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盘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666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盘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硬盘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脑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必需品。常见的台式电脑主要由主机和显示器两部分组成,主机包括机箱以及装设于机箱内的主板、电源、硬盘和光驱等硬件,上述硬件通过机箱内的支撑部件进行连接固定。

在现有技术中,多数使用硬盘架将硬盘装设于机箱内,起到承托和保护作用。但机箱内部配置方式非常多变,如配置硬盘的数量、安装方式、安装位置等均没有固定的标准,这就要求机箱、硬盘架等的装配兼容性更高,满足多样化的配置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硬盘支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硬盘支架,包括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设于顶板的两侧且分别与顶板垂直,所述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侧板底端垂直于第一侧板向外延伸设有一个以上用于固定第一侧板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侧板底端垂直于第二侧板向外延伸设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设有用于锁螺钉的侧板通孔,所述顶板设有用于锁螺钉的顶板通孔;只要在机箱上预留安装孔位,便可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将硬盘支架设于机箱内的多个位置,通过侧板通孔或顶板通孔可将硬盘固定于硬盘支架的下侧或上侧,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设有用于锁螺钉的通孔,便于使用螺钉进行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可卡设于缝隙的片状突起,所述第二固定件设有用于锁螺钉的通孔;通过将片状突起卡设于机箱上预设的缝隙中,再利用螺钉通过通孔将硬盘支架与机箱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设有向上突起的凸台,所述顶板通孔设于所述凸台的顶部平面上;通过在凸台的顶部平面上设置用于锁螺钉的通孔,使硬盘支架可同时在上侧、下侧装设两块硬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将硬盘支架设于机箱内的多个位置,通过侧板通孔或顶板通孔可将硬盘固定于硬盘支架的下侧或上侧,装配方式灵活多变,兼容性较强;通过在顶板上设置凸台,在凸台的顶部平面上设置用于锁螺钉的通孔,使硬盘支架可同时在上侧、下侧装设两块硬盘,提高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顶板、11-凸台、12-顶板通孔、2-第一侧板、21-片状突起、22-侧板通孔、23-第一固定件、3-第二侧板、31-第二固定件、3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硬盘支架,包括顶板1、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分别设于顶板1的两侧且分别与顶板1垂直,所述顶板1、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侧板2底端垂直于第一侧板2向外延伸设有两个可卡设于缝隙固定支架一端的片状突起21,所述第二侧板3底端垂直于第二侧板3向外延伸设有第二固定件31,所述第二固定件31上设有用于锁螺钉的通孔32,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设有用于锁螺钉的侧板通孔22,所述顶板1上设有向上突起的凸台11,所述凸台11的顶部平面上设有用于锁螺钉的顶板通孔12。

实施例2:如图4所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底端垂直于第一侧板2向外延伸设有一个用于固定第一侧板的第一固定件23,所述第二侧板3底端垂直于第二侧板3向外延伸设有第二固定件31,所述第一固件22和第二固件31上均设有用于锁螺钉的通孔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范围,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