移动速度与到达本次的触碰位置t2的移动速度相同来导出下一次的触碰位置t3。并且,将包含本次的触碰位置t2和下一次的触碰位置t3的矩形区域z3设定为下一次的检测区域。矩形区域z3在移动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移动速度快时比移动速度慢时更长。

图10的例子示出了触碰位置的移动方向是画面水平方向(相当于第一方向)、且矩形区域z3设定为画面水平方向的长度比画面垂直方向的长度更长。需要说明的是,例如如图11所示,在触碰位置的移动方向v(相当于第一方向)与画面水平方向及画面垂直方向中任一均不平行时,也可以将移动方向v上的长度(ac间的长度)比与移动方向v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ed间的长度和bf间的长度之和)更长的矩形区域(abcd)设定为下一次的检测区域(本次的触碰位置位于线段ac上)。此外,如图12所示,在移动方向v(相当于第一方向)的画面水平方向分量的长度(ab间的长度)和画面垂直方向分量的长度(ad间的长度)相等时,也可以将移动方向v上的长度(ac间的长度)和与移动方向v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bd间的长度)相等的矩形区域(abcd)设定为下一次的检测区域(本次的触碰位置位于线段ac上)。此外,在触碰位置至少向第一方向移动着时、且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距离比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移动距离长时,也可以将包含触碰位置的、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更长的矩形区域作为下一次的检测区域。具体而言,例如在图11的例子中,触碰位置既向画面水平方向移动也向画面垂直方向移动,画面水平方向(相当于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距离(ab间的长度)比画面垂直方向上的移动距离(ad间的长度)更长。因此,也可以将画面水平方向(第一方向)的长度比画面垂直方向的长度更长的矩形区域作为下一次的检测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次的触碰位置包含于按钮区域513、514、515中任一内时,控制部10例如将包含本次的触碰位置的、按钮区域内的矩形区域作为下一次的检测区域。

与如上所述地设定的下一次的检测区域对应的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在接下来的检测周期的步骤s110中接通,在该检测区域中检测触碰位置。此外,在步骤s115中未判断为有触碰的情况下,控制部10废弃触碰位置历史记录(步骤s170)。

如以上所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触碰操作的接收对象区域内,对应于触碰位置的移动,动态地设定了实际检测触碰操作的检测区域。为此,与总是将触碰操作的整个接收对象区域设为检测区域的构成相比,为更加节电的构成。此外,可以尽可能地抑制发光元件的累积发光时间,可以有助于发光元件的寿命延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检测区域之外的区域所对应的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未被接通,因此,可以说检测区域中的触碰位置的检测频率比检测区域之外的区域中的触碰位置的检测频率更高。此外,可以说是在检测区域中比检测区域之外的区域更加高精度地检测触碰位置的构成。

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测区域之外的区域中,也可以以低于检测区域的频率接通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来检测触碰位置。例如,也可以是,在检测区域中按每个检测周期接通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来检测触碰位置,并每隔几次检测周期便在检测区域的基础上还对检测区域之外的区域接通一次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来检测触碰位置。像这样地减少检测周期的话,用于检测的每单位面积的功耗变小,并且,检测精度也变小。

2.其它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毋庸置疑,可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

在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电子设备中,“触碰位置进行移动的移动目的地”是指用户进行使手指、笔等指示工具边触碰触摸面板边移动的移动操作(也可以称为轻扫(swipe)、滑动(slide)、拖动(drag)、滑移(flick)、移动(move)等)时的移动目的地,例如是经过单位时间后的移动目的地。移动目的地既可以通过一点的坐标表示,也可以作为区域、范围来表示。此外,既可以预测多个移动目的地,也可以仅预测单个移动目的地。

移动目的地至少以当前的触碰位置为基准进行预测。例如,移动目的地可以基于当前的触碰位置所属的区域的种类、当前的触碰部分相对于当前的触碰位置所属的区域内的相对位置、作为一般的移动操作的移动速度而预先取得的移动速度、在电子设备中用户过去进行的移动操作的移动速度的统计值、到达当前的触碰位置为止的移动速度、到达当前的触碰位置为止的加速度、到达当前的触碰位置为止的移动方向等中的一个或组合来进行预测。

