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科研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8369发布日期:2018-06-23 00:5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化办公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综合科研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储存与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在高校和很多科研单位里,科研人员一方面承担着国家与地方科技计划与科研项目,另一方面也自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发表论文等,科研项目相关信息量的积累越来越多,但科研项目的管理大都还停留在纸质办公的阶段,科研管理工作的日常工作量逐渐加大。

而传统的利用Excel等日常办公软件处理科研信息的方式,模式单一、效率偏低、容易出错、不利于沟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在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科研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科研管理系统,使得科研人员能够快速查阅科研资料,给科研管理、决策提供及时信息,科研管理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综合科研管理系统,包括科研服务器、信息管理模块、资料管理模块和移动终端,信息管理模块和资料管理模块与科研服务器电连接,移动终端与科研服务器电连接,科研服务器内设置有单片机和储存器,单片机与储存器双向连接,信息管理模块包括计算机、扫描仪、指纹识别器和条码打印机,扫描仪和指纹识别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计算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条码打印机的输入端与计算机的输出端电连接;资料管理模块包括电子储物柜、条码扫描器、机柜控制器,以及用于打开和锁定储物柜柜门的机柜电锁,条码扫描器的输出端与机柜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机柜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机柜电锁的输入端。

使用人员通过指纹识别器验证身份,验证成功后计算机启动,然后使用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录入科研项目相关的文字信息,通过扫描仪录入科研项目相关的图像信息,并可以通过计算机查阅科研项目相关的文字和图信息,同时将信息传输至储存器,以便于其他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查阅科研项目相关的文字和图信息。当需要打开电子储物柜取阅纸质资料时,通过计算机和条码打印机打印出条码,然后用电子储物柜外的条码扫描器扫描识别打印出条码,条码扫描器识别确认身份后,机柜控制器驱动机柜电锁打开柜门,并记录开柜时间。

单片机单采用通用型80C51单片机,储存器采用型号为CAT24C16WI-GT3的储存器,扫描仪采用MakerBot Digitizer桌面3D扫描仪,条码打印机采用型号为B-SX5T-TS22-CN-R的条码打印机。

进一步,还包括安全预警模块,安全预警模块安装于电子储物柜上,安全预警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报警器,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报警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其中,压力传感器采用型号为DJLF-105的轮辐式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采用型号为JYHK-ST-2FB的振动传感器,烟雾传感器采用型号为NIS-09C的离子式烟雾传感器,微处理器采用的型号为SN8P2501D。当电子储物柜遭受到暴力时,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被迫启动,并压力信号和振动信号传送至微处理器;当电子储物柜遭受到烟雾时,烟雾传感器被迫启动,并将烟雾信号传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接收到信号后立即向报警器发出指令,报警器工作进行报警,以便及时发现和制止不法行为。

进一步,信息管理模块还包括监控摄像机,监控摄像机与储存器双向连接。通过监控摄像机能够采集计算机使用人员的身体特征和使用时间,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至储存器进行储存,以便于对管理系统的正规使用和监管。

进一步,移动终端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进一步,移动终端通过3G、4G或WIFI网络与科研服务器双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建立科研管理系统,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和各级领导可以通过系统实现科研项目申报和立项、科研成果申报统计、学术活动申报统计等大量以前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办公,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解决了科研管理效率低下、繁重问题,使得科研人员可以快速获取科研活动信息,给科研管理、决策提供及时信息,有效地提高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架图;

其中,科研服务器1、单片机11、储存器12、信息管理模块2、计算机21、扫描仪22、指纹识别器23、条码打印机24、监控摄像机25、资料管理模块3、电子储物柜31、条码扫描器32、机柜控制器33、机柜电锁34、移动终端4、安全预警模块5、压力传感器51、振动传感器52、烟雾传感器53、微处理器54、报警器5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综合科研管理系统,包括科研服务器1、信息管理模块2、资料管理模块3和移动终端4,信息管理模块2和资料管理模块3与科研服务器1电连接,移动终端4与科研服务器1电连接,科研服务器1内设置有单片机11和储存器12,单片机11与储存器12双向连接,信息管理模块2包括计算机21、扫描仪22、指纹识别器23和条码打印机24,扫描仪22和指纹识别器23的输出端分别与计算机21的输入端电连接,条码打印机24的输入端与计算机21的输出端电连接,资料管理模块3包括电子储物柜31、条码扫描器32、机柜控制器33,以及用于打开和锁定储物柜31柜门的机柜电锁34,条码扫描器32的输出端与机柜控制器33的输入端电连接,机柜控制器33的输出端电连接机柜电锁34的输入端。其中,单片机11单采用通用型80C51单片机,储存器12采用型号为CAT24C16WI-GT3的储存器,扫描仪22采用MakerBot Digitizer桌面3D扫描仪,条码打印机24采用型号为B-SX5T-TS22-CN-R的条码打印机。

还包括安全预警模块5,安全预警模块5安装于电子储物柜31上,安全预警模块5包括压力传感器51、振动传感器52、烟雾传感器53、微处理器54和报警器55,压力传感器51、振动传感器52、烟雾传感器55的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54的输入端电连接,微处理器54的输出端与报警器55的输入端电连接。其中,压力传感器51采用型号为DJLF-105的轮辐式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52采用型号为HX-SLM3的振动传感器,烟雾传感器53采用型号为NIS-09C的离子式烟雾传感器,微处理器54采用的型号为SN8P2501D。

信息管理模块2还包括监控摄像机25,监控摄像机25与储存器12双向连接。

移动终端4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移动终端4通过3G、4G或WIFI网络与科研服务器1双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人员通过指纹识别器23验证身份,同时监控摄像机25采集计算机21使用人员的身体特征和使用时间,并将采集的信息传输至储存器12进行储存,使用人员身份验证成功后计算机21启动,然后使用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21录入科研项目相关的文字信息,通过扫描仪22录入科研项目相关的图像信息,并可以通过计算机21查阅科研项目相关的文字和图信息,同时将信息传输至储存器12,以便于其他人员通过移动终端4查阅科研项目相关的文字和图信息。

当需要打开电子储物柜31取阅纸质资料时,通过计算机21和条码打印机24打印出条码,然后用电子储物柜31外的条码扫描器32扫描识别打印出条码,条码扫描器32识别确认身份后,机柜控制器33驱动机柜电锁34打开柜门,并记录开柜时间。

当电子储物柜31遭受到暴力时,压力传感器51、振动传感器52被迫启动,并将压力信号和振动信号传送至微处理器54;当电子储物柜31遭受到烟雾时,烟雾传感器53被迫启动,并将烟雾信号传送至微处理器54,微处理器54接收到信号后立即向报警器55发出指令,报警器55工作进行报警,以便及时发现和制止不法行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