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语音发送、转换、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474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语音发送、转换、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语音发送、转换、接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外壳(3)、安全网支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有外壳(3),所述外壳(3)的顶部设有安全网支架(8),所述装置本体(1)的正面设有USB插孔(4)、网线插孔(5),所述USB插孔(4)、网线插孔(5)的上方均设有状态指示灯(7),装置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安全网(2),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有内置硬件系统(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语音发送、转换、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上边缘内侧设有安装卡边(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语音发送、转换、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网支架(8)上设有腔体(10),所述腔体(10)的内部设有鼓膜(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语音发送、转换、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硬件系统(6)上设有拾音模块(12),所述拾音模块(12)的一端与隔离放大器(13)的一端连接,所述隔离放大器(13)的另一端分别与自动增益控制模块(15)、A\D转换模块(16)连接,所述隔离放大器(13)的两端并联一个滤波器(14),所述自动增益控制模块(15)、A\D转换模块(16)的另一端设有单片机(17),所述单片机(17)的一侧设有RAM模块(18),所述单片机(17)的另一端与RAM模块(18)的另一端均与D\A转换模块(19)连接,所述D\A转换模块(19)的另一端与信号放大电路(20)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20)的另一端与接收存储器(21)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语音发送、转换、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放大器(13)上设有第一电阻(22),所述第一电阻(22)的一端与电容(2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23)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24)的同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24)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24)的输出端之间采用导线连接,所述电容(23)与第一运算放大器(24)之间的节点与第三电阻(2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26)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2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24)的输出端与第二电阻(2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25)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28)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28)的同相输出端与第五电阻(2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2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29)的一端还与第一滑动变阻器(3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变阻器(30)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28)的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语音发送、转换、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A转换模块(19)上设有第三运算放大器(31),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31)的输出端与第六电阻(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32)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3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31)的反相输入端与第八电阻(34)的一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31)的同相输出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34)的一端与第四运算放大器(3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34)与第四运算放大器(36)之间的节点与第二滑动变阻器(3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变阻器(35)的另一端与第四运算放大器(36)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36)的负极端接地,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36)的同相输处端与DA模块(37)的Lout1端口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36)的反相输入端与DA模块(37)的RF端连接,所述DA模块(37)的VCC端与5V电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语音发送、转换、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孔(4)、网线插孔(5)均与单片机(17)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