可以设想第一区域例如是包含触碰位置和移动目的地双方的一个总的区域。此外,第一区域也可以是分别包含触碰位置和移动目的地的彼此分开的多个区域。第二区域是不与第一区域重叠的区域。控制部使触摸面板在第一区域中进行比第二区域更高精度的触碰位置的检测。即、控制部至少不会在第二区域中进行比在第一区域中更高精度的触碰位置的检测。此外,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随着触碰位置的移动而动态地变化。

进而,在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电子设备中,控制部也可以在到达当前的触碰位置为止的移动速度快的情况下,与到达当前的触碰位置为止的移动速度慢时相比,使第一区域为在从当前的触碰位置朝着移动目的地的方向上更长的形状。

在假设到达当前的触碰位置为止的移动速度越快、则始于当前的触碰位置的移动速度也越快的情况下,从当前的触碰位置到经过相同时间后的移动目的地的距离变长。因此,第一区域中的从触碰位置朝向移动目的地的方向上的长度也设定得长。通过这样设定第一区域,可以降低实际的移动目的地出到第一区域之外而难以检测移动目的地的触碰位置的可能性。

进而,在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电子设备中,在触碰位置包含于将触碰位置的移动方向的有效检测分量限制于限制方向的限制区域中的情况下,控制部也可以使第一区域为限制方向的长度比与限制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更长的形状。

考虑在将移动方向的有效检测分量限制于限制方向的限制区域中,进行朝与限制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触碰位置的操作的可能性低,或者即使进行了操作,也不会朝着正交的方向进行比限制方向大的移动的可能性高。为此,可以认为在第一区域中,即使是使与限制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比限制方向上的长度短,移动目的地出到第一区域之外的可能性也较低。如果使第一区域在限制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则在使与限制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比限制方向上的长度短的情况下,和不使与限制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比限制方向上的长度短时相比,可以缩窄第一区域。通过缩窄第一区域,可以实现触摸面板的节电化。

进而,在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电子设备中,触摸面板也可以是光学式的。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也可以使对应于第一区域的光源比对应于第二区域的光源更高频率地发光。需要注意的是,在触摸面板是光学式的情况下,控制部也可以使得在第一区域中,与在第二区域中相比,每相同面积的发光光源的数量更多。像这样地使之高频率地发光、或使每相同面积发光光源的数量增多的话,检测精度增高,每单位面积的功耗增大。只要能够在触摸面板的画面内根据触碰位置的移动动态地设定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以使第一区域比第二区域更加高精度、或者每单位面积的功耗更大的方式来设定检测触碰位置的区域,则不限定于触摸面板是光学式的,也可以是任意的方式。例如,在采用了电阻膜(抗膜)方式作为触摸面板时,也可以是,在第一区域中向所有的透明电极间施加电压,而在第二区域中仅向每隔一个的透明电极施加电压。像这样地第一区域比第二区域检测精度更高、每单位面积的功耗更大的话,与使用和第一区域相同的方法来对整个画面进行检测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总功耗,并且,与使用和第二区域相同的方法来对整个画面进行检测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单点触控(singletouch)的例子,但在多点触控(multi-touch)有效的方式中也可以应用本发明。在多点触控有效的情况下,关于各触碰位置,既可以单独地设定第一区域,也可以设定包含多个触碰位置的一个第一区域。

此外,既可以在达到了可多点触控的上限数之后进行第一区域的设定,也可以在每同时触碰的个数增加时进行第一区域的设定。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使触碰位置自由移动的例子,例示了明信片通信面的编辑区域中的图像的移动,但在照片编辑画面中的裁剪框的移动、菜单画面定制时的按钮的移动等时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此外,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各部的功能通过由构成本身限定功能的硬件资源、由程序限定功能的硬件资源、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此外,这些各部的功能并不限定于由各自物理上彼此独立的硬件资源来实现。此外,至少一功能也可以通过各自物理上彼此独立的多个硬件资源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